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气象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05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气象服务
分类号: P451
页数: 1
页码: 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然环境中气候的介绍,包含了气象服务的决策服务,公益服务,防雷工作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义县 自然环境 气候 气象服务

内容

武义县气象站于1962年1月成立,并进行气象观测。1990年6月1日起改称气象局,位于武义县城熟溪街道江山脚路3号江山之腰,海拔105.1米。全局现有工作人员15名(其中有工程师3名,助工6名),主要承担武义县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决策服务武义县是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气象局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遇有天气重大变化或灾害性气象,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重要气象情况有关材料,为领导决策参谋。
  气象报告由专人递送,遇有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或重要突变天气时,气象局、台领导携带资料图表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随着通讯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决策服务终端投入应用,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化,做到更快捷、更便利。
  公益服务
  天气预报服务 除在广播电台播放公益天气预报服务外,1998年通过县电视台播出天气预报。
  武义农村经济信息网 武义农网(浙江农网武义分中心www.wynw.gov.cn)是由武义县气象局于2001年兴建的专门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经济信息服务的专业网站,是浙江农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武义农网共设有: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名优特产、地方概况、气象信息、地方信息、政策法规、农业科技信息、特产之乡、农企之家等栏目,为农民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及拓宽销售渠道创造了条件。
  专业气象服务 根据国务院“气象部门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的规定,武义县气象局于1985年成立了“气象科技服务部”,开展了气象专业服务。1998年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121”电话自动答询平台,将气象专业服务拓展到了全社会。2002年成立了气象信息中心,“121”信息台增加了中期预报分信箱和紫外线指数、中暑指数、穿衣指数、晾晒霉变指数、旅游景点天气预报、气象知识与今日特别提醒等分信箱。2002年5月和2002年7月先后开通了移动用户与联通用户的气象短信服务。
  气象科技服务已发展到包括公众电话、移动(联通)手机气象短信和气象网站等服务方式和手段,为经济社会领域中各行业和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服务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同时开展大气环境影响气候评价和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等专项专题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较好经济效益。
  防雷工作
  武义气象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于1996年3月28日起开展了防雷工作;到2002年年底,武义县防雷设计核准、防雷工程竣工验收都已进入了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避免大量新的防雷安全隐患产生。防雷年检工作逐步被社会各方所接受,2005年有138个企事业单位的防雷工作被检测,年检覆盖率约9%,且上升速度较快,督促整改了大批防雷安全隐患。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