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183
颗粒名称: 第八编 农业
分类号: F327
页数: 52
页码: 321-3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业,包含了机构与队伍,农业产业变革,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机械化,农村能源,农业场圃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义县 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内容

武义县历属传统农业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后,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商品农业转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各种经济特产、养殖业、加工业等大幅度增加。先后被列为浙江省商品粮、商品猪、出口茶基地县之一,也是南方五省一市杂交早稻新组合示范基地县。
  粮食生产依托袁隆平院士的支持,引进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稻,使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提升,实现粮食生产持续高产稳产。经济特产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到2005年,全县已形成茶叶、蚕桑、干鲜果、食用菌、竹笋两用林、高山蔬菜等系列优势产业,并创出了“武阳春雨”茶、“杭州蜜梨”等一批优质名牌产品。2001年5月,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畜禽养殖业积极向专业化、集约化饲养方面发展,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和粮食自给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先进适用技术覆盖面已达到全省中等县水平。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第一节 机构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适时进行调整。1980年建立植保植检站、土肥站。1983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有粮油站、植保植检站、经济特产站、土肥站、农经管理站等机构。1995年年底,县农业局设办公室、粮油站、特产站、农经管理站、土肥站、植保站(植检站、病虫观测站)、农情科教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管理站,下属单位有种子公司、农科所、良种场、桐琴果园。1996年,县农业局与县农经委合署办公,设办公室、人事科教科、农村发展科、政策法规科、经营管理科、财务审计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区划办公室)、红壤开发项目办公室、粮油站、特产站、农经站、土肥站、植保植检站、农科所,下属单位有种子公司、畜牧兽医站、农机管理站、农村能源办公室、良种场、桐琴果园。1998年成立农业行政执法大队。2003年,农业局下设单位调整为局办公室(人事科教科)、产业发展科、政策法规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植检站)、生产指导科。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农业综合开发办(区划办、红壤办)、粮油站(粮油、土肥、农科所合并)、茶叶站、特产站、植保站(农技110)、农经站。下属机构有畜牧兽医站、农机管理站、种子公司、能源办、良种场、桐琴果园。1992年在“撤区、扩镇、并乡”中农技推广站撤销,人员分流。
  县农业局是主管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责是:
  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管理、监督减轻农民负担;指导、监督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及合同管理、耕地使用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指导、监督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审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编制全县农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主管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研究制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研究制订全县有机农业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划和政策,并协调组织实施;负责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管理;负责全县动植物防疫、检疫、种子种苗、种畜禽管理;食(药)用菌种管理;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农机管理;蔬菜基地建设与保护、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行政执法;负责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审核申报和质量监督;负责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督、管理;参与基本农田保护;主管全县农业外事、外资、外经;推动全县农业对外开放;指导农村能源的推广管理工作;主管全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和农业综合开发;负责全县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负责全县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申报,扶持贫困村、山区机耕路建设等项目的报批;指导管理局属农场;按干部管理权限管理本系统直属单位的人事、劳动、财务、职工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节 队伍
  农业科技人员
  农业科技人员基本上来自大、中专专业学校分配的毕业生。1980年5月成立县科学技术干部职称套改晋升领导小组,对1966年年底前已取得技术职称或具有中专毕业学历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职称套改。同年对科技人员职称进行评定和晋升。1986年,农业系统成立专业技术初级评定委员会和专业审议组,职称评定转入正常轨道。至2005年,全县农业系统各专业已评定职称的科技人员219名(包括退休31名),其中推广研究员1名,高级职称25名,中级职称104名,初级职称81名,技术员8名。各专业科技人员为:农业技术91名、经济特产40名、畜牧兽医25名、农业经济18名、农业机械11名、农村能源3名。
  1986年~2005年间,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据不完全统计,被授予省、部级先进集体2次:1994年,省政府授予武义县红壤开发达标工程奖。余丽华1987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先进个人,廖寿明、余丽华、管俊彪、郑旭霞等4人分别在1995年、2001年、2004年、2005年被评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
  农民技术员
  1987年,为加速培养和合理使用不属于国家职工编制的农民技术人员,由中国科协、农牧渔业部、林业部和水利电力部共同制定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试行通则》。县政府于1988年成立县农民职称评定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各评定委员会和考评小组,颁发农职称实施细则。通过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广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函大)等科技教育,技术培训,先后经6次评定,至2005年年底止,全县累计评定农技、茶叶、果树、蚕桑、食用菌、棉花、兽医、农经、农机、农村能源、蔬菜等11个专业农民技术员4464名。
  第二章 农业产业变革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开始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武义县从1981年9月开始试点,到1982年9月全县农村全面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农户对承包的耕地有充分自主经营和管理使用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长期形成的单纯粮食为主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全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经济特产15246.65公顷,其中茶叶6666.67公顷、柑橘2273.33公顷、板栗2093.33公顷、猕猴桃713.33公顷、笋竹两用林1000公顷、高山蔬菜533.33公顷、茭白580公顷、花木133.33公顷、西瓜480公顷、其他经济作物类773.33公顷。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全县出现一批经营茶叶、水果、香菇、花木、药材、西瓜、高山蔬菜等专业村。1999年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各类专业村有14个。其中名茶专业村有余家村、正新屋村;香菇专业村有郑廻村、和阳坑村;笋竹专业村有后定垄村;花木专业村有程王处村、下埠口村;蔬菜专业村有叶长埠村;高山蔬菜专业村有陈弄村;中药材专业村有叶山头村;猕猴桃专业村有皮子源村;茭白专业村有白姆村;农产品运销专业村有岩宅村等。
  在产业化经营中,涌现出经营组织15个,连接产业基地4万余亩,农产品加工企业200家,营销大户100户。
  199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好土地延包工作的若干意见》,从1998年起承包期延长30年,至2028年。2000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2003年浙江省取消粮食征收任务等重大措施后,农业生产经营从计划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效益相对较低的粮食作物面积逐年下降,尤以春粮面积降幅最大。到2005年,基本建成12条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平原产粮区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米产业带;二是以武阳镇为重点的2万头瘦肉型猪和千头奶牛产业带;三是以桃溪滩、王宅为重点的万亩名优茶产业带;四是以柳城畲族镇为重点的万亩有机茶产业带;五是以桐琴、王宅为重点的万亩优质蜜梨产业带;六是以桃溪镇为重点的万亩蚕桑产业带;七是以宣武乡为重点的万亩高山蔬菜产业带;八是以白姆、王宅为重点的茭白产业带;九是以武阳、大田为重点的万亩笋竹两用林产业带;十是以城郊为重点的万亩瓜果蔬菜产业带;十一是以南部山区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带;十二是以武阳、邵宅为重点的花卉苗木产业带,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
  据县统计局公布,2005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653.33公顷、油菜2253.33公顷、蔬菜6013.33公顷、茶叶4476.2公顷、水果2386.67公顷、桑园843.93公顷、花卉苗木753.33公顷、药材313.33公顷、棉花13.33公顷。生猪年末存栏14.54万头,全年出栏19.79万头,全年饲养量34.33万头;牛年末存栏5127头,年内出栏1925头;羊存栏1.38万只;家禽存栏139.91万羽,出栏331.19万羽。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建设
  90年代,县内先后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红壤开发、粮食自给工程、商品粮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五大农业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
  1990年11月,武义县被正式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包括中低产田改造、生态综合治理、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通过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科技工程的实施,在项目区内衬砌进排水渠道,改良土壤,建设机耕道路,营造农田防护林,引进推广新品种、新科技,以改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990年~2005年年底,全县共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3674.47万元,其中省以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370.09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916.86万元,整合土地整理专项资金6046.84万元,村级自筹资金2135.54万元,其他资金205.14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22个,项目涉及13个乡镇(街道)、308个建制村,17万农业人口。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4726.67公顷,其中:建成标准农田5066.67公顷;造田340公顷;建设园地426.67公顷;造林186.67公顷;修建、改建排灌站57座877.5千瓦;开挖、疏浚渠道305.45千米;衬砌渠道1750.4千米;埋设地下管道1.3千米,建成渠系建筑物18289座,倒虹吸17座1.02千米;建成机耕道路735.38千米;购置农业机械851台(套);农业新技术培训8.44万人次,新技术示范推广38项;购置仪器设备17台(件)。通过项目的实施,消除了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田间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有利条件。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42万吨。
  红壤开发(小流域治理)
  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开发协会签订的《开发信贷协定》而进行的第二期红壤开发项目,主要目标是在中国退化红壤有广泛分布的地区,通过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控制土壤侵蚀,使环境得到改善,促进土地持续利用,提高产量和生产力,增加尚未充分就业农民的收入。
  1994年8月26日,浙江省农业厅与武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红壤开发项目”的转贷和执行协议》,贷款总额140万美元,实施综合开发治理石龙头、东吴、双联3个小流域,总面积为792公顷,其中开发439.9公顷,改造352.1公顷。石龙头小流域开发治理总面积为391.8公顷,其中开发207.4公顷,改造184.4公顷。信贷资金69.28万美元。1995年1月10日,武义县农业局与红壤开发项目有关乡(镇)相应签订了转贷和执行协议。
  项目建设整个周期为17年,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路渠成网,林、果、茶、粮层次分明,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抗旱能力增强,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主体农业体系,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到1999年止,项目区已开发荒山荒坡260公顷、发展板栗111公顷、食用笋30公顷、梨40公顷、胡柚73公顷、其他果树6公顷;改造低产地类484.3公顷,其中田282.7公顷、园178.6公顷、塘23公顷;新建村级公路2.6千米,改建村级公路5.52千米,修建园中道路12千米;三面光水泥渠道15千米,“U”型水泥渠道18千米,改善了324.85公顷农田的灌溉条件;造林面积66.4公顷。
  通过开发治理,至1999年,板栗、胡柚、食用笋进入盛产期,梨开始投产,1999年新开园地总收入已达100万元以上。中低产田改造后,粮食每公顷平均增加产值达10.8%。改造后的茶园、果园产值比改造前分别增加13.6%和6.8%。植被覆盖率提高16%。
  粮食自给工程
  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农业厅、水利厅的统一部署,成立了“武义县粮食自给工程领导小组”,1996到2001年武义县分三期实施粮食自给工程。
  第一投资期粮食自给工程分为桐琴、邵宅、武阳3个项目小区,项目总投资为697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资金223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15万元,乡、村和农民自筹资金359万元。
  根据粮食自给工程“提高自给,巩固平衡,改善结构”的总体目标和省下达的工程项目的任务要求和标准,结合各项目小区的实际情况,完成修建小Ⅱ型水库2座,增加蓄水量38.2万立方米,渠道54.92千米,防洪堤1.6千米,堰坝116米,处理病险库19座,修建电灌站9座85.5千瓦,泵站改造10座109千瓦,完成土石方8.28万立方米,投工14.4万工。建立现代农业高产示范点4个,园田化建设面积达466.67公顷,修建“U”形三面光进水渠13.3千米,石砌排水沟2.3千米,新建机耕道路8.9千米。推广水稻新技术应用示范面积2417公顷,修建各项目小区及县种子公司仓库、晒场1600平方米。培肥改土及种植优质绿肥面积达1000公顷。实际完成总投资798万元,除了中央、省、县财政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外,自筹资金460万元,完成计划的128%,超额完成省核定的建设任务。
  项目从1996年6月开始规划,10月份开始实施,1997年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
  第二投资期粮食自给工程分为王宅、大田、桃溪滩3个项目小区,项目总投资1431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资金446万元,县财政配套230万元,乡、村和农民自筹755万元。
  经过两年实施,完成小型水库建设4座,增加蓄水量46.7万立方米,建设水利示范园区180公顷,建成排灌渠道46.5千米、渠系建筑物14处,新建或改造电灌站14座155千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333.33公顷,建立农机作业示范园区3处,面积233.33公顷。实际完成总投资1455.78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446万元,县财政配套230万元,自筹资金779.78万元,完成计划的103%,超额完成省核定的建设任务。
  项目从1997年6月开始规划,10月份开始实施,1998年年底完成,1999年通过省级验收。
  第三投资期粮食自给工程分为泉溪、白溪2个项目小区,项目总投资1716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资金482万元,县财政配套248万元,乡、村和农民自筹986万元。
  经过两年实施,完成修建小型水库2座,增加蓄水量20万立方米,开挖石砌排灌渠道34.6千米,新建“U”形渠道40千米,新建或改造电灌站10座109千瓦。平整土地133.33公顷,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33.33公顷,修建机耕道路10千米。培训水利、农机、农技人员3900人次。项目从1999年3月开始规划,7月份开始实施,2000年年底全部完成,2001年通过省级验收。
  通过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实施,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加速了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项目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700吨,新增粮食调出量6130吨。
  商品粮基地建设
  1996年,武义县列为全省9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建设县之一。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武义县商品粮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为种子工程、吨粮工程、农机化工程三大项目。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计经委、水利厅的指令,武义县商品粮基地建设总投资为600万元,其中省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70万元。通过三年实施,实际投入完成计划的111.7%。
  种子工程完成种子加工中心征用土地4050平方米,新建加工主厂房4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晒场1500平方米,购置种子加工、包装整套流水线生产设备一套。同时建立了233.33公顷种子繁殖基地,完成基地内农田基本建设,新建桃溪镇和履坦镇二个种子供应点,各建仓库200平方米、晒场200平方米。
  吨粮工程完成吨粮工程建设433.33公顷,其中:王宅镇横鹭畈153.33公顷,履坦镇履三畈140.0公顷,桃溪滩乡三角店140.0公顷。新建“U”形三面光进水渠27.9千米,石砌排水渠14.3千米,修建机耕路13千米。
  农机工程购置联合收割机11台、抛秧机2台、电动喷雾器20台,完成农机检测维修中心主厂房建设,购置制动、测速、轴重试验台等设备,并安装投入使用。
  项目经过3年实施,完成种子、吨粮、农机化三大工程建设,于1999年12月通过省级验收。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达到了增产粮食5634吨的目标。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在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为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1996年10月制定武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1997年10月成立武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1996年10月,确定王宅镇郭浦朱村为县内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区。园区以“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意见”为标准,通过1997年、1998年的建设,总投资299.56万元,建设主要项目有,浇筑“U”形灌溉渠道10.3千米,块石干砌排水渠19.2千米,渠系配套建筑物126处,机耕路15千米,平整土地73.33公顷,建成长65米、宽20.5米、面积每块为2亩的标准农田。购入联合收割机、农田耕作机、运输机械、植保机、抛秧机、烘干机等机械41台(套)。种植防护林6000株,完成农业科技新技术培训1200人次。
  经过两年建设,郭浦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1999年粮食年亩产达到1013千克,比改造前亩增350千克左右,全村每年增加粮食总产330吨,增加收入39万元,亩均增加36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7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1998年2月,郭浦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县内先后建成的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武阳镇的南湖畈33.33公顷,塘头畈53.33公顷,端村畈53.33公顷,履坦镇的履三畈53.33公顷,邵宅乡的后陈畈66.67公顷,泉溪镇的巩宅畈66.67公顷,桐琴镇的敕令桥畈53.33公顷,桃溪滩乡的三角店畈26.66公顷,王宅镇的仁村后畈66.67公顷,王宅后畈133.33公顷,总计建设面积606.65公顷。投入资金128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435万元,县配套资金242万元,乡村自筹资金603万元。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龙头企业
