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编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682
颗粒名称: 第十九编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53
页码: 561-613
摘要: 本文概括了泗门镇书院、学社、义塾、私塾、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管理、经费、设施等。
关键词: 泗门镇 教师 教育

内容

四门竹枝词
  〔民国〕谢翘
  宝树分枝十八房,子孙繁衍读书忙。
  高台黑板粗成就,权借祠堂作讲堂。
  泗门的教育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南宋庆元二年(1196),县令施宿于龙首山大湖门南(今属临山镇汝东村)建学亭,与乡之士人讲学于此,后人称施公学亭。
  宋末,双桥村有北海书院。明清时期,贫寒士子多设家塾(亦称私塾)教授学生,亦有富户设教馆(亦称座馆)聘师在家教读子弟。各姓宗祠在清代多附设义塾。清末,废科举,创新学。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新学继续发展。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至1970年,基本形成由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构成的普通教育网络。1986年,现境内泗门镇、湖北乡率先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7年,开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至1992年,泗门中学正式改建为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2004年,全镇有幼儿园14所,义务教育段初级中学、小学10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
  第一章 书院 社学 义塾 私塾
  第一节 书院
  南宋末年,杨子祥在开元乡双桥义仓之西(今泗门镇镇南村杨家)建义学书院,做乡党弟子正学依归之地,院中立孔子神位及颜子、曾子等配享。后人以杨子祥号北海先生,又名义学书院为北海书院。咸淳十年(1274),钱塘邓牧撰《北海先生义学义仓记》记之。
  元代,昌国教谕史其希以其祖茔在开原桥东,于开原桥西北(今荣属纺织厂址)辟花园、建书院,书院名已无考。
  明正德年间,翰林院编修谢丕于济美桥西北建谢氏义学,由谢迁题额“东山书院”。复于南麻地(今名南马地)建丛桂书院,以院内栽桂成林因名。史载谢丕立教重经义,治事有宋湖学风,就学者如邹绚、胡安、徐九皋、吕本等皆隽异之材。
  明崇祯九年(1636),诸来聘为倡古学,集里中汪伯蟠、魏圣水、陈象六、谢天益、诸耿衣等于第十堡建昌古斋,上虞倪元璐题斋额。清康熙十三年(1674),黄宗羲避乱泗门,曾讲学于此。第二节 社学
  元代首创社学,每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闲时使弟子入学。明洪武八年(1375)二月,诏示乡、里每五十家设一社学,延秀才教诲军民子弟。现境内的东山乡三都、开元乡二都、开元乡三都各建社学一所。后诸户各延师教其子弟,社学遂废。
  第三节 义塾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开元周氏在周氏宗祠大本堂东侧建义塾,前后两进,各5间,东西厢房各3间。宣统元年(1909),改办私立莲溪初等小学堂(今水阁周小学前身)。
  康熙六十年,东山诸氏在诸氏宗祠崇本堂之侧建学舍三进,名崇理书塾,延请儒者教授族中子弟。有塾产田154亩,地10亩。
  清同治十年(1871),谢氏十二房祠堂存著堂设存著义塾,专收谢氏子弟入学。宣统元年,改办私立存著初等小学堂(今塘后小学前身)。
  第四节 私塾
  明清时期私塾
  明代中期,谢莹延同邑丰山毛杰为馆师,为子谢恩授经。后谢恩延妻兄邹珙为馆师,为子谢迁讲学。谢迁出仕前,亦曾在江苏武进为馆师。明末清初,谢先春因屡试不利,遂弃科举开馆,授徒自食,终其一生。
  清康熙、雍正年间,谢起龙于汝湖边构蕉雨轩,每日讲习其中,从学者日众。其教授有方,于书、文外,经常选择古今忠孝、廉节中值得效法的例子反复教导学生,举为言行之准则。师出其门者,多卓然有成就。清代中期的训诂学家邵瑛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中榜眼前,曾在后塘河某谢姓人家为馆师。
  道光二年(1822),谢祖荃中乡试第三名举人后,于家中办私塾,因从学者众多,以致家塾不够容纳,只得拆篱笆、厕所以作学舍。与谢祖荃同时期的谢嗣玉,未有其他爱好,唯喜钻研《经》、《史》,日手一卷,寒暑不间断。谢嗣玉初试不利,遂绝意科举,授徒自给,以终其身。族弟晋三、侄子慎斋,皆为其学生。
  同治元年(1862),因遭战乱,水阁周村周室辅家道中落,遂开馆。门下从学者,先后不下数千人。其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循循善诱,从学者无不有所得益。与周室辅同时期的谢家兰,少年时因家贫几乎失学,幸得同族塾师谢庆熙减免学费教之。22岁时补博士弟子员第一,有声于县学。后设塾授徒,从学者日众。遇家境贫困者,他尤殷勤开解,学生多有成就。谢家兰经常以元代儒士许鲁斋撰的《为学本治生之说》规劝学者:“衣食足而礼义兴,谋道不谋食。”教学时能杜绝功利,为教严而不苦,博而不纷,学者皆敬重之。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组织东山、开元、兰风三乡的私塾成立三乡蒙学改良会,入会各塾议照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酌定课程教授,使教学内容归于一致,所需教科书及教学用品均由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代办。每年由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组织会考一次,以对教学成果作一比较。宣统二年,因入会各塾多改办小学堂,遂停考。
  民国时期私塾
  民国时期,私塾仍大量存在。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书法为主,学习《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启蒙读物,兼学算术及算盘。民国初期,境内最有名的私塾是民益教读所,设于后街谢氏中宅房祠堂,由人称老夫子的谢邦彦任塾师,兼伤外科医生。民国15年前后,程士殁在镇上开设中医书塾,教学生学习中医理论,背诵方剂汤头歌。
  民国18年,提倡改良私塾,要求按教育部所颁教学计划和教科书进行教学。是年10月,《余姚县管理私塾办法》规定:于学塾上加塾师姓氏作为塾名,并将“某氏学塾”写一纸条揭示门外,纸条照教科书的阔、三本长;每所私塾学童不得超过30名;对塾师进行登记。县府派员视察,以成绩次第取缔不合格私塾。至民国19年8月,镇上谢邦彦、程老思、谢六初、谢金迪等开设的私塾被相继取缔。
  民国24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私塾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在农村仍有发展。民国后期,现境内较有影响的私塾有:
  东蒲私塾 设东蒲村社祠内,有学生80人左右。后改名含德小学。
  杨氏私塾 在双桥杨家自然村,有学生30人左右。
  诸氏私塾 设西宅自然村诸氏宗祠内,有学生20余人。
  小路下私塾 设小路下村永福庵,学生数已无考。
  承志四丘私塾 在陶家路村,先后有孙某、杨某担任塾师,学生30余人。
  施氏私塾 设海南村施氏祠堂,创办于民国25年,塾师朗霞人高翊君,学生最多时30余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办周巷区朗霞乡第十四保国民学校。
  洪家路私塾 设洪家路碧云寺(俗称东大庵),创办于民国25年,塾师朗霞人张丹香,学生最多时30余人。
  旺家私塾 设海南村旺家清节堂,创办于民国25年,塾师泗门人谢显江,学生最多时30余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办临山区明风乡第六保国民学校。
  朝阳丘私塾 设夹塘朝阳丘,塾师朱念伍,有学生30余人。
  钱家路私塾 设夹塘钱家路,塾师俞顺法,有学生30余人。
  黄墩潭私塾 设夹塘黄墩潭,塾师姓王,有学生20余人。
  戚氏学塾 民国23年,由宏源里开明绅士、曾留学日本的戚昭声创办,另聘请一人共同执教,有学生20余人,开设课程有英语、日文等,免收学费。民国33年,因戚昭声身体状况不佳,学塾并入倪村小学。
  皇封桥私塾 设皇封桥村民杨晋泰宅,创办于民国35年,塾师杨百先,有学生30余人。
  庙山中路私塾 创办于民国28年,塾师先后有杨朱德、谢启前等,有学生20余人。
  下庙山路私塾 创办于民国32年,塾师潭福锦,有学生10余人。
  楝树下私塾 创办于民国31年,塾师先后有顾义清、戚康祥、孙伟青、罗尚生等,初设1班,民国36年改设2班,学生50余人。
  湖北私塾 创办于民国31年,塾师戚成,初设1班,民国35年改设2班,学生20余人。
  小路下私塾 创办于民国28年,塾师先后有应加生、马法泉、戚君素等,初设1班,民国31年改设2班,学生20余人。
  上庙山路私塾 创办于民国28年,塾师先后有郑金宝、王柏平、戚杏生等,有学生20余人。
  1952年9月,国家接管各类学校,改为公办,私塾不复存在。第二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各生产大队兴办幼儿班、托儿所,多由邻近数个生产小队联办农忙托儿所。1961年,农忙托儿所大部停办。同年秋,泗门区中心小学在大墙门头原镇工会内开办泗门区校幼儿班,首期招收1班。1965年,区校幼儿班迁址舒季里,扩招至3班,其中1班为民办班,2班为公办班。
  1972年后,农村幼儿班、托儿所陆续恢复,规模较大的有泗门镇三大队托儿所、塘后公社幼儿园、水阁周大队幼儿园等。1978年,学前教育与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一起归口各级妇联管理。是年,塘后公社幼儿园园长魏建华在省妇女代表大会上介绍办园经验,并出席全国妇女代表大会。1979年,各大队普遍开办幼儿班或托儿所,部分小学按县教育局要求附设学前班。
  1986年秋,区校学前班停办,改由镇中心幼儿园招生。1987年,泗门区共有幼儿园44所,计60班,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5班。在园幼儿共计2223人,教职工76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民办幼儿园,原乡镇办、村办幼儿园相继转为个人经营。1996年,学前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幼儿园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2004年,全镇有幼儿园14所,计59班,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1班。在园幼儿合计1832人,教职工123人。附主要幼儿园简介
  神州幼儿园 设河塍路150号。前身镇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76年。初办时常年招6班,在园幼儿200余人,教职工8人。1987年,在园幼儿293人,教职工14人。1997年被命名为宁波市首批达标乡镇中心幼儿园,2001年被评为余姚市三星级幼儿园。同年,由镇办转为民办。2004年1月,自东大街迁现址,改名神州幼儿园。总占地面积47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28平方米,有8班,在园幼儿280人,教职工23人,园长谢秀凤。
  盛事达幼儿园 设大庙周村洪明路。原为供销社系统幼儿园,创办于1988年,2000年转为民办。2001年被命名为宁波市达标乡镇中心幼儿园。同年,自义嘉桥西北迁现址,更名盛事达幼儿园。总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建筑面积2662平方米。2004年被评为宁波市乡镇示范性幼儿园。是年,有7班,在园幼儿340人,教职工15人,园长桑华菊。
