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21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分类号: F324.3
页数: 4
页码: 362-3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业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介绍,包含了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业法律法规与行政执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义县 农业技术 服务推广

内容

第一节 农业技术服务
  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县农业综合服务站为适应发展多种经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1990年3月,县农业局创办了“农业综合服务站”,通过“物技结合”式的服务,做到既开方又撮药,为农民提供农药、化肥、小农具、蔬菜种子的销售服务,在为农民提供农用物资的同时,注重面对面的技术指导。
  1993年1月,政企分开,农业综合服务站由个人承包经营。1998年,为适应机构改革,局属事业单位粮油站、土肥站、植保站都相应成立专业服务门市部,通过农资经营向农民推广新种子、新农药、新化肥、新技术,既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又增强了部门服务实力。
  县农技“110”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县农业局于2000年12月成立农技“110”服务中心,通过运用电话、电脑等现代信息工具,以简便快捷的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90年代以后,为转变工作职能,建立和健全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设置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配备农技、特产、农机技术人员若干名。为农户提供技术、农药、肥料、种子供应及相关技术服务。1992年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有194人。2005年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1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2名。
  农技服务
  农业技术承包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推广工作、服务对象由原来大队、生产队变成千家万户。面对出现的新情况,1983年3月,曾一度发动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承包。确定不同技术职称人员承包的任务,并制订了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参加承包有35人,占县级技术人员总数83%;公社农技员参加承包34人,占公社农技员总数的91.9%。大队农技员参加承包120人,占大队农技员的22%。参加技术承包的农户有7195户,占全县农户总数10%。承包项目主要有植保、杂交水稻制种、大田粮食生产,其次是蚕桑、茶叶、畜牧业生产。后因农业生产受制约因素较多,农技承包最后流于形式。
  高产模式栽培以良种高产为目标,把已有的高产栽培经验组装配套,通过编制成高产栽培模式图,发放到户,并组织农民在中心示范方中做出样子,以方促片,以片带面,促进面上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
  县内于1984年在连作晚汕优6号上实行模式栽培。据1989年2400公顷“春粮——双季稻”三熟高产模式栽培示范片测产统计,春粮比非模栽亩增27.7千克,增产21.76%;杂交早稻亩增38.3千克,增产11.4%;杂交晚稻亩增产18.2千克,增产4.7%。截至1991年,全县累计推广高产模式栽培面积达25440公顷。先后编制了《“四田”早稻广陆矮四号亩产超九百斤栽培模式图》等6个品种(组合)7幅高产栽培模式图。
  农业高产优质竞赛1990年,县农业局与武义服装实验厂、科技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武义县“好来西杯”双季早稻高产竞赛。竞赛对象为县内有志于参加双季早稻高产竞赛的农户,参赛者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对参赛田块进行科学栽培管理。最后通过联评初测,实割实测验收,评出县级和乡级前三名,对县级第一名授予“好来西杯”优胜杯,并奖励1000元。“好来西杯”首届冠军为武阳镇金星村徐叶新,亩产为595.3千克。以后连续举行8届。
  1991年,由县农业局和俞源砖瓦厂联合组织开展“兴农杯”经济特产优质高产竞赛。先后列项的竞赛内容有老茶园改造、幼龄茶园管理、幼龄柑橘园管理、幼龄桃形李管理、幼龄食用笋园管理、优质水果选育、优质农产品选育、宣莲高产栽培、名优茶炒制、香菇高产栽培等,竞赛经费由俞源砖瓦厂赞助。本项竞赛共举办7届。
  科技兴粮活动1995年为全省科技推广年,从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中争取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确定粮食生产指标,粮食种植面积为32133.33公顷,粮食总产15.5万吨。围绕上述粮食生产指标,全县农业科技人员中开展“站联一方、人联三户、百万增千万”的科技兴粮活动,推广应用轻型栽培、综合防治、垄畦栽培、配方施肥、改良中低产田等各项增产技术6.67万公顷次。
  农业信息网2002年11月在农技“110”的基础上,设立农业信息网。到2005年止,全县建立了乡镇、企业信息服务站点32个, “一站通”注册用户40个,发展了通过省、市农业部门验证的农村信息员32名。同时对信息网进行了升级改版,增加了茶叶专栏、手机短信、农业图库等功能模块,加快了更新速度和信息分布,完善了功能,供部门、企业、乡镇村和种养大户等不同类型用户免费使用。武义农业信息网至2005年年底已累计发布信息9.7万条,访问量达43.09万人次。
  农民信箱为了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县内“农民信箱”工程于2005年9月22日启动,2005年年底止注册用户3000多户。建起了一条覆盖全县各部门各乡村,有效服务“三农”工作的互联网“信息快速通道”。在农产品供求、农村信息服务、预防灾害性天气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节 农业法律法规与行政执法
  2005年年底止,由县农业部门为主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有84部。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8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制定颁布的14部;农业部制定发布的48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发布的4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12部。
  农业行政执法1998年9月,县农业局成立了武义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新成立的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与政策法规科合署办公。把原分散在各科、室、站的行政执法职能分离出来,由执法大队统一行使。2003年6月,局机关科、室、站调整,执法大队与政策法规科分离,独立办公。同时,县植物检疫站和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执法大队。2005年11月,县植物检疫站与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合署办公。
  植物检疫2001年开始,进行了为期3年的全县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共发现5种有害生物:水稻细条病(分布18个乡镇)、柑橘溃疡病(分布6个乡镇),美洲斑潜蝇(分布13个乡镇),菟丝子属,梨树冠瘿病(分布1个乡镇)。
  2005年2月,省政府对本省的鲜活农产品运输,开通“绿色通道”。凡符合《浙江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的,可享受免费通行本省收费公路(含桥梁、隧道)。
  2005年10月,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普查,并对查到的27.31公顷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防控。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2002年5月,由物价局牵头,县农负办、财政局、监察局密切配合,全县544个建制村,18个乡镇、街道,22家涉农收费部门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以直接的方式将涉农价格和收费的项目名称、具体收费标准、执收依据、收取对象、服务内容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告示给农民群众,扩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2002年7月,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到2003年10月底,通过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共减轻农民负担609万元,减少义务工20万工。2004年3月,全面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及标准,取消或免收涉农收费项目92项,降低涉农收费项目标准的有15项,通过清理涉农收费项目,2004年全县减轻农民负担650万元。同年全县免征农业税,共减免608万元。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每年开展涉农价格收费专项检查治理,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事)件,把党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农业专项执法2003年8月,县内开展毒鼠强等剧毒鼠剂专项整治,县政府与18个乡镇、街道签订了毒鼠强专项整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收缴毒鼠强等不明鼠药30千克,核定杀鼠剂经营点15个。2004年6月,全县开展种养殖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农产品、畜禽产品中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超标整治,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身体健康。
  自1998年9月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后,对全县的农资(农药、化肥、种子、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菌种等)实行全面监督,并受理投诉、来信、来访,处理因假农资、劣质农资引起的坑农、害农事件。每年在农业生产重要季节、农资销售旺季,开展系列“绿剑”农资专项执法活动,规范农资市场,树立农资生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03~2005年期间,重点查处违禁农药和禁用、限用兽药,以及“瘦肉精”、孔雀石绿等物质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建立全县农资生产经营信息资料库和经营台账制度。共检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等单位1052家次,农贸市场54个次,规模养殖场30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178人次,立案查处违法经营甲胺磷、劣质农药、兽用原料药、假冒种子案、无证经营兽药案、擅自拆零销售兽用原料药等案件90起。通过系列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各类农业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村的稳定,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