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森林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24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森林利用
分类号: S78
页数: 6
页码: 388-393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6年~2005年浙江省武义县境内森林利用发展情况。
关键词: 森林利用 林业经济 武义县

内容

第一节 木材生产与加工
  木材生产
  木材生产包括林木采伐、木材运输和木材加工经营,均根据管理规定进行。县内木材生产到了90年代末,油锯采伐林木逐渐代替斧砍。同时,伐倒原木外运开始利用架设钢丝索道从伐区外运到交通便利处,从而降低了木材采伐生产成本。但是采伐量小的伐区,仍沿用肩挑背扛,伐倒木制成原木也仍采用原始的刀削,锯子锯的方法。1986年后,全县木材生产情况见表9—70
  木材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武义县木材加工以个体木匠、棕匠加工为主。1986年,武义县有木材加工厂140家,年制材1.8万立方米,产值181.79万元;有家具厂14家,生产家具9000余件(套),产值82.64万元;有个体沙发厂34家,年产值42.07万元;有棕棚加工专业户200多家,年产棕棚1.5万多块;全县竹编工艺品77.44万件(套),竹雕工艺品9.1万件,出口总值345万元。同年,对全县木材加工厂进行了整顿,保留81家,同时规定经营木制品和半成品的木材加工厂,需向县林业局申报年度木材加工、销售计划。1989年11月,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又对全县的木材加工企业开展了清理整顿,规定木竹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人一律先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查签发木竹经营许可证,核定经营、加工限额,然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凭“木竹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从事经营加工活动,同时建立购销加工日记账。至1990年4月,全县共审核同意从事经营加工的木材、毛竹加工企业175家,其中来料加工企业49家,自产自销加工企业93家,竹制品加工企业10家,加工木珠企业23家。1991年,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达227家,至1993年,增至344家。1995年11月,根据《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和省林业厅有关规定,实行木材经营加工年度验审和木材运出登记制度,验审合格后,予以核发新证和安排木材外运计划。至2001年,全县共有木材加工企业394家,并开始出现龙头企业。2004年,对县城、柳城、王宅、桐琴等中心镇经营销售木制品的企业、店家开展木竹加工经营企业核准证办理,计117家,停办消耗阔叶林资源的木屑厂8家。至2005年,全县木材加工、经营单位共达431家。
  1986~1996年,木材加工主要以小材次料及代加工(锯板材)为主,年加工产值10万元~40万元。1997年以后,以窗门架、人字架、方料等以建筑材料为主的木材加工得到了较大发展,1997~1999年全县木材加工产值共达290万元。2000年~2005年,由于木材深加工、精加工及龙头企业的不断涌现,全县木材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5年全县木材加工产值由2000年的36.7万元急骤上升到2.2亿元。
  第二节 竹子开发与利用
  竹子开发
  1986年7月,浙江林学院竹类教研组应武义县林业局的邀请,派员调查考察了项店(1992年5月以后并入泉溪镇)、新宅、溪里(1992年5月并入武阳镇,2001年9月属熟溪街道)、大田、陶宅(1992年5月并入王宅镇)、白姆等6个省毛竹重点乡和溪里罐头食品厂,就武义县竹资源现状,提出武义县有建设发展笋竹两用林的广阔前景。同年9月,县林业局、县蔬菜公司组织有关乡林技员在新宅乡后林畈村、大田乡瓦窑头村、白姆乡麻阳村建立毛竹笋用示范林2.53公顷,实行冬季深挖施肥。县商业局对麻阳、溪里2个生产点予以每亩贴息贷款100元,连续投资3年。是年全县规划笋竹林基地133.33公顷,改建3.33公顷。
  1988年4月~6月,在浙江林学院林工系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了武义县竹类资源调查,全县有竹子7属3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共有竹林面积8753.87公顷,居金华市各县(市、区)之首,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0.69%,其中毛竹8694.2公顷,占竹林面积的99.32%,杂竹林面积59.67公顷,占竹林总面积的0.68%。项店、溪里、大田、新宅、陶宅、白姆等6个毛竹重点乡构成武义县中部中低山毛竹林区,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其中溪里乡面积达1403.53公顷。