  80年代后期,县内出现一批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小企业。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鼓励农业企业做强做大,县政府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实绩,于2000.2002.2004年3年分别公布命名武义茶业公司等26家企业为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武义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和浙江沪江印染纺织有限公司被金华市政府先后命名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武义茶业公司被浙江省农业厅命名为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武义海兴菇业有限公司被浙江省扶贫办命名为浙江省农业扶贫龙头企业。
  2005年,武义县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值4.68亿元,比2000年净增4.19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81亿元,比2000年净增2.63亿元;工业总产值4.83亿元,比2000年净增3.97亿元;出口创汇0.17亿美元,比2000年净增0.13亿元;带动农户13.47万户,比2000年净增11.27万户。
  2005年3月,县委办、县政府办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每年安排117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
  农民合作组织
  2003年开始,县内先后有17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册资金总值280万元。其中武义板栗专业合作社等3家专业组织被金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示范性农村专业组织;更香有机茶农业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命名为省优秀农业专业合作社。武义板栗专业合作社被省扶贫办命名为浙江省扶贫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品牌建设
  2001年5月,武义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武义桐琴蜜梨于2002年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03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梨。2003年武义采云间茶叶有限公司的“采云”商标,武义田歌实业有限公司的“田歌”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武阳春雨茶于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经浙江省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2005年武义汤记茶业有限公司的“汤记”商标被认定为浙江著名商标。
  “十五”期间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商标108只,累计获国家、省市奖励78个,其中金奖56个。省著名商标3只,即“田歌”、“汤记”、“金山翠剑”,省名牌产品1只即“武阳春雨”。市著名商标5只,即“田歌”、“汤记”、“金山翠剑”、“九龙山”、“武香”。同时,制订出台了有机茶、茭白、高山蔬菜等9个农产品技术质量标准。
  2005年年底止,全县经认定的有机食品5只,即有机茶叶、万香牛肉、有机水煮笋、铁皮枫斗、有机菊米。绿色食品1只,即“桐琴”牌蜜梨。无公害农产品7只,即茶叶、茭白、四季豆、香菇、鸭蛋、肉鸭、甲鱼。另有无公害家禽5万羽。
  农产品基地建设
  2005年年底止,全县已拥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466.67公顷;有机农产品基地1800公顷,其中有机茶1400公顷;绿色食品基地20公顷。
  第四节 农村经济管理及其改革
  农村财务清理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全县进行了3次财务清理。1986年,推行“一清、二收、三转贷、四指标到户”,摸清了村队二级家底。1992年进行了全县农村财务清理,共清出各种应收款410.43万元,收回资金207.55万元。
  1996年至1997年,突出“欠款回收”和“建章立制”两个重点。全县共清理各种应收款2339.8万元,其中白条子借款668.93万元,账内欠款882.83万元,承包合同欠款404.38万元,其他欠款383.7万元,共回收资金1839.47万元。涉及清理单位2696个,登记农村集体资产7.12亿元,其中负债3.47亿元,所有者权益3.65亿元,为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建立资产规范管理创造条件。
  农村财务审计
  1991年,通过业务培训、审计试点、全面推行,农村审计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县23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审计组织,由乡镇经营管理员及部分村会计组成审计队伍,形成了县乡两级农村审计网络。审计工作以村级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逐步发展到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固定资产、农业承包合同、农民负担等专项审计。至2005年12月底,全县共审计了450个村,审计金额达89630万元,查出违章、违纪金额564.8万元,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1500条。通过审计,防止和纠正集体财务混乱,对维护集体资金和改善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县农村审计站多次被评为省先进审计单位。
  联产承包后集体资产管理
  1996年以后,进行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试点,先在桃溪镇陶村、泽村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试点主要内容为理清债权、债务,建立经济合作社,实行村社分离。
  1998年5月,成立武义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全县村级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会议,部署产权登记工作。是年,全县543个村完成了产权登记,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2.63亿元,负债0.47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16亿元。
  农村财务联管代理
  县内于1982年推行村会计专业化、1983年实现出纳专业化后,农村集体财务实行了乡镇村联管,在不改变村、队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得益权前提下,把资金的管理权分离开来,由村、乡镇两级管理。1990年~1997年,全县23个乡镇有13个乡镇实行了联管制度。其中,桃溪滩乡1990年6月联管,泉溪镇1993年5月联管,武阳镇1995年10月联管,其余乡镇于1997年进行联管。
  2003年根据《中共浙江省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精神,对已经实行农村财务乡镇村联管的乡镇与村签订协议,将农村财务联管改为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未实行农村财务乡镇村联管的6个乡镇,即大田、坦洪、西联、三港、大溪口,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2003年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后,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农村财务委托代理中心是乡镇、街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负责所辖建制村及村民小组(自然村)的集体财务管理。
  各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实行“依法委托,六个统一,五个不准”。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了会计委托,与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记账协议书,依法成立委托契约关系;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实行规范齐全的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票据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货币资金管理,统一财务公开,统一建立财务档案;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对代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金,不准平调、挪用、占用、借贷;不准为任何单位扣代交费用,不准为单位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提供担保、抵押。农村财务实行乡镇村联管,委托代理制后把报账、记账和审核结合起来,实行农村财务乡镇、村双重管理,使一些手续不完备、不规范、不按规定的开支受到监督,有效地堵塞了开支的漏洞,遏制了某些经济犯罪。同时,有利于农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和兑现,各项欠款的回收,健全了农村财务管理。
  村务公开制度
  1998年,根据中央、省、市有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制度建设的精神,在桃溪滩乡进行村务公开试点。翌年6月,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全县的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了部署。全县23个乡镇都建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地建立了村务公开组织。为了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每村都建立3块村务公开栏即财务公开栏、各项收费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公开的内容共10个方面:1.财务收支情况;2.各种集体资产经营情况;3.计划生育情况;4.水电费收缴情况;5.宅基地审批情况;6.农民负担费用和收缴及使用情况;7.救灾救济款及补偿款物的发放情况;8.年度村干部责任目标情况;9.村干部工资补贴、奖金情况;10.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财务公开每月公开一次,经济往来较少的村每季公开一次,其他村务视工作内容完成情况,采取定期公开和及时公开的方式进行。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村级组织可支配权力资源不断增加,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频发,侵犯村民权利事件时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村民集体上访增多。为此,2004年年初,选择了上访不断、问题较多的白洋街道后陈村作为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试点。建立规范村干部行为的《村务管理制度》,约束村干部权力的《村务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执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在试点基础上,全县分类分步推开,到2004年年底已有96个建制村推行了这一经验。2005年4月县委、县政府为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求全县建制村都要完善二项制度,建立村务监督机构。建立二项制度和一个机构后,较好地弥补了过去决策、监督、管理上的结构性缺陷,为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供了有效保证。同年,后陈村经验在央视新闻调查作了《后陈村的变革》为题的报导引起了全国关注。
  农村收款收据管理
  为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收款管理,杜绝收款漏洞,便于群众性收款监督。县内自从1991年起,对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用的收款收据进行了监制,1992年1月1日起,一律使用盖有“武义县农业局监制章”的收款收据。1996年7月1日起,全县一律使用盖有“浙江省武义县财政局收费集资票据监制章”的收款收据。2005年起统一使用金华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县、乡镇农经部门和村会计从1992年开始建立《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款收据管理登记簿》,及时记载领用、结存本数和号码,有效地制止了村集体经济的收款漏洞。
  统计会计报表改革
  1982年前,农村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汇总上报报表。自从农村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其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也进行了改革,采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相结合。其农经报表内容分5块组成(村组经营、农民家庭经营、村办企业、乡办企业、其他经营),各村根据村规模大小,抽选一定的样本户进行抽样调查。所选的样本户按照农户劳动力状况等内容进行排队等距抽取,由样本户记账汇总推算全村数据,经乡镇汇总各村数据形成报表上报,再由县农业局农经站汇总成全县农经报表。
  第五节 农业标准化管理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进程的技术基础工作。1998年开始,由县农业局、县技术监督局、县科委、县茶叶协会、县名茶公司等单位参与制定武阳春雨系列茶标准。1999年6月审定通过武阳春雨系列标准为种植、育苗、茶园管理等内容。2001年,县政府办公室分别颁发了《关于建立武义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发了《关于成立武义县国家标准委员会有机茶示范区领导小组通知》,调整了武义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制定实施地方农业标准由县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制订了金华市地方农业标准3项,即:DB330700/T039《武阳春雨系列茶》、DB330700/T015《无公害桐琴蜜梨》、DB330700/T038《无公害武义板栗》。武义县地方农业标准8项,即:DB330723/T002《武义有机茶》、DB330723/T003《四季茭白》、DB330723/T004《无公害高山四季豆》、DB330723/T005《武义香菇》、DB330723/T006《武义猕猴桃》、DB330723/T007《武义无公害茶》、DB330723/T008《笋竹两用毛竹林》、DB330723/T009《无公害武义宣莲》。通过组织贯彻实施地方标准,提高武义农产品质量品位,增强武义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3年6月,县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立并实施《武义县桐琴蜜梨标准化示范项目》。在全县建成330余公顷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梨园。通过3年实施,使全县80%以上的梨园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要求。2003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审查确定“武义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列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二类示范项目。武义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基地600公顷,其中在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台山茶园设示范点,面积28公顷。通过各类示范点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全县有机茶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到2005年年底,全县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4669公顷,绿色食品产地认证20公顷,有机食品产地认证1470公顷。其中,有机茶园面积1333公顷,产量达850吨,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或超过国家标准。同时,增加茶叶生产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成为全国有机茶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样板。
  第三 章种植业
  第一节 结构演变
  1986年~2005年间,种植业结构演变,经历了由农户自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自由调整阶段,到由政府主导以区域化、规模化的十二条产业带建设阶段,再到直面市场,确立发展在省内具有地域优势的农业产业分布格局阶段。由初期的双季早、晚稻杂优化,高强度种植粮食作物,发展到粮经并举,突出地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1986年水田复种指数达233.89%,旱地复种指数227.14%,粮食播种面积达35560公顷(其中早稻11973.33公顷,晚稻14126.66公顷,单季稻1400公顷),粮经比例为2.58:1。到1999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三扩大(油菜、蔬菜和高效型经济作物如香菇、草莓、花卉等),三减少(绿肥、小麦、棉麻)。与1987年比较,油菜从1840公顷扩大到3360公顷,蔬菜从1586.67公顷扩大到2866.67公顷,马铃薯从873.33公顷扩大到1380公顷,绿肥从8373.33公顷降到2240公顷,小麦从4866.67公顷降到1520公顷,棉麻从1053.33公顷降到133.33公顷,香菇从1991年的355万袋扩大到2225.3万袋(县科委统计数字3010万袋),其耕作制度从原有的肥——稻——稻,麦——稻——稻,油——稻——稻外,增加了蚕豌豆——稻——稻,马铃薯——稻——稻,香菇——稻,草莓——稻,西瓜——稻,春大豆、春玉米——稻和早藕、早芋、宣莲收获后种稻。此后,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粮经比例从1991年的3.2:1降至2003年的1.27:1。同时,单季稻栽培面积迅速扩张。从2000年前的1333.33公顷左右,增加到2003年的6126.67公顷,单季稻迅速成为全县粮食生产中面积最大的一季作物,占水稻面积的47.2%,产量占水稻总产的49.9%。
  第二节 粮油作物
  县内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又以水稻生产为主,1986年粮食播种面积35560公顷,总产量18.62万吨,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主要产粮区为壶山镇、城关区、下杨区、桐琴区。三区一镇共产粮129525吨,占全县总产的69.48%。年产粮食1万吨以上的乡镇有邵宅乡和壶山镇。
  1986年后,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农民自主经营,农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效益为中心调整种植结构,农业总产值逐年提高。同时,粮食生产出现波动,总产量逐年下降。1999年,粮食播种面积从1986年的35560公顷,下降为29993.3公顷,下降15.66%;粮食总产从1986年18.62万吨下降到15.26万吨,下降18.01%。1999年粮食总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有武阳镇、王宅镇、桐琴镇、泉溪镇等4个镇,其中武阳镇、王宅镇产粮1.8万吨以上。
  随着工业的发展,粮田面积减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种粮效益低,粮食生产至2003年达到最低点,播种面积仅为15940公顷,总产7.81万吨,已不能满足县内用粮。粮食总产超过1万吨的仅有王宅镇。2005年后国家颁发一系列鼓励种粮政策,粮食生产开始恢复性增长,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17653.33公顷,总产9.02万吨。
  耕作制度
  1986年,县内基本实现双季早、晚稻杂优化,并以效益为中心调整种植结构。2000年前以三熟制为主,以后,随着单季稻面积急剧增加,一经一粮搭配的二熟制与三熟制各占一半。旱地仍以马铃薯(麦)——番薯为主,配以马铃薯(麦)——夏大豆,部分番薯地套种绿豆、赤豆、芝麻等。
  常规水稻
  1990年前常规早稻主要品种为二九丰、浙辐802.四梅2号等中熟型品种。1987年中熟早稻9866.67公顷,占早稻面积的84.04%。由于稳产丰产性差等原因,常规早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被杂交早稻代替。2005年常规水稻所占比例在20%以下,品种为优质早稻金早47.浙106等为主。
  晚糯品种有浙糯2号、长征糯、甲农糯、双糯4号、矮双2号、春江02.浙农大454,2004年后推广种植浙糯5号。
  良种繁育1986年,全县有杂交稻制种及稻、麦、绿肥等常规良种繁殖户2752户,面积210.31公顷,至90年代种子繁育转向以杂交早、晚稻制种为主。1987年~2005年的19年间,县种子公司向农户供应杂交早、晚稻种子3529.8吨,常规早稻良种2895.8吨,常规晚稻良种133.9吨。
  栽培技术栽培技术随着种植品种、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修正提高。80年代以模式栽培为主,90年代推广轻型栽培,普及配方施肥和免耕栽培。2003年后示范推广强化栽培。
  一、育秧80年代后期,育秧技术推行“五改”:一改水耕水做半旱秧田为燥耕燥做水耥通气秧田;二改密播为稀播匀播;三改灌水浸种为间歇浸种,严把消毒关;四改常规育秧为化调育秧,采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苗促蘖,育成矮壮多蘖秧;五改重氮轻磷钾为适氮增磷钾,增施有机肥,喷施除草剂。旱育秧技术一直沿用,化调育秧逐渐被壮秧剂(肥)取代。
  二、插秧实施大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晚稻普遍采用免耕,1986年达1666.67公顷,后推广面积逐年扩大。随着单季稻面积扩大,超级稻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恢复到8×8、9×9(寸),分别相当于26.4×26.4、29.7×29.7(厘米)单本插,小苗移栽,应用强化栽培技术,发挥杂交水稻个体发育优势。
  三、田间管理1984年开始在稻田内试用除草剂获得成功,90年代稻田全面施用除草剂,代替耘田。
  针对县内土壤养分含量中氮、缺磷、少钾及农户施肥习惯存在偏氮、偏重、偏迟,轻磷钾和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农业部门从1986年开始进行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推广,至1990年全面普及了配方施肥技术。
  四、轻型栽培即水稻旱育秧、抛秧、直播三项栽培技术的综合运用,1994年开始试验示范,以后逐渐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并得到推广。1997年以武义县农业局为主要完成者的《金华市早稻轻型栽培高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农牧渔业部丰收三等奖。
  (1)旱育秧县内从1995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1996年,在“好来西杯”旱育高产示范活动中,参赛的45块示范方,总面积1600公顷,平均亩产461千克,比非旱育示范方亩增38千克,增幅8.96%。1997年,全县有旱育秧高产示范方20块,平均亩产达531.9千克,比10块半旱育秧高产示范方亩产485千克亩增46.9千克,增幅9.7%。其中桃溪镇项湾村、桐琴镇敕令桥村、邵宅乡后陈村百亩旱秧示范方亩产均超过600千克。1996年~1999年共推广22953.33公顷,增加效益1943.84万元。
  (2)抛秧水稻旱育抛秧是在水稻旱育秧基础上结合抛栽,发挥互促互补作用的技术。它具有旱育秧秧苗素质优、矮壮分蘖多、根系爆发力强等优点,抛栽后秧苗入土浅、返青快、发棵早。全国劳模朱真德于1999年,旱地秧抛栽3.4公顷晚稻,每亩节省1.5个工,平均亩产373.04千克,比同品种移栽晚稻亩增30千克。
  (3)直播稻水稻将谷种直接播于大田,省去了育秧与移栽的作业。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每亩—般可节省用工2工~3工。具有分蘖早而快、节位低,个体发育良好,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的特点。1999年,全县直播稻面积达80公顷,主要以早稻常规品种为主。平均亩产450千克,比传统移栽法增收40千克~50千克。2000年以后,早稻直播面积有所减少,中稻和后熟直播面积有所增加,全县直播稻面积每年保持在1000公顷左右。
