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油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19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油作物
分类号: S51
页数: 4
页码: 331-3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业中粮油作物的介绍,武义县内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又以水稻生产为主,1986年粮食播种面积35560公顷,总产量18.62万吨,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主要产粮区为壶山镇、城关区、下杨区、桐琴区。三区一镇共产粮129525吨,占全县总产的69.48%。年产粮食1万吨以上的乡镇有邵宅乡和壶山镇。
关键词: 武义县 农业 粮油作物

内容

县内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又以水稻生产为主,1986年粮食播种面积35560公顷,总产量18.62万吨,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主要产粮区为壶山镇、城关区、下杨区、桐琴区。三区一镇共产粮129525吨,占全县总产的69.48%。年产粮食1万吨以上的乡镇有邵宅乡和壶山镇。
  1986年后,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农民自主经营,农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效益为中心调整种植结构,农业总产值逐年提高。同时,粮食生产出现波动,总产量逐年下降。1999年,粮食播种面积从1986年的35560公顷,下降为29993.3公顷,下降15.66%;粮食总产从1986年18.62万吨下降到15.26万吨,下降18.01%。1999年粮食总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有武阳镇、王宅镇、桐琴镇、泉溪镇等4个镇,其中武阳镇、王宅镇产粮1.8万吨以上。
  随着工业的发展,粮田面积减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种粮效益低,粮食生产至2003年达到最低点,播种面积仅为15940公顷,总产7.81万吨,已不能满足县内用粮。粮食总产超过1万吨的仅有王宅镇。2005年后国家颁发一系列鼓励种粮政策,粮食生产开始恢复性增长,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17653.33公顷,总产9.02万吨。
  耕作制度
  1986年,县内基本实现双季早、晚稻杂优化,并以效益为中心调整种植结构。2000年前以三熟制为主,以后,随着单季稻面积急剧增加,一经一粮搭配的二熟制与三熟制各占一半。旱地仍以马铃薯(麦)——番薯为主,配以马铃薯(麦)——夏大豆,部分番薯地套种绿豆、赤豆、芝麻等。
  常规水稻
  1990年前常规早稻主要品种为二九丰、浙辐802.四梅2号等中熟型品种。1987年中熟早稻9866.67公顷,占早稻面积的84.04%。由于稳产丰产性差等原因,常规早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被杂交早稻代替。2005年常规水稻所占比例在20%以下,品种为优质早稻金早47.浙106等为主。
  晚糯品种有浙糯2号、长征糯、甲农糯、双糯4号、矮双2号、春江02.浙农大454,2004年后推广种植浙糯5号。
  良种繁育1986年,全县有杂交稻制种及稻、麦、绿肥等常规良种繁殖户2752户,面积210.31公顷,至90年代种子繁育转向以杂交早、晚稻制种为主。1987年~2005年的19年间,县种子公司向农户供应杂交早、晚稻种子3529.8吨,常规早稻良种2895.8吨,常规晚稻良种133.9吨。
  栽培技术栽培技术随着种植品种、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修正提高。80年代以模式栽培为主,90年代推广轻型栽培,普及配方施肥和免耕栽培。2003年后示范推广强化栽培。
  一、育秧80年代后期,育秧技术推行“五改”:一改水耕水做半旱秧田为燥耕燥做水耥通气秧田;二改密播为稀播匀播;三改灌水浸种为间歇浸种,严把消毒关;四改常规育秧为化调育秧,采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苗促蘖,育成矮壮多蘖秧;五改重氮轻磷钾为适氮增磷钾,增施有机肥,喷施除草剂。旱育秧技术一直沿用,化调育秧逐渐被壮秧剂(肥)取代。
  二、插秧实施大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晚稻普遍采用免耕,1986年达1666.67公顷,后推广面积逐年扩大。随着单季稻面积扩大,超级稻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恢复到8×8、9×9(寸),分别相当于26.4×26.4、29.7×29.7(厘米)单本插,小苗移栽,应用强化栽培技术,发挥杂交水稻个体发育优势。
  三、田间管理1984年开始在稻田内试用除草剂获得成功,90年代稻田全面施用除草剂,代替耘田。
  针对县内土壤养分含量中氮、缺磷、少钾及农户施肥习惯存在偏氮、偏重、偏迟,轻磷钾和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农业部门从1986年开始进行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推广,至1990年全面普及了配方施肥技术。
  四、轻型栽培即水稻旱育秧、抛秧、直播三项栽培技术的综合运用,1994年开始试验示范,以后逐渐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并得到推广。1997年以武义县农业局为主要完成者的《金华市早稻轻型栽培高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农牧渔业部丰收三等奖。
