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筑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10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建筑业
分类号: F407.9
页数: 8
页码: 203-2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的建筑业1993年5月,武义县设计室更名为武义县工业民用建筑设计所。1998年10月,武义县工业建筑设计所与成立于1985年的武义县建筑设计室合并成立武义县建筑设计院,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至2005年有职工36人,已取得省建设厅批准的建筑乙级设计资质。能承担建筑II级、大中型公共建筑工程、高度24米~50米的一般公共建筑工程、20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工程等项目的设计工作。代表性建筑设计项目有:1990年,完成12层电力大厦的设计;1995年,完成15层中国建设银行武义支行大楼的设计;2002年,完成清水湾温泉度假村建设的总体设计。为全民事业单位,具有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现有员工13人。
关键词: 建筑业 武义县 质量管理

内容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与勘测
  1993年5月,武义县设计室更名为武义县工业民用建筑设计所。1998年10月,武义县工业建筑设计所与成立于1985年的武义县建筑设计室合并成立武义县建筑设计院,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至2005年有职工36人,已取得省建设厅批准的建筑乙级设计资质。能承担建筑II级、大中型公共建筑工程、高度24米~50米的一般公共建筑工程、20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工程等项目的设计工作。代表性建筑设计项目有:1990年,完成12层电力大厦的设计;1995年,完成15层中国建设银行武义支行大楼的设计;2002年,完成清水湾温泉度假村建设的总体设计。
  1995年4月,成立武义县规划设计室。为全民事业单位,具有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现有员工13人。县规划设计室承担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城市控制性规划及详细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型工程项目选址的可行性研究。至2005年,县规划设计室先后完成了城区景观设计,武阳中学、武义一中以及西片区、胡处片等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区拆迁回建区建筑放样地形修测、工业区土地征用地图编制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1995年7月,组建武义县规划设计室测量队,归属建设环保局。2003年12月取得丁级测绘资质,现有职工5人。近年来先后完成北岭新区框架道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和该区内行政副中心6家单位的勘测定界工作,完成栖霞花苑、新实验小学、金湖银厦花苑、新教师进修学校、社会福利院等工程的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新址勘测定界及放样定位等工作。
  第二节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队伍
  改革开放后,建筑业的发展加快步伐。至80年代末,武义县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企业9家,另有建筑工程队24个,建筑施工从业人员4975人。
  1991年~1995年,建筑业在武义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开发区建设的兴起,建筑施工规模成倍增长。1994年,为促进建筑业发展,县政府颁发《关于加快发展建筑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思路、发展方向和重点目标。是年全县建筑施工企业共24家,有6家在资质年检中提高了等级,其中县建筑公司由三级升为二级。1995年,县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县建筑业工作会议,同时筹备成立了武义县建筑业协会,共有团体会员31家。至1995年年底,建筑业从业人员6832人,施工项目482个,竣工项目256个,全县建筑业竣工产值1.21亿元,武义建筑施工队伍开始向外发展,到山东、江西、金华、永康等地承揽工程。
  1996年~2000年,武义建筑施工队伍处于一个整顿提高阶段。由于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施工单位不断增多,一些外地二级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进入武义承揽较大的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1996年,根据省防止发生工程质量重大事故紧急电话会议的精神,建设环保局组织对17家施工企业的252个在建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通报批评了事故隐患较多的6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同时开展首届建筑工程质量评优活动。1997年,根据省建设厅《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安全条件审查暂行办法》的规定,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大检查,查处了一批劣质工程。1998年是建设部规定的建筑质量安全年,26家建筑施工企业根据要求进行自查,县建设环保局组织抽查,对检查情况作了通报。1999年,严格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年检和安全资格认证,报检的34家企业,通过年检的30家,降低资质1家,注销资质1家,暂缓年检2家。2000年底,全县共有建筑企业33家,从业人员4577人,建筑业总产值1.61亿元。
  2001年~2005年,全县建筑业在进一步规范市场规则、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2001年,全县共有建筑企业31家,建筑业从业人员4900人,完成施工产值3.31亿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2002年,根据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全县建筑企业资质的重新就位工作,公布《武义县资质就位的建筑业企业名单》,规定各企业必须按新的企业资质范围承接工程业务。至年底,全县共有有资质建筑企业24家,其中房屋建筑工程三级11家,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三级5家,其他三级资质企业8家。建筑业从业人员4308人,完成施工产值4.31亿元。2003年~2005年,武义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变化不大。2005年年底全县建筑业有资质企业23家,从业人员5176人,完成施工总值5.42亿元。
  施工技术
