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居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15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居民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10
页码: 277-28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武义县1986年到2005年居民生活
关键词: 武义县 居民 社会生活

内容

第一节 经济收入
  农民经济收入
  1982年,武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的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由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经营灵活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其次,随着市场经济逐年孕育发展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改变了农民自耕自食、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使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于是出现了许多农村专业户,如种粮专业户、养猪专业户、养鸡专业户、养鱼专业户等等。专业化生产效率高,农民收入自然也就高了。第三,由于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此时正值全县工业、商业、建筑、运输等等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急需劳动力,于是就出现了大批农民向非农转移,或办厂,或经商,或打工,开拓了农民增加收入的门路。据2006年10月至12月的农村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农村实际劳动力为175733人,其中外出从业人数达104588人(包括季节性外出),外出从业人员中,有77263人在县内打工或自主创业,其余分赴全国各地。
  农民收入从1982年开始,增长较快。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5年人均年纯收入4340元,比1986年的502元增长8.63倍,年均递增11.47%。从1994年起,武义农民的工资性劳务收入明显增加,至2005年,达到年人均2009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7.9%,纯收入的46.29%。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86年的89.1%下降到2005年的51.7%。
  由于武义农民实际从业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民收入的产业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产业收入比重,从1986年的72.96%,到2005年下降为40.1%;第二产业收入的比重,由1986年的12.14%,到2005年上升为43.31%;第三产业(除去一、二产业的其他行业)收入的比重,由1986年14.9%上升为2005年的16.5%。
  从上表可见,农民经济收入差异较大。占全县农民人口14.02%的纯农户,人均年收入仅有1910元,只有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34.6%;占全县农民人口1.25%的办企业家庭,年人均收入27602元,是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的5倍,是纯农户人均收入的14倍多。
  此外,地区差别也较大。由于各乡镇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不同,农民收入也不同。县城周边及东北部一些乡镇收入较高;县西部及南部山区收入较低。2005年,最低的三港乡人均收入仅为最高的壶山街道人均收入的44.66%。
  城镇居民收入
  土地改革时凡没有分得土地、依靠工资或其他非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统称居民。他们一般居住在城镇,故亦称城镇居民,如国家干部、教师、医生、职工、工商业者、手工业者等等。后来,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办集体企业,私营工商业改造为国营或集体企业,其业主一律变为职工。所以在改革开放前的数十年内,职工的工资收入,就是居民家庭收入。全县城镇居民人口数,2005年统计是48690人。
  1986年,全县职工总数31733人,基本上都是国营和集体企、事业职工,民营和个体企业很少。职工原户口身份,大部分是居民,少部分为农民工。90年代,许多国营和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国营和集体企业职工数大幅度减少,而民营企业职工数却大幅增加,逐渐成为职工就业的主体部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职工的绝对数迅猛增长,居民的就业机会也大为增加。据统计,仅列为政府统计范
  围的全县职工数,2005年已达53339人(凡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私营中小企业都未列入统计),城镇登记失业率2.9%。
  职工的工资逐年提高,是提高城镇居民经济收入的又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武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行过数次工资改革,又经过多次调整,使全县职工人均工资成倍增长。1986年,全县职工工资平均每人每年1024元;到了2005年,已达16636元(限政府统计的职工)。
