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白洋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00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白洋街道
分类号: K928.2
页数: 5
页码: 54-5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白洋街道的概况,其中包括了地域、经济、人文、特色。
关键词: 武义县 白洋街道

内容

地域
  白洋街道位于武义县县城东北部,东连茭道镇,南接泉溪镇、熟溪街道,西邻壶山街道、履坦镇,北靠金华市金东区。白阳山脉横贯境内,自白洋渡始,连绵起伏,蜿蜒到茭道镇的麻车岗村止,似巨龙卧伏。白洋街道内金温铁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设站与互通口,国道330线、省道上松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白洋街道总面积89.2平方千米。2005年,总人口5.2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8033人(农业人口2.7万人),外来流动人口14367人。
  白洋街道前身是邵宅乡、白溪乡和武阳镇一部分。2001年9月建立,与武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系县政府派出机构,驻武义电信大楼。辖4个社区,3个经济合作社,49个建制村。
  城东新村是2001年9月从武义县白姆乡海拔964米高的八县尖山上茶丰村下迁的下山脱贫村。
  白洋街道地处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沿武义江为平原。与金东区界上的小安岗,海拔615米,为境内最高点。属地建有东湖水库、石井岗水库、万石院水库等小型水库15座,总库容1194万立方米,有石井岗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为125千瓦时。武义江中游建有阳光外滩乐园,内有五虎拜岩神话游、观音卧佛白鹭飞等许多景点。辖区内共有森林面积5333.33公顷,其中用材林4000公顷,防护林33.33公顷,竹林26.67公顷,经济林670多公顷;品种以松、杉木为主,辅以阔叶林。自2001年投入50多万元,建有生态公益林1200公顷。2002年开始进行白阳山森林公园建设,至2005年已初具规模。境内蕴藏着矿泉水、萤石。
  经济
  白洋街道在2001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将白洋街道建设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示范,城郊经济的样板,文化教育的典范”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白洋街道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工业2001年年底止,工业产业主要有电动工具、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文教用品、纺织用品、五金机械、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具修理及配套等。自2001年至2005年年底工业发展变化如下:
  白洋街道工业功能区前身为浙江武义经济开发区白洋工业区,于2004年5月更名。落户企业139家,占地350公顷,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车、摩托车、防盗门、金属制品、厨具、校具、五金工具、玻璃制品、印刷制品、金属雕塑、电器器材、家具制品、纺织用品、休闲娱乐产品、蓄电池、建筑材料等。至2005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3526万元,从业人数5790人,工业总产值7.74亿元。2005年度白洋工业功能区规划建设面积约6平方千米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完成工业总产值36.58亿元;完成税收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13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
  注释:2001年企业含集体企业邵宅石井岗电站,工业总产值均含开发区,但不包含县直属国有企业。
  农业1986年~2005年,由于城市扩展等多种因素,原有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机械化,1998年辖区内有30多个村,投入1113万元,开始大田整理。至2005年止,整理面积33公顷,新增耕地面积5.23公顷,有耕地总面积1384.27公顷,其中水田1295.6公顷。
  1986年至90年代中期,白洋街道辖区内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其中邵宅乡为县主要产粮区,粮食征购任务十分繁重,大力推广早稻——晚稻——春粮“三熟”制种植,从1987年开始试种杂交早稻,1990年大面积推广,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单产普遍达到吨粮,辖区内粮食生产进入鼎盛期。
  同时栽培技术也上了一个新台阶,配方施肥得到大面积推广,病虫害推广综合防治,普遍使用新型除草剂。其他粮食作物还有大小麦、玉米、番薯、马铃薯、大豆等。