  1995年,浙江省“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建设启动,全县共建设毛竹丰产基地140公顷,其中笋竹两用林73.33公顷,毛竹低产林改造66.67公顷。同年,县委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培育改建笋竹两用林作为1996年全县林业生产重点来抓。是年全县落实笋竹两用林示范户20个,发展笋竹林10.87公顷,改建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34公顷。同年7月,县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毛竹资源和经营现状调查,并编写了《武义县笋竹两用林建设规划设计报告》。经调查,全县共有毛竹林9121.2公顷,毛竹1869.9万株,平均每公顷有竹2055株。1997年,林业部将武义县笋竹两用林改建列入农业综合开发低改项目。1997年~1999年,全县共建设3.33公顷以上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113个,面积890.33公顷。2000年起县政府每年安排14万元,重点扶持133.33公顷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10月又发出《补充意见》,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的效益农业发展格局。从2001年起,笋竹两用林建设列入全县12条规模特色产品产业带。至2005年,全县已拥有万亩省级有机笋建设基地1个,千亩省级毛竹低产林改造基地1个,建立市、县、乡三级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1728公顷,改造毛竹低产林4813.87公顷。全县毛竹材基地产值达4000万元,竹林面积增至11466.67公顷,比1988年增加了2666.67公顷。
  竹子利用
  80年代,武义县出现竹器加工厂、竹编工艺厂。其中竹编工艺厂生产的武义包箱成为华东地区出口特产之一,被誉为“浙江省竹编工艺后起之秀”。竹瓦蓬加工也发展迅速,据1987年统计,全县有瓦蓬加工场9个,年产瓦蓬29.08万片,产值74.45万元。至1996年,开始出现精深加工,产品有竹凉席、竹地板、竹丝、竹卫生筷等,主要企业有:邵宅乡王村竹制品厂(竹凉席)、武阳镇佐溪竹制品厂(竹地板)以及几家卫生筷厂。全县年加工用竹20余万株。竹笋加工企业主要是溪里罐头厂,是浙江省5家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年加工竹笋1200吨,外贸销售年均900吨。2003年,随着武义县城乡一体化绿化工程启动,竹子的观赏价值开始得到利用,毛竹、斑竹、紫竹、罗汉竹、绿皮黄筋竹、黄皮绿筋竹、芦花竹、孝顺竹等一批乡土观赏竹种开始用于花园式企业绿化、绿色村庄绿化建设树种搭配造景之中。2004年,投资1000万元的浙江武义国康竹木地板有限公司流水线生产竹地板、竹砧板建成投入生产,日加工毛竹35吨,折1400株,是年实现产值600万元。2005年产值达1119.8万元,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及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标志着武义毛竹精深加工已步入快速发展之路。
  第三节 林业特产建设与利用
  武义境内林业特产品种较多,主要有:板栗、油茶、猕猴桃、竹笋、水果、茶叶、箬叶、食用菌类、药材和森林食品等。至1991年,全县共有林业特产基地6803.14公顷,其中油茶5824.60公顷,板栗325.06公顷,胡柚100.07公顷,青枣61.20公顷,猕猴桃49.47公顷,油桐65.00公顷,乌桕22.40公顷,厚朴20.20公顷。是年林业特产总产量为576吨,总产值193.2万元。1992年1月,中共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发农业后备资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决定》的1号文件,使全县林业特产建设达到高潮。1992年~1994年,全县共建设林业特产基地2534公顷(水果、茶叶未计入)。1996年9月,武义县被林业部列为浙江省名特优经济林5个示范点(县)之一。至2005年,全县林业特产总面积达18106.67公顷,总产值达1.6452亿元。
  板栗
  1985年,全县板栗140公顷,44500多株。1987年,县林业局从诸暨、开化、长兴、上虞等地引进毛板红、大红袍、魁栗3个板栗优良品种。1987年~1991年共发展板栗优良品种547.53公顷,1992年~1994年又发展749.73公顷,板栗成为武义县主要林业特产之一。至2005年,全县板栗面积共达2480公顷。1996年~1998年,全县平均年产量330多吨。1999年达780吨。此后基地逐渐进入盛产期,产量逐年提高;至2003年,全县产量达1280吨。2004年~2005,全县年产量共达2997吨。2003年开始实施板栗低产林改造;至2005年,全县共实施低改253.33公顷,并建立板栗无公害生产基地33.33公顷。
  1998年9月,县供销社与柳城镇栗农共同组建了“宣平板栗专业合作社”,有207户栗农参股入社,吸收股金14.1万元,入股板栗面积达379.27公顷。专业社通过冷库贮藏收购板栗,淡季出售,使栗农获得较高的收益。至2005年,栗农年均增收420万元,从而使该专业社成为浙江省三大板栗集散中心之一,经营区域从柳城、桃溪逐渐扩展到全县,并向丽水、松阳、遂昌等相邻县(市)辐射。2005年被金华市政府命名为“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被浙江省扶贫办授予“浙江省扶贫专业合作社”。是省级专业农业龙头企业。
