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矿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07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矿产
分类号: P617.255
页数: 7
页码: 164-17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武义县的矿产,萤石、地热与矿泉、非金属矿、金属矿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武义县 矿产 矿产资源

内容

第一节 萤石
  萤石矿床分布
  武义县是环太平洋西岸展布的闽浙萤石成矿带中萤石矿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段,已知矿床(点)有180余处。由于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围岩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以3个密集群体分别分布。在武义北部的称“武北矿田”,分布于武义南部的称“武南矿田”。而分布于武义东部桐琴镇范围的萤石矿床群体,仅由12个小型矿床和矿点组成,萤石储量甚少,难具规模开发。
  武北矿田矿田分布面积达900平方千米以上。西部跨入金华市南境,东部延伸到永康市西境。已知矿床(点)126处。其中出露武义境内有75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0处。主要分布于白洋、壶山、熟溪街道和履坦、茭道、王宅、大田、白姆、泉溪等乡镇。
  武南矿田矿田分布面积200平方千米,已知矿床(点)6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1处。主要分布于俞源、桃溪、柳城、坦洪、西联等乡镇。由于矿田发现较晚,直至90年代才开始较为系统的勘查。
  资源调查与勘探
  1985年~1988年,由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韩文彬、张文育、黄文明、葛广福等人组成,并由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参加的专题研究组,对“武义盆地萤石矿田控矿条件、成矿规律、找矿方向”进行了专题调查,撰写了《武义县盆地萤石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专著。
  武义萤石矿床的勘探工作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进入武义进行萤石矿勘探的单位,分别对以下众多的矿床进行了勘探,列表如下:
  萤石储量
  前志(1990版)记载武义萤石矿石总贮量为4000万吨左右。2003年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境73处已勘查查明储量的萤石矿床、矿点的统计,矿物量大于100万吨的大型萤石矿床5处,其中累计查明矿物量844.6万吨,矿石量1701.0万吨。矿物量在20万~100万吨之间的中型萤矿床11处。其中累计查明矿物量406.5万吨,矿石量737.6万吨。矿物量在5万~20万吨之间的小型萤石矿床13处,其中累计矿物量128.6万吨,矿石原矿储量249.6万吨。矿物量小于5万吨的矿点50处,累计查明矿石量144.8万吨(未计算氟化钙储量)。全境共查明矿物量为1379.7万吨,矿石量为2688.2万吨。具体列表如下:
  第二节 地热与矿泉
  县境北部各乡、镇均有上升泉出露,冬季水温19.5℃,高于年均温度2.6℃,系属低温地热异常区。至2005年,县境内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温泉有4处。
  溪里温泉1971年,东风莹石公司探矿矿井延伸至330米中段,发生突水,水温为42.6℃,水压16.5kg/cm2,突水量4000~6700m3/日。2000年由县风景旅游局开发,建成温泉浴池。2003年,清水湾温泉旅游度假村建成正式开业运营。
  塔山温泉1976年,浙江冶金地质大队钻探塔山萤石矿,其中ZK13孔发现涌水,溢出地表1.2米,水温33℃,自流量40m3/d,抽水量180m³/d。1982年,县科委牵头,由县鱼种场和县矿业公司作罗非鱼越冬试验,翌年建成鱼种养殖场。1988年,省水文地质工程设计院在塔山附近作地热勘探,发现WR2孔,在孔深364.74米时,涌水量485m³/d,孔口水温38℃。1991年县风景旅游办公室和省工程勘察院对WR2孔采用胶板作渗入冷水止水后,孔口水温达41.2℃,涌水量151.29m³/d。1995年武义温泉山庄建成开发。
  鱼鳞角温泉1965年,东风莹石公司探矿井深180米中段,发现热水水温36.5℃,涌水量2500m³/d。1998年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对264.5米矿坑热水水仓实施开发工程,成井后井底水温41℃,井口水温降至28.5℃,出水量1248m³/d,能为农业开发热带生物蔬菜与养殖提供优良的热能资源。
  百花山矿泉水位于白洋街道百花山工业园区,1987年经国家部级评审,确认是优质可饮用的天然水,水质中偏硅酸含量高达81.3mg/L,并含适量的氟、硒、溴、钼、硼酸等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已建成柯士品牌的矿泉水厂。
  第三节 非金属矿