  五、强化栽培采用小苗移栽(4叶期前),单本稀植(移栽密度每亩7500丛~10000丛),节水湿润灌溉,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进行“强根保蘖”,充分挖掘个体生产潜能获得高产的一项超高产栽培技术。2003年在桃溪镇陶瑞方户开展生产试验,II优084平均亩产达615千克,2005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达386.61公顷,其中王宅镇陶宅村p88s/0293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631.0千克。
  旱粮
  大小麦 80年代~90年代小麦品种以浙麦2号为主,1986年小麦面积5066.67公顷。1992年后逐年减少。至2005年为166.7公顷,890吨,平原地区已很少种植。大麦品种为浙皮1号,1986年为53.33公顷,1991年开始减少,2005年已基本消失。
  玉米 1986年玉米种植面积603.8公顷,1999年降至280公顷。80年代普遍推广杂交玉米有浙单1号、旅曲、虎单5号、丹玉6号、东单1号。1990年引进丹玉13.苏玉1号等。1998年后引进浙糯1号、白玉糯2号、超甜3号等鲜食玉米。玉米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作为鲜食粗粮得到稳定发展,至2005年,每年基本稳定在533.33公顷左右。
  薯类 品种以本地“红心”番薯和浙薯1号为主,1986年种植1320公顷,后略有减少,至2005年为846.67公顷。2002年引进浙薯13.浙薯1257.新香、紫883等加工食用番薯新品种。并先后在桃溪镇泉丰、坦洪乡上坦岭头等村试种、示范,获得成功。其中浙薯13为中晚熟烤薯用品种,金阳茶场进行深加工,开发为“马府翠绿”烤薯。2005年种植面积200公顷。
  马铃薯 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每年866.67公顷左右。1995年后,农业部门从黑龙江引进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的东农303.克新4号等品种,试种成功后,早春马铃薯得到发展,1999年达到1380公顷,总产3509吨。200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793.33公顷左右。
  豆类县内以种植大豆为主,品种有五月拔、六月拔、矮脚早、兰溪大青豆、六月豆、“贼不要”。1986年种植面积为1026.67公顷,1990年引进日本矮毛豆、台湾292.美国矮生毛豆、台75等春大豆品种,其中美国矮生毛豆、台75等春大豆品种作为菜用豆得到快速发展。1999年大豆面积1280公顷,总产3395吨。2005年为1406.67公顷,总产2423吨。其次为豌豆,1986年种植166.67公顷,90年代推广中豌4号、中豌6号等品种,春秋两季收获,主要作为菜用。1998年达到466.67公顷,以后逐年减少,2005年全县为232公顷。
  油菜
  县内历来有种植油菜习惯,播种面积1986年为1853.33公顷,到2000年达3526.67公顷。2002年回复到2180公顷左右。油菜品种90年代前以九二13系当家。1999年引进“浙农大605”,通过品种对比试验,亩产132千克,比九二13系的120千克增产10%,由此开始,九一13系迅速被浙农大605.浙双72等优质高产“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油分、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取代。2003年开始试种杂交油菜。2005年全县种植油菜面积2253.33公顷,其中杂交油菜33.33公顷左右。自1989年开始试验推广油菜栽培免耕撒直播技术,至1998年,面积达1466.67公顷,占油菜面积的43.3%,形成育苗移栽和直播各半的局面。
  另有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仅由农户零星种植,自产自用。
  第三节 杂交水稻
  杂交早稻
  80年代前,早稻生产“稳而不高”,亩产一直徘徊在200千克~300千克之间。1983年,农业部门将中熟杂交晚稻组合汕优64作早稻试种,6亩试验田平均亩产424.9千克,比常规早稻增产35.42%,被省农业厅列为省内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事例。1983年后,杂交早稻推广历程分为试种示范、推广普及、稳定提高3个阶段。
  试种示范阶段(1983年~1986年)为种植杂交早稻的探索期。虽增产效益显著,但主栽组合威优64、威优98、威优35生育期偏长,双季杂交茬口搭配困难,全县种植面积徘徊在333.33公顷左右。
  推广普及阶段(1987年~1990年)是杂交早稻发展迅猛增长期。期间,相继引进威优49、威优1126、威优48—2、威优华联2号、汕优48—2等熟期相对较短、产量高、抗性好的早杂组合,群众接受程度提高。1988年~1990年,杂交早稻的发展连续跨了三大步,3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420公顷、3733.33公顷、6173.33公顷。1989年,武义县被列入长江流域五省一市杂交早稻示范基地县。
  稳定提高阶段(1991年以后)是杂交早稻种植面积稳定保持高比例的时期。县委、县政府连续下发3个1号文件,将推广杂交早稻作为粮食增产稳产突破口,将种植杂交早稻面积列入考核指标。1991年,全县杂交早稻种植面积8633.33公顷,占早稻面积的71.7%,平均亩产436千克。由于杂交早稻面积扩大和单产的提高,是年全县早稻平均单产达413千克。其后,杂交早稻面积均稳定在8000公顷以上,占早稻面积的80%左右。这一期间杂交早稻的主栽组合为威优402.汕优48—2,此外有金优402.金优974等。
  从1983年~2005年止,全县累计推广杂交早稻为115586.67公顷,平均亩产比常规早稻增55.45千克,增产幅度18.42%,共增粮食9.61万吨。
  两系杂交早稻
  推广应用的“三系”杂交早稻组合具有常规早稻无可比拟的增产优势,同时也存在着米质欠佳、市场销售难,经济效益不高及熟期偏长,影响晚杂适期栽插和全年平衡高产的缺点。为使粮食生产能适应市场变化,在袁隆平院士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农业部门开展了两系优质杂交早稻试种和示范。
  1997年,从湖南杂优中心引入香两优68新组合,经杂交早稻新组合区试,香两优68单产为450千克/亩,居参试组合第二,且熟期适中,生育期比威优402短6天~8天,米质优良,有推广潜力。1998年农业部门对香两优68进行多点试种和较大面积示范,种植面积70.5公顷,建立桐琴镇敕令桥、桃溪镇连片示范方两个,通过试种,香两优68具有熟期早、米质优、抗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性。两个示范方经实割验收,平均亩产分别为452.1千克和465千克。对此,县委、县政府决定,依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扩大两系优质杂交早稻示范面积,进一步优化早稻品种结构。
  1999年,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68”种子1.25万千克,示范面积1000公顷;又从湖南省安江农校引进“八两优100”种子1万千克,示范面积333.33公顷。建立了百亩以上示范点38个,千亩以上的示范片3个,并形成了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示范带。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武义县两系杂交早稻万亩示范带极为重视,经专家考察,认为示范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示范效应好。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早稻品改工程项目领导小组,于1999年7月5日~6日,在武义县召开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会议由武义县政府承办,农业部、国家粮食储备局有关司,湖南、江西、湖北、浙江四省科委“早稻品改工程分项”分管主任及分项主持人,中国水稻所和四省农业厅、农科院、种子公司以及兄弟县代表共有130多人出席会议。参加会议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方悴农、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农办主任王良阡、科技部农社司农业处处长王宏广、农业部种植业司粮油处副处长万富世、浙江省科委副主任于涟、湖南省科委副主任胡先银、江西省科委副主任曹泽华、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裘黄富,金华市委副书记李成昌、副市长徐增祥等。7月5日参观桐琴镇楼王、王宅镇郭浦朱、桃溪镇泽村示范片。县长金中梁作推广杂交早稻情况汇报。袁隆平院士就优质和高产、早稻和晚稻、两系和三系这3个方面向与会代表作了介绍。会议为两系杂交早稻在全国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超级杂交稻
  1997年,袁隆平院士提出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和形态改良手段,选育超高产组合。1998年10月,由袁隆平院士担任“超级杂交稻选育”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首席科学家。课题组用培矮64S作母本,通过大量测交筛选,选出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组合。同年,县委、县政府领导赴湖南拜访袁隆平,决定引种试种。1999年,由县种子公司引入培矮64S/9311种子70千克,在坦洪、桃溪、新宅、竹客、俞源、溪里等地作单季中、晚稻试种示范6.67公顷。其中坦洪乡1.33公顷连片示范方,平均亩产560千克,比汕优10号,亩增50千克~100千克。2000年,又引入培矮64S/E32.协优9308、协优7954等组合进行区试,建立示范方3片,总计示范面积69.33公顷。桃溪镇锦坪村3.33公顷示范片,平均亩产568千克,其中培矮64S/E32攻关田亩产达721.8千克;新塘乡农户作中稻种植的培矮64S/9311,亩产640千克,比汕优10号亩增144千克。超级稻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穗大粒重,功能叶长、挺、窄、厚等特点,具有超高产潜力。
  2004年,又引进袁隆平院士为实现农业部二期目标产量而选育的两系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P88S/0389,分别在王宅镇仁村建立示范方7.73公顷,在桃溪镇泽村建立示范点2公顷,并开展相关生产试验和技术攻关。10月上旬,示范方经浙江大学夏英武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德海研究员、省农作局赵伟明研究员等专家的实产收割验收,平均亩产达650千克,高产田块亩产达712.07千克。2005年武义县确定P88S/0293为示范品种,全县种植面积333.33公顷,成为浙江省唯一的两系超级稻示范基地。2005年,王宅镇陶宅村后金畈P88S/0293示范方,获省优质高产示范方建设竞赛“优胜示范方”奖励。
  附:专记
  袁隆平与武义
  袁隆平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杂交水稻是世界级科技难题,这个科技难题能在中国取得突破,首先得益于袁隆平的巨大勇气和执著的探索。几十年来,袁隆平以杂交水稻研究突出成就,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武义县于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1981年,县农业局组织科技人员赴湖南参观学习,从安江农校引进杂交水稻种子,并在海南配制杂交组合汕优64和威优64两个组合。1982年,作连作晚稻栽培,受到群众好评。1983年又列入杂交早稻新组合比较试验和大田示范,为开创早稻推广杂交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1983年后,武义每年都派农业部门负责人和科技人员赴湖南引进新的杂交组合,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时任县委书记黄友源始终将发展杂交早稻当做三农工作的重点,在领导、组织发动和检查推广杂交水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88年,县委、县政府派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双财前往湖南拜访袁隆平,一方面感谢他对武义推广杂交水稻的贡献,同时寻求他的进一步支持。当他得知武义大量缺少杂交早稻种子时,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陪同周双财到安江、辰溪等地联系调种子。在他协助下共调入威优48-2、威优1126、威优402等三个品种54784千克,保证了武义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早稻用种。
  1989年,县委、县政府为了感谢袁隆平对武义县推广杂交水稻的贡献,又特派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方恩信,赴湖南向袁隆平及其助手郭民奇,发出聘任为县政府农业顾问的聘书,从而使武义县与袁隆平间进入密切合作期。此后,武义县每年都由县主要领导或分管农业领导带代表团前往湖南拜会袁隆平,请教有关杂交水稻生产最新进展和寻求支持,他也经常派有关专家到武义进行生产指导。先后到武义指导的有安江农校党委书记李必湖,杂交水稻研究员郭民奇,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尹华奇、孙梅元、武小舍等专家。
  袁隆平院士这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与武义结下整整20年的深情厚谊。在袁隆平院士指导和帮助下,武义推广杂交水稻的水平始终处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成了袁隆平在湖南之外的一个杂交水稻科研试验基地,只要有推广价值的品种,他会毫不保留,无偿为武义提供试种材料。
  据统计,从1983年至1999年,全县累计推广杂交早稻面积为89773.33公顷,平均亩产比常规早稻增59.95千克,增产幅度19.91%,共增粮食8.07万吨。
  由于武义科学种植杂交水稻取得佳绩,1997年袁隆平院士把刚培育出的二系杂交稻新品种“香两优68”交给武义试种。表现熟期适中,米质优。1998年又进行多点试验,同时进行插秧本数、密度、高产施肥研究和高产试验示范,香两优明显有熟期早、米质优、抗病性强、丰产性能好的特点。1999年,先后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种子1.25万千克,又从湖南省安江农校引进八两优100种子1万千克,共种植面积1333.33公顷。形成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万亩示范带。是年7月5日至6日在武义县召开“全国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
  在会上袁隆平院士说:“推广杂交稻,武义县领导特别重视,组织上、财政上、人力上、物力上各方面都搞得非常不错。武义的杂交早稻占早稻面积的80%,这在全国来说恐怕也是第一家”。他对武义推广杂交早稻所表现出来的决心、行动特别地赞赏。王宏广代表国家科技部对会议作总结时说。这次示范现场会的召开,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效益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这么好的现场可以看出,武义县领导对推广新品种的重视程度和农民的种植水平。武义良种化种植水平已进入管理科学化、园田标准化的阶段,粮食生产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部高级农艺师林友华说,目前全国杂交早稻田新品种,只有13333.33公顷左右,从武义这1333.3公顷早稻示范方的长势看,武义杂交早稻良种化已走在全国前列。
  四省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现场会获得巨大成功,展现了武义杂交水稻推广上了一个新水平。
  袁隆平院士这次莅临武义之时,适逢他70岁生日。武义县的全国劳动模范朱真德按照武义风俗给他送了鸡蛋、面条和稻穗寿礼,为他祝寿。
  国家农业部于1996年开始立项中国“超级稻”的研究。1997年袁隆平院士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设想。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优势和形态改良手段,选育出超高产组合。1998年,经朱镕基总理批准列为总理基金项目。1999年,列入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首批项目。通过国家杂交稻研究中心、中国水稻所等全国10余家科研单位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育成的两优培九、协优9308等超级稻,大面积推广亩产可达600千克以上。武义县于1999年由种子公司向湖南引入培矮64S/9311种子70千克,作单季中、晚稻试种示范,面积近6.67公顷。比对照汕优10号亩增50千克~100千克。2000年,又新引入培矮64S/E32、协优9308、协优7954等组合进行区试,总计示范面积69.33公顷。其中培矮64S/E32攻关田,亩产达721.8千克。经农业科技部门的考察,一致认为超级稻具有株型紧凑,分蘖率中等,基杆粗壮,穗大粒多,功能叶长、挺、窄、厚等特点,具有超高产潜力。
  2001年10月19至21日,十月的武川大地,稻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院士偕夫人第2次来到武义。这次他是来参加2001年第二届华东·金华农交会的。19日他在市人民大会堂作了3个半小时的学术报告,一结束就匆匆赶往武义,说要急着看看自己亲生“儿子”长得如何。在市、县领导陪同下,袁隆平院士兴致勃勃地考察了县良种场超级稻示范基地,详细了解超级稻生产情况。在随后举行的全县超级稻示范、推广汇报会上,县农业局有关领导汇报了武义县超级稻示范、推广情况。2000年,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64S/9311、64S/E32等超级稻组合进行试种。是年全县试种面积133.3公顷,平均亩产534.5千克,比同熟期单季稻亩增134.5千克。2001年,全县超级稻种植面积2133.33公顷,建立各种示范方266.67公顷。县委书记金中梁向袁隆平介绍了武义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说,从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那一天起,武义县的粮食生产无论是在品种更新还是在先进技术推广方面,始终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从而使武义的杂交水稻生产走在了全国前列。杂交水稻的推广,不仅为武义解决粮食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武义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袁隆平院士对武义县推广杂交水稻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良种要与良法相配套,要把超级稻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用超高产栽培技术,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强化栽培体系。武义县的领导和农民对杂交水稻特别有感情,种得特别好,2002年,我准备把新的超级稻组合、新的技术首先拿到武义来推广。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大面积增产的目标一定能在武义率先实现。”他表示,今后要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带到武义,为武义人民造福。
  为感谢袁隆平院士在粮食生产发展上对武义县的特殊关心支持,县委、县人民政府特授予他“武义县荣誉市民”称号。
  当记者在采访中问及袁隆平获得世界级、国家级的荣誉有几十项,最让他兴奋的有哪些时,他说:“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有武义荣誉市民让我很受用,因为武义农民种杂交水稻有20多个年头,产量一次次飞跃,成为发展杂交稻的基石。”他质朴的言辞真实地反映出他对武义的深厚情感。
  2004年,袁隆平院士又把为实现农业部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第二期目标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和P88S/0389,在全省的唯一示范点——武义县王宅镇仁村试种,全生育期130至140天,于10月8日至10日成熟收割。最高亩产量达712.07千克,平均亩产650千克。示范取得成功。
  2005年,P88S/0293和P88S/0389两个超级稻新组合在县内示范面积达333.33公顷左右,种植农户2300余户,1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3.3公顷~66.67公顷的示范方24个。全县示范方实行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育秧、统一排灌、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在示范方内全面应用了水稻强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等先进实用技术。虽然由于长期的高温天气,缩短了两系超级稻生育期,同时连续遭受了台风和后期六代稻飞虱等不利影响,但在农技人员和示范方农户的精心管理下,两系超级稻新组合仍表现出了高产势头。平均亩产650千克,比其他单季稻亩增150千克,亩增效240元。全县共增产粮食75万千克,农民增收120万元。
  10月21日,袁隆平院士第3次来到武义视察。视察期间,袁隆平院士看到武义变化很大,又听说全县超级稻获得丰收,非常高兴。他对前来陪同的市、县领导说:“这几年,武义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变化很大,而且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只有30多万人口的小县,今年财政收入有望超过7个亿,这个成绩真了不起。我作为武义的一员,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次,袁隆平院士还准备把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继续放在武义县试种。
  袁隆平院士希望新品种在武义县生根开花,为全县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同时为大面积推广打下基础。
  袁隆平院士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武义粮食生产给予特别关心支持,武义人民为有这样一位荣誉市民而骄傲,为有这样一位科学巨匠对人民群众的一往情深而讴歌。作为武义人,我们要十二分珍惜这一份友谊,将他托付的试验示范搞得更好,为武义人民造福。
  第四节 茶叶
  茶叶生产综述
  茶叶是武义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1986年,全县茶园面积4011.6公顷,产茶2838吨,跨入全省重点产茶县行列。1987年,茶叶总产量达3199吨,创历史新高。1989年~1990年,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茶农生产经营资金紧缺,夏秋茶又遇严重干旱,导致茶园失管而荒芜,病虫害猖獗,全县茶叶产量及收益大幅下降。
  1990年,全县茶园面积3876公顷,产量3325吨,产值1593万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6%。1991年,高档名优茶比例提高。茶叶生产向“发展名优茶,发展良种茶,改造中低产茶园,提高春茶产量和比重,增加高档茶生产,压缩低档茶生产”方向转变,走上开发名优茶之路。
  90年代,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名优茶作为茶叶生产的重点,借助股份制开发机制优先发展良种茶园。1991年~1993年在桃溪滩乡正新屋村、余家村建立了良种茶园示范基地,选出了“迎霜”、“龙井43”、“乌牛早”等适宜武义发展的品种进行繁育推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发展到1166.67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17.5%。
  1995年,根据茶叶市场行情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茶叶生产结构,按照“继续抓好名优茶,积极开发有机茶,普及无公害茶”的工作思路,发展茶叶生产。1997年~1999年,县财政每年拨出24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全县老茶园改造。1997年4月,浙江省武义县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发布标准号Q/WNZ01-1997“武阳春雨茶”企业标准。2000年2月,武义县被列入全省20个开发有机茶试点县之一。
  2000年9月,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把有机茶、名优茶开发列入全县重点发展的12条特色农业产业带。每年安排300万元(2005年增加到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有机茶基地、新开发良种茶基地、龙头企业扶持和品牌培育、茶厂优化改造等项目的扶持。
