第五章 水利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28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水利管理
分类号: S274.3
页数: 8
页码: 429-4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6-2005年浙江省武义县水利管理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水库除险加固、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水利经济等。
关键词: 武义县 水利管理 水库

内容

第一节 水库除险加固
  2005年全县有水库114座,大多数建于50年代~70年代,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技术标准低,施工不规范,质量达不到要求,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运行多年后,逐渐出现坝体渗漏、输水涵管破损、坝坡塌陷、白蚁危害等情况。工程带病运行,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并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80年代开始,水利部门即着力开展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2003年,省水利厅组织实施“千库保安”工程,要求对水库中的二类、三类坝逐年安排除险加固。是年,县水务局对小Ⅱ型以上水库进行安全普查和技术认定,结果为:3座中型水库中,清溪口水库和内庵水库为二类坝,源口水库为三类坝;17座小I型水库中,一类坝8座,二类坝9座;94座小Ⅱ型水库中,一类坝13座,二类坝80座,三类坝1座。1986年~2005年,全县共进行除险加固中型水库1座,小I型水库5座,小Ⅱ型水库33座,另外还整修山塘480多口。小I型以上水库经除险加固的有:
  源口水库中型水库,始建于1968年,1979年竣工。坝高40.5米,设计正常水位38.2米,正常库容2160万立方米,实际上多年来汛期控制水位仅为36米。1996年,因大坝坝顶沉降达51.6厘米,影响水库正常蓄水,1997年12月,对大坝进行揭顶回填。对坝顶1号~4号、1号~5号、1号~6号、1号~7号测压管进行堵塞物处理。1998年12月,将4#、5#钢丝网砼结构闸门改成钢闸门。
  2003年5月,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并经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核查,认定源口水库大坝为“三类坝”,由水利部立项进行除险加固。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有:大坝除险加固(主要包括坝体心墙中部浇筑厚80厘米的低弹模砼防渗心墙,大坝加高,外坝堆石加固,并用条石护坡);溢洪道改造(包括重新建造3孔潜孔式泄洪闸门,每孔宽8米,350米泄洪渠加固);输水涵洞进水口及启闭机室改建;金属结构、机电设备与供配电系统改造。除险加固后,水库大坝高43.3米,总库容由2360万立方米增加到2844万立方米,而且增加调洪库容484万立方米。工程于2005年9月20日开工。主要工程量:土方9.01万立方米,石方20.10万立方米,砼4.54万立方米,金属结构112吨。工程总投资7930.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640万元,省财政补助1320万元。后于2006年11月完工。
  双源口水库始建于1971年,1976年12月竣工。水库大坝为砼斜墙堆石坝,坝高40米。正常库容122.5万立方米。发电装机265千瓦。水库主要问题:防渗面板垂直伸缩缝黄油沥青胶泥及止水橡皮老化,漏水严重。1989年12月,经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与市水电局专家现场查看后决定,于1990年11月用聚氯乙烯胶泥将伸缩缝进行填充修补。1993年11月和1999年11月又两次重新对6条319.3米~327.3米高程的垂直分缝用改性沥青胶泥进行处理。3次维修共投资37.27万元。
  方坑水库始建于1970年,1984年竣工。大坝为砼砌石双曲拱坝,坝高76米。正常库容43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73公顷。建有水电站3座,总装机1680千瓦。水库主要问题:大坝渗漏,坝顶溢洪建筑物表层脱落,坝脚消力池二道坝高度不够,未设必要的观测设施。2000年10月~12月,采用化学灌浆法处理大坝渗漏,对溢洪道及消力池进行加固,2004年安装水情自动采集系统。总投资126.4万元。
  车门水库始建于1964年,1966年竣工。大坝为黏土心墙坝,高25米。副坝为均质土坝,高14.5米。正常库容13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2公顷。坝后式电站1座,装机40千瓦。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主副坝上游坝坡护砌,下游坝坡清理杂草与整平处理,同时进行白蚁防治,副坝采用套井回填处理渗漏,溢洪道侧堰作渗漏处理,布设测压管、位移等观测设施,并安装了水情自动采集系统。总投资114万元。
  溪里水库1958年始建,1963年竣工。大坝为心墙砂壳坝,高18.5米。正常库容19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66公顷。电站1座,装机125千瓦。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进行除险加固:内坝干砌块石护坡,外坝清理后用砂砾石及砂壤土回填,坝脚设置排水棱体,坝面设锈石板贴面马道1个,坝坡马尼拉草皮护坡,加固后大坝比原来增高0.35米;封堵原坝下条石拱涵,在大坝左侧开挖输水隧洞,长152米,断面2.2米×1.8米,出口与电站压力管连接,管径1米;安装水情自动采集系统。总投资202万元。
