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840
颗粒名称: 涉台工作
分类号: D618
页数: 3
页码: 091-0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台办坚持中央对台工作政策方针和“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开展工作,其中包括招商引资、交流交往、联络联谊、宣传教育、自身建设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3年 对台工作

内容

【概况】
  2013年市台办坚持中央对台工作政策方针和“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工作领域,开创全市对台工作新局面,获中央台办“两刊”对台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宁波对台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等荣誉。全年引进台资企业4家,总投资220万美元;共接待到余姚旅游、观光、考察、交流的台胞2600余人;组织赴台湾交流团组5批46人次;“菲特”水灾期间动员和引导涉台各界人士参与灾后重建,累计筹得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590余万元。
  【招商引资】
  以商引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形成市领导亲自抓、各部门联动抓的良好局面。先后邀请台湾台塑集团、远雄集团、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和企业代表、省台协会各分会负责人代表等到余姚,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性地召开交流座谈会、招商推介会等,市委书记毛宏芳亲自参加座谈洽谈合作项目,达成多个合作意向。尚在洽谈的合作项目有余姚台湾商贸中心、大学城、五金加工等共6个项目。同时,市领导牵头多次召开重点台商座谈会,率相关部门实地考察企业发展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有不少台企新建项目正在建设中,如健峰企管投资3000万美元的健峰培训城,已在梁弄镇开工。
  节会引商。立足余姚优势资源和产业,以各类节会为平台,推进招商工作,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借第四届余姚市农博会的契机,设台湾名优农产品展区,吸引50余家台湾优质农产品企业参展,共推出展位70余个,规模、内容和影响力又有新的拓展和提升。结合第五届海峡两岸物流节和第十五届塑博会,做好物流产业、塑料产业、五金产业等台资的引进、推介和对接。借助“杨梅节”“贸洽会”等重大节庆活动,邀请台商、知名企业参加,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服务引商。实施助推台企转型升级行动、发展环境优化行动、台商服务提升三大行动,开展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研,上门走访50余家台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建议收集,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共回收问卷30份,收集意见建议16条。年度继续被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评为“台商投资值得推荐城市”。做好台胞服务工作,受理台胞关于商标纠纷、土地纠纷、子女就学等来访15起,均帮助协调妥善解决。同时,为加快在余姚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根据宁波市统筹安排,谋划建立宁波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已形成示范区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宏观背景和发展优势、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要素保障和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对策建议等内容。
  【交流交往】
  培育交流品牌。以阳明文化为媒介,以王阳明故居为载体,做好王阳明故居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申报工作,通过责任分工、谋划协调、制订规划、完善设施等工作,稳步推进,省级交流基地进入评审阶段。5、6月份开展“河姆渡寻根之旅”活动,邀请国民党高雄市委副主委雷祖纲一行、台中市原议长林仁德一行、文创论坛专家一行等8个团组400余人到余姚寻根,开展经济、文化、教育、党际、基层等交流活动,进行深层次的对接。期间,恰逢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莅临余姚考察、看望台商,将“河姆渡寻根之旅”活动推向高潮。
  突出基层交流。利用姚台两地交流多、合作广的优势,突出基层交流,加大与台湾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接待高雄市区里基层干部参访团,召开“姚台社区文化交流”座谈会,实地考察参观社区。同时,接待台湾“立法委员”黄昭顺一行、中国国民党高雄市委访问团一行和台湾青年党党主席吴文舟一行等团组,深化两地间的党际合作和交流。此外,组织团组赴台湾开展基层交流活动,与台湾宁波同乡会、台湾基层农会、社区、渔会、青年联合会进行对接交流,拓展基层交流领域。