  200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官员也考察了县内有机茶开发情况,对武义县有机茶开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5月份,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命名武义县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是年全县名优茶产量1300吨,产值1亿元,占茶叶总产量20%,总产值83%,分别是1992年名优茶产量、产值的13倍和20倍。是年,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2002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329公顷,茶叶总产量5980吨,产值1.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800吨、产值1.2亿元;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75.33公顷,建立了市级的无性系良种茶叶母本园6公顷;全县有机茶颁证面积,达到696.8公顷,其中新开发面积301.33公顷,有机茶产量480吨、产值2400万元;浙江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面积2159.42公顷,并在壶山街道桃溪滩片、王宅镇要巨片建立了万亩无公害良种茶示范区。制定并发布《武义无公害茶》系列标准。以“中国有机茶之乡”冠名参加首届中国名茶精品博览会,“武阳春雨”等4只产品获金奖。
  2003年夏秋茶及新发展良种茶园遭遇严重干旱,全县茶叶总产量5493吨,总产值1.65亿元,比2002年产量减少3.2%,而产值增加10%。其中名优茶产量1800吨、产值1.35亿元,产量与上年持平,产值增加12.5%。是年有机茶颁证面积946.47公顷。3月份启用“中国有机茶之乡”标志,并参加了北京举行的浙江有机茶推荐周。农业部委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拍摄制作,用于全国发行的有机茶生产技术科教片。在余家村召开了“武义县机制名优茶现场会”。4月份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03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暨上海茶文化博览会”,武义县组织选送的“汤记高山茶”在本届博览会名茶评比中获金奖,“郁清香”茶获优质奖。县内选育的两只茶树新品种“武阳早”和“武阳香”参加全国茶树新品种区试。2003年10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武义县为国家有机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武阳春雨”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10月又获浙江名牌产品称号。
  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4476.2公顷,产量6088吨,产值2.28亿元。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全县有机茶基地1400公顷,产量850吨,产值6000万元;2005年11月,武义县被国家商务部三绿工程办公室评为“三绿工程示范县”,武阳春雨获“中国放心茶推荐品牌”。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633.33公顷,良种化率35.9%,
  茶树良种化
  1998年,首次在桃溪滩乡建立良种化茶园示范基地,完成100公顷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2003年10月,县财政在每年安排名优茶扶持资金50万元(包括有机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对新发展名优茶基地连片3.33公顷以上(山区1.67公顷以上),每亩补助从原来的80元提高到100元。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奖励对茶树良种化工作突出的乡镇、企业和个人。每年安排3万元,补助武阳早、武阳香两个茶树新品种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区试和推广。2003年、2004年全县新发展良种茶园分别为333.33公顷、500公顷,建立良种茶苗木基地26.67公顷。县名优茶产业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武义县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发展规划》和《武义县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实施细则》,武义茶业有限公司依靠县农业局的技术服务和中国茶叶研究所的帮助指导,在俞源乡林场建立高标准良种茶示范基地,整个园区面积367.7公顷,栽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武阳早、浙农117等优良品种100公顷。基地以现代有机茶观光示范园区为目标,建成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良种有机茶基地,为武义名优茶生产奠定了良种基础。
  “武阳春雨”的研制开发
  为了适应茶叶消费日趋名茶化、高档化的市场需求,1994年年初,县委、县政府要求县农业部门在年内研制开发出一、两个具有武义特色的名茶,并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拨款2万元作为开发经费,同时建立了名茶研制课题领导小组和名茶研制技术小组。3月上旬,县农业局邀请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毛祖法副局长等科技专家,到武义指导名茶开发可行性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县内良种茶园考察后,将名茶研制点确定在云华乡华塘村、桃溪滩乡余家村和正新屋村,并选定“迎霜”为研制的主体茶树品种。3月下旬至4月中旬,农业局又两次邀请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应菊仙高级农艺师到武义指导,经过近1个月的炒制试验,分析比较,研制了一只外形似“针眉”,紧细如松针,似江南春雨丝丝缕缕,具有武义地方特色的新品种,定名“武阳春雨”。
  1994年6月,召开“武阳春雨”茶技术鉴定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农大茶学系、国内贸易部杭州茶研所、浙江省农业厅、金华市农业局等部门、单位茶叶专家,以及《浙江科技报》、《经济生活报》、《农村信息报》、《金华日报》等新闻单位记者计30多人应邀与会参加鉴定。鉴定意见中称,“武阳春雨”条索紧直显毫,色泽嫩绿略黄,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匀齐,达到省级名茶水平,卫生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当月,“武阳春雨”茶在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1994年9月,在桃溪滩乡正新屋村举办了由余家村、华塘村、县良种场、正新屋茶场等茶树良种基地的技术骨干参加的“武阳春雨”茶炒制技术培训班,为“武阳春雨”茶形成拳头产品和商品规模打下基础。1996年2月,设计印制了精美包装。“武阳春雨”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包装相融合,在名茶市场激烈竞争中形成亮点,在杭州、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均取得较好销售业绩和经济效益。平均售价达到每千克600元。是年6月,以浙江省武义县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的名义,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取得“春雨”牌的注册商标,注册编号为966090号。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武阳春雨”品牌由武义县名茶公司承包使用。
  “武阳春雨”茶在国内各项名茶评比中屡获殊荣。1999年一年中,先后获得浙江省一类名茶、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特等奖、中国国际茶博会国际名茶金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获得了浙江省名茶证书。2002年首届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又获金奖。
  2003年4月,武义县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03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上海茶文化博览会”,武义县以“中国有机茶之乡”品牌,组织选送的“汤记高山茶”在本届博览会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郁清香”茶获优质奖。
  2003年9月,组织9家茶叶企业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浙江有机茶推荐周,通过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企业产销见面会,扩大了武义“中国有机茶之乡”的知名度。3月《武阳春雨系列茶地方标准规范》通过金华市级审定,并由金华市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4月,在第一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上,“乡雨”牌武阳春雨、“庚香”牌武阳春雨获2004年“中绿杯”名优绿茶评比金奖。5月,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8月,“武阳春雨”茶参加香港“浙江省十大名茶”推介会。同年,“武阳春雨”茶已形成“武阳春雨针形茶”、“武阳春雨扁形茶”、“武阳春雨毛峰茶”三大系列产品。生产基地面积3333.33公顷,年产量600吨,产值1.1亿元,成为武义名优茶生产的主要品牌。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武阳春雨茶品牌,2004年进行了品牌整合,实行品牌、质量、标准、包装、广告的五统一,颁发了《武阳春雨品牌管理办法》。有7家企业加盟,即,武义县名茶有限公司、武义县汤记高山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茶业有限公司、武义县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名扬茶业有限公司、武义县嘉木村农产品有限公司、武义县郁清香茶业有限公司。
  武阳春雨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获浙江省农业厅补助项目资金100万元。
  2005年,武阳春雨茶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同时被认定为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会推荐品牌。2005年产量950吨,产值1.4亿元。4月,组织9家企业参加2004年中国宁波茶文化博览会,在“中绿杯”名茶评比中,县名扬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茗宇”牌“武阳春雨”获得金奖。县名茶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产品获银奖。5月,县内7家“武阳春雨”品牌生产销售企业组团参加中国济南第三届茶博会,县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的“武阳春雨牌武阳春雨”和名茶有限公司的“乡雨牌武阳春雨”获得本次茶博会名茶评比金奖。
  为进一步加强“武阳春雨系列茶”机制能力,提高名优茶机制技术和产品质量,2005年3月,举办武阳春雨茶机制现场会,参加机制现场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茶机生产商17家,现场制作“武阳春雨”系列茶,有茶农5000多人参会观摩与交流,促进了名优茶机械化生产的水平,有效地解决了茶叶鲜叶上市集中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
  有机茶开发
  1995年,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开始有机茶的开发。多次邀请中国茶叶研究所,国家环保局的专家前来考察,确定县内大溪口乡潘山头村的20公顷茶园为有机茶试验基地,并通过该基地大气、土壤(重金属)、茶叶等各项指标检测鉴定,符合有机茶生产标准。1997年4月,国家环保局有机茶食品发展中心向该公司颁发了OFDC证书,允许该公司生产的“牛头山”牌绿茶使用OFDC标志。从而成为浙江省首家(国内第二家)拥有OFDC标志的茶业公司。该公司与美国、日本等国的茶商签订了出口有机茶50多吨的订单。1999年该公司有机茶产量达到50吨,其中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国外市场就有30余吨,约占浙江省这一年有机茶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2000年5月11日~12日,法国克劳特·科根茶叶贸易有限公司沃尔夫冈·威廉海姆先生率领的德国、荷兰、瑞士等国13家茶商组成的欧洲茶叶考察团,考察了金山茶叶有限公司的台山有机茶园,达成了长期合作贸易的意向。公司在因特网注册了“中国有机茶”域名,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交易的有机茶厂家。
  2000年9月,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贯彻“生态立县”战略的主要内容予以扶持,并把有机茶作为全县重点发展的十二条特色农业产业带之一,制定了发展规划及实施办法,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有机茶基地、龙头企业扶持和品牌培育等项目。截至2000年年底,武义共有8个单位,252.87公顷茶园转换成有机茶园,其中国际颁证36.67公顷,国内颁证216.2公顷,颁证茶园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0%,占全国面积的25%。
  2001年,全国第五期有机茶信息交流与技术讲习班在武义县举行。年底止,全县已有12家企业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认证,获得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596.67公顷,颁证茶园面积居全省、全国首位,其中有机苦丁茶、有机菊米的颁证都是全国唯一一家。2001年全县有机名优茶产量达到480吨,其中出口235吨,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2月下旬,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刘真和农业部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专家专程来武义县,对申报“中国有机茶之乡”工作进行了认真调查和考察。5月份,正式命名武义县为“中国有机茶之乡”。4月中旬,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官员来武义考察时对武义县有机茶开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5月16日,武义县委、县政府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老领导、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单位应邀参加了发布会,扩大了武义县有机茶的知名度。
  2005年,全县有机茶基地颁证面积达到1400公顷,呈现超常规发展趋势。产量达850吨,产值6000万元。获有机茶颁证企业17家。同年12月28日,以“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为主要内容的《武义县有机茶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通过市级评审验收。由武义完成的《有机茶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金华市2005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茶叶协会
  武义县茶叶生产者协会于1986年1月20日成立,协会成员由茶叶专业户20人,茶叶专业技术人员3人组成。1998年8月成立茶农协会,2000年9月30日更名为武义县茶业协会,个人会员50人。
  茶叶公司
  浙江省武义县名茶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名牌产品“武阳春雨”的产、销、技术研究与开发,公司拥有333.33公顷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茶园和10个名茶加工基地。2000年4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有机茶颁证。产品自1994年后曾荣获十余项国内外大奖。
  浙江省武义县汤记高山茶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8年,有有机茶园基地66.67公顷,公司所生产的“汤记高山茶”原料全部来自海拔800余米的安凤山区,产品先后获1997年浙江一类名优茶,中华文化名茶、1999年国际名茶金奖、2001年中华著名特产、2002年浙江省绿色推荐产品金奖、200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绿茶类金奖、金华市著名商标等荣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2004年成为“武阳春雨”加盟企业。
  浙江武义县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是集有机茶研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综合型茶业企业。公司主导产品“庚香”牌更香有机茶,经过国际瑞士IMO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以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双项认证。2004年成为“武阳春雨”加盟企业。
  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公司有茶园面积333.33公顷,年产干茶1000多吨。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有机茶生产企业。自1996年始,连年通过国际国内有机食品颁证机构认证。产品主要出口美、日、德等国家和地区。
  浙江省武义金阳茶场茶场主要生产“马府翠绿”系列绿色食品。其中“马府翠绿”名茶获国际金奖、中国名茶评比优质奖,被确认为浙江信得过产品和浙江省推荐产品。已申请有机食品认证并开发成功的“马府翠绿”紫茎女贞纯天然苦丁茶新产品。
  武义县名扬茶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生产苦丁茶的科技型企业,“茗宇”牌苦丁茶自2000年通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OTRDC”有机颁证,是目前全国唯一获得有机苦丁茶认证的企业。产品自问世以后,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茶博会金奖,是2001年亚洲有机农业大会推荐产品。
  茶叶机械
  1969年,由县二轻局组建武义茶机厂。生产的茶机有6C245揉捻机、6CH10型百页式手拉烘干机、67型锅式炒干机、67型锅式杀青机、67型铁木揉捻机和67型解块机等6种初制简单茶叶机械,年产量200台~300台。
  随着改革开放,茶机从包销变成推销,茶机生产企业从垄断到自由竞争,县茶机厂开发了6CS70型、60型滚筒杀青机,6CRD-45型揉捻机,6CRL-55型揉捻机,婺12-1型解块机,婺12—81型解块分筛机,6CRC-80、100型瓶式炒干机,6CS84型双锅连续杀青机、6CR-6型百页手拉烘干机等十几种初制茶机,增强了竞争能力,产品除销售金华外,还销往浙江省丽水、温州、宁波、绍兴、湖州、杭州等地区以及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福建和陕西等省,年产量达到800台。到80年代后期,武义茶机厂列属省机械厅茶机公司并成为骨干企业,产品分四大系列:初制茶机、精制茶机、名茶机械和金属热风炉,产品多达40多种。其中窨花机、自动抖筛机等获省科技进步奖,产品销售20多个省市,产量达2000多台。
  武义茶机总厂于1999年8月23日宣告破产。遂后由原茶机总厂职工创办了万达干燥设备公司、华帅茶叶瓜子机械公司、白洋茶机厂、增荣茶机厂和武义名茶机械厂等5家茶机生产厂,仍生产原有制茶机械设备。此外,还生产6CB单锅、三锅扁形名茶机,6CML—40型、60型理条多用机,6CH二斗(三斗、五斗)碧螺春烘干机和6CH-3型名茶烘干机等名茶机械。万达等厂家生产茶机不仅产品不断更新,而且质量不断提升,年产量达3000多台,产值超千万元,万达等茶机热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第五节 其他经济作物
  果品生产
  
  县内果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1986年,全县果园面积达1204.4公顷,总产量2282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发展了椪柑、胡柚、杨梅、李、猕猴桃等多种水果。1999年,全县果园面积为2627公顷,其中柑橘1201公顷、猕猴桃376.26公顷、梨335.73公顷、桃199.2公顷、李167.47公顷、杨梅86.87公顷、苹果10公顷,其他水果250.47公顷。水果产量14182吨,为1986年的6.21倍。2005年,全县果园面积为2386.67公顷,其中柑橘800公顷、梨516公顷、桃251公顷、杨梅313公顷、猕猴桃290公顷,其他水果216.67公顷。总产量为14171吨,总产值2304万元。
  柑橘武义是柑橘栽培的次适宜区,冻害频繁,发展缓慢。1980年以后,实行经济扶持,选择南坡等宜橘地形和特殊小气候地带栽植,并注重肥培管理,柑橘得以迅速发展。1986年面积达到469.87公顷,产量721吨,面积、产量均居水果之首。1997年面积1257.8公顷,产量9875吨,为历史上面积和产量的最高年份。1997年后,由于柑橘品种65%是中晚熟温州蜜柑,熟期集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果农丰产不增收,加上低温冻害的影响,武义的柑橘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为800公顷,占水果总面积的33.5%,产量6212吨,占水果总产量的43.8%。
  柑橘产区主要分布在茭道镇上茭道,白洋街道汤村、和尚寮、朱村、白阳,熟溪街道溪南,王宅镇良宅,俞源乡下杨,白姆乡伍家坞等村的山坡地带,多是北面靠山,南面向畈,光照充足,冷空气难进易出的特殊地理环境。这些地区逐渐成为全县柑橘主要的生产基地。2005年,柑橘面积超过66.67公顷的有白洋、履坦、王宅、挑溪、菱道等6个乡镇街道,其中白洋街道原邵宅乡柑橘种植面积最多,达177.27公顷,产量2642.5吨,占全县的27.59%。
  1998年后,县农业局特产站开始引导橘农,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和老橘园优化改造,将柑橘高接成特早熟温州蜜柑,象山红杂柑等优良品种。是年,在茭道乡上茭道、邵宅乡朱村、俞源乡下杨一、王宅镇大路洪、白姆乡上宅等5个村27.67公顷的柑橘园进行高位嫁接示范。1999年~2005年高位嫁接面积共74.07公顷、柑橘间伐38.53公顷。1996年,柑橘保鲜试验成功。1987年,橘园套种印尼大绿豆成功,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是年,茭道乡上茭道村,将村北的“凤凰形”(山名)开垦为果园,于1992年种上椪柑、胡柚、橘苗,合计17000株(20公顷),组织专业队,实行科学管理。1995年开始投产,到2000年总产量400吨,产值60余万元,亩产值2000余元,成为效益较好的橘园。2003年,县特产站开始在汤村、上茭道、中央王等地进行柑橘完熟栽培技术试验,使柑橘达到色泽鲜艳,外观漂亮,皮薄,可溶性固形物高,化渣,风味浓等优质化。2005年开始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蜜梨1986年,全县种植面积为397.2公顷,产量1144吨。1989年种植面积达到463.8公顷。此后,因效益低,蜜梨面积逐年下降,1996年降至273.73公顷。1997年开始推广“翠冠”等早熟良种,同时改进栽培技术,武义蜜梨重新得到发展。1999年梨园面积恢复到335.73公顷,产量达到1673吨。自2001年起,县政府出台资金补助政策,扶持蜜梨产业,全县20亩以上的规模梨园得到迅速发展。到2005年新发展规模梨园497.63公顷,全县梨园面积达到516公顷,产量5256吨。
  蜜梨种植主要分布在桐琴、泉溪、熟溪、白洋、履坦、王宅、大田等乡镇街道。
  武义是“杭州”牌蜜梨的主要出口基地,品种为菊水梨,风味特佳。1983年在北京“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获荣誉证书并定为全国三个出口梨基地之一。到1999年止,全县累计出口到香港、澳门蜜梨3143.24吨。其中1991年后因内销价格高于外销而停止出口。
  1998年,县农业局协助桐琴果园申请注册“桐琴”牌蜜梨商标,1999年11月获准注册。1998年,武义蜜梨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1999年~2000年制定了武义“桐琴蜜梨”地方标准。2001年、2002年“桐琴蜜梨”连续两年获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银奖。2002年9月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面积有80公顷,产量1900吨。2003年,桐琴牌翠冠、黄花梨获“皇花杯”浙江省十大名梨称号。1998年、2000年、2002年“桐琴蜜梨”获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会金奖。2003年~2005年连续3年获浙江省优质早熟梨金奖。
  1996年,桐琴果园、邵宅乡湖塘沿村引进早熟优质品种翠冠,表现树冠直立、树势强、栽培容易、成熟早、果形大,7月上中旬成熟,单果200克~300克。肉质松脆、汁多味甜、鲜嫩,盛产期亩产可达2000~2500千克,到2005年优质翠冠梨良种占全县梨园面积70%以上,使武义蜜梨产业得到一次提升。
  1999年,为提高果品质量,改善果实外观,减少农药残留,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提高经济效益,开始在蜜梨生产中进行疏果套袋试验。2001年正式推广应用双层梨果专用袋,成为武义县蜜梨生产中普遍应用的一项技术。