  80年代,武义城区房屋建筑一般采用砖混结构。90年代,出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体系,并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技术,以减少不均匀沉降,且在各楼层设置圈梁。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箱式基础或桩基础,同时用于建造地下室。14层以上高层建筑基础,大多采用桩基或箱形基础加桩基技术。房屋墙体在武义县域自80年代起基本采用红砖砌筑方式建造,除少数农民为节省材料用空斗技术砌墙外,绝大多数房屋墙体都用标准实心红砖砌筑。2002年7月,县政府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在城区房屋建筑中禁止使用预应力圆孔板,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改用多孔黏土砖。进入新世纪后,部分档次较高的建筑物采用玻璃幕墙及新工艺、新技术。房屋屋面80年代基本采用平瓦覆盖坡屋面。民用建筑中的住宅、学校、商业用房等大部分改用平屋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面增设防水层(沥青油毡等)。为了解决雨天渗漏问题,屋面防水技术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后,多层住宅屋面式样又有变化,多在主楼层上加造半层,屋面覆盖英红彩瓦,造成阁楼形式,增加使用空间。
  90年代后住宅设计有复式、半复式、错层、跃层等形式,套内出现大厅小居室设计,空间舒适感不断提高。住宅的通风、采光、隔音、节能等条件以及生活功能都不断完善。但房屋设计式样仍然比较单一,仍以方框形商住楼为主;建筑高度仍以3层~5层为多,且空间变化极少。进入新世纪后,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提高较快,高层建筑及综合利用地下层的多功能住宅区逐渐增加。至2005年年底,城区有10层以上高楼13座。
  质量创优评奖
  武义县于1996年开展首届建筑工程质量评优活动,有5项工程分别评为“壶山杯”优质工程和武义县优秀工程,温泉山庄公共部获得金华市“双龙杯”优质工程奖,行风大厦工程被评为金华市优秀工程。自1996年起,武义县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武义县建筑业协会逐年公布武义县“壶山杯”优质工程和武义县优秀工程。2005年,获武义县“壶山杯”优质工程的有:县九建施工的武阳中学食堂和桐琴菜市场一期菜棚;浙江宏远市政公司施工的明招大桥;武义县天宇建筑公司施工的桐琴赵宅综合市场A幢;武义阳光建筑公司施工的下杨中学食堂餐厅。
  至2005年年底,武义县建设项目获得省级优质工程奖的项目有:2004年8月,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施工的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获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奖;获得市级“双龙杯”优质工程奖的项目有县八建施工的武义县水利水电大楼和县九建施工的武义县第二中学教学楼等8项。
  
  第三节 质量管理
  质监
  1985年10月,武义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简称质监站)成立,是全金华市最早建立的县级质监站,为打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局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1986年4月,金华市首次县(市)级质监站站长工作会议在武义召开,对武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验进行推广,《浙江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都作了专题报导。
  1986年~1990年,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有关文件规定,明确质监站是在政府领导下履行工程质量监督的专职执法机构,并实行站长负责制和受监工程质量监督员负责制。县质监站相继制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系列相关规定,确保监督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全县建设工程质量的上升。在此期间,开始签发施工许可证制度,对无证设计、无照施工、越级承包工程施工项目的行为进行了清理整顿,对施工企业进行每季一次的质量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促使工程质量逐年上升,工程质量的优良率从0提高到28.95%。
  1991年~1995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逐步加强。县建设环保局先后制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评定办法及范围》等规章制度。1992年3月建立质监站试验室,承担全县建筑材料的检验工作,对钢筋、水泥、红砖、沙石料等常规材料在使用前进行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之中。
  1996年,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建筑业协会制定了《壶山杯优质工程奖和武义县优秀工程评审办法》,成立武义县工程质量治理领导小组和建设工程项目执法办公室,开展首届工程质量评优活动。
  1997年,部署了对“八五”计划以后竣工和在建工程的全面质量大检查,严肃查处了部分劣质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普遍提高,全县建筑工程优良率达到46%。1998年是建设部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年”,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制定了有关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必须使用冷轧带肋钢筋的规定。县质监站对34家建筑企业进行建筑质量大检查,评出优质工程4项,优秀工程6项。
  2000年4月,县质监站试验室经省局审定为建筑工程叁级检测(试验)室,获得省建设工程检测(试验)室资质等级证书。县质监站制定了《武义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样制度》等文件并付诸实施。2000年9月,县质监站对全县6个工业园区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无证设计、无资质施工、无质量监督等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限期改正,为消除工业园区建设工程质量隐患、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年根据上级部署,对全县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拉网式检查,从而消除全县中小学校舍建设中的质量隐患。2000年10月,根据省建设厅有关规定,县质监站对工程质量的“核准制度”改为“备案制度”,由授权执法转变为委托执法。