  塘后幼儿园 设后塘河社区大古塘后。前身为塘后公社红升大队幼儿园,创办于1958年。1976年,由红升大队和群胜大队联办,在园幼儿增至200余人,教职工8人。1978年,园长魏建华在省妇女代表大会上介绍办园经验,并出席全国妇女代表大会。1986年转由个人承包,经费上自负盈亏。1987年,有3班,在园幼儿97人,教职工3人。1994年,自戚家祠堂迁现址,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2004年,有6班,幼儿119人,教职工11人,园长马映庆。
  小路下实验幼儿园 设小路下村共济路西。由村民王伟创办于2000年,总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2004年,有10班,在园幼儿415人,教职工23人,园长王伟。
  万圣中心幼儿园 设万圣村。前身为万圣公社相公潭大队幼儿园,创办于1979年,1990年改称万圣乡中心幼儿园。1995年转为民办,并迁现址,总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有楼房7间。2004年,有5班,在园幼儿150余人,教职工8人,园长陆巧迷。
  陶家路村幼儿园 设陶家路村。创办于1996年7月,占地面积350平方米。2004年,有2班,在园幼儿50余人,教职工3人,园长丁素娥。
  谢家路村幼儿园设谢家路村。前身为夹塘公社红色大队幼儿园,创办于1979年。2001年6月,老丘、戚家路、谢家路、隆昌等4村幼儿园合并,组建新的谢家路村幼儿园,占地面积698平方米,建筑面积632平方米。一度改办镇中心幼儿园分园。2004年,在园幼儿150余人,教职工9人,园长任亚丹。
  夹塘村红胜幼儿园 设夹塘村黄墩潭。由原黄墩潭村幼儿教师樊爱娟创办于1996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有大型游戏活动设备4件、图书2000余册。2004年,在园幼儿200余人,教职工8人,园长樊爱娟。
  东蒲幼儿园 设东蒲小学内。1994年,东蒲小学附设学前班,分学前中班和学前大班2班。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有大型游戏活动设备5件、图书300余册。2004年,在园幼儿60人,教职工3人。
  海南幼儿园设海南村洪家路自然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由村民吴凤仙个人出资租用3间平房创办,时有在园幼儿34人,教师2人。1961年,拆分为旺家、施家、洪家路3个大队幼儿园,共有在园幼儿76人,教师5人。1973年,又合并集中在海南小学内,设大班、中班、小班各1班,有教师5人。1984年,由个人承包,旺家、施家、洪家路3村重新分开办园,共4班,在园幼儿86人,教师5人。2000年,因生源外流,旺家、施家2家幼儿园停办。2003年,洪家路幼儿园亦停办。
  水阁周村幼儿园设水阁周村。创办于1974年,幼儿园设备添置、教师工资等均由水阁周学校校办厂负责,幼儿免费入托。常年设2班,在园幼儿80余人,教师3人。2001年,因生源减少停办。
  第二节 小学教育
  清末小学教育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东山、兰风、开元三乡士民十余人在成之庄集会,决定试办新学。次年正月二十日,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正式开学,是为浙江省第一所私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九年七月,朝廷《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境内踵起兴办新学,各姓宗祠义塾亦多改办小学堂。
  附 主要小学堂简介
  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设蔡元房东,今镇中心小学前身。光绪二十七年,由杨晋泰(字卣香)倡议,谢元寿(字庚仙)发起,东山、兰风、开元三乡士民戚延祥(字兴斋)、李子封(字寅初)、蒋怀清(字履齐)等在成之庄集会,各捐巨款,决定试办新学。谢维镛(字检庭)助先世别墅一所以为校舍。陈淦(字笙郊)、王忠标(字君采)、沈启渭(字憩蕙)、谢纶辉(字楞徽)、夏召棠(字憩庵)等余姚籍旅沪富商复劝募同乡商家,认捐常年经费。次年正月二十日,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正式开学,延举人谢家山(字梯青)为堂长,聘谢葆濂(字鲁珍)为中学教员,马德瀛为英文教员。此后,知县每年莅校视察为例事,或主持考试,或颁发毕业文凭。光绪三十年,浙江巡抚聂缉椝为何恭寿(字丹书)等余姚县绅士捐资办诚意学堂事奏知光绪皇帝,并奖给“集义储英”匾。至宣统二年,毕业4届,毕业学生16人。
  私立希范初等小学堂 设后河塍希范义庄,光绪三十二年谢纶辉创办。
  私立竟成初等小学堂 设皇封桥,光绪三十三年创办。
  私立承志初等小学堂 设东河沿南,光绪三十二年谢元寿创办。
  私立存著初等小学堂 设后塘河村谢氏十二房祠堂存著堂,为今塘后小学前身,宣统元年由谢氏存著义塾改办。
  私立二房初等小学堂 设阁老府,宣统元年由谢文正公祭下房众谢宝善等公决创设。
  私立核真初等小学堂 设东河沿,宣统二年由谢纶辉创办。
  私立莲溪初等小学堂 设水阁周村周氏宗祠大本堂东,为今水阁周小学前身(莲溪亦作濂溪),该学堂在宣统元年由周氏义塾改办。
  私立后宅初等小学堂 设第十堡诸氏后宅祠,宣统元年由诸炳南独资创办。
  私立行素初等小学堂 设倪家路,宣统元年李子封创办。杜天縻自浙江高等学堂预科毕业后执教于该校。
  私立景棋初等小学堂 创办于宣统年间,具体情况已无考。民国时期小学教育
  民国元年,按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学堂改称学校,高等小学校由县设立,初等小学校由乡镇设立。民国4年,初等小学校改称国民学校。据《余姚六仓志》载,民国8年,四门乡境内有高等小学校及国民学校9所,其中公立小学1所、区立国民学校2所、私立国民学校6所。民国5年,教育部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民国12年1月,执行上年教育部颁布的《壬戌学制》,初等教育实行六年制(四、二制),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18年7月,全县划分为五大学区,现境时属第三学区,在《余姚县学校一览表》登记的学校有10所。民国24年,国民政府定当年度为儿童年,并再次实施义务教育,要求各地开办短期小学,在四年内,凡一切年长者及未入学之学龄儿童,至少应受一年义务教育。民国29年8月,全国统一实施国民教育制度,规定每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一所,每三保设国民学校一所。时现境内有国民学校十余所,其中代用中心国民学校2所。次年4月,余姚沦陷,学校多停办。是年底,诚意小学率先复校,汪伪政府强令学校登记,并改用日伪教科书。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国民教育制度,部分私塾改办保国民学校。附主要小学简介
  诚意代用中心国民学校设蔡元房东。前身系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民国元年改称三乡公立诚意高等小学校。民国16年改办私立诚意商业学校。民国19年改称诚意初级商业职业补习学校。民国25年再改名私立诚意小学。民国29年改名诚意代用中心小学。民国30年4月,因日军入侵而被迫停课,年底复学。民国35年,改称诚意代用中心国民学校。民国时期,共毕业47届,毕业(含肄业)学生669人。毕业生中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农业科学家沈宗瀚、学者杜天縻、金融专家谢寿天、茶叶种植专家谢和寿等。1949年秋,该校由人民政府接管,现名镇中心小学。
  建校后至1949年7月历任校长:谢家山(清时称堂长,1902.1~1913.3)、黄鹏飞(1913.3~1916.3)、马启臣(1916.3~1927春)、谢景崧(改办商校,1927春~1935春)、崔友仁(1936.5~1937冬)、谢金柱(名誉校长,1938~1939)、毛尔超(代校长,1939~1940.7)、谢显猷(名誉校长,1941冬)、陆卿鹄(1942春~1942.8)、谢凤藻(1943春~1943冬)、符恺生(1944.1~1946.7)、韩德明(1946.7~1949.7)。
  余姚县立第二完全小学 设南谢村。前身系汝湖初等农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民国16年春,改办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教学设施可与县立第一完全小学相媲美,曾获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民国24年春,县议会决议将学校迁至周行镇海莫村,是年底迁校结束,约五分之四的教学设施亦随之转移。历任校长:许斌才(1927春~1928.7)、许乃田(1928.7~1929)、张克华(1930~1935.12)。
  私立汝湖初级小学 设南谢村。民国25年1月,在地方热心人士筹办下,原县立第二完全小学址改办私立汝仇湖初级小学。民国30年4月,因余姚沦陷停办。民国35年春,由章彩标等发起复学,改名私立汝湖小学,开设一至四年级,有学生38人。民国37年,改名汝湖代用保国民学校。1949年5月余姚解放时,有3班,学生近100人。历任校长:谢茂治(1936.1~1940)、严志寿(1941春,沦陷后即停办)、刘先顺(1946.2~1946.7)、谢枨寿(私立汝湖小学1946.8~1948.7;汝湖代用保国民学校1948.7~1949.7)。
  四门乡区立第一国民学校 设阁老府。前身系私立二房初等小学堂,宣统元年由谢文正公祭下房众谢宝善等公决创设。民国2年改区立。民国4年,称四门乡区立第一国民学校。民国7年6月,谢葆濂捐助泗门区立第一、二国民学校学款1577元,获教育部三等褒状。民国11年,校长经贯之建“平民夜校”。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中校名登记为“四门第一初级小学”。
  四门乡区立第二国民学校 设后塘河戚氏祠堂。民国5年创办。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中未见登记。
  私立希范国民学校 设后河塍希范义庄。前身系私立希范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谢纶辉创办。民国元年改名私立希范初等小学校。民国4年改称私立希范国民学校。民国7年,创办人谢纶辉获教育部三等金质嘉祥奖。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上校名登记为“希范初级小学”。
  私立承志国民学校 在东河沿南。前身系私立承志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谢元寿创办。民国元年改名私立承志初等小学校。民国4年改称私立承志国民学校。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上校名登记为“承志初级小学”。
  私立存著国民学校 设后塘河存著堂。前身系谢氏存著义塾,创办于清同治十年。宣统元年改办私立存著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改名私立存著初等小学校。民国4年改称私立存著国民学校。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上校名登记为“存著初级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开始招收外姓子弟入学。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现名塘后小学。
  私立核真国民学校 设东河沿。前身系私立核真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谢纶辉创办。民国元年改名私立核真初等小学校。民国4年改称私立核真国民学校。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上校名登记为“核真初级小学”。
