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综合经济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18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综合经济效益
分类号: F123
页数: 3
页码: 317-31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6-2005年武义县综合经济效益的情况,包含了农业产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下山脱贫探索致富新途径等。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经济运行 武义县

内容

农业产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落实,1998年以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进一步明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土地自然资源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理标准化。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面积推广种植双季杂交水稻,农民种粮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开发农业成果显著,自1991年冬后,立足本地山区资源优势,开展以荒山、荒地、荒坡为重点的开发农业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有力推动了丘陵山地资源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并通过实施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组织化推动,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武义县走过了从商品粮基地县,到中国有机茶之乡,再到全国“三绿”工程(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示范县的历程。
  农业总产值从1986年的16868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95739万元,年均增长9.6%,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7653.3公顷,粮食总产90172吨,蔬菜面积6013.3公顷,产量135230吨。全县已累计开发特色农业基地18000公顷,按全县农业人口计算,人均经济特产基地0.96亩,户均2.06亩。基本形成了优质稻米、名优茶、有机茶、种苗花卉、蜜梨、瓜果蔬菜、高山蔬菜、茭白、食用菌、畜禽、粮油、笋竹两用林产业等12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其中:茶叶成为全县特色农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有机茶颁证面积达1353.3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20%,居全国各县市之首,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阳春雨”茶成为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茶叶总产量6088吨,产值12176万元;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面积866.67公顷,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2326.67公顷。2005年水果总产量32726吨,总产值3788万元;花卉苗木年产值1105万元,增长18.7%。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26家,其中市级10家、省级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1家、农业专业协会16家。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纯收入达到1472元,占全年收入的33.9%。水产养殖突飞猛进,1986年起,全面进行山塘小水库高产养鱼,全县的渔业生产走上了科学养鱼道路,水产品产量迅速提高,品种极为丰富,市场供应四季皆旺。到2005年年底,全县养殖水面1346.67公顷,水产品产量2639吨,是1985年的3.72倍,人均占有水产品近8公斤,全县的水产养殖品种20多个,渔业产值达到3036万元。
  1985年至2005年农业生产年均递增9.7%。农业增加值1985年9582万元;到2005年65212万元。农业生产的中间消耗1985年为4573万元;到2005年30527万元。1985年增加值率为67.69%,到2005年增加值率68.11%,增加值的递增幅度大于中间消耗的递增幅度。农业的生产效益逐年增产增效。每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1985年为867元,到2005年增加到了5678元;每亩耕地的产出率从1985年的304元,到2005年增加到了1612元。
  下山脱贫探索致富新途径(详见第三十编《扶贫脱贫》)
  工业的“洼地效应”全面实施“产业接轨永康,市场接轨义乌”和“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利用自身条件创造“洼地效应”主动承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溢出和资本溢出。以建设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为载体,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武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龙头,桐琴、白洋、壶山、熟溪、泉溪、履坦、茭道、王宅等工业功能区发展十分迅速,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全县累计开发区及工业功能区17.61平方千米,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9亿元,至2005年年底区内企业达到979家,投产企业847家,投产企业累计投资额69.18亿元,2005年销售产值实现105.26亿元,实现税收4.23亿元。企业集群优势逐渐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1999年的65家增加到2005年的31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从零发展到2005年的23家,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45家;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5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2.52亿元,年均增长达20.6%。
  经济综合实力武义县作为一个一直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县,经济总量小,农民收入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2000年还是处在全国第407位,通过近几年园区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工业经济有了质的飞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05年上升至全国的第181位,上升了226位。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从1985年到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由2.09亿元上升至58.44亿元,年均增长11.11%,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0.55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30.06倍,特别是“十五”期末的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国税收入和地税收入分别为72135万元、34629万元和2532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3.8%和29.7%,三个指标的增幅均居金华市各县(市)首位。2005年武义县经济发展速度在25个欠发达地区排列第四位,经济总量第五位,人均GDP居第一,工业产值处在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处在第十位,社会消费品总额处在第八位,财政收入处在第四位,人均财政收入2196元居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处在十二位,城镇居民收入处在十九位。
  市场和居民生活198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47万元,到2005年达到了213231万元,增长了4.76倍,年均增长9.15%。从第一代简陋的小商品,到城乡遍布的各类商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建材市场、大小型超市,以解放街、壶山下街等传统商业区为中心的商贸区形成。市场供应充足,商品丰富,80年代居民追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老三件,到90年代追求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以及21世纪初追求的房子、汽车、舒适生活环境,20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了9693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40元,城乡居民储蓄达到292411万元。全县人均GDP达到17796元,相当于2150美元,消费结构从满足吃穿用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生存消费阶段,逐步转向提高旅游休闲提高生活品质,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阶段。2005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31.5%,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从1986年的46.0%下降到2005年的为32.7%。农村自来水的普及,轿车刚刚开始进入城镇居民家庭,住宅小区不断地涌现。
  特色旅游业郭洞、俞源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温泉品牌进一步打响,武义温泉度假区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胜地,牛头山森林公园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57.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03亿元。
  基础设施和城乡发展1986年~2005年武义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1.88亿元,形成了社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结构特点与优势明显的局面,内通外畅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金丽温高速公路武义段、县城至西田畈连接线,330国道,43省道,44省道一、二、三期,武丽线一、二期等工程全面完工。建成高等级公路137千米。康庄工程全面铺开,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实施旧城改造近70万平方米。新建或改建了城市道路;温泉隧道、白阳山隧道相继贯通;明招桥、建设桥等桥梁先后建成;城市高层建筑逐步涌现;北岭新区步入开发阶段。滨江广场、湖畔公园、城市防洪工程等城市配套设施相继建成。电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110千伏百花变、熟溪变、桐琴变等输变电设施先后投入使用,220千伏温泉变开工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十百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启动实施124个整治村和15个省市级示范村建设。县城引水工程基本覆盖东北部乡镇,农民饮水工程启动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近17.6平方千米,城市人口达到近10万,柳城、桐琴等中心镇建设,中心镇集聚作用非常突出,城市化水平从2002年的32%提高到近40%。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