  从90年代开始,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原有的种植制度开始改变,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早稻面积和春粮面积缩减尤多。经济作物茶叶、蚕桑、油菜、蔬菜、水果、花卉等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其中茶叶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期一直是农民的主要经济特产之一。有茶叶加工企业十多家,制茶技术也从原来的烘、炒逐渐发展到精制。蔬菜生产在80年代均为零星种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郊村下王宅、鸣阳、白溪口、童庐、丁前、桩塘等村相继发展成为蔬菜专业村。到2005年年末,复种面积达533.33公顷,建有蔬菜大棚200多个,成为武义县城10多万人口的主要蔬菜供应基地,也是街道相关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水果生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相继形成了和尚寮、汤村、朱村等多个专业村,主要品种有柑橘、梨、葡萄、桃、杨梅、麦李等,年总产量达5491.3吨。花卉生产也形成了产业带,主要种植村有程王处、下埠口、王村、湖塘沿等村。
  畜牧、渔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80年代主要以散养为主,有猪、牛、羊、鸡、鸭、鹅、兔、蜂、鱼等等。90年代开始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走专业化道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阳光牧业为龙头的奶牛养殖,田歌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禽鸭养殖以及渐成规模化的养猪、养鸡场。
  90年代,武义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较快,落户于白洋街道已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有:
  浙江武义万香庄园肉牛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坐落于百花山开发区,占地面积5公顷,注册资金700万元,有职工100人,是一家专业生产加工五香牛肉、羊肉,以有机五香牛肉、羊肉为主的私营股份制企业。有机五香牛肉月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上。有机食品通过欧盟认证,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4年,公司被评选为浙江省农产品加工“省级示范企业”。
  浙江阳光牧场有限公司坐落于武义经济开发区,拥有2000平方米鲜乳加工车间、9000平方米的辅助车间和1000吨冷藏保鲜库,二期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已投产。在后陈村还拥有占地6.67公顷,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年总产鲜奶1000吨~6000吨的牧场。公司集奶牛养殖、鲜奶加工、牛奶配送于一体,设有完备的饲养、饲料加工、医疗等配套管理服务体系。经有关部门检测,鲜乳制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一些重要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武义开发区及白洋街道建立以后,辖区内的城市区域化水平不断提高。21层的“明招温泉国际大酒店”(四星级)的落成,白阳山隧道的贯通,建设桥、武东桥、明招桥的相继建成,百花山广场竣工开放,武义江以北主要通道四纵四横格局的形成,白阳山公园的筹建,滨江路工程的实施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标志着白洋街道正成为武义城市向东部和北部拓展的新区。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持续增加。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631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019元。已有73%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产业转移到非农的新兴行业中。
  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历史性的改变。1985年农村中砖混结构的房屋与泥瓦房之比为8:92,到2000年改变为37:63,到2005年年底又改变为67:33。人均居住面积由12平方米扩展到34平方米,复式、别墅型等现代房屋样式在农村纷纷出现。2003年以后,村庄整治、旧村改造、生态村建设在农村大规模开展,消除“赤膊墙”,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等工程在各个村普遍展开。2003年~2005年,街道共投入整治资金570万元,界首村在2005年年底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
  人文
  街道文化活动,由文化站牵头,各部门配合,利用广场演出、开辟专栏、发资料、踩街、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放电影、建立文化图书室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人民的素养。
  2004年以后,挖掘并整理了本街道一批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和风景文物。如鸣阳村的《鲤鱼跳龙门》、程王处村的《十八仙狐》、白溪的《抬阁龙》、王村的《游龙》、汤村的《汤恩伯故居》、白洋渡的《阳光外滩乐园》等。2001年,在全省乡镇文艺汇演中白洋街道表演的舞蹈《浪街》获表演金奖。白洋街道组团参加浙江省“第二届乡、镇戏曲擂台赛”决赛荣获第二名。