  私立莲溪国民学校 设水阁周村周氏宗祠大本堂东。前身系周氏义塾,创办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宣统元年改办私立莲溪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改名私立莲溪初等小学校。民国4年改称私立莲溪国民学校。常年设2班,学生60余人,教师2人。民国11年,校长丁桂芳建议校董会购置校园旁一块旱地辟为操场,又订阅《小朋友》、《儿童世界》等杂志,开办“小小图书馆”。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上校名登记为“莲溪初级小学”。民国22年,因生源增加,于周氏竹堑房祠堂(俗称小祠堂)设分校,名“竹堑小学”。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现名水阁周小学。民国9年至1952年历任校长:丁桂芳、黄子兴、章永灿、黄似宪、周基等。私立行素国民学校 设倪家路。前身系私立行素初等小学堂,宣统元年由李子封创办。民国元年改名私立行素初等小学校。民国2年,创办人李子封获大总统袁世凯特奖一等嘉祥奖。民国4年改称私立行素国民学校。民国8年,扩至4个班级,学生百余人,教师有符仰之等。数年后因李家衰败而停办。民国28年,由村民倪继承发起,向泗门籍旅沪人士募得稻谷1.5万斤,移址李氏祠堂复学,定名倪村小学。常年设2班,学生70余人,一律免收学费,只收取少量书簿费,教师有宋百泉、戚劳民、周福厚、任吉芳等。民国33年,扩至4班,学生120余人,教师有宋百泉、周福厚、毛杏仙、楼爱华等,办学经费由旅沪企业家倪芝招女士赞助。民国36年后,聘请水阁周村酷爱戏剧的周介一为教师,每天课余辅导学生排演滩簧.、绍剧、越剧等戏曲,节假日至附近各村演出,时称戏文学校。1951年,教师有谢建立、周福厚、杨培明、王克贞4人,谢建立任校长。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先后改名红卫小学、倪家路小学。1998年并入黄家道地小学。
  私立东山完全小学 设东岳庙西南问日庵。民国18年春,东山义庄董事谢显曾因泗门一带失学儿童较多,尤其女孩入学率更低,遂拨义庄部分款项为办学经费,借址谢氏四房家庵问日庵办学,聘谢翔吾(谢家山之弟)为校长。常年招收学生80余人,开设一至五年级,分两个复式班进行教学。学生中女学生占多数,聘请的教师亦多为女教师,故时称女校。学校重视体育活动,辟有篮球场、沙坑、足球场等活动场所,还特制有标准乒乓球台,培养出众多乒乓球手,与邻近学校比赛时曾囊括全部名次。民国21年,东山小学女生篮球队在临山区小学生篮球赛中夺得冠军。民国22年,省教育厅派督学至东山小学视察,誉该校为“活泼泼地”,此四字后书写于操场大门上。学校于1950年停办,毕业生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村体育积极分子费纯中等。民国18年至1950年历任校长:谢翔吾、徐哲甫、陆聪宇、陈汉臣。
  周巷区朗霞乡第十四保国民学校 设海南村施氏祠堂。前身系施氏私塾,创办于民国2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办周巷区朗霞乡第十四保国民学校,学生近30人,设1班,进行多复式教学,教师先后有徐宾良、高吉甫等。1949年5月余姚解放后,改名施家小学。
  临山区明风乡第六保国民学校 设海南村旺家清节堂。前身系旺家私塾,创办于民国2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办临山区明风乡第六保国民学校,学生近30人,设1班,进行多复式教学,教师先后有钱沛余、韩水清等。民国38年2月,因经费拮据、教师薪水无着而停办。同年9月复学,改名旺家小学。
  私立泗南初级小学 民国18年,《余姚县学校一览表》上有登记,具体情况已无考。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
  1949年5月泗门解放时,学校“暂维现状,即日开学”。旋海南村以民办形式成立施教区教育基金筹集小组,恢复旺家小学。8月,后塘河村民魏心田出资于大古塘后建心田小学,提倡普及农村女子教育。是年秋,人民政府接管诚意小学,全体教师转为公办。
  1950年,诚意小学改名县立四门小学,负责泗门区境内泗门镇及泗北、明风、东蒲、天华、道塘、朗霞、海南、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等13个乡镇小学的业务辅导。
  1951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现境内兴起办学热潮,宗族祠堂、寺庙等公用建筑多辟为校舍。万圣乡利用没收的地主家木材建造两排草屋,创办万圣小学。1952年9月,各类学校均由政府接收改为公办。时现境内有公办小学28所,其中泗门镇5所(含后塘河村3所)、泗北乡3所、海南乡3所、明风乡3所(含水阁周村2所)、万圣乡2所、夹塘乡3所、湖北乡6所、东蒲乡3所。
  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方针,纠正盲目发展倾向,小学教育进入整顿阶段。是年,小学停止春季招生,一律改为秋季招生。
  1954年10月,余姚、慈溪调整区划,现境大部划属慈溪县。泗门小学辅导范围调整为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临海、兰海、横塘、泗门、海南、泗北等12个乡镇。1958年,由慈溪县教育局拨款,在鹤柱跟建塘后乡中心小学新校舍;改造黄家道地小学,并更名为泗北小学。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是时,国家经济处于暂时困难,学龄儿童中出现大量流生。1964年上半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大力发展简易小学(下半年改称耕读小学)。时现境内有耕读小学近40所,其中含东蒲公社6所、万圣公社8所、夹塘公社7所、湖北公社6所、塘后公社9所,基本实现每村一所耕读小学。耕读小学教学业务由各公社中心小学负责辅导,张兴祥任泗门区耕读小学辅导员。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两种教育制度”遭批判,耕读小学均停办,其他小学也“停课闹革命”,部分教师遭批斗。1968年2月,学校“复课闹革命”,学生学习以读毛主席语录、唱语录歌、大批判为主要内容。同年9月,改六年制为五年制,取消升学考试。是年,抽调贫下中农进驻学校,各校成立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年秋,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各大队均设完小。同时开始盲目发展中学,部分小学校舍被占用,部分小学教师到中学任教,小学民办教师剧增,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遭破坏,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小学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正常。1978年,再次整顿教育事业,调整学校布局,各公社建立中心学校,管理辖区内初中、小学。
  1981年,泗门镇中心小学改建为泗门区中心学校,负责泗门区境内泗门、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塘后等2镇6公社初中、小学业务辅导任务。1982年,撤销公社中心学校,初中、小学分开设置,成立公社中心小学,开始建普及义务教育档案。1983年,公社中心小学改称乡中心小学。1984年起,小学均实行六年制。是年,泗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98.5%,在校学生年巩固率98.6%,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7.5%,12~15周岁初等教育普及率95.6%。1985年2月,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除泗门区中心小学市办市管外,其他小学均下放乡、村管理。1986年10月,全市有10个乡镇首批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现境内的泗门镇、湖北乡。1987年,塘后乡、万圣乡为市第二批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乡镇。1988年11月,宁波市教委评定湖北乡为1988年宁波市基础教育先进乡镇。
  1989年1月,泗门区中心小学改名泗门镇中心小学,下放泗门镇办,另设泗门区辅导学校,担负全区初中、小学业务辅导任务。是年9月,因塘后乡并入泗门镇,塘后乡中心小学改名镇中心小学分校。20世纪80年代,因教学网点调整先后撤并的学校有:陆家庄小学、张家小学、新桥小学、红卫小学、万圣村小学、戚家路小学、谢家路小学、石角丘小学、钱家路小学、湖北村小学、庙山中路小学、施家小学、马家小学、大路头小学、夹长路小学、后海舍小学、红阳小学(原上新屋小学)、大庙周小学、皇封桥小学等。
  1990年和1991年,夹塘乡、东蒲乡先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后,由镇中心小学负责全镇小学业务辅导任务,并设置万圣、夹塘、湖北、塘后、东蒲5个片校,协助镇中心小学辅导片内小学。是年,在全镇22所小学中推行农村整体优化教育实验,以求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1994年2月,设镇教育辅导室,管理全镇初中、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教育。1999年,泗门镇被公布为省教育强镇。20世纪90年代,因教学网点调整先后撤并的学校有:海防小学、国庆小学、陶家路小学、水路头小学(原西宅小学)、祠堂丘小学、相公潭小学、老丘小学、楝树下小学、庙山路小学、下庙山路小学、小路下小学、倪家路小学、黄家道地小学等。
  2000年春,隆昌小学、黄墩 潭小学并入夹塘小学。2001年3月,杨家小学并入东蒲小学;9 月,洪家路小学并入塘后小学。 2003年秋,水阁周小学划属泗门镇管理。至此,全镇有小学7所,分别为镇中心小学、东蒲小学、 水阁周小学、塘小学、万圣小
  学、夹塘小学、湖北小学。
  2004年,全镇7所小学共有117班,学生5141人,教职工212人。附主要小学简介
  泗门镇中心小学设振兴路68号。前身系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民国时期,先后改名三乡公立诚意高等小学校、私立诚意商业学校、私立诚意商科职业补习学校、私立诚意小学、诚意代用中心小学、诚意代用中心国民学校等。1949年秋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诚意小学。次年更名县立四门小学,1952年改称泗门区中心小学。1961年,附设幼儿班。1964年被定为慈溪县城镇重点小学。1973年,称泗门镇五七学校。1974年秋附设初中部,
  泗门镇中心小学1976年秋附设高中部。1978年春,高中部并入泗门中学。1979年称泗门镇中心小学,1981年秋称泗门区中心学校。1982年,红卫小学并入,同时初中部单独设置。1986年,幼儿班停办。1989年,改名泗门镇中心小学。1998年,被命名为省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学校。2004年有22班、学生1233人、教职工54人,校园总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949年5月至2004年,累计毕业小学50届,毕业(肄业)学生6500余人;毕业初中7届,毕业(肄业)学生490余人;毕业高中1届,毕业(肄业)学生100人。
  1949~2004年历任校长:李志焘(1949.7~1950.1)、陈季康(1950.1~1950.8)、孙孑鸣(1950.8~1951.2)、龚德威(1951.2~1951.8)、黄一斋(1951.8~1952.8)、周树生(1952.8~1953.7)、陆志清(1953.8~1959.8)、孙柏祥(1959.8~1960.10)、劳修亚(1963.5~1969.8)、吴嘉庆(革命领导小组组长1972.8~1978.2)、干凤苗(1978.9~1981.10)、王梦鱼(1981.10~1983.8)、谢南桥(1983.8~1984.9)、谢荣泉(1984.8~1986.8)、宋岳新(1986.8~1988.8)、顾麟芳(1988.8~1989.2)、杨国君(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1989.2~1991.8,校长1991.8~1992.8,1994.9~2003.8)、宋岳新(1992.8~1994.8)、沈建云(2003.8~)。