  油茶
  油茶是珍贵的木本油料树种。武义县种植面积历史上曾一度超过8000公顷。至1985年,全县油茶面积尚存5953.33公顷,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85.9%,是武义县主要林业特产树种,也是浙江省15个油茶重点生产县之一。此后,由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油茶生产逐渐萎缩。至2005年,全县油茶面积仅存4446.67公顷。1986年~2005年,全县共产茶籽15254吨。
  猕猴桃
  武义猕猴桃野生资源非常丰富,遍布山区和半山区。1985年,开始人工栽培,县林业局引进海澳特、阿里森等27个优良品种和株系,在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王宅镇马府下村、桃溪滩乡余家村3个点进行栽培试验,并建立良种母本园和生产示范园2.6公顷,1986年,猕猴桃开发列入县级“星火计划”项目。1986年~1990年全县共种植猕猴桃149.73公顷。1992年~1994年,在大力发展林业特产建设期间,共营造猕猴桃基地430.6公顷。至1997年,全县保存面积为386.93公顷(不包括野生),投产面积为190.07公顷,总产量为82.9吨;2002年,全县猕猴桃产量达502吨。2003年,开展猕猴桃低产林改造及品种改良,是年建立低改示范基地6.67公顷,良林基地33.33公顷。2004年完成低改37.4公顷。2005年,全县猕猴桃面积为290公顷,产量384吨。
  杨梅
  武义县杨梅历来以野生为主,1986年以前只有零星种植。1986年,县林业局从余姚市、舟山、黄岩等地引进荸荠种3万株,晚熟杨梅1.8万株,东魁杨梅2万株,开始成片人工栽培。至1991年,全县有杨梅基地107.93公顷。1999年,引入临海早大梅。1995年,全县产量24吨。以后基地渐入投产期,产量逐年增加。1998年~2000年,全县总产量为326吨。2001年,年产量达201吨。2004年,杨梅列入绿色通道工程及国债工程造林建设,共造林140公顷。2005年,国债项目杨梅造林26.67公顷,壶山森林公园阔叶林发展工程项目作为观赏树种,栽种杨梅2000多株。2005年,全县面积313.4公顷,产量137吨。
  胡柚
  1987年,县林业局从常山引进胡柚100株,定植于县林业技术推广站,1990年结果投产。1991年。1993年开始大面积种植,主要分布在武阳、邵宅、茭道、履坦等乡镇。1993年,还成立了武义县胡柚协会,以武阳镇胡柚基地为示范,定期交流生产、管理经验。至2005年全县有胡柚211.53公顷,产量280吨。
  第四节 森林旅游开发
  武义山清水秀,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受岩性、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的影响,西北部山峦层叠,坡险岩陡,东南部山势磅礴,丘岗起伏,从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1991年5月,总面积50平方千米的龙潭——大莱口风景名胜区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其后,县委、县政府又提出发展武义旅游业要以温泉开发为龙头,充分利用现有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使武义成为浙中度假旅游胜地。2004年后,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牛头山、壶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工作,把武义县的森林旅游开发推向新的高潮。至2005年,全县已开发温泉、森林、人文景观的旅游景区和分景区十余处,其中森林旅游收入达1216万元。
  牛头山森林公园
  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西联乡境内,与遂昌县、金华婺城区接壤,系中国南岭武夷山系入浙江中支仙霞岭山脉的延伸部分,是钱塘江水系和瓯江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和主要发源地。其山体多由中生代上侏罗系的凝灰岩、流纹岩组成。由于外力的侵蚀,火山口往往构成山顶成尖顶状和锯齿状,整个山体坡陡谷深、切割剧烈。公园内分布有千米以上的山峰50余座,最高峰牛头山海拔1560.2米。从峰顶到谷地海拔相差悬殊,多变的小地形、小气候使得公园内植被相当丰富而又复杂,并为各种生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场所。因公园内峰峦叠嶂、高耸云霄,集天然森林、奇树异木、峡谷断崖、溪水瀑潭于一体;保存着集中连片的万亩阔叶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99%。据调查,公园内共有木本植物72科199属439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8种,为浙江中部地区木本植物最为丰富的地区;有野生动物4纲27目66科2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整个森林公园规划面积1327.69公顷,主要由牛头山、石门峡、九寨沟3个景区和一个服务管理区及入口区组成。2004年9月,县政府提出有计划地对牛头山区域实施开发。(详见第十六编第二章第三节《森林公园开发》)