  东弄(垅)水库始建于1966年,1970年11月竣工。大坝为单曲砌石拱坝,高35.4米。正常库容13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25公顷。有电站3座,总装机340千瓦。水库主要问题:大坝坝顶高程低于校核洪水位,坝体存在明显渗漏,两坝肩存在绕坝渗流,大坝无沉降观测设施。2005年10月动工进行除险加固:坝顶防浪墙加固并加高0.2米;坝体迎水面进行喷射钢纤维砼防渗处理;对两岸坝肩进行灌浆,消除了绕坝渗流现象;维修、加固二道坝,减轻水流对坝址岸坡的冲刷;安装了水情自动采集系统。总投资145万元。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划定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
  1992年3月24日,县政府颁布了《武义县划定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规定》,县水利电力局开始水利工程的划界工作。是年完成对源口水库管理处、清溪口水库管理处、宣平溪水电工程管理处、麻阳水电厂、大田水电厂5个单位水利工程(包括水库、电站、渠道)的调查、登记工作。1993年,完成对溪里水库管理所和东弄水库管理所水利工程的调查、登记工作。至此,全部完成7个单位的水利工程土地划界工作,共分土地41宗,面积634.3万平方米,并由各工程单位陆续向土地管理局申报领取了土地使用证。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征收水资源费
  1992年6月,武义县首次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对县属企事业单位、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发放“浙江省取水许可证”。1993年,武义县物价局、财政局、水利电力局发出《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从1993年1月1日起向直接取水的企事业单位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县自来水厂自1993年4月1日起执行)。是年发放取水许可证152家,征收水资源费18万元。1994年,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水许可证”。1995年底止,取水许可证发放增至609家。同年,在调整小水电价格时,规定每千瓦时电费中含水资源费1分,并首次开征水电站水资源费38万元。1996年开始对取水许可证进行年审。2003年,游泳池、洗车场、公共浴室等经营性服务项目取水纳入水资源规范化管理。2004年8月,对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作了调整;从2004年7月1日(自来水厂从2005年7月1日)起执行。2005年年底,全县有取水许可证的部门单位588家,其中农业取水357家,企事业单位119家,水电站108家,其他4家,登记取水量合计231957万立方米。
  水源地保护
  1996年10月,县政府发布《武义县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县城饮用水(自来水厂)水源保护范围分水域一、二级和准保护区,陆地一、二级和准保护区;柳城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水域一、二级和准保护区,陆地一、二级保护区。1997年4月,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和水利水电局联合发文,要求各取砂单位停止在县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即取水口下游120米(劳动桥)至取水口上游1300米(原有机化工厂水泵房)范围内的取砂活动。
  1998年5月,为妥善处理源口水库污染源问题,保证县城引供水工程水源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确保县城居民饮用水品质,县政府决定关闭处于水库库区范围的超维建材有限公司、外麻阳玻璃拉丝厂、新升玻璃拉丝厂、群丰玻璃纤维有限公司4个企业,责令麻阳电厂停止向4个企业供电,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4个企业负责将堆放在源口水库边沿的废玻璃丝清运出源口水库库区,作深埋处理。同时规定,今后在源口水库库区环保确定范围内创办工业企业,必须事先经环保部门审核,不得从事有有害废气、废液、废渣排放的工业加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源口水库进行人工养鱼和水面养殖。
  地下水资源管理
  1999年,委托金华市水文站编制完成《武义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步入科学、有序的新阶段提供依据。2001年7月,县政府对该规划审查后,予以批准实施。2004年8月,县政府颁布《武义县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入河排污口调查
  1999年,首次对县境内有入河排污口的13个企业进行了调查登记。
  2004年5月~7月,再次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详细调查、登记入河排污口的位置、数量、污染物及污水排放量,掌握其排放规律及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并用GPS卫星定位仪确定各入河排污口的经纬度,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进而消除和控制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质量。这次共调查入河排污口60个,调查结果:主要污染源有电镀、矿石浮选、化工、造纸、纺织印染和城镇污水;超标排放和未处理排放情况严重,其中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污口占70%,有20个排污单位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染物直接排入河流;60个排污口每年共排放废污水852.54万吨。