  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居民经济收入,基本上是工资收入;未就业的人员不能擅自进行个体经营。改革开放之后,政府经济政策放开,允许并且鼓励个体经营,以增加家庭收入。于是,不少居民自主开展工、商、运、服务等各行各业,扩大了经济活动的门路。
  鉴于上述多种因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提高较快。据调查,2005年武义城镇居民年人均总收入9978元,纯收入9693元。纯收入中,家庭成员工资收入占72.82%;转移性收入(退休金、养老金等)占14.78%;经营性收入占6.56%;财产性收入(如存款利息和房屋等不动产的租金)占5.82%。
  收入差别
  改革开放之后,各阶层经济收入在整体提高的前提下,具体阶层、家庭、个人收入的差别有所扩大。就职工而言,不同企业就有不同工资(国营企业高,民营企业低);不同行业也有不同工资水平。2005年工资最高的金融保险业,年人均工资45769元,工资最低的农林牧业,年人均工资18479元,两者之比是2.48:1。就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而言,由于家庭成员的就业情况、工资收入以及经营情况不同,经济收入差距也较大。据2005年100户城镇居民调查,10%的最高收入户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753元;10%最低收入户组,年人均仅有2544元,两者之比是7.37:1。少数最贫的城镇居民家庭,生活仍较困难,需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至于长期存在的城乡收入差别,改革开放之后,继续有所扩大。1986年城乡人均收入之比是2.03:1;2005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23: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普遍高于乡村农民人均收入。
  第二节 公共设施
  人民生活的提高,不仅与居民经济收入直接相关,而且还与公共生活设施直接相关。武义县委县政府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兴建了公共生活设施。
  饮水工程
  千百年来,武义城乡人民都以井水为饮用水。1975年,武义城内建成第一个自来水厂,改革开放之后,县城自来水厂不断扩建。2000年壶山净水厂建成,引源口水库之水,日供净水4.5万吨,不仅满足城内全部居民用水,并且向周边乡镇以及泉溪、桐琴等地延伸。南部的柳城、桃溪、新宅,北部的上茭道等乡镇也都相继建立了自来水供应系统,直到2005年,全县城镇全部、农村部分居民用上了合格的自来水,少部分边远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政府正在积极谋划解决。
  液化气工程
  生活燃料历来是个重要问题。自1992年组建了液化气石油公司后,就不断向居民供应代替薪柴的液化石油气(钢瓶装)。2005年武义城区开始建设更方便的管道液化气。截至2005年年底,武义城乡人民使用液化石油气用户已达5万余户。这个清洁又方便的生活能源,不但节省了许多柴薪和煤炭,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保护了山林,净化了空气,使武义出现了满目青山的生态环境。
  城乡道路工程
  改革开放之前,全县只有4条沙石公路,分别通往金华、永康,柳城和新宅。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十分重视道路建设。1998年,途经武义的金温铁路全线通车。2001年,途经武义的金丽温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武义县内,新建了多条通往各乡镇的公路,同时对原有公路实行改造,加宽升级。从2003开始,实施了“乡村康庄工程”,并于2006年(提前3年)实现了预定的工程目标。从此,武义县道路交通全面彻底改观。无论城乡,人们出行都可以车代步。
  通电工程
  80年代开始,城乡居民才逐步从电风扇、电饭煲到电冰箱、空调等较全面地使用家用电器,到了80年代末期,电力供应已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武义县的电力供应设施,随人民生活提高而扩大、发展。到1998年止,全县凡5户以上的村庄都已实现通电。偶有用电高峰,供电紧张,则先保证居民生活用电。
  通信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武义县的通讯设施也快速发展。8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自动拨号电话;90年代初期开始建设程控电话,至1993年,全县乡乡村村全面开通程控电话;至90年代后期,移动电话也覆盖了全县乡村。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日渐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电话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截至2005年,全县城乡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20692户,小灵通34173户,移动电话(手机)160904户,宽带电脑用户7413户。
  广播电视工程
  武义县的有线广播70年代基本普及到每个乡村。80年代起,改为调频广播,并成立武义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有线、无线两种手段播出,使群众及时了解武义新闻。
  1978年下半年,在壶山顶上建起第一座电视差转台,武义城内第一次可以收到电视。1987年,壶山顶上又建成卫星电视收转站,随后又在各乡镇建起46座收转站,供全县人民收看比较清晰的电视。1992年12月开通县城有线电视,随后向乡村推进。截至2005年年底,全县已完全普及电视,据调查,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40台,农村每百户拥有110台。其中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61000户,可收到电视节目30余套。
  休闲旅游工程