  2001年,桐琴果园土地因建设五金工业园而被征用。为了使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桐琴蜜梨继续得到发展,带动武义蜜梨产业的发展,是年,县农业局在大田乡代石村承包了11.64公顷坡地,建设高标准良种梨园,作为“桐琴蜜梨”的科技示范基地。采用公开招标,组织专业队进行承包管理,农业局对基地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管。该基地被浙江省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确定为“桐琴蜜梨”标准化示范基地。
  杨梅(详见第九编第五章第三节同名目)。
  桃1986年全县桃园面积达224.6公顷,其中黄桃品种占70%左右。1989年全县桃园面积达到281.47公顷,此后因罐头滞销的影响,面积逐年下降。1999年全县桃园面积下降到199.2公顷,产量353吨。品种以早熟水蜜桃砂子早生、布目早生、雪雨露、玫瑰露、金华婺东白桃为主,国庆桃也有少量种植。2004年,三港乡、大溪口乡从丽水引进桃燕红、早凤王等中熟品种,发展桃园66.67公顷。2005年,全县桃园面积达251公顷,产量1028吨,品种以砂子早生、大观1号、金华大白桃等早熟品种为主。产地以白洋街道、茭道镇、三港乡、大溪口乡等为主,亩产量在1000千克~1500千克,产值1000千克~2000元。产品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也有外地客商上门批量收购。
  西瓜全县1986年种植西瓜193.33公顷,产量5347吨。到2005年面积达到740公顷,产量17926吨,分别为1986年的3.8倍和3.4倍。据2005年年底统计,西瓜主产区白洋街道129.87公顷、履坦镇123.33公顷、新宅镇121.6公顷、王宅镇115公顷。
  90年代末,高山西瓜试种成功。1999年种植面积47.73公顷,200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232.93公顷,增加近四倍,产量5650吨。高山西瓜填补了平原露地西瓜供应淡季,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
  1986年开始,西瓜品种逐步实现良种化。先后引进优良品种有浙蜜1号、蜜宝、湘蜜1号、苏蜜1号、新澄1号、中育6号、伊选、新红宝、红珍宝、浙蜜4号、浙蜜3号、87—14.米抗8号、小型西瓜耐比特、早春红玉、黑美人、圭谷等,大多具有早熟、质优、产量高的优点。至2005年,良种西瓜种植面积已占70%以上。
  西瓜轮作要求高,主产区发生变化。90年代前后以履坦镇叶长片、邵宅乡邵宅片、武阳镇为主;90年代末产区以武阳镇、履坦镇寺后、履坦片、邵宅乡白洋片、桃溪滩乡为主;2000年后,以王宅镇、泉溪镇、新宅镇、白洋街道为主产区,基地从零星分散种植逐步发展到连片规模种植。
  2004年温岭瓜农,首先在泉溪镇租田8公顷,发展大棚西瓜。品种84—24,采摘期从5月到10月份,亩产4500千克。2005年全县大棚西瓜36.67公顷。
  草莓首先由泉溪镇王山头村引进试种,1994年种植面积6.67公顷,产量44吨。2000年面积20公顷,产量113吨。2005年面积保持20公顷,但产量提高到230吨。
  甘蔗历来有果蔗和糖蔗(糖梗),后因土制糖减少,糖蔗基本不种植。1986年全县甘蔗面积120公顷,产量5830吨。1996年为60公顷,产量1938吨。2003年46.7公顷,产量1343吨。
  蚕桑
  桑园演变1949年前,县内有农家零星种桑养蚕。1949年后,蚕业得到快速发展。
  1982年冬发展新桑园228.27公顷,全县桑园面积达到405.6公顷。桑叶品种主要为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湖桑197等。1991年桑园面积为748.47公顷。1994年达到949.07公顷,生产蚕茧1162吨,面积和产量为历史最高年。
  为适应蚕桑生产发展,走茧丝绸一条龙之路,80年代泉溪镇开办了武义丝厂、绸厂,而后大田绸厂、东皋丝厂、柳城丝厂相继办成并投入生产。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出现蚕茧价格高低不稳,丝绸行业不景气,从1995年开始蚕茧价格逐年下降。全县蚕茧平均价,1994年每50千克为1050元,至1999年每50千克只有689.57元,下降34%,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蚕农毁桑改种。是年,全县桑园面积下降到465.73公顷,蚕茧产量降到509吨,比1994年下降56%。2000年,县政府出台鼓励发展蚕桑政策,规定连续3年每种桑一亩补贴100元,调动了蚕农生产积极性,蚕桑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2001年至2003年发展桑园548.67公顷。2003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921.67公顷,发放蚕种10494张,产量达到559吨。
  随着工业化迅猛发展,各种污染源对平原地区蚕桑生产危害加重。2003年根据浙江省农业厅《蚕桑“西进”发展规划(2003~2007)》,武义县被列入“西进”规划8个县之一。2004年,根据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要求,制定了“北桑南移”规划目标。为确保桃溪、柳城、坦洪、西联、三港等5个山区乡镇蚕桑业的发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扶持桑园改造、木屑炉加温、大棚养蚕、方格簇营茧等技术推广。是年冬至2005年,统一、集中连片发展新桑园和改造老桑园计71.33公顷,补助资金12.84万元。推广优良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2005年,全县桑园面积达844公顷,全县有18个乡镇(街道)265个建制村、5100多养蚕户。全年发放蚕种14378张,蚕茧产量达到695吨。建立了以桃溪镇为重点的万亩蚕桑产业带,上江、西塘、种子源村成为连片的蚕桑示范基地。
  家蚕饲养1986年春用种以杭7×杭8为当家种,晚秋种以浙农1号×苏12为当家品种。是年,开始推广春用种菁松×皓月、浙蕾×春晓、秋种新杭×科明。小蚕期曾推广联户共育,1987年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由于早秋蚕期气温高、蚕茧产量低、劳力紧,从1993年开始,取消早秋蚕期。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由于蚕茧价格下跌等诸多因素,一些地区在小蚕饲养中,共育明显减少。春蚕期在南部山区推广应用简易锯木屑加温炉。
  2003年开始推广大棚养蚕技术。大棚养蚕实行大蚕条桑育、自然上簇。而且人蚕分离,利于规模经营,为加快推广大棚养蚕,县政府出台鼓励政策,2004年~2005年建大棚55只,补助资金67055元。1981年间进行方格簇试验,1999年春茧期,政府部门对推广方格簇给予资金补助,收购部门实行优质优价。到2005年全县推广方格簇26万片,补助资金5.75万元。1990年,开展推广《桑园丰产栽培技术模式表》、《养蚕高产技术模式表》应用活动,全县设模式点17个,桑园面积73.54公顷,参加农户662户、参加实施技术人员和辅导员23人、养蚕3543.75张、产茧127.吨、产值136.42万元,平均亩产茧115.4千克、亩产值1236.77元,比全县平均亩产茧80.75千克、产值820.42元,分别提高43.35%和50.7%。
  蚕茧购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蚕桑生产的发展,实行蚕茧投售奖励政策。省政府、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都拨出资金补贴发展蚕桑生产,仅武义丝厂和泉溪乡政府从1980年至1986年就补贴9.7万元。1980年起,对蚕茧收购超基数部分加价15%实行议价收购,1983年改为按收购总额加5.25%,并继续奖售化肥(投售50千克鲜茧,奖售标准氮肥80千克)。80年代末取消化肥等补贴,蚕茧收购实行国家指导价。蚕茧一直由县土特产公司收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县内不同部门收购蚕茧,蚕茧价格差距大,直接损害了蚕农的经济利益,1998年起蚕茧由县茧丝绸公司收购。2005年由县茧丝绸公司和泉溪丝厂两家收购,蚕农可以自由投售。
  宣莲
  宣莲为传统名优特产,因产于原宣平县而得名,种植历史悠久。
  新中国成立后,宣莲种植面积减少,一度濒临断种。1984年种植面积只有6.67公顷。柳城镇农技站为挽救这一名优特产,在县科技局、农业局支持帮助下,开展了品种的引进、提纯、改良,以及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使宣莲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99年宣莲种植面积达到73.33公顷,总产量55吨。种植面积较大的祝村种莲20公顷,被县政府命名为宣莲专业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宣莲需求量日益扩大。2000年后武义县几家茶叶公司,以乡雨、汤记、武香、更香、马府翠绿等品牌对宣莲进行包装,提高产品档次,拓宽销售渠道,带动了莲农种莲积极性。到2005年宣莲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66.67公顷,年产量达150吨~200吨,产品主要销往武义县及周边县市。宣莲种植地域,主要分布在柳城、西联、桃溪、坦洪等乡镇。
  宣莲品种1992年成立柳城宣莲研究开发中心。1994年从湖南引进“湘白莲1号”。1999年从江西广昌白莲研究所引进“太空2号”、“太空3号”。是年柳城宣莲研究开发中心,在全塘口、乌溪、青坑3个村建立宣莲良种示范基地20公顷。2004年,下派到柳城镇的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从建德引进“太空36号”,引进后名“十里荷1号”。具有颗粒大、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等优点,亩产可达80多千克,亩产值达2000元~3000元。一般平均亩产比“湘白莲1号”高出12千克~15千克,成为武义的主栽品种。宣莲老品种基本绝迹。
  莲子加工按照成熟程度分批采收,精细加工。莲子陆续成熟,莲蓬80%呈淡褐色时采收最为适宜,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莲子质量。采摘时段以伏莲的质量最优,秋莲次之。宣莲加工分剥种皮种衣、通心、炭火烘焙3道工序,基本手工操作。炭火烘焙的技术要求较高,烘焙得当则色泽好,清香外溢。未剥种皮种衣前的湿莲,与烘焙后的干莲重量之比一般为3.6:1。
  宣莲的加工较费工时,因该地劳力大量外流,受此限制每户一般只种2亩~3亩,加上莲田连作后,腐败病较为严重,这些因素影响了宣莲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棉花
  1986年,武义棉花面积411.33公顷,产棉411吨,产值140万元。此后几年,由于种棉效益下降,加上武义县退出省计划内植棉区,政府取消售棉奖励政策等原因,县域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0年全县种棉140公顷,产棉141吨。1995年种棉73.33公顷,产棉55吨。1999年种棉46.67公顷,产棉37吨。2005年种棉13.33公顷,产棉15吨。仅少数农户零星种植,自采自用。
  苎麻
  苎麻为原宣平地区主要经济特产之一。1949年至196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3.3公顷左右,产量100吨~150吨。1960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改革开放后,倡导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桃溪镇等苎麻老产区又迅速发展,至1987年面积剧增至690余公顷,产量达807吨。后因销售不畅,价格下降,种植面积迅速减少,至2005年降至80公顷,产量187吨。
  药材
  1957年种植面积33.3公顷;1986年26.7公顷;2003年133.33公顷,产量431吨;2005年313.3公顷,产量1064吨,为历史最高。
  第六节 蔬菜
  蔬菜发展概况
  1986年,大坤头、鸣阳、程王处、汪村建成土地平整、沟渠配套、排灌方便的高产稳产的蔬菜基地26.67公顷,添置钢架塑料大棚4个,计360平方米,开始应用大棚育苗,改变阳畦育苗方式。同年,履坦镇叶长埠村建成远郊二线蔬菜基地6.67公顷。90年代前,大棚主要用于越冬育苗。1991年开始,利用大棚栽培提前春蔬菜,上市早、价格好,后逐步推广。1992年,为降低成本,县蔬菜公司在程王处蔬菜基地试验用毛竹架大棚种菜,成功后得到快速推广。到1999年全县发展大棚26.67公顷,其中钢架41只,计9.6亩。到2005年大棚面积达到90.27公顷,其中钢架大棚15.87公顷。
  90年代,常年蔬菜基地有较大的发展,1995年全县蔬菜基地面积91.33公顷,其中大莱高山蔬菜基地20公顷。代石、端村(张村自然村)、郭浦朱、王家滩、桩塘、下宅口等村也相继成为蔬菜基地。蔬菜基地“以金代粮”抵征购粮任务,并给予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补贴。引进生菜、西芹、日本南瓜、青花菜、油麦菜等新品种。90年代后期进行马兰头、苦叶菜、香椿等野生蔬菜栽培。
  1992年,由县蔬菜公司引进遮阳网(黑色、银灰色)在大坤头、程王处基地试验,夏季覆盖降温育苗,秋冬覆盖作防霜之用,获得较好效果。
  1998年夏,由县蔬菜办公室引进防虫网,在泉溪镇下宅口村蔬菜大棚架上覆盖,起防雨、防虫、降温的作用。
  单一品种规模化生产基地于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1995年义乌人在武阳镇胡处村承包土地5.33公顷,早春种植地膜覆盖马铃薯东农303,销往上海、山东等市场。90年代后期,毛芋逐步形成规模生产。2001年,泉溪镇从福建引进槟榔芋,种植20多公顷,由福建购销业主与农户签订订单,形成基地;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38.67公顷。到2005年,全县毛芋规模种植面积已达340公顷,主要集中在茭道镇、白洋街道、柳城镇等地。
  茭白
  茭白历来有传统种植。1991年,县蔬菜公司从义乌柏丰村引进“义乌象牙”茭白品种,利用源口水库水温低的灌水条件,在白姆乡上宅村,推广冷水茭白种植技术,后面积逐步扩大。1994年全县种植26.67公顷,1996年增加到180公顷,1999年发展到580公顷,2002年达到1000公顷,主要分布在白姆、王宅等二个乡镇。由于干旱,市场回落等原因,2005年种植面积下降至150公顷左右。新宅等山区乡的部分村也有利用山区凉爽的气候和较低水温,发展茭白生产,为夏季蔬菜淡季提供菜源,效益较好,亩产值可达2500元。茭白品种有“浙茭二号、浙茭911.珍珠1号、八月茭、六月茭和四季茭等。
  高山蔬菜
  1995年,为满足城镇蔬菜市场秋淡季供应需要,县蔬菜办公室在宣武乡大莱村规划发展高山蔬菜20公顷,并补助发展资金2000元,试种了四季豆、萝卜、西瓜、辣椒等十多个品种,后逐步扩大。1999年,全县已发展到333.33公顷。2000年后,县委县政府为发展效益农业,倡导发展高山蔬菜,促进山区农民增收,高山蔬菜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为1333.33公顷,2005年达到2000公顷,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新宅、柳城、坦洪、大溪口、三港、桃溪、王宅等乡镇。其中新宅镇达到1066.67公顷,占县内高山蔬菜53%。
  2005年,高山蔬菜主要品种有四季豆、毛豆、生姜、辣椒、茭白、番茄、茄子、南瓜、毛芋等。其中四季豆1066.17公顷、毛豆533.33公顷。
  高山蔬菜上市,处在蔬菜供应淡季,货俏价高,经济效益好。据调查统计,高山蔬菜的亩产值,四季豆2800元,西瓜2000元,毛豆1600元,生姜2500元,番茄3000元。2005年大莱村103.2公顷高山蔬菜,总收入230万元,人均增收1356元。
  为了搞好高山蔬菜的产销,县委、县政府于2000年3月成立了高山蔬菜办公室,抽调蔬菜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乡、村干部一道联系销售市场,形成150多名个体营销员的庞大销售队伍,连续3年安排30万元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市场建设、营销员队伍培育等。高山蔬菜主要销往上海、杭州、温州、宁波、金华等地。
  第七节 食用菌
  武义县1925年有种植椴木香菇的记载。1986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香菇代料生产技术。1996年,香菇生产总量达5000多万袋,全县有100多个建制村、6000多农户从事香菇生产,香菇生产成为武义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农民增加收入,特别是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起着显著的作用。2000年,全国食用菌生产会议上,武义县被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以“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明焱为主的技术人员,选育出香菇新品种“武香一号”,并总结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成为全国香菇反季节栽培的主栽品种和推广的成熟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受杂木资源的限制,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围绕“控制香菇生产总量、提高品质、优化品种结构,逐步发展节木珍稀食用菌,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发展规划,香菇生产总量逐步减少,珍稀食用菌逐年扩大,品种实现多样化,建立了一批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特色生产基地。设施化、工厂化栽培珍稀菌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使武义县成为全省食用菌生产、加工、出口的重点县之一。
  2004年,全县香菇生产量为2169万袋,节木珍稀菌各品种共生产147万袋,食用菌出口交货值达6140多万元,总产值达1.26亿元。2005年度全县香菇生产1657万袋,下降24%。工厂化设施化栽培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秀珍菇等生产比重进一步扩大,达到229万袋,总产值达850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食用菌产业优势
  武义食用菌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形成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在组织体系方面,成立了县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总体规划、部门协调、技术推广等工作。在政策导向方面,县政府专门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意见,将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建设等列入扶持项目,每年安排财政资金给予扶持。
  在技术服务体系方面,由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和多家食用菌研究所及食用菌龙头企业,负责技术培训,产中技术指导,并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等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业务联系,有了更好的技术依托。
  在产业科研与技术开发方面,自1988年代料香菇栽培技术列入星火计划项目后,完成了《香菇高温季节栽培技术研究》、《搞好全程服务,促进食用菌大发展》、《香菇代料野外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武香一号香菇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双季稻-香菇吨粮万元工程基地建设》、《香菇周年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节木珍稀菌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设施化、工厂化周年栽培珍稀菌》等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金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项目研究与推广,始终处于行业先进行列。
  在产后加工、销售服务体系方面,有武义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武义海兴菇业有限公司、武义辰谷菌物科技有限公司、武义罐头食品厂等多家龙头企业收购、加工、出口干鲜食用菌产品,并建立了两个香菇交易市场。由于武义县食用菌产业在生产环节、产品质量、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等方面具有优势,又有一批食用菌营销队伍,将干、鲜香菇销往全国各地,因而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销售网络。
  食用菌产业特色
  武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由单一品种向多种转型,由资源型向节木型发展,由零散传统型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方向发展。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更加紧密,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设施化、工厂化栽培珍稀菌生产方式得到迅猛发展。武义县海兴菇业有限公司高标准建设了食用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标准化温控栽培房等先进的生产设施,进行工厂化周年栽培杏鲍菇,年产出鲜菇达1000吨。武义县辰谷菌物科技公司利用与浙江工业大学的科技合作优势,进行设施化栽培秀珍菇,达到了日产鲜菇1吨的供货量。武义县金星食用菌公司利用公司在食药用产品深加工方面的优势,进行规模化栽培灵芝8公顷,生产基地通过CMP生产基地认证。使食用菌生产模式由传统分散向现代集约化转型,品种结构方面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扩大无公害食用菌特色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了产业生产水平。随着产业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围绕食品安全和外贸出口对食用菌产品的要求,为提高生产的效益和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程度,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海兴菇业有限公司、重点生产乡镇政府与生产菇农采用四方联合共建的方式分别在武义县西联乡、柳城镇建立了13.33公顷无公害花菇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农户+公司”的形式,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实施标准化栽培,生产出符合无公害产品标准的优质花菇,并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成为外商指定的供货基地。公司与菇农根据生产购销合同进行产品收购,使花菇生产达到了优质优价,提高了生产效益。
  生产重点乡镇还建立了杏鲍菇、秀珍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减少林木资源消耗,促进了武义县食用菌生产与“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实施。
  研究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食用菌生产企业开发了武香万延胶囊、灵芝破壁孢子粉、香菇罐头等食用菌的加工产品,不断延伸食用菌的产业链,提高了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食用菌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八节 植物保护
  病虫灾害
  据记载,县域历史上水稻发生过的病虫害有50余种,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主要是“三虫三病”,即: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其次有稻蝗、稻象甲、叶蝉、负泥虫、稻蓟马、稻螟蛉、稻秆潜蝇和病毒病、稻曲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细菌性基腐病、稻恶苗病、稻苗疫霉病、稻菌核病等。
  自推广杂交水稻后,麦类、油菜等冬作面积比例增加,氮肥施用量增加,三病、三虫仍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威胁。同时,稻曲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细菌性基腐病、稻恶苗病、稻苗疫霉病,稻蓟马、稻螟蛉、山区稻秆潜蝇等多种病虫发生量上升。普通矮缩病个别年份局部地区发生较重。早稻发生水稻纹枯病,病情严重的年份有1985年、1986年、1988年、1992年~1998年共10年。晚稻株发病率在40%以上的年份有1986年、1989年、1993年、1995年共4年。稻瘟病流行发生程度属重病年的,早稻有1982年、1983年、1984年,晚稻有1981年、1982年、1983年、1999年、2000年。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早稻发病较轻。晚稻发生程度较重的年份有1987年、1990年、1996年、1997年。水稻二化螟为螟虫中的优势种群,从1982年起始终占3种螟虫蛾量的87.5%以上。稻纵卷叶螟为间歇严重型虫害,常年均有发生,二代发生较重的年份有1983年、1986年、1991年;三代发生较重的年份有1980年~1983年、1989年、1995年、1996共7年;四代发生较重的年份有1980年~1982年。白背稻虱为早稻后期主要害虫,亦成为杂交晚稻的重要害虫。大发生的年份有1987年、1991年、1995年、1996年。褐稻虱在常规晚稻及汕优10号、汕优63杂交晚稻上间歇性大发生,大发生的年份有1983年、1986年、1995年。