  塘后小学 设后塘河社区谢家路江东。前身系谢氏存著义塾,创办于清同治十年。清宣统元年,改办私立存著初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先后改名私立存著初等小学校、私立存著国民学校等。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4年,自存著堂迁至心田小学。1956年,改名塘后乡中心小学。1958年,由慈溪县教育局拨款,在鹤柱跟建新校舍,建筑面积576平方米。1969年,成立业余乒乓球队(今镇中心小学乒乓球训练基地前身),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1978年,负责塘后公社7所大队小学(黄家道地小学、洪家路小学、马家小学、倪家路小学、大路头小学、夹长路小学、后海舍小学、旺家小学、红阳小学)辅导任务。同年,附设初中班。1982年,初中、小学单独设置,成立塘后公社中心小学。次年,改名塘后乡中心小学。1986年,获省第八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次年又被评为宁波市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单位。1990年,被命名为宁波市红领巾劳动实验基地,有关劳动教育的实验活动及论文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1994年成立小星星艺术团,1996年被命名为市少年宫艺术培训基地。1999年8月迁现址,校园总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2001年秋,洪家路小学并入,学区内教学网点调整工作完成,从此结束村办小学历史。2004年有23班,学生1051人,教职工38人。
  1946~2004年历任校长:戚绍康(1946~1948夏)、谢荣初(1948秋~1951)、谢逸华(1952~1958.8)、劳修亚(1958.8~1960.8)、史生鸿(1960.8~1961.8)、劳维芳(1961.8~1965.8)、王贞英(1965.8~1969.8)、徐柄荣(贫管组组长1969.8~1977.8)、谢南桥(1977.8~1978.8)、蔡定生(1978.8~1982.8)、吴登友(1982.8~1983.8)、王梦鱼(1983.8~1988.8)、谢荣时(1988.8~1998.8)、赵玲珍(1998.8~2000.8)、张永连(2000.8~2003.8)、宣建康(2003.8~)。
  东蒲小学 设东蒲村泗马公路西侧。前身系东蒲私塾,创办于民国时期,后改办含德小学。1951年,改名泗门区东蒲小学,自东蒲社祠迁址周氏宗祠。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4年,划属低塘区。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承担东蒲公社杨家、西宅、陆家庄、张家、新桥等5所大队小学辅导任务。1969年,附设初中部。1971年,初中部单独分设。1983年,改名东蒲乡中心小学,担负全乡2所村小学(杨家小学、水路头小学)辅导任务。1987年,划属马渚区。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改称泗门镇东蒲小学。2001年迁现址,校园总占地面积1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是年秋,杨家小学并入,学区内教学网点调整工作完成,结束村办小学历史。2004年有11班,学生427人,教职工19人。
  1949~2004年历任校长:谢福成、周博甫、陈雪帆、周伟鉴(以上任职年限不详)、谢荣泉(1957.8~1958.8)、陈岳青(1958.8~1967)、周招娣(革命领导小组组长1968~1969)、陈岳青(1970~1986.8)、孙沛阳(1986.8~1989.8)、闻小森(1989.8~1991.8)、何学浩(1991.8~1992.8)、张岳翔(1992.8~1995.8)、戚月珍(1995.8~2000.8)、邹渭灿(2000.8~2002.8)、张森祥(2002.8~2004.8)、马燕群(2004.8~ )。
  万圣小学 设万圣村开夹公路北侧。1951年,万圣乡利用从地主家没收的木材建造两排草屋,计20余间,创办万圣小学,开设一至四年级,招收学生百余人。1956年,改建为光明乡中心小学,开设五、六年级共8班,招收光明乡境内的万圣、湖北、夹塘及邻近的镇海等地各村初小毕业生,合计350余人。1958年,改称万圣管理区中心小学,1961年再改名万圣公社中心小学。1969年秋,下放到大队办。1982年,恢复万圣公社中心小学。1983年,改称万圣乡中心小学,担负全乡5所村小学(海防小学、国庆小学、陶家路小学、祠堂丘小学、相公潭小学)业务辅导任务。1988年,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1992年,改名泗门镇万圣小学,同年撤并海防小学、国庆小学、陶家路小学、祠堂丘小学。1997年秋,撤并相公潭小学,学区内教学网点调整工作完成,从此结束村办小学历史。1999~2003年,两次扩建校舍,校园总占地面积9471平方米,建筑面积3966平方米。2004年有14班,学生551人,教师27人。
  历任校长:王银辉(1951~1952)、吴明辉(1953~1957.8)、李方铎(1957.8~1959.8)、劳维芳(1959.8~1960.8)、陈逸顺(1960.8~1962.8)、史生鸿(1962.8~1969.8)、裘传忠(1982.8~1998.8)、李国新(1989.8~2003.8)、魏巍(2003.8~ )。
  夹塘小学 设夹 塘村石角丘。前身系夹塘乡二村小学,址设隆昌村,创办于1950年。1951年,改建为夹塘乡中心小学,先后改名夹塘管理区中心小学、夹塘公社中心小学。1969年秋,下放到大队办。1982年,以石角丘村小学为基础,恢复夹塘公社中心小学,次年改称夹塘乡中心小学,担负全乡5所村小学(老丘小学、戚家路小学、谢家路小学、隆昌小学、黄墩潭小学)辅导任务。1992年,改名泗门镇夹塘小学。1999年扩建校舍,校园总占地面积9088平方米,建筑面积3265平方米。2000年春,随隆昌小学、黄墩潭小学并入,学区内教学网点调整工作完成,从此结束村办小学历史。2004年有19班,学生743人,教职工29人。
  历任校长:谢建立(1951.8~1952.8)、潘桂荣(1952.8~1959.8)、李方铎(1959.8~1969.8)、樊国潮(1982.8~1984.8)、陈逸顺(1984.8~1995.8)、印凤仙(1995.8~2000.8)、高丽君(2000.8~2001.8)、宣建康(2001.8~2003.8)、严宝军(2003.8~)。
  湖北小学 设湖北村共济路西侧。前身系湖北乡中心校,创办于1956年。初仅设五、六年级,招收湖北乡境内各村初小毕业生。1958年,湖北村小学并入,改建为完全小学。1969年秋,下放到大队办。1982年,恢复湖北公社中心小学,次年改称湖北乡中心小学,担负全乡4所村小学(下庙山路小学、楝树下小学、小路下小学、上庙山路小学)辅导任务。1992年,改名泗门镇湖北小学。1995年秋,庙山路小学、小路下小学并入,学区内教学网点调整工作完成,从此结束村办小学历史。2004年5月迁现址,校园总占地面积19240平方米,建筑面积6179平方米。2004年有22班,学生906人,教师34人。
  历任校长: 石小堂(1956.8~1963.8)、杨如龙(1961.8~1969.8)、金渭清(1982.8~1987.8)、吴永标(1987.8~2003.10)、周建辉(2003.10~)。
  水阁周小学 设水阁周村。前身系周氏义塾,创办于清康熙四十一年。清宣统元年,改办私立莲溪初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先后改名私立莲溪初等小学校、私立莲溪国民学校等。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明风小学,改建为完全小学,时有学生150余人、教师5人。1957年夏,附设民办中等文化补习班,半年后停办。1958年,开办农业中学,改称水阁周学校,有8班,学生400余人,旋改办水阁周小学。1960年,朗霞初级中学在水阁周小学设分校,开设初一、二年级两班,一年后撤销。1969年,附设初中班。1976年,附设高中班,1978年停办。1983年,初中班并入朗霞初级中学。1985年,皇封桥小学并入。1998年,原址改建校舍,校园总占地面积5134平方米,建筑面积1743平方米。2004年有6班,学生230人,教职工11人。毕业生中有书法家谢翘、宁波市副市长魏建明等。
  1949~2004年历任校长:严定华、符百望、陈继康、陈克观(以上任职时间不详)、孙孑鸣(1961.8~1963.8)、邵峡泉(1963.8~1966.8)、周福厚(1966.8~1969.8)、余孝惠(1969.8~1970.8)、王克贞(1970.8~1976.8)、周惠新(1976.8~1984.8)、周似锐(1984.8~1985.8)、周月英(1985.8~1996.8)、童兆江(1996.8~1997.8)、张建颐(1997.8~1999.8)、严亚国(1999.8~2003.8)、周建辉(2003.8~2003.10)、陈君江(2003.10~ )。
  红卫小学 设汝湖社区南谢。前身系汝湖初等农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民国时期,先后改办县立第二完全小学、私立汝仇湖初级小学、私立汝湖小学、汝湖代用保国民学校等。1949年5月余姚解放后,改名私立汝湖初级小学。1952年春,湖堤乡百益亭“四复式”班并入,是年改为公办。1954年秋,改建为完小,称公立汝湖小学。1967年,改名泗门镇红卫小学。1969年,下放到大队办。1972年附设初中班,至1977年共招收3届,其中毕业2届。1976年,改名泗门镇红卫学校,附设学前班。1978年春,附设的初中班并入镇五七学校附设初中班。是年秋,受镇五七学校委托,开办小学补习班,每年招收1班。1982年秋,并入泗门区中心小学,校址上筹建镇初级中学。
  1949~1982年历任校长:谢慎三(1949.8~1952.7)、李晓峰(1952.8~1954.7)、王银辉(1954.8~1957.7)、王联香(1957.8~1958.7)、潘桂荣(1958.8~1960.1)、史生鸿(1960.2~1960.7)、孙杏永(1960.8~1961.7,1964.8~1966.8,1967.1~1976.7)、谢显涛(代理校长1961.8~1963.7)、王贞英(1963.8~1964.7)、诸桂富(革命领导小组负责人1966.10~1966.12)、谢佰年(1976.8~1982.7)。
  洪家路小学设海南村。前身系旺家私塾,创办于民国2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办临山区明风乡第六保国民学校。民国38年2月,因经费拮据、教师薪水无着而停办。是年5月泗门解放,海南村以民办形式成立施教区教育基金筹集小组,于9月1日复学,改名旺家小学。设1个复式班,有学生13人。1950年,因学生增多,校区自旺家清节堂迁至徐家村村民吴瑞茂家,并改名海南小学,设2班。1952年秋,由人民政府接管。1969年,下放到大队办,改名红英学校,附设初中班。1970年,新胜耕读小学并入。1983年,改称洪家路小学。2001年9月,因教学网点调整,洪家路小学撤销,改设塘后小学洪家路教学点,班级由6班减至2班。2003年,撤销教学点,并入塘后小学。
  1949~2001年历任校长:谢欣胜(1949.9~1951冬,1952.8~1956.1)、李方铎(1956.1~1957.8)、蔡美泉(1960.8~1969.8)、徐如乔(1969.8~1971.8)、谢静生(1971.8~1996.8)、张岳翔(1996.8~2000.8)、宣建康(2000.8~2001.8)。
  黄家道地小学设泗北村黄家道地。民国35年,村民集资在宝林庵(俗称朝东庵)开办学校,聘诸梦云为教师,设1班,学生近30人。1950年,设2班,学生50余人。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改称泗北乡五村小学。1958年,由慈溪县教育局拨款改造校舍,并改名泗北小学,改建为完小。1969年,下放到大队办,改名红光小学。1975年,附设初中班。1983年,改称黄家道地小学。1999年,并入塘后小学。
  1951~1999年历任校长:杨元漪(1951.8~1958.8)、徐藕娟(1958.8~1967.8)、俞志良(1967.8~1969.8)、杨家德(1969.8~1975.8)、徐巧英(1975.8~1989.8)、李国新(1989.8~1998.8)、严宝军(1998.8~1999.8)。