  2002年武建〔2002〕16号《关于委托武义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通知》,赋予县质监站对监督过程中发现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行为,履行政府监督管理的法定义务和职责。县质监站配合有关单位贯彻执行县政府《关于在武义县建筑中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实施意见》,开展全县砂、石质量专项整治,组织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新标准、新规范,指导施工企业合并重组,资质就位,取消四级资质施工企业,促进了全县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2005年,县质监站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三级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正式开工前,严格做好项目审查工作,对参与建设各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质量责任制落实措施的书面管理文件资料一一查证;施工过程中严把执行标准关,在地基与基础部分、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不定期,不通知和巡回式抽查;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依照程序严格把关,逐项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截至10月底,完成监督竣工工程53个,计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达100%。
  监理
  1995年5月,随着金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的成立,全市开始正式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1999年6月,武义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为县建筑设计院控股的股份制公司。1999年12月,县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武义县工程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及其以上、工程造价在100万元及其以上纳入招标的建设工程和工程造价在50万元以上的地下工程,必须实行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施工招投标前确定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自此,武义县域的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全面铺开。
  2002年12月,武义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重组,全部股权由建筑设计院职工个人持股。2003~2004年,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所监理的项目中,武义二中教学楼工程和星光瓜果市场综合楼工程获市“双龙杯”优质工程奖,县医药公司综合楼工程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2005年4月,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整体拍卖,由新股东重新组成股份制公司。
  武义县房屋及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大部分都由外地资质较高的监理企业实施工程监理。至2005年年底,外地在武义实施工程监理的企业共有11家,受委托监理建设工程21项,促进了武义县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四节 建筑管理
  建筑资质管理
  建筑安装企业技术登记审批,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建筑企业和农村建筑队及联建公司为登记单位。企业等级的核定审批工作采取分级管理。一、二、三级资质报省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四级资质报市(地)建设主管部门批准。未达到规定的建筑队、修缮队、油漆粉刷队、水电安装队等,由县(市、区)建筑主管部门批准为等外级资质。在实施过程中批准权限根据建筑队伍的发展需要时有变动。企业资质每年进行一次年检,合格者保留原等级,符合升级条件的可以直接升一级或暂定升一级;不合格者,予以降级或取消其资质等级。1989年底,全县有三级资质企业1家(县建),四级资质企业8家,非等级甲类企业6家,非等级乙类企业2家。1994年,全县有二级资质企业1家,三级资质企业3家,四级资质企业21家。至2005年年底,全县已有二级资质企业4家,三级资质企业19家,涵盖10多个专业门类。
  建筑证照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及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活动中,必须持有相关证照。施工企业参加工程建设施工投标、承建工程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等三类人员必须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工程项目经理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项目经理资质等级证书。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中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各类管理人员以及泥工、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水工、电工、电焊工、起重司机等各类工种操作人员都必须持有上岗证书。
  建筑市场管理
  1986年,县政府颁发《关于加强武义县建筑工程开工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整顿和规范了建筑市场,纠正了建筑市场的混乱现象,保证了建筑工程按规定程序报批施工,并把全县50多个预制构件产品质量和全县政府、国有、集体投资建设的绝大多数项目纳入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严格签发施工许可证制度,对无证设计、无照施工,越级承包工程项目的行为进行了清理整顿。
  90年代,县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建筑业的实施意见》等规定,加强了建筑市场的发包管理、承包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规范建筑市场行为。1999年5月,县政府召开全县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会议,县建设环保局先后制定了《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评审办法》、《部分建筑材料检测实行见证取样的暂行办法》,使全县建筑施工管理和建筑市场管理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对全县报检的34家建筑企业,严格进行资质年检和安全资格认证工作。2000年,县建设局组织对全县6个工业小区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无证设计、无资质施工、无质量监督等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限期整改,为消除工业园区工程质量、安全隐患,促进乡镇工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1年~2005年县建设局相继转发或制定《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建筑工程承发包行为,确保安全质量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建筑业项目经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加强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技术责任制的暂行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监理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的颁发与实施,激励建筑业争先进、创一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在此期间,县建设局积极组织贯彻实施新标准、新规范,开展全县砂、石、承重支撑架施工、施工现场钢管扣件使用、预防坍落事故等专项整治工作,同时对外进施工企业、外进监理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并指导本地施工企业合并重组,资质就位,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
