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社六隊放得好鳴得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667
颗粒名称: 八字社六隊放得好鳴得好
分类号: F327.55
摘要: 妙山鄉八字社第六隊,通過以如何實現四十條為中心的大放大鳴,克服了干部羣眾的自满情緒,鼓起了争取生產大躍進的勁頭。這个隊去年水稻平均產量為630斤,是全社最高的一个隊。為什么產量會比人家低呢?為什么隊内同樣條件的土地產量不同呢?通過擺產量、比高低、找原因,大大地激發了干部和社員每取生產大躍進的勁頭。社員鮑阿良、叶桂正等說:「教訓找到了,今年一定要記牢。」第二天,全隊出勤劳力達90%以上。隊領導還决定立即組織社員羣眾共同討論爭取大躍進的具體措施,排出今年種植面積和研究「三包四到田」等問題。
关键词: 妙山乡 农业生产 八字社

内容

妙山鄉八字社第六隊,通過以如何實現四十條為中心的大放大鳴,克服了干部羣眾的自满情緒,鼓起了争取生產大躍進的勁頭。
  這个隊去年水稻平均產量為630斤,是全社最高的一个隊。因而,干部和社員對今年争取農業生產大躍進,存在着自滿情緒。但是究竟是否還能躍進呢?六日晚上,全隊就集中在這个開題上開展了大放大鳴。他們首先比了湖北省孝感縣和當前妙山農場的高额產量;又比了隊内去年各產850斤和800斤的兩畝高產田的產量,認識到自己的產量還是低得很的,要争取躍進完全有可能的。
  為什么產量會比人家低呢?為什么隊内同樣條件的土地產量不同呢?熱烈的放鳴就這樣引起了。揭露出来的問題很多,大家認為主要的是因為去年:(一)社、隊干部領導生產不大胆,縮手縮脚,連作稻山前年的60%定右減少到20%左右;(二)水利沒修好,早稻正抽穗時,田開了龜裂;(三)牛力沒備足,春耕來不及,影響了精耕;(四)早稻秧苗沒有培育好,使十多畝雙季稻改種為單季稻;(五)部分社員自私自利思想嚴重,光為赚工分,生活求量不求質,如許多秕花沒播遍,全空白和半空白的田很多;不按技朮標准,插秧行距過大,每叢插得過少。
  通過擺產量、比高低、找原因,大大地激發了干部和社員每取生產大躍進的勁頭。社員鮑阿良、叶桂正等說:「教訓找到了,今年一定要記牢。」第二天,全隊出勤劳力達90%以上。隊領導還决定立即組織社員羣眾共同討論爭取大躍進的具體措施,排出今年種植面積和研究「三包四到田」等問題。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士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妙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