  取水口调查
  2005年5月~8月,对县境内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和水工程拦蓄的水域内取水的取水口进行了调查,并用卫星定位仪定位。该次共调查取水口237个,调查结果:237个取水口2004年共取水12.38亿立方米,其中电站取水12.28亿立方米,县城、柳城镇、桃溪镇3个城镇供水取水口取水736万立方米,3个造纸企业取水100万立方米,29个电镀及化工企业取水口取水66.47万立方米;8个矿石浮选企业取水口取水47.2万立方米,3个地热水取水口取水12.9万立方米,20个浴室取水口取水3.45万立方米,4个桶装水企业取水0.25万立方米,其他单位取水口56个共取水37.01万立方米。237个取水口中有43个为地下水取水口,共取用地下水28.32万立方米。
  第三节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
  1993年11月,水利部批准武义县为全国第二批、浙江省第一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之一。试点期间,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宣传、建立监督执法体系的同时,依法制定《武义县水土保持暂行规定》、《武义县违反水土保持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武义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审批程序暂行规定》、《武义县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调查水土流失重点单位,征收水土保持规费,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使武义县水土保持工作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1994年11月,试点工作通过了省水利厅、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和省法制局等部门组成的验收组验收。1995年11月,水利部授予武义县水电局“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先进集体”、站长骆美增“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在兴建开发建设项目时,建设单位必须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制订有效措施,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批,负责监督实施,确保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水土保持规划
  1999年8月,县政府公布了武义县水土流失3个重点防治区。重点预防保护区为明山乡、要巨乡、白姆乡、俞源乡、桃溪镇、西联乡、新塘乡、竹客乡、大溪口乡、三港乡,有水土流失面积95.36平方千米;重点监督区为武阳镇(除白溪乡)、柳城镇,有水土流失面积37.47平方千米;重点治理区为白溪乡、邵宅乡、桃溪滩乡、履坦镇、茭道镇、桐琴镇、泉溪镇,有水土流失面积86.98平方千米。
  2000年编制了《武义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5年编制了《武义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
  水土流失治理
  据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卫星遥感调查,1997年,武义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51.31平方千米,其中轻度129.64平方千米,中度95.46平方千米,强度16.74平方千米,极强度8.11平方千米,剧烈1.36平方千米。2005年,第4次卫星遥测成果显示,武义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82.11平方千米,比1997年减少69.2平方千米。主要有:
  1998年,武义县被列入钱塘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区。经省水利厅批复,项目安排在邵宅乡湖塘沿和泉溪镇丁塘背两个小区实施,治理面积6平方千米。其中:湖塘沿子项目区种植经济林60公顷,建设基本农田15公顷,梯田改造15公顷,修建灌排渠道1386米,节水灌溉1处,蓄水池3座,修建机耕路4330米,蓄水沟2044米,疏林补植86公顷。丁塘背子项目区种植经济林208公顷,疏林补植187公顷,蓄水池1座,梯田改造7公顷,修建灌排渠道3160米。项目总投资179.63万元,其中中央、省配套52万元。治理后,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从53%提高到72%,地面抗冲蚀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1999年,武义县被列入第二期钱塘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区。项目安排在邵宅乡下厅前和俞源乡下杨两个小区实施,治理面积6.9平方千米。其中:下杨子项目种植经济林77公顷,水土保持林168公顷,种草13.6公顷,封禁治理313公顷,修建灌排渠道1700米,拦沙引水坝1条。