  从90年代末期开始,武义城内陆续建成一批供市民游玩、休闲、健身的公园,如地处城南的梅郎公园,地处城北的壶山公园,地处城中的滨江广场和湖畔公园等等。21世纪初,各乡镇,甚至大一点的村庄,也都因地制宜的建成一些休闲场所。所有这些休闲场所均免费进场,方便群众休闲娱乐。武义县还利用各地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陆续开发出诸多旅游景点,如郭洞、俞源、清风寨、大红岩、寿仙谷等等,吸引成千上万地外地游客前来游览。图44:壶山公园一角(摄于2000年)
  第三节 民生政策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增强,有利民生的政策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实惠。1986年至2005年出台的直接关系人民生活的政策,择其要简介几项:
  废除凭证购物制度
  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上各类物资相对紧缺,国家普遍实行计划供应。大至粮食、食油,小至香烟、火柴,基本上所有生活用品都要凭证或凭票购买,购买数量有严格限制。例如居民每人每月口粮12千克,食油125克等等。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物资越来越丰富,于是从80年代开始,各项计划定量供应的物资,逐项放开,自由买卖;1993年1月1日最后取消粮票,全面结束了历经40余年的计划供应时代,出现了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生动局面。
  义务教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武义县居民子女只有少数能上学,绝大多数人上不了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向工农开门,国家提倡普及教育,上学人数显著增加;但仍然有小部分人上不了学。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施行,要求全部适龄儿童都上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6年和初中3年)。武义县认真贯彻执行。贯彻初期,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些儿童未能入学,或者未能读完9年。教育部门每年都做艰苦的入学动员工作。武义县从1994年起,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只收杂费;杂费也规定最高限额,不许乱收费,以保证适龄儿童都能上学。1996年,武义通过省“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达标验收,被省政府命名为“两基”工作先进县。至2005年,武义县小学生、初中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9%以上,并且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也达到95.78%,初中毕业升高中比率也达95.4%。
  医疗保险制度
  (详见第二十八编第五章第四节、第八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详见第二十八编第五章第九节)
  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武义县从80年代末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除上述医疗、“低保”等几项制度外,主要的还有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女工生育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等等(详见29编第5章)。这类保障制度由政府有关部门主管、由政府贴放一定资金、有社会福利性质的非盈利社会保障。据2005年年底统计,参加职工养老保险33008人、工伤保险17065人、失业保险27016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70403人、失地农民保险2139人。
  图45:繁荣的星光菜场(摄于2005年)
  免除农业税费
  为了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2005年国家宣布免征农业税,从此持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农民欣喜无比。随后,不少属地方政府规定收缴的“费”,也相继免除。相反,农民还享受诸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多项补贴。
  第四节 生活消费
  基本生活消费
  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逐年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武义县农村居民的生活费支出从1986年人均507元提高到2005年的3767元;武义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支出,从开始调查的2003年人均5170元提高到2005年的6504元。城乡生活消费都提高比较快。其中虽有部分物价因素,但主要因素是居民生活品质提高。
  80年代开始,武义居民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生活过渡,饮食需求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主食消费比例逐年减少,副食品和其他食品消费大幅增加。据抽样调查,农民口粮消费量从1986年的人均312千克(原粮),下降到2005年的211.3千克,主食消费支出占全部食品消费比重,也从40.63%下降为28.91%;副食品,如猪肉、牛羊肉、鱼虾、禽、蛋、酒等消费支出比重,则从34.77%上升到59.37%;水果、饮料等其他食品消费支出,也从20.56%上升到23.33%。1986年,农民用于“吃”的消费支出年人均233元,2005年增加到1404元。但由于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吃”的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却从1986年的46%下降到2005年的37.3%(城镇居民为31.54%)。