  皇封桥小学 设大庙周村皇封桥自然村。前身系皇封桥私塾,创办于民国35年,设村民杨晋泰家。1950年,改村办,名皇封桥小学,有2个复式班,设一至四年级,教师2人,学生60余人。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收。1954年,改建为完小。1965年,改名旺丰小学。1974年,附设初中班。1978年,初中班并入水阁周小学初中部。1983年,改称皇封桥小学。1985年9月,并入水阁周小学。第三节 中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中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八年春,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开学,仿《山东学堂章程》设置中学课程,聘谢葆濂为中学教员,是为境内中学教育之始。
  民国16~25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校改办私立诚意商业学校,学制七年,最后一年(即高小三年级)选用初中一年级课本。民国31年冬,诚意小学办战时初中补习班,招收因受抗日战争影响未能升初中的高小毕业生,开设课程有初中代数、语文、英文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学教育
  1957年9月,泗门镇为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选址镇中心俱乐部(原关帝庙)开办镇民办中学,是为境内第一所普通中学。是年夏,水阁周小学设民办中等文化补习班,半年后停办。1958年,慈溪县政府接受魏心田先生所赠私立心田学校校舍,创办慈溪县第六初级中学。同年,光明乡民办中学开学。1959年,县第六初级中学改名泗门初级中学。
  1960年,光明乡民办中学并入泗门镇民办中学。是年,朗霞初级中学在水阁周小学设分校,开设一、二年级两班,一年后撤销。1962年秋,时属余姚县低塘区的东蒲公社在杨家大队创办东蒲公社农业中学。1965年,泗门区在湖北农场创办泗门区农业中学。是年,镇民办中学改办镇工读中学,实行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各校“停课闹革命”,学校领导、教师大多受冲击。1967年,“复课闹革命”,教学秩序仍极为混乱。1968年,各校成立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是年秋,夹塘公社中学、湖北公社中学成立,泗门初级中学派两名教师到万圣小学办戴帽初中,镇工读中学并入泗门初级中学,泗门区农业中学停办。1969年,开展“教育革命”,推行初中不出队,要求每个公社有完中或初中附设高中班,初中学制改两年制。是年,东蒲小学、红英小学(原海南小学)、水阁周小学等均附设初中班。
  1970年3月,泗门初级中学下放到公社办,在同一校址拆办泗门镇初级中学和塘后公社初级中学。8月,两校合并,更名泗门棉花加工厂五七中学。9月,招收首届高中班,成为完中,高中学制两年。1971年,夹塘公社中学办高中班。1972年9月,泗门棉花加工厂五七中学改名慈溪县泗门中学;红卫小学附设初中班。是年起,以大队为单位,由贫下中农推荐招收高中生。1974年,镇五七学校、皇封桥小学均附设初中部。1975年9月,夹塘公社中学在七塘江边建高中部;同年,湖北公社中学、万圣公社中学均附设高中班。1976年,湖北公社中学在七塘边创办湖北五七高中。同年,镇五七学校初中部、东蒲公社中学、水阁周小学初中部均开设高中班,泗北小学附设初中班。
  1978年春,镇五七学校高中部并入泗门中学。同年秋,泗门中学开始通过文化课考试招收高一新生,同时各小学、初级中学附设高中班及湖北五七高中停止招生。各公社成立中心校,初中行政工作归公社中心校负责,教学业务由泗门中学辅导。是年,塘后小学附设初中班。1979年,初中恢复三年制,泗门中学开始面向全区招收初中班学生。
  1982年秋,各公社初级中学单独设校,同时各小学附设初中班停办。是年,泗门中学高中改三年制。11月,县政府定泗门镇初级中学为区重点初级中学。1985年2月,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除泗门中学由市办市管,其余初级中学均由乡镇办乡镇管。1988年,泗门中学停止招收初中班。1989年,塘后乡初级中学并入泗门镇初级中学。
  1992年6月,泗门中学改办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停止招收普通高中新生,境内初中毕业生要读普通高中的由全市其他普通高中招收。1995年,万圣初级中学并入夹塘初级中学。次年,湖北初级中学亦并入夹塘初级中学,成立镇第二初级中学。
  2000年秋,东蒲初级中学迁入汝湖路现址,更名镇第三初级中学。至此,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分别为镇初级中学、镇第二初级中学、镇第三初级中学。2004年,全镇3所初级中学共有47班,学生2343人,教职工147人。附主要中学简介
  泗门镇初级中学设后塘河社区大古塘后。前身系泗门镇五七学校附设初中部,创办于1974年。1982年8月,初中部单独分设,成立泗门镇初级中学,校址设南谢村原红卫学校。同年11月,被县政府定为泗门区重点初级中学。1989年,与塘后乡初级中学合并,学校总部设于原塘后乡初级中学,并在原红卫学校设分部。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被定为泗门镇中心初级中学。1993年,总部校舍扩建结束,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40平方米,分部随之撤销。2004年有22班,学生1165人,教职工69人。
  历任校长(负责人):吴嘉钦(筹建组负责人1982.8~1983.8)、杨守斋(1983.8~1984.8)、戴柏铭(1984.8~1987.8,1989.8~1992.8)、陈慧锋(1987.8~1988.8)、闻觉敏(1988.8~1989.8)、洪征军(1992.8~ )。
  泗门镇第二初级中学 设谢家路村湖夹公路北侧。前身为夹塘公社中学,创办于1968年。1971年附设高中班。1975年,在七塘江边建高中部。1979年,高中部停办。1982年,改名夹塘公社初级中学,次年再改称夹塘乡初级中学。1984年,自隆昌村迁现址。1995年秋,万圣初级中学并入。是年,扩建校舍,校园总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87平方米。1996年,与湖北初级中学合并,定名泗门镇第二初级中学。2004年有10班,学生435人,教职工30人。
  历任校长(负责人):张文康(革命领导小组组长1968.8~1970)、谢荣泉(党支部书记1971~1977.8)、顾竹轩(负责人1977.8~1978.8)、史生鸿(1978.8~1986.8)、洪征军(1986.8~1993.8)、姚永利(1993.8~1998.8)、任文(1998.8~2000.8)、钱勋(2000.8~2002.8)、刘林尧(2002.8~)。
  泗门镇第三初级中学 设汝湖路。前身系东蒲农业中学,创办于1962年。1969年,由杨家村迁入东蒲小学,改名东蒲公社初级中学。1978年,改称东蒲公社中心学校。1983年,称东蒲乡初级中学。1988年,迁址西堑自然村。1992年,称泗门镇东蒲初级中学。2000年9月迁现址,改名泗门镇第三初级中学,校园总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2004年有15班,学生743人,教职工48人。
  历任校长(负责人):陈岳青(负责人1962.8~1971.8)、周维君(负责人1971.8~1972.8,1973.8—1976.8)、谢宜祥(负责人1972.8~1973.8)、周小乔(贫管组组长1976.8~1977.8)、郭永灿(1977.8~1979.8)、陈岳青(1979.8~1983.8)、周更生(1983.8~1990.8)、沈桐根(1990.8~1998.8)、陈如浩(1998.8~)。
  泗门中学 设大古塘后。1958年秋,慈溪县政府接受魏心田先生所赠私立心田学校校舍,创办慈溪县第六初级中学。首年招生4班,有学生217人,教职工16人。次年,改名慈溪县泗门初级中学。1960年,班级增至12班,学生647人,教职工25人。是年,举办一年制会计培训班,招收学生40人。1970年3月,下放到公社办,拆分为泗门镇初级中学和塘后公社初级中学。8月,两校合并,更名慈溪县泗门棉花加工厂五七中学,并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完中。1972年9月,改名慈溪县泗门中学。1978年春,镇五七学校高中部并入。1979年,面向泗门全区招收初中班。1984年,开办机械专业职业高中班。1987年,受市教育局和泗门区公所委托,筹办泗门区职业高中班。1988年,初中班停办。1992年6月,改办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停招普通高中学生。自1958年建校至1994年,累计毕业初中26届,毕业(肄业)学生4000余人;高中23届,毕业(肄业)学生近4000人。
  历任校长(负责人):毛步遂(负责人1958.8~1959.1)、岑杜翔(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1959.1~1960.10)、龚森炎(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1960.10~1962.8)、杨勤(1962.8~1970.8)、叶家棣(负责人1970.8~1973.8)、叶家棣(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1973.8~1977.8,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1982.8~1983.8)、谢荣泉(1977.8~1982.8)、吕钦章(1983.8~1984.6)、岑利益(1984.6~1986.8)、陈冰雨(1986.8~1989.8)、陈慧锋(1989.8~1992.8)。
  泗门镇民办中学 1957年9月,泗门镇为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选址镇中心俱乐部(原关帝庙)创办镇民办中学。首年招生1班,学生50人,教师2人。次年,迁址原东山小学,贯彻勤工俭学、勤俭办学方针,开辟“五一少年农庄”、“红领巾饲养场”,学生通过课余生产劳动解决部分学杂费。1959年,再迁址舒季里,设初一至初三3班,教师6人。1960年,光明乡民办中学并入。1964年,又迁大古塘南吴氏祠堂(今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宿舍址)。1965年,为解决社会青少年闲置问题,改办镇工读中学,实行半工半读教学模式。1968年,并入泗门初级中学。
  历任校长(负责人):王小冬(副镇长兼校长1957.8~1964.8)、黄常森(负责人1964.8~1965.8)。
  湖北初级中学 设湖北村。前身系湖北公社中学,创办于1968年2月。1975年,在七塘江北岸附设五七高中,至1979年停办。1983年,改名湖北乡初级中学。1992年,称泗门镇湖北初级中学。1996年,并入镇第二初级中学。
  历任校长(负责人):王生友(贫管会主任1968.2~1970.2)、孙水芳(负责人1970.2~1978.8)、金渭清(1978.8~1982.8)、韩福根(1982.8~1990.8)、谢尧根(1990.8~1996.8)。
  万圣初级中学 设万圣村。1968年9月,泗门初级中学派教师沈元孝、张正凯到万圣小学办戴帽初中,首年招1班,学生40人。至1975年9月,扩至6班,学生300余人,教师12人,并附设高中班。1978年9月,高中班停办。1982年,单独设置万圣公社初级中学,次年改名万圣乡初级中学。1992年,称泗门镇万圣初级中学。1994年,因教学网点调整而停止招生,学区内小学毕业生转入镇初级中学就读。1995年,并入夹塘初级中学。
  历任校长(负责人):裘传忠(万圣小学负责人1969.8~1978.8)、李方铎
  (1978.8~1982.8)、阮开琪(1982.8~1984.8)、顾竹轩(1984.8~1990.8)、陈长源(1990.8~1995.7)。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第一节 晚清及民国时期职业技术教育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里人谢宝书等筹办汝湖初等农学堂,为县内最早的职业技术学校,也是浙江省最早的四所初等农业学堂之一。民国元年(1912),县议会决议改名县立乙种农业学校。
  民国16年春,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停办。同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校改办私立诚意商业学校,为商家、银行、钱庄等培养财务会计人才,是民国时期余姚唯一的商业职业学校。民国19年,改名诚意初级商业职业补习学校。民国25年春停办。