下厅前子项目封禁治理81公顷,修建基本农田40公顷,提水工程1处。总投资202.03万元,其中中央、省配套60万元。治理后,水土流失程度降低,下游淤积减少,有效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1999年~2001年,白洋仙洞溪列入“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示范小流域”治理规划。小流域面积38.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453公顷,林地533公顷,四荒地653公顷。3年投资1360万元,完成治理项目:营造水保防护林140.67公顷,种植用材林66.67公顷、经济林106.67公顷,封禁山林233.33公顷,种植经济作物100公顷,配套渠道40千米,修筑防洪堤4800米,堰坝8条196米,低产田改造200公顷,坡改梯20公顷,建设道路10.6千米。
  2004年,省水利厅批准武义县列入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项目安排在熟溪街道和俞源乡,总投资178万元,其中国债资金70万元,省补助20万元,县财政配套88万元,治理面积11.3平方千米。其中:熟溪子项目坡耕地保土耕作22公顷,种植水保防护林6.3公顷,封禁治理552.92公顷,水土保持种草8.78公顷,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0公顷。俞源子项目坡耕地保土耕作17.5公顷,种植经果林8.98公顷,水保防护林2公顷,封禁治理508.84公顷,水土保持种草2.68公顷,修建蓄水池6座,排水沟3500米,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公顷。
  黄土丘陵开发武义县黄土丘陵资源较为丰富。据1984年调查,全县有25度以下黄土丘陵8689.5公顷。经过多年开发,2005年,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提供的遥感资料,武义县黄土丘陵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尚有4529.7公顷。
  第四节 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结构
  小水电产业1986年后,武义县把小水电开发作为脱贫致富途径和特色经济来抓,小水电成为武义水利经济支柱产业之一。1986年~2005年,全县小水电开发投资总额25778.65万元,新增装机容量39114千瓦,分别是1986年前20年总和的5.15倍和2.56倍。2005年,全县小水电上网电量1.64亿千瓦时,是1986年的3.70倍,收入6870.36万元。
  农业供水农业供水历来是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2005年,全县“蓄、引、提”水利工程共计农业供水1.2亿立方米。曾按灌区收取部分水费,以补充渠系维修费用。1991年~2002年,源口水库灌区共收取农业水费257.9万元。1986年~2002年,清溪口水库灌区共收取农业水费98.8万元。2003年,县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不再向农民收取水费,由县财政每年补助源口水库15万元、清溪口水库5万元。
  城镇与工业供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供水与工业供水不断增加。1994年10月,百丈泄水库为桃溪镇供水,设计日供水80吨;1997年5月,内庵水库为柳城镇供水,设计日供水1万吨;1999年9月,源口水库投资1619万元,建成引供水工程,为县城自来水厂供水,设计近期日供水4万吨,2005年供原水1350万吨,收入97万元;2003年,源口水库与王宅镇投资1875万元,建设王宅自来水厂,翌年10月向王宅镇供水,设计日供水7500吨。
  水产养殖渔业是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内容之一。1986年后,随着投铒、施肥、增氧等高产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库鱼产量不断提高,水面承包款相应增加,渔业收入成为不少水库的重要经济来源。2005年,武义县有小Ⅱ型以上水库114座,已养鱼面积754公顷,生产成鱼785吨、珍珠3.5吨,渔业产值850万元。
  水上旅游休闲产业随着武义县旅游休闲业的兴起,1995年后,水利工程也逐步利用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引进人才和资金,开发水上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至2005年年底,主要有:1995年起,大湾水库通过逐步投资,开辟游泳、餐饮和景观旅游为特色的休闲项目,为郭洞景区增添新景点;1998年开始,教隆寺水库累计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石鹅湖度假区,集休闲、垂钓、餐饮、会议于一体,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2003年,清溪口水库引进投资1500多万元,创办清溪湖旅游休闲山庄,建有宾馆和水上餐厅,年营业额600多万元。
  局下属水利企事业单位
  水务局下属有水利经济实体9个,多数单位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小水电。1986年,下属单位水利经济收入237.0万元,其中电力167.3万元,制造业20万元,其他49.7万元。2005年下属单位水利经济收入3284.78万元,是1986年13.90倍,其中电力3142.78万元,供水97.00万元,渔业45.00万元。
  宣平溪水电工程管理处国有企业。成立于1989年9月,2005年有职工83人,固定资产7581.9万元。下属电站3个,总装机7600千瓦,1992年~2005年共计上网电量22597万千瓦时,收入10744万元。