  第五节 建设工程招投标
  1986年9月,武义县开始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度。经过连续三年建设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并初步取得了这项工作的经验,在此基础上,1989年对招投标制度进行整顿。尔后招投标工程不断增多,到1993年,全年完成工程招投标的建设项目已达到53项。1994年10月6日,武义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召开新兴路施工招标开标会议,会议设评标小组,采取百分制评分法,根据评分结果以得分最高者当场确定为中标单位。由此,成立评标小组采取百分制评分法成为建设工程招投标的主要方式。
  1995年8月7日,制定了《武义县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武义县最早制定的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的暂行办法。同年8月16日,武义县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导小组印发了《武义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招标投标评标办法》,使建筑工程招投标评标程序逐步走上轨道。1996年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有较大进展,采用招标方式发包的工程数量增加。1997年,建筑工程投资额逐渐增大,一年中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30个,通过招投标发包的工程占96.7%,节约资金916万元。1998年,全年共完成工程招投标24次,占92.3%。通过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建筑市场初步形成了有序竞争。
  1999年12月23日,县政府制定了《武义县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实施办法》和《武义县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管理办法》。各种实施办法的相继出台,使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工作走上正轨。全年应实行施工招标的工程22项,实际通过招标择优确定施工单位的21项,招投标率为95.5%,工程报建率上升至90%。
  2001年4月10日,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通知》,以加强对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同时对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或者单位工程预算造价在25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是否实行招投标由建设单位自定。凡实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不实行招投标的,由建设单位以洽谈方式进行发包。交通、水利、电力、邮政、电信、广电等专业建设工程亦要求加强招投标管理。2002年9月25日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武义县建设工程施工无标底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该办法将原招投标实施范围中的单位工程预算造价在25万元及其以上所有建设工程项目修改为20万元及其以上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均实行无标底公开招投标;同时也明确了建设地点在武义县范围内的所有工程施工招投标均须进入县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实行交易;规定了单位工程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或工程预算造价20万元以下5万元及其以上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均应参照无标底招投标的办法,该办法对招标工程应具备的条件、投标人的确定、投标文件的审核和发放、投标保证金和履行保证金、投标报价、开标、评标、定标及评标办法等内容作了更加详细的规定,特别是采用无标底招投标办法后,招投标中泄标、串标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原则得以体现。2002年,按规定应纳入招投标范围的建设工程100%进入交易中心进行招标,共完成了招标项目153项,节约资金达7221万元。2003年,为规范有形建设市场,进一步完善了无标底招投标管理和调整充实了评标专家库,全年共完成工程招标223项,节约资金近2亿元。
  2004年11月19日,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全县招投标统一平台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四大块的交易必须进入县招投标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中心严格按照“规范、高效、公正”的运行原则,建章立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心队伍建设,全年共完成建设工程公开招标197项,节约资金1.56亿元。2005年,县招投标管理委员会认真开展招投标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制度,通过项目审核、保证金缴纳、开标评标、中标公示等环节抓好强制招标项目的监管,依法处理投诉举报问题。下半年县政府着手规划建立乡镇(街道)招投标分中心工作,经过近半年的调查研究,于2005年12月31日印发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招投标分中心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县招管办、县招投标交易中心对分中心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业务操作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招投标分中心的机构、设施、制度,单位工程进入分中心的操作范围、收费问题、工作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从而为完善全县招投标工作网络体系,统一招投标运作机制,使村级各类招投标活动纳入依法、有序、规范的操作轨道。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