  附 主要学校介绍
  余姚县立乙种农业学校 设南谢村。前身系汝湖初等农学堂,由举人谢宝书邀集66人入股,共筹得银圆13040元,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创办。首年有学生44人,教师4人,设蚕业科。学校重视师资培养,出资选送教师陶善松到日本大阪农学校学习深造。陶毕业后回校任教,增设农科。宣统元年十一月,改股金为捐款。至民国元年,毕业两届。是年因经费支绌,经县议会决议,改为县办,定名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并扩充校舍,建造礼堂。计有楼房3大间,平房32间,蚕房3间,披屋7间,钟楼1间,办公室、教室、礼堂、操场、食堂、贮藏室、传达室、厕所等俱全。校门内通道两边各有一个荷花池,校西有桑田和桃李园约35亩。
  学校学制三年,招收对象为初小毕业生,补习一年后经考试合格,分别升入农科或蚕业科接受文化基础课及专业学习。文化基础课设有国文、算术、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专业科教材有《栽桑法》、《养蚕法讲义》、《新撰农学大意》(上、中、下)等,多系自编;亦采用上海新学会社出版的《农业经济法规》,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水产学大意》、《畜产学》等作为教材。教学重视实践,农科有日本式农具;蚕业科有4部缫丝机,1架600倍的检验蚕病毒的显微镜,以及蚕房、蚕匾等设备,供学生实习之用。
  民国2年8月,时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接其弟蔡元鼎有关汝湖农校事略呈报,作《余姚汝湖乙种农学校记》,对谢宝书等人捐资办农校之举大为赞赏,声称“是诚吾所望于全国同胞矣”。
  学校创立后,学生数始终维持在40人左右,学生中年龄大的十八九岁,小的十四五岁。据民国12年浙江省教育系统统计资料记载:是年,有3班,学生46人,教员5人,职员1人,毕业学生12人。因泗门一带赴沪经商者日益增多,学校于民国16年春停办。
  学校初创时,由创办人谢宝书自任堂长。民国元年改县立学校后,校长由县知事(县长)延聘。历任校长(堂长):谢宝书(1908~1911)、谢凤藻(1912~1917)、黄炳照(1918~1921)、黄菊香(1922~1923.7)、张国威(1923.8~1926.12)。
  私立诚意商业学校 设蔡元房东。前身系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民国16年春,为满足社会对商业人才尤其是会计人才的需求,校董会议决议改办私立诚意商业学校。聘前清秀才谢景崧为校长,首年招3班,学生67人,教员6人。学制7年,即初小4年、高小(商业专科)3年。除完小应设的课程外,高小起开设珠算、英语(包括英语会话和英文打字)、商品学、零售学、簿记学(分为中式簿记和西式簿记)、实用尺牍等专业课。到高小三年级,选用初中一年级课本,数学课学习代数,语文课开设国文和作文。校长谢景崧亲自任国文课教师,其他如代数课教师陈怀邦,英语和商业专业课教师干炎生,新式簿记课教师毛尔超,体育课教师朱惜时、陆志向等,皆学识广博,一专多能。由于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凭证书可直接被用人单位录用。
  民国19年秋,奉省教育厅令,改名诚意初级商业职业补习学校。至民国25年春停办,毕业9届,共为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的商家、银行、钱庄输送财务会计人才近200人。毕业生中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余姚县委组织部长熊达人、新中国成立后省工矿厅副厅长马承烈、中国银行副总经理谢寿天以及台湾著名茶叶种植专家谢和寿等。等奖”奖杯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技术教育
  1958年,塘后乡在夹长路佛堂创办塘后农业中学。同年,明风小学(时属余姚县朗霞乡)开办农业中学,因不具办学条件,数年后停办。1960年,泗门初级中学举办一期会计培训班,招收学生40人,学制一年。1962年秋,东蒲公社(时属余姚县低塘区)于杨家村创办东蒲农业中学。1965年,泗门镇民办中学改办镇工读中学,实行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同年,泗门区在湖北农场创办区农业中学。1968年2月,区农业中学停办。同年,镇工读中学并入泗门初级中学。1969年,东蒲公社农业中学改名东蒲公社初级中学。
  1970年8月,泗门初级中学改办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泗门棉花加工厂五七学校。1972年1月,再改名泗门中学。1973~1978年,推行“学工、学农、学军”,泗门区中心小学改名泗门镇五七学校。1975年,湖北公社中学在七塘江北岸创办湖北公社五七高中,1979年停办。
  1984年9月,泗门中学开办机械专业职业高中班,首年招1班,学生30
  人,学制两年。1987年9月,市教育局和泗门区公所联合筹办泗门区职业高中班,委托泗门中学负责教学管理。1992年,泗门中学停止普通高中招生,改办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区职业高中班同时停办。1993年,镇政府创办镇职业技术学校,2000年停办。
  1992~1997年,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先后与市技工学校、浙江电子工业学校等联合办学,设有计算机、机电、财会、建筑、广告、机械、电子、文秘、家电、网络、机模、化工、注塑、棉纺等专业。2004年,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设有计算机、网络、文秘、电子、机械、机模等6个专业及综合高中,计20班,学生1625人,教职员114人。附 主要学校简介
  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设大古塘1号。前身系慈溪县第六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后数次易名。1992年6月,改办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首年招收计算机专业职业高中1班。同年,与市技工学校联合办学,招收化工专业技校1班。1993年,增设浙江电子工业学校余姚教学点,面向全省招生,招收初中中专应用电子和计算机专业各1班。1997年9月,结束与其他学校联合办学。同年11月,被省教育委员会确定为省示范性职业学校。1998年后,计算机专业在宁波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声名鹊起。2001年,被评定为省二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有综合高中9班、计算机专业11班、网络专业4班、文秘专业1班、电子专业2班、机械专业1班、机模专业2班,共有学生1625人,教职员114人。
  1992~2004年,学校自主开设的专业先后有计算机、机电、财会、建筑、广告、机械、电子、文秘、家电、网络、机模等,计13届,66班,毕业(肄业)学生1444人。与市技工学校联合办学4届,计4班,先后开设化工、注塑、棉纺等专业,毕业(肄业)学生723人。与浙江电子工业学校联合办学6届,计14班,先后开设应用电子、计算机专业、金融、信息等专业,毕业(肄业)学生773人。历任校长:陈慧锋(1992.7~1996.7)、陈正良(党支部书记主持日常工作1996.7~1997.8,校长1997.8~)。
  泗门镇工读中学 设大古塘前吴家祠堂(今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宿舍址)。前身系泗门镇民办中学,创办于1957年。1965年8月,为解决社会青少年闲置问题,改办镇工读中学,实行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副镇长王康才兼校长,聘民办教师4人,由张先其负责学校日常事务。学生除文化课学习外,还需参加镇综合厂生产劳动,内容有铁丝结链条、纺麻线、学做五金劳动车、仪表车、学制玻璃仪器等,多为手工劳动。该校为慈溪县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开办后,还吸引浒山、周行等外乡镇社会青少年就读。1965年11月,慈溪县教育局在全县农业中学、民办中学负责人会议上推广其办学经验,要求其他城镇亦创办工读学校。次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1968年,并入泗门初级中学。
  泗门区职业高中班 1987年9月,由市教育局和泗门区公所联合筹办,委托泗门中学负责教学管理,负责人谢建立。初设泗门中学内,后迁陶家堡村委办公楼。文化课教师由市教育局安排,专业课教师由区自聘。首年招收电子专业1班,学生45人,毕业32人,均获得全国家电维修中心合格证书、技术合格证书、职业高中毕业证书。1988年后,相继开设机电、机械、财会等专业。1992年停办,毕业6届,共9班,毕业(肄业)学生193人。
  泗门镇职业技术学校 1993年7月,泗门镇为解决初中毕业生因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有限而难以升学的问题,借用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校舍创办镇职业技术学校。首年开设财务会计和机械电子专业各1班,学制2年。镇职业技术学校与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魏琦华任校长,3名教师负责教授文化课,专业课则聘请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担任。次年9月,迁原镇初级中学分部(原红卫小学)继续办学,先后开设机械模具、涉外文秘、电脑操作及维修、现代化办公、会计电算化等专业。2000年初,因生源不足而停办。未完成学业的学生转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13名教师分流至镇初级中学和镇第三初级中学。1993~2000年,共毕业6届,毕业(肄业)学生228人。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扫除文盲
  民国11年,四门乡区立第一国民学校校长经贯之建“平民夜校”,教授缺少文化的成人识字记账。民国18年12月,县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指示县立第二完全小学在南谢村装置民众识字牌,内容有“长到老学到老”、“看日报须识字”、“要识字须入学”、“国事就是自己事”、“大家都应管国事”、“要知国事快识字”等,每两周更新。同年,在泗门大街添设民众阅报牌,负责人诸昌龄。民国28年,由中共领导的泗门镇第十三青年救亡宣传室在谢家路图南庙举办妇女夜校,聘请一名教师教农村家庭妇女识字,时间约一年,先后有50人脱盲。民国37年11月,县督导会议决定乡镇中心国民学校至少举办2班民众教育班,保校至少1班。
  1949年5月泗门解放后,各村农民协会在冬闲期间兴办冬学,扫除青少年文盲。1952年,泗门区成立扫盲办公室,指导乡、村开展扫盲工作,推广“速成识字法”。是年冬,区公所举办冬师训练班,受训200余人,区长陈旭兼任班主任,谢建立任副班长。1953年,部分冬学采取“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办法,逐步改冬学为常年民校。1956~1957年,各村均创办夜校,多选在私家宅院,请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识字。1958年“大跃进”时期,各农业生产合作社均建立民校,利用冬闲、晚上等时间学习,有的还组织田头识字、上门帮教等。民校教师一般由合作社会计或村团支部书记兼任,镇民办中学教师一周三次下村辅导扫盲工作,光明乡民办中学师生经常分组到田头教群众识字。