  2001年以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早稻面积逐年减少,单季稻面积连年扩大,成单、双季混栽格局。单季稻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形成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桥梁。此阶段以三虫(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病(纹枯病、稻瘟病)危害为重。二化螟仍是螟虫中的优势种群,越冬代虫源田虫量高,造成年年一代二化螟大发生。由于单季晚稻桥梁田的存在,三代二代螟在早晚稻上出现前后两个高峰。稻纵卷叶螟以3代~5代发生较重;2005年三代高峰日蛾量为2122只/亩;2003年四代高峰日蛾量5763只/亩。2001年开始测查单季稻稻虱,因受早稻收割影响,三代危害较重,四、五代稻虱比同期双季晚稻田严重。2005年,晚稻中后期褐稻虱大暴发,给全县的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纹枯病呈中发或中发偏轻态势,发病最重的2002年早、晚稻,纹枯病株发病率分别为30.89%、32.91%。单季稻稻瘟病2001年发生最为严重,穗发病率62.90%,损失率7.58%,之后逐年减轻。
  病虫预测预报
  病虫预测预报技术80年代前,病虫测报工作主要采用点灯诱蛾、田头赶蛾、检查蛹羽化进度、查卵块、查虫情等常规方法进行。1980年采用有效积温相关回归法预测第一代二化螟虫的发生情况,病虫测报工作开始与数学相结合。1983年,根据菌源、品种抗性、温度、雨日等4个因素与晚稻穗瘟发病轻重有较大的相关性这一现象,将这4个因素作为测算单位,组合成回归方程y=0.1209x-1.2914x(y为晚稻发病程度,x为菌源、品种抗性、温度、雨日的综合量化值),预测晚稻穗瘟发生程度,预测晚稻穗瘟准确率达到85.71%。
  病虫测报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由县治虫指挥部领导,县政府农林科具体负责实施。1963年在县良种场建立病虫测报站。70年代,先后开展棉花、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工作。1986年病虫测报工作扩展到各种农作物的主要病虫测报。是年,有专职病虫测报员4人。1991年下半年,病虫测报站迁移到城脚路137号。2003年6月县病虫测报站与农技110合署办公,有专职测报人员4人,测报范围,覆盖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各个方面。
  病虫防治
  80年代初开始停止使用有机氯类农药,由高效低毒的杀虫双、呋喃丹、叶蝉散、氧化乐果、速灭威等杀虫剂所代替。90年代一批新型活性、超高效、低用量、低残留的农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国外优质农药开始进口,对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起到推动作用。防治稻虱的农药,历经了叶蝉散、优乐得(进口)、扑虱灵、康福多(进口)、吡虫啉等品种,防治效果、药效期大为提高。防治二化螟的农药从杀虫双、三唑磷、虫杀手、虱螟丹、阿维菌素到锐劲特。
  化学防治
  杀虫剂主要有三唑磷、锐劲特、乐斯本、吡虫啉、纵卷清、哒螨酮、菊酯类、敌敌畏、阿维菌素等品种。
  杀菌剂杀菌剂的品种主要有多菌灵、井冈霉素、甲基托布津、使百克、三环唑、石硫合剂、速克灵、三唑酮、大生等。
  其他制剂包括除草剂、杀鼠剂、生物农药、生长调节剂等。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害虫天敌进行无害化防治的方法。2005年利用微生物防治病虫面积10380公顷,保护利用天敌防治面积为12900公顷,合计23280公顷。
  综合防治
  现代植保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即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综合防治,而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治理草鼠危害
  杂草种类县内杂草种类繁多,粮油作物上以禾本科、莎草科、雨久花科、泽泻科、千屈菜科、苋科、浮萍科等为主,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水竹叶、马唐、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空心莲子草、浮萍等。
  除草措施以化学除草为主,辅以人工除草。化学除草范围从水稻扩展到小麦、油菜。1991年开始小麦田化学除草,甲磺隆、绿磺隆、双磺隆取代了绿麦隆。1998年后因甲磺隆、绿磺隆残留问题,麦草净成为麦田化学除草的主推品种。油菜田化学除草由于多年连续使用禾草克、盖草能,阔叶杂草增多,逐渐被高特克取代。稻田除草从1992年前用苄磺隆(农得时)、丁草胺、草克星等单剂逐渐发展到使用混剂,在杀草谱、杀草效果、安全性上都有了提高。90年代后期使用的稻田除草剂种类繁多,县内使用的有二氯·苄、乙·苄、丁·苄、丙·苄、杀·苄及苯·苄等系列混剂。
  鼠害县域于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开展了春季农村统一灭鼠活动,共发放氯敌鼠钠盐毒饵4.62万千克(原药231千克),全县32000公顷农田、24万户农户进行统一灭鼠,百架捕鼠率为零,取得了良好的灭鼠效果。
  
  第九节 肥料
  
  肥料种类有土杂肥、绿肥、化肥、菌肥等。1949年前以土杂肥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注重推广化学肥料,70年代中期起以化学肥料为主。
  土杂肥主要有绿肥、人肥、厩肥、堆肥、灰肥、饼肥、骨粉、禽粪、蚕沙、秸秆、垃圾等。1949年后至70年代初,仍以土杂肥为主,杂交稻推广后,早稻草还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1983年全县稻草还田达10200公顷。90年代,早稻草还田面积下降,大多数在田间焚烧后再插晚稻。
  绿肥绿肥种类主要为草子(紫云英),次为麦生(大小麦、草子、油菜混播作绿肥)、绿萍。
  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春粮播种面积的扩大,绿肥年播种面积维持在8000公顷左右。80年代中期,由于种粮效益下降,冬闲田面积扩大,绿肥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91年为6560公顷,1996年降到4626.07公顷,1999年更下降到3240公顷,2005年又降至760公顷,由于有机肥缺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1983年冬引进旱地绿肥大荚箭舌豌豆,1989年引进印尼豆,曾成为“三园”(桑、茶、果园)套种的主栽绿肥品种。
  化肥化肥种类有氮素化肥尿素、碳酸氢铵;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微量元素有硼砂、钼肥、锌肥、磷酸二氢钾、腐殖酸肥料等;复合肥以含氯或含硫三元素复合肥为主。混配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商品有机肥则以畜禽粪便为主制成。
  县化肥厂1983年具有年产碳酸氢铵3万吨的生产能力,至1992年5月化肥厂停产,县内所需化肥全部从外地调进。2005年按标准量计算,全县化肥使用量达48865吨。
  第四章 畜牧业
  第一节 畜牧业概况
  武义县的畜牧业,历史上以养猪为主,牛、羊家禽次之,家兔及以蜜蜂为主的特种动物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自80年代中期开始,饲养主体逐渐发生变化,从原来千家万户的副业型饲养,向专业户规模化饲养发展。
  “七五”期间,畜牧业形成以家庭经营、国营并存的格局,畜禽专业户开始发展。“八五”期间,畜牧业“产、供、销”全面放开,突破自然经济格局,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商品化、专业化水平提高。“九五”期间,规模化饲养程度不断提高,牧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活鸡及其产品在永康、缙云、宁波、绍兴、温州等市场有一席之地。“十五”期间,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以县城3个街道为重点的2万头瘦肉型猪和千头奶牛特色产业带开始形成。2003年6月15日完成农业部立项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共投资7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6.64万元,县财政25万元,县畜牧兽医站24.36万元,重点用于县级畜禽疫病监测中心和生物制品冷藏链系统建设。实施了三港乡山羊饲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引导畜牧业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户)和畜禽经营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先后组织了田歌养鸭专业合作社、武阳红禽业合作社、绿农禽业合作社、齐心乌鸡合作社、新宅镇少妃土鸡合作社等。2005年全县养猪专业户576户,专业户年饲养量16.8万头,占全县年饲养量的48.9%:奶牛专业户40户,养奶牛551头;养羊专业户381户,年出栏9000只;蛋鸡专业户15户,存栏5万羽;肉鸡专业户303户,年出栏408万羽;蛋鸭专业户31户,存栏15万羽;肉鸭专业户60户,年出栏10万羽。县委办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提高到150万元。
  第二节 家畜
  在畜牧业中,家畜仍处主导地位。以猪为主,牛、羊、兔也有发展。
  猪
  母猪品种不断更新。1986~1999年,以金华两头乌及杂交母猪(长金、长黑)为主。1999年全县存栏母猪1.0万头,其中:金华两头乌母猪3000头,占30%;长大二元母猪560头,占5.6%;普通杂交母猪6140头,占61.4%。2000年~2005年,外来纯种二元杂交母猪(长大、大长,均称新二元)比例逐渐扩大。形成规模化场(户)以饲养新二元母猪为主,农户散养以普通杂交母猪为主的格局。2004年66个瘦肉型猪场饲养新二元母猪1764头;2005年4月据141个场(户)统计,新二元母猪达1883头(其中:长大1597头,大长286头),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纯种母猪381头。
  公猪以长白、杜洛克、大约克纯种公猪为主。2005年种公猪235头,其中:杜洛克94头,长白20头,大约克121头。1986年~2000年以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为主。2000年后规模猪场(户)大都实行自然交配为主。1990年良种公猪普及率为78.30%,2005年为100%。
  肉猪以杂交商品代为主。1986年~1995年,以长金(长白公猪与金华两头乌母猪杂交即为杂一代)长黑,大长金(即大约克公猪与长金杂交母猪杂交即杂交二代)杜长金杂交组合为主;1999年~2005年,较大规模场(户)以杜长大、杜大长(新三元)为主,农村专业户以杜大、长大组合为主,农户散养以普通杂交猪为主。县良种场于1997年创办黄柏泉猪场至2000年11月有存栏良种公猪25头,长大母猪460头,年出栏6500头,存栏400头。产品经商标注册,供应上海、香港、福建、温州。2002年11月改制个人承包,更名欣兴猪场。
  “七五”期间推广配合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定期驱虫为主要内容的快速养猪法。“八五”、“九五”期间,推广“改软栏为硬栏,改吊架子为一条龙肥育法,改熟料湿喂为生料干喂,改单一饲料为配合、全价饲料,改常规品种为瘦肉型品种,努力提高出栏率、瘦肉率”的五改五推一提高养猪配套技术。同时,实施了综合节粮养猪技术。使肉猪饲养期缩短到4个月~5个月。“十五”期间,有11家较大规模养猪场(户)采用车间式流水线养猪,实行母猪舍、保育舍、肉猪舍分阶段饲养,母猪有定位栏、产仔栏、保育室,并实行高位棚床饲养,设置自动饮水器、自动饲料槽。有36个场(户)实行母猪定位栏饲养。采用标准化、科学化饲养模式,落实统一品种组合、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免疫标志、统一供沪资格。由于品种更新,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全县肉猪出栏率明显提高,分别是:1986年为84.37%,1995年为101.85%,2005年为148.01%。
  牛
  有黄牛、水牛和奶牛。黄牛、水牛以农家饲养为主,奶牛以专业户舍饲为主,饲料为配合饲料及少量牧草。1997年,百花山牛场曾从河南省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等纯种杂交牛59头做菜牛饲养。1998年成立万香庄园肉牛有限公司,以坦洪、新宅山区为饲养菜牛基地,生产万香牌牛肉9000千克,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是国内较早注册绿色食品商标的牛肉产品之一。
  奶牛作为新兴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发展,品种以荷兰黑白花奶牛为主,1986年43头,2000年122头,2005年551头。奶牛的主要产区为履坦、茭道、白洋、熟溪、壶山、桐琴、王宅等乡镇、街道。2000年,奶牛专业户22户,养奶牛192头。2002年75个场(户)养奶牛485头,全年产奶800吨。其中常年存栏10头以上的有8户养奶牛275头。茭道镇胡宅垅村、履坦镇履二村建成二个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共养奶牛220头。2003年,阳光牧场相继在桐琴镇湖干畈村建成可饲养1000头奶牛的牧场,在白洋街道后陈村建成可饲养500头奶牛的标准牛舍二幢,供专业户饲养奶牛。2005年,63个场(户)养奶牛551头;可饲养280头奶牛的桃溪镇奶牛场建成。同年履坦镇履三村划拨2公顷土地让奶牛户进区建场,养奶牛96头,形成奶牛养殖示范小区。
  1998年,县内第一家集奶牛饲养与乳品加工为一体的浙江省阳光牧场有限公司(即金华成长乳业有限公司)成立,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日加工鲜奶能力100吨,并注册“成长牌”奶制品商标。2001年,金华仙园乳品有限公司建立,总投资300万元,日加工鲜奶40吨,并注册了“仙园牌”乳制品商标。2002年8月武义县奶牛行业协会成立。2003年县畜牧兽医站建立武义县奶牛供精中心履坦镇输精站,配备专职配种员1名,引进荷斯坦冷冻精液,开始负责全县奶牛的配种任务。是年,在白洋街道冷水坑村李氏农庄建立优质牧草试验基地,推广沪青一号、墨西哥玉米、浙农一号玉米、高粱草、苏丹草等优良牧草。
  羊
  以该地山羊为主,先后引进中国马头羊、黄羊、萨能奶山羊、波尔山羊、湖羊品种。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结合舍饲。1986年~2005年间年末羊存栏呈回升态势(详见表8-3)。
  1987年8月县畜牧兽医站首次从江山县引进中国马头羊30只,开展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试验。1988年8月县农商部门从中国马头羊原产地湖南省芷江县引进种羊187只,分别安排壶山、茭道、西联、坦洪、桃溪、大源、大溪口、新塘等8个乡镇30个村40个农户饲养,并在坦洪乡白岩村、西联乡壶源村饲养户开展杂交改良试点,其杂交一代生长速度、体重都优于本地山羊。至1989年马头羊种群数扩大到315头。1998年,白溪乡深塘村、陶宅乡项山头村2个养羊专业户分别引进萨能奶山羊公羊、波尔山羊杂一代公羊各一只,开展杂交改良。2000年,县畜牧兽医站从杭州临安县引进波尔山羊4只,在明山乡安凤茶场饲养。是年,三港乡周源村曹宣武办场后先后引进黄羊13头(其中公羊1头)、波尔山羊23头(其中公羊6头)、湖羊14头(其中公羊1头),年均饲养量600头左右,实施高位栅床养羊、种草(黑麦草、苏丹草、高粱草、墨西哥玉米),引进氨化稻草养羊新技术。2003年,三港乡政府组织发展山羊,专业户25户,存栏山羊3200只。翌年,县畜牧兽医站在三港乡实施《山羊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标准化羊舍51间,引进波尔山羊、湖羊及黄羊种羊50头,基础母羊200多头,种植黑麦草3.3公顷;专业户发展到52户,存栏羊1979头;可繁母羊911头,年出栏2488头;推广高位栅床养羊,牧草种植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技术。 兔 以西德长毛兔为主,也有少量皮肉兼用型獭兔。以笼养为主,1986年~2005年间年末存栏逐年减少(详见表8—3)。1989年泉溪乡宅园村徐德新引进獭兔饲养。1990年,县台联养兔研究所成立,其所属兔场饲养獭兔,并向武义县农户供应种兔,至2003年停办。2001年县残联从新昌县引进西德长毛兔120只,扶持新宅、三港、西联、柳城等乡镇的14户困难残疾人饲养。
  第三节 家禽
  家禽以鸡、鸭、鹅为主。原为农家副业,现已成为仅次于养猪业的主要产业,其年产值占牧业产值的25%左右(发展实绩详见表8—3)。
  鸡
  有蛋鸡、肉鸡。蛋鸡以罗斯、伊莎、罗曼品种为主。肉鸡以海佩科、AA、艾维因、三黄鸡(俗称土鸡,分快速、中速、慢速三型)品种为主。一般农户采用放养及传统的饲喂方式,以籽实类谷物饲料为主。规模饲养户采用网床电热育雏或煤饼、锯末炉加温平地育雏,喂饲全价配合饲料。蛋鸡以笼养为主,肉鸡以平养舍饲或利用四园及林地放养。种鸡及商品苗鸡以引进为主,自繁为辅。1986~1991年,县畜牧兽医站城关种鸡场先后引进四系配套罗斯褐父母代种鸡7000羽、伊莎父母代种鸡1200羽及罗曼父母代种鸡,由县畜牧兽医站孵坊孵化,为专业户提供商品代苗鸡。1988年,县食品公司种鸡场建成,引进海佩科父母代肉鸡品种3000羽,为专业户提供商品代苗鸡。1998年,13户养鸡户建有塑料大棚19座,年出栏肉鸡15.0万羽。1999年,县畜牧兽医站推广泉溪镇姆山前村塑料大棚养鸡经验,全县建造塑料大棚76座(约1.5万平方米),46户养鸡户,每批可饲养肉鸡15.2万羽,年出栏肉鸡76万羽。2000年,在邵宅乡金畈村养鸡场,实行工厂化,养蛋鸡1.5万羽。是年,新宅镇在浙江大学动物学院帮扶下,发展土鸡饲养户20户,采用“四园”及林地放养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饲养量达5万余羽,并申请注册“少妃”牌土鸡商标。2001年,年出栏肉鸡1000只以上的大棚饲养户220户,出栏180万羽。2005年熟溪街道下岭头村1专业户出栏肉鸡20万羽。
  养鸡业的发展促进了营销体制改革,涌现出一批营销经营户。1997年有13家,从上海、宁波、广州等地引进鸡苗饲养,外销商品肉鸡160.4万羽。2004年有9家,从广西、福建、江西、广东等地调入苗鸡409万羽,并负责产后肉鸡销售。2005年有9家,为13个乡镇、街道550户引进苗鸡510.76万羽、乌骨鸡41.2万羽。同时,与专业户组建4个专业合作社。其中齐心乌鸡合作社,会员30户,养乌骨鸡40万羽。
  根据市场需求,以三黄鸡为主的土鸡饲养迅速发展,年出栏土鸡,2001年为50万羽,2003年为150万羽,2005年为300万羽。
  鸭
  平原地区以饲养绍兴麻鸭为主,用以产蛋;半山区、山区饲养番鸭(俗称洋鸭)为主,作为肉用。番鸭有本地品种和杂交品种两种。一般农户以放养为主,早晚补饲籽实类谷物饲料。专业户以圈养为主,鸭舍建于水库、江、河、湖畔,实行定时放水,定时喂饲,以配合饲料为主。
  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县内推广圈养鸭技术后,养鸭专业户迅速发展。1986年,有养蛋鸭户127户、养蛋鸭32923羽。2000年全县养蛋鸭户26户,存栏10.8万羽;养肉鸭10户,年出栏2.2万羽。2005年全县养蛋鸭户31户,存栏15.0万羽;肉鸭户60户,年出栏10.0万羽。
  1996年,邵宅乡(后属白洋街道)程雅锦创建田歌实业有限公司以饲养绍兴麻鸭为主,加工生产“田歌”牌系列制品,实行饲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成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公司还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成功开发“红心蛋黄、无铅松花蛋、咸蛋、五香卤蛋、蛋黄粽、蛋黄酥饼、酱鸭”系列产品,“田歌”牌商标被评为省、市知名商标,其产品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还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江南二号种鸭浙中推广中心”,引进江南一号、江南二号父母代绍鸭新品种和青壳系绍兴麻鸭。2004年田歌公司与30多个养鸭户组建田歌养鸭专业合作社。由于田歌公司的突出业绩,程雅锦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金华市劳动模范、金华市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田歌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知名商号。
  2005年,推广离河饲养新技术,鸭棚内建造水泥沐浴池,让鸭定时轮流沐浴,减少环境污染。
  以灰鹅为主。1999年从江山县引进江山白鹅,2002年开始饲养法国朗德鹅。
  1986年~1988年,县畜牧兽医站完成《武义县灰鹅品种资源调查》课题。调查显示,全县饲养灰鹅的有525个村;占总村数的96.7%;饲养户25435户,占总户数的35.3%;存栏87513羽,户均存栏3.44羽,其中可繁母鹅32082羽、公鹅5067羽。灰鹅主要产区为武义江和永康江支流的清溪、熟溪、小白溪、白鹭溪沿岸等19个乡镇的365个村,存栏灰鹅82656羽,占总存栏的94.4%。灰鹅生长速度快、成熟早、肥育快、肉质鲜嫩、屠宰率高,具有良好的肉用特性。
  1992年,推广养鹅综合增产增收及种草养鹅技术,全县种植黑麦草1466.7公顷,放养绿萍266.7公顷,年推广良种灰鹅35.25万羽。1999年,桐琴镇湖干畈村牧野养殖公司建立公司+农户养鹅基地,种植黑麦草66.7公顷,饲养江山白鹅5000羽。是年,全县存栏灰母鹅5.2万羽,出栏10万羽。2000年后,一些专业户代永康市高歌实业有限公司(鹅肥肝加工企业)饲养朗德鹅,至80日龄左右,返回企业强制育肥。2005年养朗德鹅户12户,年饲养量近10万羽。在营销方面,1986年~1995年农户饲养的灰鹅,由缙云县及武义县经营户通过市场收购运往温州、广东等地。其数量分别是:1986为13.69万羽;1989年为18.19万羽;1995年为4.75万羽。
  第四节 特种动物
  以蜜蜂为主,肉鸽、七彩山鸡、鹌鹑、肉用狗、鹿等也有发展。
  蜜蜂
  主要品种有中蜂(土蜂)、意蜂两种。中蜂产蜜量较低,多为农户门前屋后散养。意蜂是外来良种,蜂群势强,大多转地放养,产蜜量较高。县内蜂农转地放养主要是东北线:4月到上海、江苏等地采油菜、紫云英花蜜,5月到山东采洋槐蜜,6月~7月到辽宁、黑龙江采椴树蜜,8月到吉林、内蒙一带采葵花蜜,9月回武义越冬,也有到四川、云南越冬。在转移场地中掌握不同花期,使花期与强群相遇夺得高产。也有少数蜂农实行定点饲养,人工饲喂白糖生产皇浆。1988年对298户养蜂专业户发放“养蜂证”,并引进平湖高产皇浆蜂种,试养成功。茶花蜜源开始利用。
  鸽
  以饲养肉鸽为主,主要品种有美国王鸽、广东石岐鸽。采用雌雄配对笼养,2001年,饲养100对以上种鸽户有10户,其中饲养种鸽600对以上有3户,存栏种鸽4500对,出售商品乳鸽(28日龄左右为乳鸽)18000只,销售种鸽1000对,全年饲养量33000只。1997年,新宅镇黄呈坑村菊欣肉鸽养殖场,从安吉县引进美国王鸽、广东石岐鸽等肉鸽品种100对,经3年努力,发展到年产商品乳鸽800只,年末存栏6000只,其中种鸽800对,全年饲养量15600万只。熟溪街道郭下村周娟养鸽场,1997年创办,至2005年,已发展到种鸽1500对,每月运往永康等地销售乳鸽1500只。
  珍禽类
  1996年李向正在县城北岭洞后创办珍禽养殖场饲养七彩山鸡、珍珠鸡。1997年,桐琴果园程昌勇创办珍禽养殖场饲养七彩山鸡等珍禽类。至2001年,有专业户4户,存栏七彩山鸡400只、珍珠鸡330只、黑凤鸡100只、贵妃鸡100只。销售七彩山鸡5800只、珍珠鸡500只、黑凤鸡600只。2002年存栏七彩山鸡0.98万只,出栏2.4万只。
  肉狗
  1999年存栏200只,出栏200只;2000年存栏260只,出栏210只;2001年存栏300只,出栏270只;2002年存栏500只,出栏700只。
  鹿
  2003年永康市人钱龙庭在新宅镇东巨村创办新宅鹿业发展基地,养鹿场建于岭脚村,从吉林省敖东引进梅花鹿,利用山区青草、树叶作为饲料。2005年养鹿200多只,另外,2003年~2005年还共出售种鹿100多只,并自采鹿茸约360千克。
  第五节 饲料
  武义县饲料资源丰富,主要有籽实类稻谷、大麦、小麦、玉米、番薯、豆类等;粮食副产品类糠麸、饼粕、糟渣等;秸秆类稻草、玉米秆、薯藤、豆壳等;青绿饲料类番薯叶、马铃薯叶、紫云英、萝卜菜等;水生饲料类绿萍、水浮莲、水葫芦等;蜜源植物类油菜、紫云英、柑橘、乌柏、油菜等;人工牧草类黑麦草、墨西哥玉米、大绿豆等;动物性饲料类蚕蛹、猪血、鱼粉等和配合饲料类等9大类。
  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农产饲养畜禽,饲料品种单一,季节性强,籽实类饲料一般加工成粉料或煮熟,与青绿水生类饲料配合喂饲。为提高饲料利用率,先后推广青贮饲料、发酵饲料喂猪,氨化秸秆喂牛,种草养鹅等技术。
  随着饲料加工企业发展,配合饲料喂畜禽逐渐被养户接受。“七五”期间以配合饲料为主,“八五”以后开始应用全价系列饲料。1990年全县有10家饲料厂相继建成投产,单班加工能力1.02万吨,年产销配合饲料1.82万吨。1995年,加工企业8家,单班加工能力0.78万吨,年产量9626吨,其中全价饲料销售量达5380吨,占总销售量的55.9%。由于专业饲料经营户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国企改制及品牌全价饲料的全面推广,县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减少。但小型加工网点,原料批发部及品牌全价系列饲料销售网点增多。2000年相当规模加工企业6家,小型加工点及销售网点200家。畜禽规模饲养户采购原料自设加工机械、加工配制不同营养需要的饲料。
  第六节 畜禽疫病防治与兽药管理
  畜禽主要疫病
  1990年县畜牧兽医站完成农业部下达的《开展畜禽疫病普查及防治对策》课题,编纂成《武义县畜禽疫病志》。《疫病志》及疫情报告显示,主要疫病有:
  猪流行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有猪瘟、猪丹毒、猪炭疽、猪霉形体肺炎(猪气喘病)、猪巴氏杆菌病、猪副伤寒、仔猪白痢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水肿病、猪亚硝酸盐中毒等,已消灭的有猪炭疽,基本控制的有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猪副伤寒。发病较多的有仔猪黄白痢、猪霉形体肺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水肿病等。1994年5月,爆发猪瘟疫情,有19个乡镇124个村275户的1058头猪发病,年底控制了疫情。
  牛流行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牛瘟、牛炭疽病、牛巴氏杆菌病、牛恶性卡它热、牛血吸虫病、牛流行性感冒、牛锥虫病、牛焦虫病、牛布鲁氏杆菌病、牛结核病、牛肝片吸虫病、牛有机磷农药中毒、牛闹羊花中毒等。1988年9月牛血吸虫病消灭通过金华市考核验收。1989年,经浙江省地方病领导小组考核,达到消灭牛血吸虫病的标准。已消灭的还有牛瘟、牛炭疽、牛巴氏杆菌病、牛恶性卡它热等。1996年全县有6个乡镇30个村发生牛流行性感冒病例125头。2000年后流行热在奶牛中呈季节性发病。2003年有奶牛结核病呈阳性中15头。2004年增加到31头。
  羊流行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羊传染性脓疱、羊肝片吸虫、羊绦虫病。1986年后已基本控制。1987年12月传入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23个乡镇36个村的106头山羊发病,后呈零星散发。2002年有2个乡镇3个村10头羊发生山羊痘。
  兔流行病历史上曾发生兔螺旋体病、兔瘟、兔球虫病、兔疥癣病等。1986年后已基本控制。
  禽流行病历史上曾发生鸡新城疫病、禽巴氏杆菌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鸡白痢、鸡球虫病等。80年代后期新传入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葡萄球菌病、番鸭细小病毒病(三周病)等,呈局部流行。
  蜂流行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小蜂螨病、幼虫腐臭病等,2005年仍为主要防治对象。
  畜禽疫病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疫时,则采用“早、快、严、小”的扑疫原则,实施“封(销)、检(疫)、隔(离)、处(理)、消(毒)”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平时,除严格执行检疫检验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畜禽饲养场兽医卫生防疫规程外,主要是采用畜禽疫菌苗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先后推广应用的有预防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口蹄疫等疫苗达20余种,同时结合药物治疗。
  畜禽防疫制度
  1986年~2000年防疫工作由县畜牧兽医站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组织辖区内的村兽医实施,县站定期考核的办法。防疫重点是“猪瘟、鸡新城疫、牲畜口蹄疫”。猪瘟防疫采用“市场补针、窝内仔猪月月补针、春秋两季突击防疫”的三结合方针;并制订了科学的免疫程序,接种后卡耳标记,核发“预防注射证”。鸡新城疫,农村散养户春秋两季突击免疫,专业户实施计划免疫办法。1991年首次对69个养鸡专业户实施“六病十次计划免疫”。1997年首次在规模猪场及国道、省道、县道公路沿线农户散养猪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1999年开始在全县农村耕牛应用牛“O”型KTY疫苗免疫。2001年上半年规模场推行“O”形KTY苗两次免疫。2001年下半年全县全面推行“O”型KTY口蹄疫苗免疫注射。2003年~2005年,防疫办法进行改革。实施“月月补针、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的办法。农村散养户由乡镇或村兽医负责,养猪专业户经县动物防疫监督所考核合格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后,由防疫员按统一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接种后挂“耳标”。期间的2004年起养禽专业户也启用此办法。2005年5月开始推广应用牛口蹄疫“O”形、亚洲I型双价苗注射。猪瘟、禽流感、口蹄疫实施强制免疫。
  1993年,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等相关规章,县站与乡镇兽医站签订《防疫委托责任书》并沿用至2005年。1996年武义县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成立,与乡镇政府签订《防治牲畜口蹄疫目标责任书》。1998年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1年武义县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成立,撤销武义县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是年12月武义县动物防疫监督所挂牌成立。2002年7月1日,畜禽防疫实行免疫标志(即:免疫耳标、免疫证明、免疫档案)。2004年武义县政府印发《武义县防治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试行)》,确立动物防疫是政府行为,县乡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负总责,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层级联动、社会群防群治”的防治机制。乡镇政府建立动物防疫领导小组与县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及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动物防疫监督所与乡镇兽医站,与125个规模猪场、12家苗鸡经营户落实联场带户制度,并签订《防疫责任书》。2005年,建立动物疫病巡查制度、联场带户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家禽全程防疫跟踪管理制度。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动物重大疫病防治责任书。县动物防疫监督所与乡镇兽医站、规模养殖场、苗鸡经营户、冷冻畜产品经营户分别签订《防疫责任书》、《防疫承诺书》和《防疫保证书》。工商部门与300多家肉商也签订了《责任书》。从而强化了动物防疫工作。
  2004年1月21日县防治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是年,永康市发生禽流感疫情后,根据国务院要求和省市部署,于2月1日~2日配合永康市统一行动,对距永康疫点3千米范围内属于武义县管辖的桐琴镇桐一、桐二、桐三、桐四、姚产、东湖、赵宅、湖干畈等9个村的124户,饲养的家禽32753羽进行紧急扑杀深埋,并对这些村庄进行全面彻底消毒。2月3日起设立13个交通检查关卡,实行24小时巡查,禁止县外家禽及其产品流入县内,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消毒。同时关闭县内活禽及其禽类产品交易市场。全县范围内开展疫情普查和紧急免疫,成功阻断了疫情向县内蔓延。
  2004年开始全县推行禽流感H5N2重组苗、H5N2苗程序免疫,国家免费向畜禽饲养户供应口蹄疫、禽流感疫苗。2005年全县共使用禽流感苗196万毫升。
  畜禽检疫制度
  1985年8月19日,县畜牧兽医站开始在壶山镇农贸市场开展白肉检验试点。8月26日又对壶山、桐琴、下杨3个市场开展灰鹅出境检疫。1986年8月15日,对食品、外贸公司收购的活猪开展出境检疫。同年10月1日,全县36个区乡镇所在地开展白肉检验。1987年3月,县政府颁发《武义县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意见》确定了由县农业局主管全县畜禽防疫检疫工作,并成立了武义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负责全县畜禽各个环节的防疫检疫工作。1996年,武义县定点屠宰领导小组成立,并组成联合执法队,11月起在县城齐心、食品两个屠宰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试点。1997年国务院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10月壶山、柳城、桃溪3个镇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并从该年起,建立“畜禽及其产品调运申报及准运证”制度和调入后报告复检制度。1999年1月县食品公司屠宰场增设菜牛屠宰车间,开始菜牛定点屠宰,集中检疫。2002年,全县普遍开始定点屠宰,集中检疫。2003年,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还有茭道和履坦镇。除新宅镇、桃溪镇外围村外全部实行了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全县有县食品公司、东干、桐琴、王宅、柳城、泉溪等6个定点屠宰场,全部由县食品总公司(国有独资)兴办,县农业部门派驻检疫员实施检疫。2003年起各乡镇、街道设立动物协检员负责畜禽产地检疫。并对经检测无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的奶牛,核发“奶牛健康证”。2004年开始对规模禽场上市家禽实施产地检疫。2005年7月1日起调运畜禽及其产品实施申报、登记备案制度。
  畜禽疫情报告
  县、乡、村兽医网有规定的疫情报告制度,一般疫病采用逐级上报的月报告制,重大疫病及新发现可疑疫病必须及时上报,疫情由县农业局负责发布。2005年各乡镇有疫情报告责任人21名、村片疫情测报员245人,全县重大动物疫情预警测报网络进一步健全。
  兽医卫生监督
  县农业局主管兽医卫生监督,县畜牧兽医站具体组织实施。其内容包括:防疫、检疫,种畜禽、饲料、兽药、养殖场(户)防疫卫生,兽医执法人员及社会违法案例查处等监督管理。2001年12月武义县动物防疫监督所挂牌成立,与县畜牧兽医站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及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监督。
  1985年~2005年间,每年对各乡镇兽医站的防疫密度、质量进行定期抽查;对定点屠宰场的兽医卫生检疫进行不定期监督;对畜禽专业户的防疫进行技术培训及年审,并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该“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数量,1999年8份,2005年210份。对种公猪普查鉴定,核发《种公猪合格证》。具体发证种公猪数,1988年85头,1999年48头。1992年后重点放在规模养猪场,每年进行普查鉴定。对种畜禽经营户考核年审核发“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发放数量,2000年8家,2005年12家。对乡镇村兽医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考试核发“乡村兽医行医证”或“动物诊疗许可证”或“动物防疫员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和年审。其持证上岗人员:1991年326名,2000年62名,2005年97名。农业、工商、内贸、质检等部门对饲料加工企业及经营户、肉类市场、家禽市场进行执法监督,并立案严格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同时还开展实验室检测。1986年~2005年期间分别对奶牛结核病、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口蹄疫、白血病、衣原体病、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病、鸡腺病毒、鸡支原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白痢、牛血吸虫病、禽流感等疫病诊断及免疫效价进行检测。还应用酶标试验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兽药管理
  武义县无专门的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1984年前,兽医用药由县畜牧兽医站药房向县医药公司采购。1984年后,县畜牧兽医站设立总药房,直接向县外生产或经营企业采购,并负责全县兽药供应。各区乡兽医站设立分药房,负责村兽医的兽药供应。从此,兽药供应自成体系归农牧部门负责。1987年5月国务院发布《兽药管理条例》,兽药实施法规化管理。1992年区乡兽医站改制及兽药市场全面开放,个体兽药营销户涌现,承担大部分乡镇兽医及畜禽饲养户兽药供应。同年,工商、农业部门对全县兽药市场进行整顿。1996年10月农业部门出台《兽医生物制品管理办法》规定县以上动物防疫机构负责组织辖区内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订购和供应。1997年对4家兽药经营店核发“兽药经营许可证”,1998年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负责兽药监督。1999年有经营户60多家。2003年参加培训登记的经营户50家。2005年参加培训登记经营户56家,同年畜禽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由县畜牧兽医站专渠道供应。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一节 农业技术服务
  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县农业综合服务站为适应发展多种经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1990年3月,县农业局创办了“农业综合服务站”,通过“物技结合”式的服务,做到既开方又撮药,为农民提供农药、化肥、小农具、蔬菜种子的销售服务,在为农民提供农用物资的同时,注重面对面的技术指导。
  1993年1月,政企分开,农业综合服务站由个人承包经营。1998年,为适应机构改革,局属事业单位粮油站、土肥站、植保站都相应成立专业服务门市部,通过农资经营向农民推广新种子、新农药、新化肥、新技术,既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又增强了部门服务实力。
  县农技“110”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县农业局于2000年12月成立农技“110”服务中心,通过运用电话、电脑等现代信息工具,以简便快捷的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90年代以后,为转变工作职能,建立和健全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设置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配备农技、特产、农机技术人员若干名。为农户提供技术、农药、肥料、种子供应及相关技术服务。1992年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有194人。2005年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1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2名。
  农技服务
  农业技术承包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推广工作、服务对象由原来大队、生产队变成千家万户。面对出现的新情况,1983年3月,曾一度发动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承包。确定不同技术职称人员承包的任务,并制订了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参加承包有35人,占县级技术人员总数83%;公社农技员参加承包34人,占公社农技员总数的91.9%。大队农技员参加承包120人,占大队农技员的22%。参加技术承包的农户有7195户,占全县农户总数10%。承包项目主要有植保、杂交水稻制种、大田粮食生产,其次是蚕桑、茶叶、畜牧业生产。后因农业生产受制约因素较多,农技承包最后流于形式。
  高产模式栽培以良种高产为目标,把已有的高产栽培经验组装配套,通过编制成高产栽培模式图,发放到户,并组织农民在中心示范方中做出样子,以方促片,以片带面,促进面上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
  县内于1984年在连作晚汕优6号上实行模式栽培。据1989年2400公顷“春粮——双季稻”三熟高产模式栽培示范片测产统计,春粮比非模栽亩增27.7千克,增产21.76%;杂交早稻亩增38.3千克,增产11.4%;杂交晚稻亩增产18.2千克,增产4.7%。截至1991年,全县累计推广高产模式栽培面积达25440公顷。先后编制了《“四田”早稻广陆矮四号亩产超九百斤栽培模式图》等6个品种(组合)7幅高产栽培模式图。
  农业高产优质竞赛1990年,县农业局与武义服装实验厂、科技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武义县“好来西杯”双季早稻高产竞赛。竞赛对象为县内有志于参加双季早稻高产竞赛的农户,参赛者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对参赛田块进行科学栽培管理。最后通过联评初测,实割实测验收,评出县级和乡级前三名,对县级第一名授予“好来西杯”优胜杯,并奖励1000元。“好来西杯”首届冠军为武阳镇金星村徐叶新,亩产为595.3千克。以后连续举行8届。
  1991年,由县农业局和俞源砖瓦厂联合组织开展“兴农杯”经济特产优质高产竞赛。先后列项的竞赛内容有老茶园改造、幼龄茶园管理、幼龄柑橘园管理、幼龄桃形李管理、幼龄食用笋园管理、优质水果选育、优质农产品选育、宣莲高产栽培、名优茶炒制、香菇高产栽培等,竞赛经费由俞源砖瓦厂赞助。本项竞赛共举办7届。
  科技兴粮活动1995年为全省科技推广年,从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中争取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确定粮食生产指标,粮食种植面积为32133.33公顷,粮食总产15.5万吨。围绕上述粮食生产指标,全县农业科技人员中开展“站联一方、人联三户、百万增千万”的科技兴粮活动,推广应用轻型栽培、综合防治、垄畦栽培、配方施肥、改良中低产田等各项增产技术6.67万公顷次。
  农业信息网2002年11月在农技“110”的基础上,设立农业信息网。到2005年止,全县建立了乡镇、企业信息服务站点32个, “一站通”注册用户40个,发展了通过省、市农业部门验证的农村信息员32名。同时对信息网进行了升级改版,增加了茶叶专栏、手机短信、农业图库等功能模块,加快了更新速度和信息分布,完善了功能,供部门、企业、乡镇村和种养大户等不同类型用户免费使用。武义农业信息网至2005年年底已累计发布信息9.7万条,访问量达43.09万人次。
  农民信箱为了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县内“农民信箱”工程于2005年9月22日启动,2005年年底止注册用户3000多户。建起了一条覆盖全县各部门各乡村,有效服务“三农”工作的互联网“信息快速通道”。在农产品供求、农村信息服务、预防灾害性天气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节 农业法律法规与行政执法
  2005年年底止,由县农业部门为主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有84部。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8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制定颁布的14部;农业部制定发布的48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发布的4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12部。
  农业行政执法1998年9月,县农业局成立了武义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新成立的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与政策法规科合署办公。把原分散在各科、室、站的行政执法职能分离出来,由执法大队统一行使。2003年6月,局机关科、室、站调整,执法大队与政策法规科分离,独立办公。同时,县植物检疫站和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执法大队。2005年11月,县植物检疫站与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合署办公。
  植物检疫2001年开始,进行了为期3年的全县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共发现5种有害生物:水稻细条病(分布18个乡镇)、柑橘溃疡病(分布6个乡镇),美洲斑潜蝇(分布13个乡镇),菟丝子属,梨树冠瘿病(分布1个乡镇)。
  2005年2月,省政府对本省的鲜活农产品运输,开通“绿色通道”。凡符合《浙江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的,可享受免费通行本省收费公路(含桥梁、隧道)。
  2005年10月,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普查,并对查到的27.31公顷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防控。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2002年5月,由物价局牵头,县农负办、财政局、监察局密切配合,全县544个建制村,18个乡镇、街道,22家涉农收费部门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以直接的方式将涉农价格和收费的项目名称、具体收费标准、执收依据、收取对象、服务内容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告示给农民群众,扩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2002年7月,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到2003年10月底,通过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共减轻农民负担609万元,减少义务工20万工。2004年3月,全面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及标准,取消或免收涉农收费项目92项,降低涉农收费项目标准的有15项,通过清理涉农收费项目,2004年全县减轻农民负担650万元。同年全县免征农业税,共减免608万元。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每年开展涉农价格收费专项检查治理,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事)件,把党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农业专项执法2003年8月,县内开展毒鼠强等剧毒鼠剂专项整治,县政府与18个乡镇、街道签订了毒鼠强专项整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收缴毒鼠强等不明鼠药30千克,核定杀鼠剂经营点15个。2004年6月,全县开展种养殖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农产品、畜禽产品中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超标整治,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身体健康。
  自1998年9月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后,对全县的农资(农药、化肥、种子、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菌种等)实行全面监督,并受理投诉、来信、来访,处理因假农资、劣质农资引起的坑农、害农事件。每年在农业生产重要季节、农资销售旺季,开展系列“绿剑”农资专项执法活动,规范农资市场,树立农资生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03~2005年期间,重点查处违禁农药和禁用、限用兽药,以及“瘦肉精”、孔雀石绿等物质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建立全县农资生产经营信息资料库和经营台账制度。共检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等单位1052家次,农贸市场54个次,规模养殖场30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178人次,立案查处违法经营甲胺磷、劣质农药、兽用原料药、假冒种子案、无证经营兽药案、擅自拆零销售兽用原料药等案件90起。通过系列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各类农业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村的稳定,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第六章 农业机械化
  县农机部门针对农业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农业生产新特点不断引进、推广、改良新型农机具和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至2005年年底止,县内农机总动力为133890千瓦,其中柴油机101227千瓦,汽油机1031千瓦,电动机31632千瓦。各种农业机械21764台(套),其中耕作机械2581台,收获机械7376台,植保机械506台,排灌机械3820台,农产品加工机械3120台,农用运输机械3263台,其他农业机械1098台。
  第一节 农业机具
  耕作机械
