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13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2.2
页数: 5
页码: 236-24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1982年到2005年人口构成情况。包括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构成、民族构成、在业人口行业职业构成、老龄人口等几方面。
关键词: 武义县 人口 构成

内容

性别构成
  1982年武义人口总数300753人,其中男性158377、女性142376,男女性别比为111.24(女性为100做比较,下同)。1990年武义人口总数是321131人,其中男性168297,女性152834,性别比为110.12。2000年武义人口总数是327900,其中男性170932、女性156968,性别比为108.9。2005年年末全县人口328409人,其中男性170629人、女性157780人,男性占总人口的51.96%,女性占总人口的48.04%,男女性别比例为108.14。金华市男女性别比例为105.40,浙江省为105.57,全国为106.74。以上资料显示,武义人口中男女性别比失衡,高于全国、全省及全市。
  年龄构成
  1990年以后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低年龄人口减少,老年和青壮年人口增加,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2000年全县人口中,0岁到14岁人口为58779人,占总人口的19.51%;15到64岁210588人,占总人口的69.91%;65岁以上31855人,占总人口的10.58%。2005年全县18岁以下有60484人,占总人口的18.42%;18岁到35岁的有77291人,占总人口的23.53%;35岁到60岁为140360人,占总人口的42.74%,60岁以上为50268人,占总人口的15.31%。百岁以上有6人。
  文化构成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均得到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县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250101人,占6岁以上人口数的88.11%,比1990年上升8.86个百分点。其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2.18%,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占11.57%,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6.27%,接受小学教育的占38.09%,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占11.30%,比1990年下降11.49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2000年全县人口中,汉族人口293221人,占总人口数的97.34%;少数民族人口共8002人,(其中女性3994人),占总人口的2.66%。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7328人,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87人。畲族是武义历史上主要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增加是改革开放后婚嫁迁入和来武义务工人员增加所致。武义的少数民族已由1982年的8个增加到2000年的22个(不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4人和未识别民族数的1人),其人口数亦由6094人增加到8002人,按少数民族人口多少排序为畲族7218人,苗族211人,布依族161人,侗族103人,土家族55人,壮族52人,彝族32人,蒙古族32人,回族21人,满族21人,水族16人,白族14人,黎族14人,哈尼族8人,仡佬族8人,瑶族7人,朝鲜族6人,维吾尔族6人,藏族5人,傣族4人,土族2人,傈僳族1人。
  在业人口行业职业构成
  2000年全县在业人口占总人口63.27%,比1990年下降3.71个百分点,其中女性在业人口占43.82%;按产业分,从事第一产业的比1990年下降17.07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上升7.77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上升12.65个百分点,呈现从事第一产业的富余人员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良性发展趋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按行业比重分,从事制造业的占17.94%,农林牧渔业60.23%,建筑业3.34%,交通运输邮电业2.98%,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占0.86%,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6.53%,金融保险业0.61%,社会服务业2.02%,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占1.91%,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占1.64%。
  在业人口中各种职业的比重,除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下降10.26个百分点外,国家机关党群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生产运输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所占比重都有所上升。
  农业和非农人口比重变动1985年后,特别是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以后,非农业人口增长迅速。2000年非农业人口41195人,比1990年的33104人,增长1.24倍。2005年武义县的非农业人口达48690人,是1990年的1.47倍。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分别为14.83%和85.17%,各上升和下降4.42和3.33个百分点。
  老龄人口
  1990年武义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33242人,占全县人口321131的10.35%,全县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中男性占50.86%,女性占49.14%。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120人,占老龄人口的0.36%。
  2000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有43877人,占人口总数327900的13.38%。老龄人口男性占51.69%,女性占48.31%。老龄人口中90岁以上老人有278人,占老龄人口0.63%。百岁以上1人(女性)。
  2005年武义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50274人,占全县总人口328409的15.31%。比1982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8.85%,上升了6.46%。2005年武义县老龄人口中男性25811人,占老龄人口的51.34%,女性24463人,占老龄人口的48.66%。百岁以上6人,男性3人,女性3人。
  老龄人口文化程度构成2000年全县60岁以上老龄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54.68%,文盲人口占45.32%。比1990年分别上升38.07和下降24.36个百分点。老年文盲人口占全县文盲人口的72.57%。
  百岁老人2005年年末的户籍人口中,健在的6位百岁老人中有3位男性3位女性,其中最年长的为壶山街道中南社区的应朝盈(男,生于1902年7月)和桐琴镇上仓村的朱兴英(女,生于1902年8月)。此外还有王宅镇上四保村的汤樟溪(男,生于1904年6月);泉溪镇董源坑村的朱仙兰(女,生于1905年1月);新宅镇塘头村的陈大文(男,生于1906年4月);熟溪街道郭上村的徐翠芳(女,生于1906年11月)。
  已故百岁老人1997岁~2005年已故百岁老人有:竹客乡江坑村曾道明;县城南上街程玉笙;新宅镇上少妃村杨喜廷;熟溪社区徐舍牛;塘头村徐秀枝;鸣阳社区卢凤多;白阳街道徐春招;泉溪镇麻田村郭云香;柳城镇清坑村李王凤;王宅镇上四保村钟舍妹,以上共10人。1986岁~1996年已故百岁老人缺资料。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