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兩天內畝積標准肥十七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741
颗粒名称: 梅溪兩天內畝積標准肥十七担
分类号: S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丈亭公社梅溪管理区的干部和社员在意识到肥料不足的问题后,通过思想辩论和寻找肥源,积极动手解决。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上山采黄柴花、割野草、凿缸片、掏缸沙等,还组织了比赛和挑战来提高积肥的积极性。
关键词: 余姚县 积肥 干部

内容

(本报訊)干部帶头,人人动手,丈亭公社梅溪管理区近日來積肥進展神速。僅在四月八、九日兩天中,全管理区一千三百畝早稻平均畝積標准肥〓〓担,十日又出勤七百五多人繼續大搞肥料,他們决心在十五日前每畝積足兩百担。
  在这以前,梅溪管理区干部社員的積肥勁头不那么高,这中間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有的說:“今年積肥大大超过去年,已經差不多了”;有的說:“再要積、肥料也沒有了”,也有的說:“春耕开始了,那有勞力搞肥料。”为了解决以上思想〓管理区总支发动干部社員,以早稻双千斤为綱〓檢查了各項生产措施。在檢查中,大家認为修好了水庫,推广了百分之八十二的良种,播种量足,秧苗生長好,这些都能跟上双千斤的指标,但是肥料呢?到七日止每畝还只有一百十三担,距離二百担的要求还差將近四分之二,这时有的社員說:“今年春花就是因为肥料不足吃了虧,弄得三类苗介多我們應当接受敎訓,早稻基肥非積足不可。”
  大積肥料的决心下了,那么肥源到底有沒有呢?一經辯論,就找到了十多种肥源,像第四队社員提出到宁波去割野草;第三队社員提出大搞人造料;妇女們提出鑿缸片、掏缸沙;有的建議上山采黃柴花(主要:这是一种野植物,肥效很高,每五到六斤可抵一担标准肥),也有人提出繼續大挖河泥,大積土雜肥。在行动中,干部帶头,以身作則,管理区总支書記洪云友帶領了十多个党員上山釆黃柴花;另有十二个党員背起舖蓋,在田头搭起三間草舍,住到一个綠肥生長最差、積肥數量最少的畈里去,並表示了“保證積足二百担,不达目的不囘家”的决心;党員一去,二十多个社員也跟着住到田头去了,同时提出了“改造落后畈,誓奪双千斤”的口号。在食堂工作的女共产党員王愛花帶領十多个儿童上山釆黃柴花后,其余十多个食堂、托儿所的工作人員也紛紛行动起來。在党員、干部的帶动下,在社員中間也出現了大賽大比、你追我趕的熱烈場面,其中有十对夫妇也相互开展了挑應戰,社員楊彩菊的丈夫与彩菊开展競賽后,積極性大大提高,过去只挑百把斤現在一担就挑了二百多斤。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史学輝
责任者
林永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