  源口水库管理处国有企业。成立于1977年10月,2005年有职工119人,固定资产22987万元。下属电站4个,总装机3700千瓦,1986年~2005年共计上网电量19388.30万千瓦时,收入3203.35万元。引进企业18家,自供电4360.14万千瓦时,收入1921.80万元。
  大田水力发电厂国有企业。成立于1967年1月,2005年有职工36人,固定资产220.70万元。装机1500千瓦,1986年~2005年共上网电量7995万千瓦时,收入1652.34万元。引进企业1家,自供电1262.17万度,收入409.98万元。
  清溪口水库工程管理处国有企业。成立于1987年12月,2005年有职工28人,固定资产499.70万元。装机625千瓦,1986年~2005年共上网电量2171.38万千瓦时,收入509.11万元。引进企业16家,自供电380.15万千瓦时,收入204.60万元。
  东垅水库管理所国有企业。成立于1970年11月,2005年有职工9人,固定资产131.1万元。下属电站3个,总装机340千瓦,1986年~2005年共上网电量1018万千瓦时,收入221.26万元。
  溪里水库管理所国有企业。成立于1976年9月,2005年有职工7人,固定资产18.60万元。电站装机125千瓦,1986年~2005年共上网电量692.94万千瓦时,收入119.39万元。
  武义省级水产良种场国有企业。职工3人,固定资产304万元。年产越冬罗非鱼、淡水白鲳鱼种120万尾,收入60万元。
  水利水电总公司国有企业。为开展多种经营,促进水利经济发展,1993年由县水电局投资创办。总公司下属独立核算单位7家:广告装潢公司、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公司、砂石料公司、水利水电承装公司、水产综合服务部、水利水电物资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开发公司。总公司对下属单位实行松散型管理。1998~2002年,各下属单位陆续停办或脱钩。此后,总公司主要经营所属房产管理。
  小水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90年代,南部山区乡镇为推动山区经济发展,早日摘掉贫困帽子,充分利用该地的水电资源,以向银行贷款、单位借款和农民集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兴建水电站。由于体制因素、行政干预和管理不善等问题,普遍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不仅借款本金不能归还,连利息也难以支付。2002年8月,县政府就此问题专门作了调研。被调查的柳城、杉坑桥、章五里、直源、峰源、章湾等6个主要乡镇电站,共装机7450千瓦,总负债8577.3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935.2万元,单位借款2153.7万元,向农民集资1349.9万元,利息未付1990.8万元。2003年10月,为进一步整合小水电资源,加快小水电产业的发展,县政府授权水务局以麻阳水力发电厂资产为资本金组建武义县小水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同年11月,公司对改制后的上述6个水电站进行吸收式合并,这些电站的债权债务由公司承担。公司成立后,积极筹措资金,在较短时间内首先归还了农民的集资款和应付利息,与被借款单位签订还款合同,与金融部门主动协商,从而缓解了矛盾,并逐步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3月,章湾电站及其增容电站(共1600千瓦),整体转让给县供电局下属的天億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公司所属电站总装机10770千瓦,上网电量2819.85万千瓦时,收入1124.36万元。
  企业改制
  1999年~2002年,县水务局对下属的水电机械修造厂、县鱼种场和金华元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企业改制,职工转换身份,自谋职业。
  武义县水电机械修造厂国有企业。建于1971年,主营电站专用设备、拖拉机修配等。职工45人,固定资产326万元。工业总产值“七五”计划期间176.6万元,“八五”计划期间1204.92万元,“九五”计划期间219.3万元。1997年始,企业连年亏损。1999年8月,经职工大会表决县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进行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厂区土地使用性质经县政府批准改工业用地为商品房用地,向社会公开拍卖,整体出售。
  武义县鱼种场国有企业。建于1976年,职工8人,固定资产43.5万元。2000年12月,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改制方案,报经县政府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进行改制,资产由武义省级水产良种场托管。
  金华元丰实业有限公司国有企业。职工260人,固定资产2169万元。1996年,由麻阳水力发电厂和麻阳精密铸造厂组建而成,各厂独立核算(麻阳水力发电厂,下属电站4个,总装机4520千瓦;1986年~2005年共上网电量27190.23万千瓦时,收入4949.34万元,自供用电5463万千瓦时,收入1962.69万元。麻阳精密铸造厂,1985年由麻阳水力发电厂创办,主要生产高锰钢、合金钢铸件)。2000年12月,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改制方案,报经县政府批准后进行改制,麻阳水力发电厂向社会招租,麻阳精密铸造厂承债式整体拍卖。2002年11月,麻阳精密铸造厂完成公开拍卖。2003年1月,麻阳水力发电厂完成公开招租。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