  1962年底,扫盲教育纠正过高过急做法,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组织扫盲。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现境内(不含东蒲公社)12岁以上的人口28546人,尚未达到文化普及要求的有22546人,占78.9%。其中,不识字14881人,占52.1%;初识字2267人,占7.9%;初小5398人,占18.9%;其余为文盲。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大队兴办“红专夜校”,由大队共青团支部组织青壮年学习文化知识,各公社配不脱产扫盲干部负责各大队扫盲工作。
  1978年,贯彻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县、区、镇(公社)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确定由区、镇(公社)中心校副校长兼管扫盲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和农村小学教师参加业余教育工作,加快扫盲进程。1982年,泗门镇及现境内各公社配专职业余教育干部,以扫盲为主要任务。1983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境内12岁及12岁以上的人口45212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6295人,占36%。
  1985年,现境内各乡镇宣布基本消除青少年文盲。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境内15岁以上(含15岁)的人口4621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8705人,占18.8%。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镇15岁以上(含15岁)的人口50180人,其中文盲2863人,占5.7%。
  附平民夜校简介
  民国11年,国民政府推行平民教育,四门乡区立第一国民学校校长经贯之遂建立“平民夜校”,教缺少文化的成人识字记账,其中有理发师傅、裁缝师傅以及街上开肉店、摆菜摊的,合计近300人。因师资不足,经贯之还请三、四年级学生帮教成人识字。这些成人学生白天遇到小学生,都会恭恭敬敬地称一声“小先生”。
  平民夜校结业时,举行隆重的结业典礼,县知事陈国材到场祝贺。大家齐唱《扫盲歌》:“嗟吾辈两目如瞽,做事真叫苦。幸而夜为日之余,约伴提灯来读书。现今识字虽无几,阅看已自如。”是夜,有旅沪同乡携一部放映机,于典礼结束后播放电影。观众人山人海,以致校墙亦被挤塌。
  第二节 文化补习与技术培训
  民国30年底,诚意小学增设战时初中补习班,收纳高小毕业后因战乱无法升初中的学生十余人,开设的课程有初中代数、语文、英文等,不久停办。
  1950年,泗门区借用心田小学校舍创办区工农干部速成学校,组织学历在小学以下的工农干部学习文化,1953年停办。1952年,镇总工会在人和房创办职工业余夜校,参加读书识字的职工50余人,1957年停办。1954年,农村冬学分批转为常年民校,后相继办业余初中班,1959年后,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和师资、设备缺乏,大多停办。
  1979年,为促使镇(公社)业余学校发展,学文化有业余初中班、业余高中班,学技术则有镇(公社)业余农技校、大队业余农技班。企业职工业余教育同时恢复。1982年,组织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与技术补课(简称“双补”),由余姚县、宁波市分别组织初、高中文化鉴定考试。1985年后,“双补”转为岗位职业培训。
  1982年始,各乡镇业余学校改称成人教育中心学校,配专职成人教育干部,主要工作从扫盲、文化补习逐步转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现境内时有泗门、东蒲、塘后、万圣、夹塘、湖北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6所。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6所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合并,成立泗门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魏琦华。校址初设南谢村原红卫小学,2000年迁至镇第三初级中学内。2004年,开办电脑应用技术、家政服务、保安、会计电算化、发电机操作、电工、会计从业资格等培训班25期,受训1244人。
  第三节 函授 广播电视教育 自学考试
  1954年,慈溪师范学校函授部在泗门区小学教师中开展初师函授教育。1956年,改由余姚师范学校函授部负责。1958年,增设普师函授。1960年,小学教师函授复归慈溪师范学校函授部办理,中学教师各专科函授由杭州大学等校办理。1962年后,教师函授由慈溪县函授辅导站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停顿。1978年恢复,中师(普师)函授归县教师进修学校管理。
  1979年,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今宁波教育学院)建高师函授学院。同年,省广播电视大学余姚工作站(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余姚学院)开设单科教学班,招收在职中学教师进修数学、物理、化学、英文4科。1984年,国家推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首次考试设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党政干部基础等6个专业。企事业单位职工、农村干部、社会青年选择函授、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参加各种专业学习。是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泗门区中心小学设泗门区教师函授站,组织泗门区8个乡镇及附近临山、湖堤等乡镇的学历未达标教师定期学习。至20世纪80年代末,现境内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小学幼儿教师、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农村干部基本达到从事本职业所需合格学历,小学教师、医院护士达到中专学历,初中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
  90年代,各部门、各单位职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至2004年,全镇参加的人员有专任幼儿教师84人,其中中专学历20人、大学专科1人;小学专任教师139人,其中中专学历63人、大学专科58人、大学本科14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93人,其中中专学历1人、大学专科33人、大学本科59人。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6人,其中中专学历1人、大学专科3人、大学本科2人。
  第五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队伍
  清光绪二十八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聘教师3人,其中堂长1人,教员2人。宣统元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教师增至13人,其他希范、竟成、承志、存著、二房、莲溪、后宅、行素等初等小学堂及汝湖初等农学堂教师人数已无考。
  民国元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校有教师12人。民国9年,莲溪初级小学有教师5人。民国12年,县立乙种农业学校有教师5人。民国38年春,存著小学有教师3人,东蒲含德小学有教师2人,周巷区朗霞乡第十四保国民学校有教师1人,临山区明风乡第六保国民学校有教师1人,倪村小学有教师6人,黄家道地小学有教师1人。双桥杨氏私塾、西宅诸氏私塾、小路下永福庵私塾、陶家路承志四丘私塾、夹塘朝阳丘私塾、钱家路私塾、黄墩潭私塾、泗北宏源里戚氏学塾、皇封桥私塾、庙山中路私塾、下庙山路私塾、楝树下私塾、湖北私塾、小路下私塾、上庙山路私塾等各有塾师1~2人。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随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逐渐扩大。1950年,时现境内共有教师60余人,其中泗门镇有教师24人、东蒲乡6人、泗北乡7人、海南乡7人、明风乡5人、万圣乡4人、夹塘乡3人、湖北乡6人。1952年,学校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教师纳入国家编制。1953年,部分学校开始聘用代课教师、民办教师。1958年1月,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现境内有8名教师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而调离教学岗位,其中包括泗门区中心小学1人(副校长)、泗门镇民办中学1人(教师)、塘后乡中心小学1人(总务主任)、东蒲乡中心小学1人(校长)、湖北乡中心小学1人(教师)、万圣乡中心小学3人(分别为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1978年后全部平反。
  1958年,教育事业盲目发展,聘请大量民办教师以补充公办教师之不足。时泗门镇有小学教师20人,中学教师18人,其中民办教师2人。现境内共有小学公办教师50余人,其中东蒲乡7人、万圣乡7人、夹塘乡7人、湖北乡5人;共有小学民办教师30余人,其中东蒲乡1人、万圣乡7人、夹塘乡3人、湖北乡14人;另外光明民办中学有公办教师1人、民办教师1人。时塘后乡教师人数因资料缺失已无考。
  1961~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精简中小学教师,民办教师有所减少。1964年发展耕读小学,民办教师又大量增加。1966年,泗门镇有小学公办教师16人,小学民办教师6人;中学公办教师16人,中学民办教师2人。时现境内共有小学公办教师70余人,其中东蒲乡7人、塘后乡25人、万圣乡8人、夹塘乡10人、湖北乡6人;共有小学民办教师80余人,其中东蒲乡3人、塘后乡29人、万圣乡16人、夹塘乡11人、湖北乡20人,另外东蒲农业中学有民办教师2人。
  1977年,泗门镇有小学公办教师28人,小学民办教师10人;中学公办教师16人,中学民办教师2人。时现境内共有小学公办教师70余人,其中东蒲乡7人、万圣乡10人、夹塘乡4人、湖北4人;共有小学民办教师80余人,其中东蒲乡10人、万圣乡28人、夹塘乡31人、湖北乡41人;中学公办教师近40人,其中东蒲乡6人、万圣乡5人、夹塘乡11人;中学民办教师近70人,其中东蒲乡14人、万圣乡13人、夹塘乡15人、湖北乡15人。时塘后乡教师人数因资料缺失已无考。
  1982年,为提高教学质量,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共辞退民办教师70余人,其中泗门镇5人、东蒲公社2人、万圣公社20人、夹塘公社23人、湖北公社16人(塘后乡因资料缺失不详);留用的民办教师按分配招工指标逐年转为公立教师。1996年,凡1978年2月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均转为公立,全镇共有16名,其中东蒲片2人、万圣片4人、夹塘片9人、湖北片1人。是年,实施教师职业资格证制度,对经考核认定合格的教师颁给《教师资格证》。
  1997年,全镇有小学教师214人,其中公立教师181人、代课教师33人,师生比例1:22.6;中学教师120人,其中公办教师109人、代课教师11人,师生比例1∶13.7;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含镇职业技术学校)教师17人,其中公立教师14人、代课教师3人,师生比例1∶5.7;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有教师64人,其中公立教师50人、代课(临聘)教师14人,师生比例1∶9.9。