  80年代中期,人们对穿的要求,开始从“穿暖”向“穿好”变化。到了90年代,武义城乡已基本上看不到有人穿补丁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象不见了。许多年轻人为了赶时髦、比名牌,往往未及衣服穿旧就丢弃,去买新的;许多年长人追求呢、毛、绒、丝等优质优料衣服。鞋子,不再由家庭主妇一针一线做成,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民,基本上都穿皮鞋、旅游鞋、解放鞋等等商品鞋。穿草鞋赶路的情况,在80年代初期就已基本不存在。
  住房条件,改革开放之后变化很大。首先是住房宽敞了,城镇居民住房2005年已达人均43平方米,农村居民住房2005年已达人均48.7平方米。多数房屋属于改革开放之后新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砖木结构,原先比较普遍的泥墙、土瓦、平房,到了90年代末期已很少见。住户房内设施相对完备,城镇住户97%使用自来水和液化气,农村较大村庄也基本用上自来水和液化气。城乡住户都比较讲究宅内装修,使居住环境更实用、舒适、美观。装修费用少则万元,多则数万元,甚至十多万元。
  “行”也是生活要素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建设,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武义居民“行”的状况变化很大。到了2000年前后,步行赶长路的情况已基本不存在,自行车也
  图46:城镇居民小区(摄于2005年)
  多被用作短途交通工具,稍长距离则坐公交汽车,年轻人或者骑摩托车。2000年之后,家用小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据有关部门调查,2005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41辆、自行车194辆、电动助力车15辆、家用汽车5辆;农村每百户居民拥有摩托车46辆、自行车136辆,少数较富裕农民家庭也开始有家用小汽车。
  由于居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加速了家庭生活现代化和电器化,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演变。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用”(除衣、食、住外的费用)的消费突出起来。据资料记载,武义县农民1986年“用”的支出年人均仅有84元,到了2005年已提高到1356元,在全部生活费中的比重,也由16.6%提高到36%。武义县城镇居民“用”的支出,2003年就超过了用于“吃”的支出。70年代,人们以买得“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为满足;80年代末期以买得“新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为满足,90年代末期以买得“时新三件”(空调、摩托车、手机)为满足。到了21世纪初,人们又以“现代三件”(汽车、电脑、摄像机)为追求目标。
  在经济收入不高时,家庭生活中的“用”,基本上是必需的用品用具,很少有奢侈品;经济收入高了,生活中就增加了美容美发,保健养颜,休闲娱乐,旅游观光,购买服务等消费内容,而且越来越普遍。
  居民财产积累
  武义县人民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富余之后,就普遍开始重视财产的积累,而且越积越多。
  投资房产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政策、观念不同,经济条件不具备,很少有私人建房,很少有房产交易。改革开放之后,政策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居民经济收入提高,普遍出现了改善居住条件、购置房产的需求。于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武义城乡各地到处出现了建房热潮,直至2005年仍然到处可见建房工地。有的是由居民自己办理一定手续后,独家建造;有的是由开发商开发建造商品房,然后卖给居民;有的则由政府出面统一规划,整片拆迁——拆除老旧房子,建设现代化新房,按一定程序转让给居民。到2005年止,武义城乡居民除少数山村之外,大部分人所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80年代建造的新房子;改革开放之后从未投资过房产、仍然住老旧房子的居民,已属少数。全县人均居住面积,城乡都接近或超过50平方米,而且还在不断增加;90%以上的住户,都有自己的房屋产权。有的居民还拥有多处房产。据县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仅2005年,商品房在建面积85.6万平方米,竣工19.26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面积29.92万平方米,销售总额达65832万元。
  存款储蓄居民存款,从80年代初期开始逐年增加。2005年年底,城乡居民存款共有29.53亿元,人均9000元左右,远远超过一年的人均收入。
  投资创业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政策宽松,不但允许而且鼓励城乡居民创业,开展多种经营。有的人开办企业较早,经过近20年的努力,少数人已经创造了千百万、甚至上亿元财富,更多的人是积蓄一定资金之后,从事较小规模的经营活动。例如,购买一辆汽车,搞个体运输;买几台机器设备,办个小工厂或小工场;承包一片土地,搞农业开发;租赁一处房子,开个旅馆或商店,等等。
  投资股市1990年前后,中国逐步恢复企业股份制度。90年代初期,有部分居民逐步参与炒股。直到2005年,城镇居民炒股已经比较普遍,乡村仍然较少。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