  注重合作衔接。加强与台湾教育界的对口交流,做好台湾知名大学到余姚办学的衔接工作。5月,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考察团到余姚考察办学,对校址初步进行考察,到余姚职成校中心学校进行学习交流。通过座谈,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8月,台湾台中一中考察团参观访问余姚中学,双方进行对接交流,寻求合作。同时,继续开展好校际交流活动,市职成校中心学校13名师生赴台,到台湾岭东科技大学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交流,这也是自该校与岭东科技大学缔结合作关系以来第三次组织师生赴台进行短期培训。
  【联络联谊】
  强化市台联会职能。市台联会自上年12月换届后,积极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为进一步调动台联理事的积极性,将整年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树立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意识。同时,组建台联志愿者服务队等,开展同心关爱、抗洪救灾、联络联谊等活动。并通过定期召开理事会、重点工作推进会、组织参与活动等形式,总结谋划阶段性工作,推动重点工作,发挥“财力智力”两个资源,在台情调研、招商引资、品牌活动开展、台湾余姚联谊会谋划、抗洪救灾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化联谊会职能。由余姚联谊会发起,年初成立“余姚台商创新创优服务联盟”,为在余姚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信息畅通、交流交往、履行社会责任等创造平台,并经常性开展各类联谊活动:为增强联谊会活力,年中召开补选理事会,新补选理事2人。同时,市台办组织台商参与到全市企业联谊、培训活动中。如组织台商创二代参加“余姚创二代经济政策辅导讲座”,加强对台商新生代的培养和联络等。
  完善陆生管理。年度新增赴台湾就读学历的陆生3人,累计共有陆生14人。市台办关注关心就读陆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加强管理教育和联络联谊,利用寒、暑假两次返乡开展联系辅导活动,组织参观余姚博物馆、王阳明故居,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宣传教育】
  双向宣传。利用赴台湾考察机会,与台湾各界人士开展交流,通过赠送宣传品和土特产品等途径宣传余姚。同时,做好台湾团组、客商到余姚交流的接待工作,安排参观余姚的风景名胜、工业园区,近距离感受余姚的环境和发展:此外,编印赴台湾交流服务指南,方便赴台湾交流人员办理相关手续。
  媒体宣传。加强与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的联系,积极投稿,多次在各级媒体上刊登信息。同时做好期刊《余姚台讯》的编发工作,全年编发五期;加强与台湾媒体的联系,做好台湾摄影师到余姚就“宁波周”宣传册——《双港之美》制作余姚景点的拍摄工作、台湾八大电视台“世界第一等”栏目对余姚“捕蝇王”奇人奇事的拍摄工作等,扩大余姚在台湾的知名度。
  典型宣传。树立台资企业和台胞台属参与余姚经济建设、热心公益事业方面的典型,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对台湾工作的影响力。如对在抗洪救灾中台资企业车王电子自救事迹、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志愿帮扶事迹等进行宣传报道并在余姚日报刊登;推荐余姚籍台胞陆章铨先生参加宁波市慈善奖的评选并获选宁波市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奖。
  【自身建设】
  参与抗洪救灾。特大洪灾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全办机关干部深入重灾区发放物资,并下社区开展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后期开展“三送”服务工作,送温暖传爱心、送服务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慰问关爱台胞台属,帮扶台企排忧解难:
  开展台情调查。根据全市台情资源不断变化的实际,结合市委统战部开展的统战资源大调研活动,开展台情调研工作,全面排摸全市台胞、台属、台企及涉台婚姻等的基本情况,注重挖掘第二、三代台胞台属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优秀人才库、台资企业数据库等,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信息源和招商项目源。
  完善基地建设。继续深化做好“台商联谊活动中心”“四明社区台联之家”“东风小学涉台教育基地”等三大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挖掘筹建新的示范基地,打造基层对台工作亮点。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员配备,明确责任分工,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对台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学习、培训,如参加宁波市委组织的“宁波论坛”报告会,听取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所作的“两岸经济合作形式及展望”主题报告。同时,组织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涉台业务知识培训、保密工作培训等学习培训活动。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4

《余姚年鉴2014》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文,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机构

余姚市台办
责任者
余姚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