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余人投入奪肥大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752
颗粒名称: 六万余人投入奪肥大戰
分类号: S147
摘要: 最近兩、三天來,全县積肥人數由原來的一万三千八百九十九人迅速增加到六万四千九百三十二人,積肥量从平均每天一百二十一万担增加到二百三十四万担。朗下公社在一月卅日一天中,共積肥料六十六万多担,平均每人达到一百二十五担。馬渚公社斗門管理区发动五百五十多个社員,向六个漕斗和一条長达十里的大河進軍。低塘公社在黃湖管理区的桐池湖勘察到大量泥炭土后,立卽組織了一支九百六十五人的泥炭兵团,大力組織开采。四明山公社为了把东崗山的肥料及時地出來,发动五十多个社員正在趕造一条長达七里的竹軌。臨山公社臨山管理区新建生产队做到積土肥与造化肥幷舉,在兩天中積道地泥四千担,造人造料三千五百担。
关键词: 积肥造肥 农业生产 群众动员

内容

(本報訊)一个人人动手、处处突擊的積肥造肥高潮,已在全县范圍內掀起來了。这次積肥造肥的特點是:聲勢大、熱气高、行動迅速、進展快。最近兩、三天來,全县積肥人數由原來的一万三千八百九十九人迅速增加到六万四千九百三十二人,積肥量从平均每天一百二十一万担增加到二百三十四万担。自一月卄七、廿八日县委召开兩次电話会議和一次广播大会,发出“奋戰五十天,全民大動員,積足肥料三億担,確保春夏作物大丯收”的号召后,各地都堅决迅速地作了貫徹,由書記掛帥,層層建立了積肥、造肥指揮机構,並以管理区为單位普遍舉行了誓師大会,進行全民大动員,迅速把積肥造肥運動推向高潮。朗下公社在一月卅日一天中,共積肥料六十六万多担,平均每人达到一百二十五担。馬渚公社斗門管理区发动五百五十多个社員,向六个漕斗和一条長达十里的大河進軍。低塘公社在黃湖管理区的桐池湖勘察到大量泥炭土后,立卽組織了一支九百六十五人的泥炭兵团,大力組織开采。四明山公社为了把东崗山的肥料及時地運出來,发动五十多个社員正在趕造一条長达七里的竹軌。陸埠公社除原有四百六十七只灰窰全部投入生产外,还新建了二十七只,到处冐烟造肥。臨山公社臨山管理区新建生产队做到積土肥与造化肥幷舉,在兩天中積道地泥四千担,造人造料三千五百担。
  在運动中,各級干部親臨前綫,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朗下管理区副主任張水堯帶动了九十七个社員,一天中掘池塘五个,積肥一万六千担。大嵐公社丁家畈等管理区的十六个干部,每天天未亮就出門積肥,从而大大地調动了羣眾的積極性,積肥量比原來增加十倍。
  運动中,由于各地重視了抓先進,抓評比競賽,是使積肥造肥運动迅速形成高潮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始时全县由臨山公社发起大搞肥料的倡議,各公社熱烈響應奋起應戰。与此同时,管理区与管理区、队与队、人与人之間也广泛地发动了对立面競賽。朗下公社朗下管理区七十多歲的老年社員朱修成每天四点多鐘起來積肥,要与靑年比高低,他說:“我人老心不老,積肥立功勞。”臨山公社臨山管理区新建生产队在競賽推动下,每只农船每天捻河泥由八船增加到十一船。
  为了提高積肥運肥效率,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开展了工具革新。馬渚公社湖山管理区通过改進捻河泥方法,八只农船積肥量由一天十船增加到二十六船。臨山公社湖堤管理区推行滑板積肥和車子運肥,工效由平均每人六十五担提高到一百八十五担。四明山公社使用手拉車運肥,工效也提高三倍多。
  (县委办公室通訊小組)
  挖燒扫掘舀耙篩制〓〓〓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張水堯
相关人物
朱修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