  (1)旱育秧县内从1995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1996年,在“好来西杯”旱育高产示范活动中,参赛的45块示范方,总面积1600公顷,平均亩产461千克,比非旱育示范方亩增38千克,增幅8.96%。1997年,全县有旱育秧高产示范方20块,平均亩产达531.9千克,比10块半旱育秧高产示范方亩产485千克亩增46.9千克,增幅9.7%。其中桃溪镇项湾村、桐琴镇敕令桥村、邵宅乡后陈村百亩旱秧示范方亩产均超过600千克。1996年~1999年共推广22953.33公顷,增加效益1943.84万元。
  (2)抛秧水稻旱育抛秧是在水稻旱育秧基础上结合抛栽,发挥互促互补作用的技术。它具有旱育秧秧苗素质优、矮壮分蘖多、根系爆发力强等优点,抛栽后秧苗入土浅、返青快、发棵早。全国劳模朱真德于1999年,旱地秧抛栽3.4公顷晚稻,每亩节省1.5个工,平均亩产373.04千克,比同品种移栽晚稻亩增30千克。
  (3)直播稻水稻将谷种直接播于大田,省去了育秧与移栽的作业。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每亩—般可节省用工2工~3工。具有分蘖早而快、节位低,个体发育良好,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的特点。1999年,全县直播稻面积达80公顷,主要以早稻常规品种为主。平均亩产450千克,比传统移栽法增收40千克~50千克。2000年以后,早稻直播面积有所减少,中稻和后熟直播面积有所增加,全县直播稻面积每年保持在1000公顷左右。
  五、强化栽培采用小苗移栽(4叶期前),单本稀植(移栽密度每亩7500丛~10000丛),节水湿润灌溉,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进行“强根保蘖”,充分挖掘个体生产潜能获得高产的一项超高产栽培技术。2003年在桃溪镇陶瑞方户开展生产试验,II优084平均亩产达615千克,2005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达386.61公顷,其中王宅镇陶宅村p88s/0293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631.0千克。
  旱粮
  大小麦 80年代~90年代小麦品种以浙麦2号为主,1986年小麦面积5066.67公顷。1992年后逐年减少。至2005年为166.7公顷,890吨,平原地区已很少种植。大麦品种为浙皮1号,1986年为53.33公顷,1991年开始减少,2005年已基本消失。
  玉米 1986年玉米种植面积603.8公顷,1999年降至280公顷。80年代普遍推广杂交玉米有浙单1号、旅曲、虎单5号、丹玉6号、东单1号。1990年引进丹玉13.苏玉1号等。1998年后引进浙糯1号、白玉糯2号、超甜3号等鲜食玉米。玉米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作为鲜食粗粮得到稳定发展,至2005年,每年基本稳定在533.33公顷左右。
  薯类 品种以本地“红心”番薯和浙薯1号为主,1986年种植1320公顷,后略有减少,至2005年为846.67公顷。2002年引进浙薯13.浙薯1257.新香、紫883等加工食用番薯新品种。并先后在桃溪镇泉丰、坦洪乡上坦岭头等村试种、示范,获得成功。其中浙薯13为中晚熟烤薯用品种,金阳茶场进行深加工,开发为“马府翠绿”烤薯。2005年种植面积200公顷。
  马铃薯 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每年866.67公顷左右。1995年后,农业部门从黑龙江引进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的东农303.克新4号等品种,试种成功后,早春马铃薯得到发展,1999年达到1380公顷,总产3509吨。200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793.33公顷左右。
  豆类县内以种植大豆为主,品种有五月拔、六月拔、矮脚早、兰溪大青豆、六月豆、“贼不要”。1986年种植面积为1026.67公顷,1990年引进日本矮毛豆、台湾292.美国矮生毛豆、台75等春大豆品种,其中美国矮生毛豆、台75等春大豆品种作为菜用豆得到快速发展。1999年大豆面积1280公顷,总产3395吨。2005年为1406.67公顷,总产2423吨。其次为豌豆,1986年种植166.67公顷,90年代推广中豌4号、中豌6号等品种,春秋两季收获,主要作为菜用。1998年达到466.67公顷,以后逐年减少,2005年全县为232公顷。
  油菜
  县内历来有种植油菜习惯,播种面积1986年为1853.33公顷,到2000年达3526.67公顷。2002年回复到2180公顷左右。油菜品种90年代前以九二13系当家。1999年引进“浙农大605”,通过品种对比试验,亩产132千克,比九二13系的120千克增产10%,由此开始,九一13系迅速被浙农大605.浙双72等优质高产“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油分、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取代。2003年开始试种杂交油菜。2005年全县种植油菜面积2253.33公顷,其中杂交油菜33.33公顷左右。自1989年开始试验推广油菜栽培免耕撒直播技术,至1998年,面积达1466.67公顷,占油菜面积的43.3%,形成育苗移栽和直播各半的局面。
  另有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仅由农户零星种植,自产自用。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