  学校布局经1996年至2001年的历次调整,辖区内由原30余所小学撤并为5所小学:熟溪小学、明招小学、邵宅小学、中银小学、张村小学。其中,熟溪小学和明招小学是省示范性小学。幼儿园28所,幼儿入园率100%。街道成立以后,注重“教育优先发展”,先后投入教育资金880万元。2003年街道通过教育强镇验收,为该学区及2000多名外来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熟溪小学于1909年在辛亥革命先驱秋瑾倡导下创办,原名为“毓秀女子初级小学堂”,1936年定名为熟溪小学。2000年8月迁移至开发区新校址。学校办学设施先进,教学成绩优良。先后被评为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校外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等集体荣誉60余项,跨入了省、市一流学校行列。其研究成果《小学生特长培养理论与实践》获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省政府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明招小学位于武义县城东,于清光绪三十四(1908)创办。学校以著名理学家吕祖谦“讲实理、育实才、求实用”的名言为办学宗旨,教育教学质量优良。
  街道通过组织机关干部、老年人、学校师生等开展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2002年在县中医院康复中心左边安装了健身器材,开辟了健身路径,并在城东新村和下埠口、界首、后陈等村建有健身路径、篮球场。
  白洋街道原有邵宅卫生院、白溪卫生院,现为一所即白洋卫生院,有职工22人,病床10张,设立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卫生防保科、儿童保健科、妇幼保健科、西药房、B超室、心电图室等科室。2005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为27463人,参保率99%。
  辖区内文化遗产丰富,主要有:
  吕祖谦墓及吕氏墓群明招寺西南300米,省文物保护单位。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金华)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浙江金华学派的创始人。其墓土堆封面,长约30米,下宽23米,上宽15米。有拜坛三级,墓碑尚存。此外,尚有30多座吕氏家族墓,其中主要有吕好问、吕忱中、吕大器、吕大麟和吕祖俭墓等。
  邵李清烈士墓(详见第三十五编第四章第一节同名目)
  项村抗战遗址项村原系日本侵略军驻童庐联队总部一个先锋中队据点,有碉堡和铁丝网。1945年农历二月初五,乘大雪纷飞,日本侵略军防守松懈,白阳区署和阳山乡自卫队配合国民革命军79师236团两个连深夜潜入项村,用事先准备的棉被覆盖铁丝网,越入据点,并乘虚占据碉堡,以强大火力袭击日本侵略军营房,激战10分钟,毙敌60余名。
  汤恩伯故居汤恩伯(1900—1954),乳名寄法,字克勤,汤村人。汤恩伯任13军军长时,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在南口战役中重创日本侵略军;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时,于1938年春在台儿庄对日会战中,获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后历任国民政府一系列军政要职。1949年随蒋介石去台湾,1954年病死于日本。旧居为四合院,九间堂楼式,占地272平方米。正门上方石匾题“正本清源”。东西各有小台门一个。2005年,其故居经修缮供游人参观。
  鸣阳楼位于鸣阳村,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创建,并取法云寺大钟悬于楼,派丁役司钟,始称鸣阳门楼,简称鸣阳楼,后曾称谯楼、保和楼,面阔10.9米,进深7.3米,高7米,重檐歇山顶。正脊饰鸱鱼,垂脊饰兽。下檐回廊,前廊置美人靠。面次间置楼梯。明间柱础鼓形,下垫覆盆,条石台基高3.3米。纵连并列式拱券门,宽2.9米,高3.3米。1988年重修。
  “万人坑”位于距白溪童庐村300米的后山上。日本侵略军为掠夺武义萤石资源,自1942年8月底起22师团85联队驻兵童庐。3年间,日本驻军用活埋、砍头、活靶刺杀、头烧、剖腹挖心、五马分尸等残酷手段,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尸体弃于童庐后山一狭长凹坑内,人称“万人坑”。日本侵略军撤退后,村民自发收殓后山尸骨28担掩埋于白溪东村附近的山上。
  大通寺坐落于白洋街道湖塘沿村大通寺自然村,唐咸通八年(867)建,明嘉靖五年(1526)兵部尚书潘竹涧葬寺之西南,今存石翁、石虎、石羊、石马、石龟等明代石刻艺术珍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
  明招文化(详见第三十五编第五章)
  后陈经验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并列的“第三驾马车”。是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的一个发明创造。2005年中央、省、市领导到后陈村调研后,对后陈村村民民主管理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并向全省、全国推广。
  田歌食品(详见第八编第四章第三节目“鸭”)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祖谦
相关人物
汤恩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
白洋街道
相关地名
项村抗战遗址
相关地名
万人坑
相关地名
大通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鸣阳楼
相关作品
汤恩伯故居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