  花岗岩大莱花岗岩体,分布于以新宅镇大莱村为中心的11平方千米周边,先由县萤石矿山公司陈南山、郑林俊等人提交踏勘报告,后经省第三地质大队勘查圈定,拓矿长180米,宽90米,最大标高860米,最低标高800米,高差约60米。石材为素色,花色均匀,光泽度75~80左右。储量计算,视理论荒料率64.83%,荒料块度大于0.71立方米,占62.95%,推断矿石量为40.55万立方米,荒料量24.29万立方米。
  辉绿玄武岩位于柳城镇南郊0.5千米处的西溪南岸,分布面积34500平方米,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50米,推断荒料7.76万立方米,色纯黑,质优者用于工艺雕刻,碎石为当前高速公路铺石最佳碎石料。
  建筑基础石料大面积分布于武义至宣平断陷盆地四周的火山岩层中,以凝灰岩、粗玄岩最佳,分布范围最广。累计探明储量2592.21万立方米,其次为盆地内部的玄武岩和沙砾岩,樊岭粗玄岩储量最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建筑河沙广泛分布于钱塘、瓯江两大水系干流和支流两岸的河滩中,系由水流冲积而成。近年县人民政府为保护耕地和河道的安全,已责成县国土、水务部门实行规范管理。
  砖用黏土砖用黏土原采自农田底层亚黏土,后改用广泛出露于丘陵地带的玄武岩风化的红黏土。境内主要分布于履坦镇的茶山、郭塘,壶山街道的北缸窑、西畈、桃溪滩一带,白洋街道的白阳山西麓、东麓,熟溪街道的南缸窑、林村,柳城西溪南岸。
  瓷土矿丁鸟瓷土矿矿床位于柳城镇丁鸟村北坡,由蚀变凝灰岩风化而成。矿体长130米,宽100米,厚0.8米~5.6米。主要矿物为高岭土、蒙脱石。产品主要用于橡胶填料。
  古竹陶瓷土矿矿床位于武义城南10千米,即大田乡古竹村南0.5千米,由凝灰岩蚀变风化而成。分猫形山块段,贮量32361吨。麦磨山块段,贮量16767吨。寺后山块段,贮量10870吨。八面山块段贮量15601.9吨。总合计储量为75600吨。
  紫红陶土广泛分布于武义至宣平盆地的白垩系紫红砂岩。经过对柳城镇龙福寺、桃溪镇枯枝蓬、大田乡代石村等地的地质调查,全面采样、化学分析和物理鉴定,最后由“中国宜兴陶瓷研究所”论证并小样试烧,证明覆盖于武义至宣平盆地巨厚的紫红色粉砂岩乃属有重大开发意义的“紫红陶土”,贮量可观,开采方便。1993年武义陶器厂曾利用紫砂岩土开发生产琉璃瓦、墙石砖、花盆。
  麦饭石产于白姆乡长蛇形,预测资源量1852万吨,含微量元素40多种,有益人体元素丰富,且易溶出,具有较强吸附有害物质,对高氟水和低氟水有双向调节作用。
  第四节 金属矿
  弄坑金银矿位于柳城镇三笋坑,有矿体60余个,单个矿体长5米~50米,最长200米,最深150米,平均含银96.37克/吨,含金0.55克/吨。据《宣平县志》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至明宣德十年(1435)开采过,每年缴纳税银800两~2331两,于明景泰三年(1452)封禁。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质局和浙江第三地质大队曾作普查和详查,均因矿体形态复杂,含量变化大,未曾发现适合经济开发的矿床。1990年2月22日,武义县政府发函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邀请该校胡家杰、郭守国教授等专家对武义县弄坑一带金银矿远景开发进行勘查,并与武义矿产局联合组成金矿科研队。1993年1月8日,科研队提交了《浙江省武义县弄坑金银矿区成矿条件研究及远景评价》课题报告。
  邵宅金银洞银矿位于白洋街道白阳山山脊,有民间传说,但无史考。具体开采时间不详。遗留长约30米,宽15米,塌陷斗状古矿坑2个,呈雁状排列。1984年县矿业公司经理陈南山对围岩采样分析,含银9.1克/吨,含钼0.14%。推断先人曾采过银矿。矿坑边留有青瓷碗底残片一块,刻有“太平”2字,与明代垄坑矿工起义“太平国号”相符。
  陈岗金矿位于王宅镇马昂村西0.5千米陈岗,由县矿管局副局长地质工程师章永加和成都理工科大学地质教授徐旃章勘查发现,拣块样含金1.74克/吨~54.06克/吨,银含量4.7克/吨~28克/吨。金、银集中赋存在萤石矿顶部和两侧硅化带中。含金、银矿带长约2千米,伸展至河对岸宏阁附近。
  箬岭铜矿位于泉溪镇黄坛箬岭头,矿脉长30米,宽0.3米~2.2米,表生矿物有辉铜矿、蓝铜矿和孔雀石,平均含铜2.04%,并伴生铅、锌、镉等元素。1959年永康县地质队陈南山、徐家铬等曾作原生晕化学测量,由永康铜矿开采,后因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于1960年停办。
  钴土矿俗称山墨,60年代初,永康县地质队曾作系统调查,境内分布有白洋街道的张虎门、汤村、仙洞、九里、童庐、柳宅;壶山街道北缸窑等7处。矿石由富含钻、锰的橄榄玄岩风化淋滤而成,化学成分钒钛磁铁矿。分圆珠状(含钴0.106%)、块状(含钴0.02%)、片状(含钴2.2%)三种。古人开采用作瓷器碗兰颜料和中药、油漆原料。1958年成立141矿开采,月产片状矿石4吨,送省横山钢厂冶炼钴合金钢。1962年停产。
  钼矿境内钼矿贮存白阳山至壶山至后腊一线的石英脉以及萤石围岩的黑色燧石中,一般含钼为0.133%。
  铁矿境内有明山磁铁矿、安村镜铁矿、大莱铁砂矿3处。前2处不具备工业利用价值。大莱铁砂矿由花岗岩风化残留而成。以大莱村为中心分布面积约9.5平方千米,风化壳平均深7米,每立方含铁砂0.2吨~0.3吨,矿砂含铁量56%~60%。自民国9年(1910)开始,农民掏砂,土法冶炼炒钢,用来制造农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大办钢铁和1970年武义钢铁厂创办,都曾大规模采洗过铁砂,至1980年停采。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