  壶山森林公园
  壶山公园紧靠武义县老城区西北,省道上松线从壶山脚南侧通过。壶山是武义县历史名山,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在县西二里,耸然为县主山,上有水潭其状如壶,故名。”旧“武阳十景”中的“北岭松云”、“壶山春霁”均位于此。壶山山势挺拔雄伟,林木荫翳,风景优美。2004年10月,县人民政府提出加快壶山改造建设步伐,明确县林业局为建设业主。2005年4月、6月分别完成通过《浙江武义构建壶山森林公园可行性报告》、《浙江武义壶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5月省林业厅批准命名壶山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398.5公顷。(详见第十六编第二章第三节《森林公园开发》)
  第五节 林业企业与行业协会
  林业企业发展概况
  武义县林业企业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而发展壮大。1987年年底,全县林产工业企业261家,从业1865人,产值916万元以上。主要林业企业有县林场企业,县木材公司(包括家具厂)及各类农机、农具厂,木材加工厂,林产品加工车间(厂)等。之后随着木材经营政策的逐渐开放,木材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至2001年全县共有木材加工企业394家。
  1998年,花卉、苗木业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批花卉苗木龙头企业。至2005年,全县木材加工企业431家,花卉苗木企业110家。其中木材加工龙头企业有武义雅尔家私装饰有限公司、武义中润工具有限公司、武义星胜木业公司、浙江武义国康竹木地板有限公司、溪里罐头食品厂等20多家。花卉苗木龙头企业有武义县城林园艺有限公司、武义温泉生态植物园、茶花物种园、武义宝禾生物园等10多家。2005年年底,全县林业企业总产值达4.04亿元,其中竹木加工2.19亿元,花卉苗木业产值1.84亿元。
  林业系统企业简介
  武义县城林园艺有限公司2004年3月,县林业局和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各出资500万元,组建了武义县城林园艺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为武义城市绿化储备优质大规格树种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至2005年年底,公司已承接并完成壶山树种改造游步道两侧绿化工程、壶山桂花园工程建设、永武二线绿化工程以及县城主要公园、街道大树移植工程等,共完成种植胸径30厘米以上大树560株,胸径10厘米~29厘米之间以上的大树579株。并在上海、宁波等大城市建立销售网络。
  木材公司1987年,武义县木材公司有固定职工235人,7个收购点,有仓库办公楼等37289平方米,固定资产77.6万元。1988年9月,木材公司分别与竹客、新塘(二乡现均属柳城镇)、三港、西联、登云(现桃溪镇)、白姆、大溪口等7个乡签订了木材收购协议书,收购木材7000立方米,上交国家税收24.78万元,上交育林基金、更改基金10.8万元。1995年9月,对下属单位实行不同的经营机制和不同形式的责任制,新建武义县木材公司建材厂,保留柳城、桃溪、源口木材购销站,壶山站并入公司经营科。至2000年,公司有正式职工71人(含离退休),由于机制不健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6月,经县林业局、国资局批准,职代会审议通过,公司实行承债式整体出让改制方案。次年,公司改制后解散。
  农工商联合开发公司1984年经武义县政府牵头,在原县农工部的支持下由农、林、水三局及下属13个单位集资27万元建立。隶属原县农工部(现已撤销)管辖。1986年公司划归县林业局管理。公司下属有可锻铸铁厂和贸工商经营部2个企业。1991年,由于公司管理不善,于7月经县政府批准撤销。12月,公司有偿转让给源口水库。1992年4月,又将可锻铸铁厂有偿转让给麻阳电厂。
  百花山砖瓦厂1984年5月经县政府牵头,由县林场、县开发公司和建材厂三家按4:3:3比例集资40万元创建。企业隶属原县农工部管辖。1987年下半年转县林业局管理。到1987年年底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净值达101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1988年冬停产。后经3家股东协商将所有权划归林场独家经营。1989年7月,县林场派员组织恢复生产,实现产值34.4万元。至1990年10月再次停产。2001年划归县开发区管辖,后企业解散。
  通用电动工具厂1987年6月,县林场投资20万元创办电动工具厂,并提供厂房、设备,承包给永康县个人经营,承包期限3年。1990年7月,企业解散。
  行业协会
  1986年10月,成立花卉协会,共有会员20人。1988年4月,武义县猕猴桃研究会成立。1993年3月,成立了武义县胡柚协会。至1995年,全县有林业系统协会5个,分别是林学会、胡柚协会、花卉盆景根艺协会、食用菌研究会及信鸽协会。1999年,为推动全县花卉产业的发展,由县林业局带头成立园林花卉协会。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