  1987年引进适合家庭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的永康产工农-3型手扶拖拉机(小手扶)8台,以后逐年增加,至2005年年底,全县有该型号拖拉机582台。1987年4月,引进永康产水田耕整机。1991年引进了与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东阳产IGK—18型开沟机200余台,主要用于小麦、油菜等冬种作物分畦开沟。其春花生产机械化应用效益科研项目,获了是年金华市农业丰收一等奖和浙江省农业厅“铁牛”杯铜奖。1991年,引进浦江产的旋耕埋草机(即秸杆还田机)20台,并在芦北乡敕令桥省级粮食万亩示范畈举办了稻(麦)杆还田旋耕机操作现场会。1995年,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技术,是年,推广机械化肥深施面积早稻5026.67公顷,晚稻11413.33公顷,并通过省农机局.金华市农业局等单位组织的技术鉴定。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自主经营农机,耕作机械迅速发展适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至2005年止,全县拖拉机5887台,基本实现农田耕作机械化。
  播种机械
  1989年,县农机管理站引进工厂化育秧生产设备,在县良种场试验示范,试播绿肥田秧苗10亩,效果良好。
  1990年3月,桃溪滩乡桃溪滩村、芦北乡楼王村、壶山镇星光村引进工厂化育秧设备三套,经两年试验示范面积51.07公顷。工厂化育秧比常规育秧增产7.2%~20.8%,但工厂化育秧及机插技术的推广,一是成本大,二是杂交水稻机插问题在技术上未解决,因而推广使用仅限于常规稻,使工厂化育秧难以推广。
  收获机械
  1987年5月,从福建省引进龙江F-140型双圆盘集束式收割机1台,1989年,该型号收割机又引进1台,1996年,引进桂林—4型联合收割机1台,均赠送给全国劳模、种粮大户朱增德使用。
  1990年,引进桂林—2型全喂入稻麦两用联合收割机1台,配上海—504型中型拖拉机,在良种场试用,收割效果显著。1997年,引进联合收割机9台,其中桂林4型联合收割机2台,台州产ZL-150型联合收割机4台,台州产JF-130型联合收割机3台,台州产ZL-150型和JF—130型联合收割机受到农民的欢迎。1998年,引进推广联合收割机22台,其中ZL-150型11台;JF-130型11台。
  1999年,推广JF-130型7台,ZL-150型9台。是年,全县县统计局数据拥有各种型号的联合收割机49台,机收面积1600公顷。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发展,通过农田土地整理后,农业机械的作业条件大为改善。2004年对农业机械购置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出台后,农户及农业服务组织积极购买联合收割机,2004年至2005年,全县农户共购置联合收割机93台,其中多数为台州产三联180型联合收割机。省级财政和县财政共发放农业机械购置以奖代补资金162.52万元。至此,县内平原产粮区已基本实现了收割机械化。
  1999年,引进了浙江(上虞)三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YSLG循环式低温粮食烘干机2台,在王宅郭浦朱村和县良种场使用。
  1986年,开始推广香菇烘干机;到1999年止,全县已拥有烘干机500台。
  加工机械
  90年代初,县内机制茶叶产量已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80%。之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茶叶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专业承包面积逐步扩大,出现采茶劳动力日益紧张,生产成本上升。90年代,县内开始对机械化采茶配套技术进行试点示范,并于1995年在部分地区茶园进行推广应用。
  1994年,县桐琴果园引进了浙江落合农材机械有限公司V-8WEW2(F)双人弧型采茶机1台,进行茶叶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试点,结果与手工采摘比较每亩可节约成本61.64元,效益明显。1995年10月,桐琴果园将32.27公顷茶园,实行机械化管理,引进双人采茶机6台,双人重剪机1台,单人修剪机2台,茶园中耕机1台,实现了茶园生产机械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名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1996年春,实施名优茶机械化制作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采用武义茶机厂生产的6CMH-42型瓶式柴、煤名茶杀青机,6CML—1型往复条理机,6CMH—1型电热名茶烘干机,6CHC—64型电炒锅,在5个名茶基地进行“武阳春雨”茶机械化炒制试验,获得较好效果。
  至1999年止,全县已拥有采茶机45台,修剪机15台,机采面积400公顷,采摘1600公顷次,机剪面积达666.67公顷,机剪1000余公顷次,名茶机械制茶250台,机制名茶600吨。
  2004年~2005年,武义县大量引进嵊州、磐安产的扁形炒制机,拥有量1000余台,替代手工炒制“龙井”茶,基本解决茶叶采摘旺季的加工问题,茶农增效明显。
  运输机械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个人购置拖拉机大量增加,原集体的拖拉机已绝大部分折价给农户。到1986年止,属农民个人或联户所有的拖拉机已达到2447台,占全县拥有量的96.1%。农民个人购买农业机械总价值已达1107.5万元,占农业机械总价值的62.7%,同时出现了一批农机专业户,其中大多数为农忙时为农耕田,农闲时搞运输。
  1994年,金温铁路开工建设,运输型拖拉机需求量骤升,连续3年拖拉机上牌数量均在500台以上。随着拖拉机的更新换代,手扶式拖拉机逐步被淘汰出农村运输市场。
  第二节 农机管理
  1984年1月撤销县农机局,同年3月建立县农机管理站,隶属县农业局。县农机管理站承担全县农业机械的管理、安全监理、技术培训、服务等职能。指导全县区、乡镇农机员开展农机服务工作。1986年止,全县在编区县站10人、乡镇农机专管员41人,26个乡镇418个村配备村级农机员418名。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原区农机管理站改为县农机管理分站。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拖拉机基本上由农户自由经营,为促进拖拉机下田耕作,1986年3月出台武义县机耕作业管理办法,按“机、田、油”三结合办法分配油料。每作业一亩不少于1.5千克。采取签订机耕合同或发放机耕券供应机耕用油,有效解决农民机耕难和机耕收费难的问题。1986年机耕收费标准为每亩4元~6元之间。
  1991年,建立了以机耕服务队为主体的基层专业服务组织,以建制村为单位,以产粮区为重点建立了224个机耕服务队。实行“三落实、三统一、三挂钩”的机耕管理办法,即组织、机具、机耕任务落实;统一调度、供油、收费;机耕柴油与机耕面积、收费标准与机耕质量、机耕任务与拖拉机挂钩。
  1995年,国家取消农用柴油分配计划,和市场价格并轨后,机耕作业完全进入市场运作。为防止机耕价格任意提价,做到合理收费,制定了机耕收费统一指导价。
  1997年以后,“机耕难”已不再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县农机管理部门每年只在春耕、夏耕前发文分配任务,不再规定机耕收费指导价,由各乡镇根据田块的坐落,土质不同等情况,规定机耕收费价格。
  第三节 农机培训
  1991年6月成立武义县农机培训站。1992年5月,在农机培训站基础上成立武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并经县教委批准为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建制。1994年,经浙江省农业厅复核定级,武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被定为一级乙类学校,并颁发了定级证书。
  1987年6月,县农机管理站根据上级规划,将原坐落在双路亭的县农机培训站基地6800平方米转让给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征用了位于白洋渡金皮村1600平方米的训练场地。1994年,场地被县“三桥一路”工程征用。
  199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操作规程培训,学习全喂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田间收割等技能。
  1998年10月于县城南丰村建成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教学综合大楼,配备标准课桌椅室和电化教学等教学设施,为农机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不定期,不定人数进行农机手培训。其主要内容是拖拉机的机械常识,交通法规,安全驾驶知识,场地、道路驾驶技能等,通过考核合格后,发放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证。随着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农机培训由过去国家和集体出钱培训逐步改变为由农机业主自费参加培训。
  至2005年年底,共培训各类机手4151名。
  农机修理工的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农机具大量增加,带来农机修理任务的日益繁重。县农机管理站从1987年开始培训农机全修工、农用电器修理工、电焊工。通过培训考核,发给“技术证书”。到2005年止,全县已培训各种农机修理工140人。
  第四节 农机服务
  1986年~2005年期间县内的新农机供应,1992年前以县农业机械公司(隶属县物资局)为主渠道,农机部门网络供应为辅。1992年以后转变为由市场经济的渠道供应。
  为方便用户调剂实现规范化操作,自1988年11月起建立旧农机交易市场,每月逢农历的初四、十八为交易日。由农机、工商双方派员到交易市场维护秩序,办理交易手续。
  1990年4月,由农业、工商、财税、物价等局成立武义农村机械维修点整顿领导小组,制定了武义县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收费标准、年检制度、修理工培训、考核管理、维修质量保证,及因质量纠纷调解和处罚等办法。对分布在全县农村的97个农机维修点进行定级发证。并由农业、工商、财税等部门组织联合验收,做到统一使用票证,统一维修质量标准,统一收费价格。1991年7月,又建立了城关、下杨、桐琴、桃溪、柳城、新宅等6个区农机服务中心,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年,武义县农机管理站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机械维修网点工作先进单位。
  1992年6月,成立了武义县农业机械化科技开发服务总公司,隶属县农机管理站。服务内容为农机技术服务、农机作业、农业机械及零部件供应、柴油供应、农机维修等。同时,在全县建立6个分公司,17个农机经营服务部,102个农机维修点,507个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供应服务便以农机部门网络为主,个体经营为辅,也有一部分农户直接向农机生产厂家购买,农机部门网络主要经营大中型和新型农机具,农机配件由个体经营。
  1997年取消定级收费,仅收技术合格证书工本费和年检费。2002年取消年检费。
  2005年止,全县拥有合格农机维修网点78个,全部由个体经营,持有“技术证书”的合格修理工105人,担负着全县农机维修任务。
  
  第五节 农机监理
  1984年,成立县农机监理站,承担农机安全管理职能,包括农业机械上牌发证,驾驶(操作)员考试发证,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年度检验和审验,拖拉机及驾驶员的过户、转籍、补证,报废手续办理,驾驶员安全教育,对上道路的拖拉机及农业机械的安全检查等。评比推荐年度安全先进驾驶员,进行表彰奖励。
  拖拉机在机耕路上发生安全事故原由农机部门负责处理。1991年后,改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处理。农机部门把拖拉机安全工作列入农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每年在农忙期间和重要节假期间,组织人员开展路检路查,纠正拖拉机违章作业,搞好农机安全生产。
  1998年8月,县农机部门投资24万元,引进具有全自动测试、最高车速测检、制动性能检测、轴载负荷检测和前灯发光度测量等功能的TC-T型拖拉机性能检测线。该设备投入使用后,提高了拖拉机的技术状况检测水平,促进拖拉机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至此,改每年度拖拉机年检下乡巡回就地手工检验方法为分乡镇按县站安排日期,集中到拖拉机检测中心参加年检。
  1999年,县农机管理站11人通过考试,取得农业(农机)行政执法资格。2002年,又取得省政府行政执法资格。
  2000年7月,启用全国统一式样的联合收割机号牌、行驶证及驾驶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机动车(拖拉机)必须参加第三者责任险。2004年起,拖拉机保险业务打破一直由中国人保财产保险公司独家承保局面,开始由多家保险公司承保业务,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2003年,转发浙江省农业厅拖拉机驾驶员违章记分办法,分总则、记分分值、记分执行、复训、奖励等共22条;次年元旦起执行。
  2003年,县农机监理站被评为省级“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窗口单位。
  2004年3月,制定了《武义县农机重特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2005年5月,成立了武义县公安局驻农业局联络室(农机警务室),由农机、公安交警各派专职人员组成,专职抓农机安全运输,有效遏制了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2004年起,根据省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规定,拖拉机收费项目仅保留拖拉机号牌费、证件费、检测线检验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七章 农村能源
  农村能源建设旨在合理开发利用本地能源资源和开展能源节约工作。1980年2月设立县沼气办公室,归口县科委;1981年10月,逐步将推广省柴灶、太阳能利用、开发地热与风能、开展能源节约等项目内容纳入工作范围,同时将沼气办公室更名为农村能源办公室。农村能源建设臻于正规。1996年8月,农村能源办公室由县科委归口农业局管理。
  第一节 节能技术推广
  省柴灶的推广
  1987年7月,武义县被正式列为省级改灶节柴试点县,开始在全县进行改灶节柴工作,在这期间县政府将推广省柴灶列为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3次召开全县改灶节柴工作会议,布置任务,签订责任状,检查改灶进度。为了提高省柴灶推广质量,研制出武Ⅱ型水箱省柴灶,该灶型参加1988年11月全省灶型评比时,升温段热效率为37.14%,全段热效率达40.65%,获优秀省柴灶。其间先后举办技工培训班22期,培训技工428人。到1989年6月,全县已有59266户用上省柴灶,占总农户的77.7%。1989年7月省农能办组织验收组验收,合格率100%。1993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授予武义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为“全国省柴节煤工作先进集体”,施加昌为“全国省柴节煤工作先进工作者”。
  制茶节能技术的推广
  茶叶是县内经济支柱产业,制茶生产是农村生产耗能大户。1990年,全县制茶用原煤9975吨。1991年全县有初制茶厂212家,共有制茶机械776台,其中以生产烘青茶为主,占总数60%以上。在农村初制茶厂推广节能技术,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山林资源的必要措施。1991年8月武义县正式列入省制茶节能工作试点县。在武阳镇程王处村茶厂进行横管热风炉的改造和杀青锅安装节煤炉芯的试点。先后又在东皋、泉二、南丰、叶棋、大路洪、西畈、俞源、云华等茶厂安装节煤炉芯。1992年,全县已有196家茶厂,计改灶814座。平均热效率为27.38%,每担干茶耗煤50.83千克。年节煤1285.5吨,起到缓和农村能源紧缺,增加茶农经济收入的作用。制茶节能推广项目于1997年9月由省农能办派验收组验收,热效率为26.27%,制茶节能成效显著。
  沼气的推广利用
  武义县自从1974年开始推广沼气。1984年界首村有63户建了沼气池,占总户数80%,成为全县第一个沼气化村。1986年~1987年全县报废沼气池482只,1986年以后新建户用沼气池93只,尚有户用沼气池641只。1992年针对水压式沼气池存在产气率低、出料难的问题,农能办自行研制出小型高效沼气池。据对泽村、后陈、倪桥、界首村的调查,每只新沼气池年产沼气237立方米计算,相当于每户节薪1350千克。到2005年先后在17个乡镇,63个建制村推广户用沼气池1128只。
  由于液化气普及使用,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推广增加了难度,从2001年开始,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加快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推广应用生态能源技术,沼气建设转向农村养殖大户,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配套建造大中型沼气池。2001年10月,从新宅初中建造一只100立方米中型沼气净化池开始,截至2005年年底,先后为祝氏、金大等养殖大户和华溪村、胡弄村、恒友等单位建造13处沼气净化池,共计1176.74立方米,相当于196只户用沼气池,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水锤泵推广应用
  1992年6月,柳城镇周处村,利用水库涵洞口水流落差较大的条件,投资12920元,安装一台“420”型水锤泵,进水落差5.5米,扬程达63米,昼夜提水36.7吨,解决了地处半山腰的大坑、长蛇凹两个自然村210名畲族村民的饮水问题,同时提供山顶38亩橘园的灌溉用水。此后在马口、殿下畈、佐溪、界首、下渠口等村安装印度INTCO公司制造,德国不莱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赠送和浙江省科委调拨的“630”型、“420”型、“微型”水锤泵6台,昼夜出水量205吨,效益明显。该项目通过省科委验收鉴定,并获1993年~1994年度县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节 阳能利用
  使用太阳能,具有安全、无污染、方便等优点。县内利用太阳能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和地膜覆盖及塑料大棚。
  太阳能热水器
  1986年10月,县政府行政科引进巨化太阳能设备厂生产的集体单位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34平方米,使用效果较好。1992年11月开始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先后从推广双筒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至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发展推广第四代全玻璃真空集热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寿命可达15年,吸热效率高,水箱保温好,在零下18℃时可照常使用等优点,安装使用户数迅速增加,到2005年年底全县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68平方米,使用户数1050多户。
  地膜、塑料大棚
  地膜覆盖始于60年代,主要用于早稻育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普遍用于瓜果蔬菜的育苗保温和蔬菜反季节栽培。80年代开始使用塑料大棚,后成为蔬菜、花卉栽培主要设施,全县使用面积2000余公顷。
  第八章 农业场圃
  第一节 县良种场
  武义县良种场,是以繁殖良种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实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的农业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单位。随着经营体制改革,1992年后不再有繁种任务。1982年粮食亩产达755千克,为历史最高产量。2000年粮食亩产786千克,2005年粮食亩产802千克。1953年建场初就建有猪场,1986年饲养量达3081头。1997年在黄柏泉建造“万头”猪场;1999年全年饲养量达7016头,年末存栏数达3940头。自1977年通过县外贸公司开始向香港等地出口生猪,到1999年累计出口生猪达13384头。2002年11月,黄柏泉猪场以场地栏舍出租、猪群一次出卖的形式承租给个人经营,改名为武义县欣兴养殖场。1982年全场有茶园58.33公顷,年产茶叶90.7吨,到1999年累计生产茶叶2230.6吨。
  1979年改革生产经营管理,建立以队为单位,定产量、定成本、定产值、定生产利润,超产按比例给奖的“四定一奖”生产责任制。1985年实行专业联产承包,兴办家庭农场,扩大了职工自主权,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1994年开始推进和完善农业土地承包、核算、盈亏和风险“四到户”及生活、生产费用自理的经营体制,农场生产经营完全走向市场化。
  1986年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公益事业建设的需要,良种场土地面积逐年减少。1996年~2005年因县看守所迁建、县第一职校扩建、武永二线新建和武丽公路加宽改建及武义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用地征用,土地面积减少24.64公顷。
  2005年年底,全场土地总面积111.87公顷,其中水田28.8公顷,茶园42.67公顷,水面7.07公顷,林地及其他33.33公顷。全场总人口195人,其中职工96人、退休人员99人、技术人员16人、管理人员8人。是年生产粮食57吨,干毛茶128吨,瓜果35吨,水产30吨,出售生猪8979头。农业产值1187万元,其中:种植业303万元,牧业868万元,渔业1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507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改革全面深入,良种场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显现,其自身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日益明显。2005年县委、县府决定对良种场实行改制。
  第二节 县桐琴果园
  桐琴果园建场后,利用黄土丘陵资源,培育果树苗木,栽种果树,发展以蜜梨为主的果业生产。其次是粮食、畜牧、茶叶生产。2000年,全园有家庭农场65个(户),职工124人,管理人员15人,技术员9人。土地面积为169.06公顷,其中果园72.27公顷,茶叶32.13公顷,粮田21.13公顷,水产13.13公顷,其他30.4公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台,采茶机、修剪机、翻耕机共30余台,主要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是年生产水果1320吨、粮食229吨、大豆26吨、油料9吨、茶叶144吨、猪肉45.6吨,水产品24吨、禽肉54吨。工农业总产值57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77万元,工业收入10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770万元。
  90年代初种植的蜜梨主要有早熟品种新世纪,中熟品种黄花、菊水。1986年以桐琴果园为主的“杭州蜜梨”生产被列为省级星火计划项目,为发展武义蜜梨生产提供优质苗木10万多株。1989年~1990年改造发展矮化密植优良品种梨园18.33公顷。1996年引进早熟新品种翠冠、西子绿。1998年引进筑水、七月酥、幸水、清香等品种,并建立新品种母本园30亩。
  1973年蜜梨开始出口香港,冠名“西湖蜜梨”,后改名为“杭州蜜梨”,到1994年止累计出口蜜梨47843吨。1994年后蜜梨,主要销往温州、广东汕头地区。为提高桐琴果园生产的蜜梨知名度,于1998年申请注册了“桐琴蜜梨”品牌商标。“桐琴”牌蜜梨于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奖、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2000年被评为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2002年、2003年被评为中国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A级绿色食品标准使用权,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梨、金华市名牌产品。
  2001年,武义县人民政府对桐琴果园实行改制。改制前核定在场职工146人,其中固定工39人,城镇合同制工人11人,农民工96人(交纳社会养老金的72人),退休人员140人。全场土地总面积169.07公顷,评估资产总值903.5万元,其中负债总数422.5万元,净资产481万元。改制规定:公有地上建筑物及其他公用设施一律由县政府收回;对果园146名职工实行转换身份,退休定补人员纳入县社保处统一管理;改制后暂保留果园建置;果园土地除调拨桐琴镇政府兴办五金机械工业园区外,暂时保留马腰垄45.37公顷土地,委托县农业局管理;同意在原场部规划一地块,用于建设职工新村;改制后果园职工户籍关系按居住地转为城镇户口。2001年2月县政府组成专门工作组,进驻果园,7月30日完成职工安置。县农业局受县政府委托成立管理小组,负责马腰垄保留土地的管理和果园新村居委会筹备组建工作。果园社区居委会于2004年11月成立,有117户居民。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