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厥修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唯一号: 112130020220000200
人物姓名: 韩厥修
人物异名: 原名:振业;号:仲仁
文件路径: 1121/01/object/PDF/1121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63.pdf
时代:
出生年: 1892年
卒年: 1935年
籍贯: 余姚市
亲属: 楼炜春
非亲属: 张一渠;楼建南;姜枝先;郭静唐

传略

韩厥修(1892—1935) 原名振业,号仲仁,系余姚柯义乡韩陶村人。自幼就读私塾,1910年肄业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翌年,入万国函授学校进修英文,能会话,翻译。中文根基深厚,能文会诗,擅长书法,酷爱戏剧,堪称得多才多艺。 1910年母病逝,按旧制守孝在家。其间创办了韩陶小学,自任教员。因办学有方,成绩斐然,名震北乡。同时,他还利用房前小园,开辟成果园,精心钻研种植、嫁接、整枝、除虫等园艺技术,还向国外订阅了许多科技书刊,不断增长园艺知识。其间还试种马铃薯、番茄等蔬菜新品种,办起了养鸡场,自行设计孵化机,为创办大型果园奠定基础。 1915年,以他为主,在石堰乌戎岭下(即今之乌玉村桃园),集资创办了果园——“春笑园”。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湖,东岭靠近横河。初期占地百亩,不久扩展至二百亩,种植以水蜜桃为主,另有苹果、梨、葡萄等果树。除水果之外,还办起了养鸡场,引进国外新品种来克亨、芦花、澳洲黑、洛岛红火鸡。园内还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业。为减轻工人耕作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又从国外购来水泵、翻土机、种植机等农机设备。还推广和使用化肥、农药,这在当时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果场办得十分兴旺,产品除销往余姚等附近集市外,还远销沪、杭、甬等地。乌玉水蜜桃品牌,在市场上可与奉化水蜜桃相媲美,曾参加过“西湖博览会”展示,荣获奖状。 1921年韩被选为余姚县参议员,开始步入政界。此时与社会名流结交甚广,如张一渠、楼建南(适夷)、姜枝先、郭静唐等人。他思想进步,虽曾参加国民党,但靠拢共产党。资助张一渠创办的《姚江周报》、郭静唐创办的《余姚评论》。其间他积极参与抵制日货运动,支持余姚盐民起义,还到韩陶、下畈、段家墅等农村,发动农民成立农民协会。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开始,被迫逃亡上海租界隐避。 1932年下半年,在上海与楼建南之从弟楼炜春,合资开办天马书店,其间出版了不少高水平的进步书刊。《鲁迅自选集》是该店出版的第一本书,以后陆续出版了《茅盾自选集》、《郁达夫自选集》、唐弢的处女作《推背集》等。小小的天马书店在20世纪30年代,能出版那么多的进步书刊,其所承担的政治风险可想而知。后终因心力交瘁,于1935年11月患中风去世,年仅四十三岁。 天马书店虽短暂,但影响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1978年文壇巨匠茅盾先生曾为怀念天马书店往事,写下这样一帧条幅。 天马苍头忆往事,突围文网一偏师。 蒋家书店空林立,萧瑟门庭鬼唱诗。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员
职位
参议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