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耙太婆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唯一号: 112134020220000584
专题名称: 钉耙太婆
文件路径: 1121/01/object/PDF/1121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658.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钉耙太婆”是马堰河西“小脚太公”的女儿,自小在父亲的指点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长大以后,她嫁到乌山横江胡家。 女儿出嫁时,“小脚太公”再三叮嘱她说:“天外有天,强者还有强中手,千万不可在人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武功……” 女儿一直恪守父亲的告诫,一到婆家,终日做下手活。烧饭时,她烧火;烧小菜时,妯娌上灶头,她也烧火。一年一年过去了,村里的人只见她干下手活,有点瞧不起她。村上的青年戆头,还挑逗她说:“你是赫赫有名的少林之家出身的女儿,怎么这样没本事呢?”她觉得实在无法容忍,就跑回娘家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父亲对她说:“你要忍耐,不可性急,等几天我会来你婆家的。” 女儿回到婆家对阿婆讲:“过几天我父亲要来作客。”阿婆听了很高兴,买来许多小菜。小脚太公一到,就对阿婆讲:“我的食性只有我的女儿了解,今天的小菜叫我女儿烹调。”就这样,女儿上灶,妯娌烧火。女儿烧出来的一碗碗小菜,阿婆和妯娌都叫不出名来,感到非常惊讶!这时女儿问父亲,还要什么小菜,父亲讲:“算了。”这时,村上的青年都围来看少林出身的“小脚太公”。“小脚太公”认为时机已到,该显点小玩意儿给他们看看,便向上“噗”的一声,把一口痰吐在屋上栋梁正中处。小脚太公马上对女儿说,“阿囡,我一口痰无处吐,现在竟吐在栋梁上了,很龌龊,你用布去揩揩掉。”女儿听明后拿来抹布,一蹬纵身飞上,只见左手抓住椽子,右手用抹布把痰揩得干干净净。围观的人,看到这绝技,个个抠鼻吐舌,面面相觑。这消息不胫而走,立时传遍全村。从此,举村上下,男女老幼,再无人敢轻视她了。 一天,横江里人在村边的官河漕头车鱼。等水车干捉鱼时,邻村纠集了众多的人赶来肇事,说这官河漕头他们也有份。因来的人多势大,横江村人无法对付。这时人们便自然想起“小脚太公”的女儿,便恳求她去助阵,为横江村人争口气。她一听,又见对方以强凌弱,非常气愤。可她刚生过孩子,不宜用力,但事到这个地步,理应仗义执言,便拿了数百斤重的钉耙赶到现场。一看,横江村人已经败下阵来。“小脚太公”的女儿大喝一声:“谁敢逞凶?”又把钉耙“轰”的一声掷到河中心的风水墩上,高高地竖着,她又高声喊道:“你们谁能把这把钉耙拔起来,河里的鱼任你们捉,拔不动的话,给我滚!”来抢鱼的青年人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一个个都去拔,拔来拔去无人拔得起,你瞧我,我瞧你,把头摇得像拨波浪鼓似的。这时只见“小脚太公”的女儿双脚用力一蹲,纵向河心的风水墩上立定,接着一用力,把钉耙拔起,就跃上岸。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制服了邻村的人。从此人们就把这个漕头改名为“钉耙漕”,并尊称她为“钉耙太婆”。 “钉耙太婆”因武艺超群,后来在乌山一带开场收徒教拳术,从此乌山拳名扬三北平原。其中她的得意门徒芦七姑,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丈夫黄春生共同领导十八局开展抗租斗争,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名震姚邑。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