  2000年,实施教职工聘用制,在编教职工均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2004年,全镇有小学教师212人,其中公立教师159人、代课教师53人,师生比例1:24.2;中学教师147人,其中公立教师141人、代课教师6人,师生比例1∶15.9;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有教师114人,其中公立教师85人、代课(临聘)教师29人,师生比例1∶13.5。第二节 任用
  清末,私立学堂堂长、教师由校董会聘任,多为具有科举功名的举人、贡生、秀才等,少数为新式学堂毕业者。宣统年间,杜天縻自浙江高等学堂预科毕业后执教私立行素初等小学堂。
  民国时期,公立学校校长由县政府任命,教师由校长聘用并报县政府核备;私立学校校长、教师仍由校董会聘任,报县政府备案。民国初年,对教师资格无统一规定。民国7年,教师资格始有统一规定,凡各类师范学校毕业者属免试验检定;非师范学校毕业者属试验检定,经验定合格者为合格教师。民国时期,现境内教师中各类师范学校毕业者不足十人。
  民国时期,现境内较有名的教师有:杨贤江,民国元年自三乡诚意高等小学校毕业,留校聘为国文教师,次年秋考入省第一师范学校而辞教;杜天縻,民国3年任教于县立乙种农业学校;马启臣,民国5年3月至民国6年任诚意小学校长;丁桂芳,民国7年自县立乙种农业学校毕业,留校任预科助教,民国10年任教于莲溪小学;沈宗汉,民国10年任教于三乡诚意高等小学校;熊达人,民国25年执教于诚意小学,次年8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而辞教;陆左升(字卿鹄),杭州高等学堂师范科毕业,民国31年春主持诚意小学校务,因遭日军空投病菌弹浸染,同年8月卒于任上。
  1949年秋,诚意小学转为公立学校,率先废止聘任制,教师由教育部门统一调配任用。1952年,学校均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起,陆续招收初中毕业生、社会知识青年任代课教师、民办教师。1958年后,区、公社中心校教师(即公立教师)由国家分配;大队民办小学教师(即民办教师)由大队党支部推选,报公社党委批准,再报区中心小学备案。1971年始,抵缺民办教师逐步转为公立教师。
  1978年起,民办教师仍归县教育部门管理。1980年后,陆续有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1982年,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泗门区中心小学5名民办教师全部由镇政府安排至镇属有关企业工作,泗门镇民办教师体制结束。现境内其他乡、村学校民办教师经考核,合格者按分配招工指标逐年转为公立教师,或入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院进修;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1987年11月,开展第一次教师职称评定,镇中心小学有9人评为小学高级教师,镇初级中学有5人评为中学一级教师。现境内评为首批小学高级教师的共有16人,其中东蒲乡1人、塘后乡1人、万圣乡2人、夹塘乡1人、湖北乡2人;评为首批中学一级教师的共有13人,其中东蒲乡1人、塘后乡4人、夹塘乡1人、湖北乡2人。后每年评定一次。
  2004年,全镇139名小学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61人、小学一级教师57人、小学二级教师13人、未满一年工龄暂不参加职称评定者7人;全镇93名初级中学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41人、中学二级教师25人、中学三级教师4人、未满一年工龄暂不参加职称评定者18人。
  第三节 待遇
  民国初期,县、区立学校中资格较高的教师及个别经费充裕的私立学校教师薪水较丰厚,一般学校教师待遇微薄。民国28年,县立小学教员月薪28元,区乡镇小学教员月薪16元,私立小学教员月薪18元,初级小学教员月薪各减2元。此后,法币贬值,物价上涨,教师待遇却无更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比照县级公务人员发给公粮、补助费外,学校收取学米、花皮等作补贴。后政府财政枯竭,滥发纸币,物价一日数涨,教师生活陷于困境。民国38年春,临山区明风乡第六保国民学校教师因薪水无着,被迫弃教回家,学校停办。
  1949年11月,县人民政府决定小学教员薪给8~10月份发实物,平均每人月发大米1.3石。11月,改发人民币,按“折实单位”计算,平均每人66单位(不包括农村村校教员)。1952年7月,改“工资分”(即按粮、布、油、盐、煤五种实物价格综合折合货币工资额的一种单位名称),同月,教师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54年,按新颁标准调整工资,教师工资普遍提高。1956年工资改革,小学教师人均39.55元。1959、1963、1971、1977、1979年,部分工资偏低教师工资得到调整。1981年,普升1级工资,个别升2级。1985年1月,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四个部分),教职工月人均增23元,并开始按从事教育工作年限分4个档次发给教龄津贴,20年以上档每月津贴10元。1987年教师职称评定后,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同年10月,教师工资标准再提高10%。2004年,全镇初级中学公立教师月工资人均2293元,小学公立教师月工资人均2186元。
  教师生活福利逐年提高。1950年,县政府规定公教人员子女入学减免学杂费。1956年起,教职工退休、退职享受国家干部待遇。1966年后,教工福利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专款专用。1979年,增发物价、副食补贴和书报费、冷饮费等。1994年起,对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的教师,年终一次性发放奖励工资(又称13个月奖励工资)。2004年,全镇教师年人均奖金福利11359元。
  民办教师工资,1958年前概由所在校、村自筹发给。人民公社化后,由所在生产队记工分,年终与社员一起参与劳动报酬分配,大致取生产队前10位最高劳动工分的平均数,年人均300~400元。“文化大革命”初期,大部分民办教师报酬得不到落实。1971年起,国家对民办教师每年分别补助216元、152元,公立教师转民办教师的按原工资额补足。1973年起,改分级评定,每月补助教师4~6元,补助办学单位每人每月15元。1981年,凡公立教师所享受的各项补助,民办教师亦按一定比例发给。1982年,对1965年底前任教的民办教师,辞退后每月发给生活补贴30元,全镇有9人享受此待遇。1984年,在编民办教师改为工资制,经费由乡镇政府筹措,县地方财政切块补贴,多由乡政府发给。东蒲乡则落实到乡办厂,民办教师工资大致按乡办厂一般管理人员工资标准,通过税前列支,按月发给。1985年1月起,1978年底前参加工作的编内民办教师每人每月增资23元,经费由县、乡负担各半。1987年,中小学民办教师月人均收入45元。1996年,凡1978年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均转为公办教师,时民办教师月人均收入550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职业受到尊重,现境内8名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教师全部平反;1980年,开始发放班主任津贴;1984年起,给从事教育工作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1985年,国家规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此后历届市(县)人大、政协均有一定数量的泗门镇教师代表、委员;在教师中评选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1989年,塘后小学教师费纯中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夹塘初级中学姚永利、镇中心小学刘惠珍、夹塘初级中学鲁秀多先后获省春蚕奖。
  第六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
  清末,学堂事务由知县直接掌管,历任知县多次至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视察、命题考试、主持毕业典礼。学堂设堂长,总揽堂务。县设劝学所综核学堂学务,劝导各地兴办学堂。光绪三十一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组织开元、东山、兰风3乡学塾成立三乡蒙学改良会,入会各塾按议定课程统一教材,每年由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组织会考,以资比较。宣统二年(1910),因入会各塾多改办小学而停考。
  民国时期,公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私立学校重大事项由校董会决定,日常工作由校长负责。县先后设教育科、教育局管理学校,县劝学所、教育会亦时常派员视察指导。民国29年8月,全国统一实施国民教育制度,义务教育与民众补习教育合二为一,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规定每个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一所,每三保设国民学校一所,由乡(镇)长、保长兼任校长。
  1949年5月泗门解放后,公立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0年4月,泗门小学增设副校长1名,专职负责泗门区境内泗门及泗北、明风、东蒲、天华、道塘、朗霞、海南、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等1镇12乡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辅导。1954年,泗门区大部划属慈溪县,泗门区中心小学辅导范围调整为泗门及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临海、兰海、横塘、泗北、海南等1镇11乡。1956年撤区并乡,以原泗门区为单位建小学学区,设学区辅导员和政治辅导员各1人。1958年,泗门镇成立文卫党支部,是年,泗门区改建为政社合一的卫星人民公社,泗门小学亦随之改名卫星人民公社中心小学。1961年,复名泗门区中心小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泗门区中心小学下放到泗门镇办。1968年,各公社抽调贫下中农成立“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年,换驻“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接管学校领导权。是年,公社中心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办。1971年,成立泗门区教育办公室,各公社配备的教育干部多由“文化大革命”前各公社中心小学校长担任。
  1978年,各公社建中心校,管理辖区内初中、小学。1981年10月,泗门区文教办公室撤销,泗门镇中心小学改建为泗门区中心小学,兼管泗门区境内泗门、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塘后2镇6公社初中、小学的业务辅导和有关行政事务。1982年,撤销公社中心学校,初中、小学分设,成立公社初级中学、公社中心小学。1983年,公社初级中学、公社中心小学改称乡初级中学、乡中心小学。1985年,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除泗门中学、泗门区中心小学市办市管,其他学校均下放乡镇、村管理。是年6月,为确保初中、高中(含中专)及大专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泗门区成立招生领导小组,由中共泗门区委宣传委员周永树任组长,办公室设泗门中学内。1989年1月,泗门区中心小学下放到镇办,改名泗门镇中心小学;另设泗门区辅导学校,负责全区初中、小学辅导管理任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镇初级中学、镇中心小学(简称三中心)分别负责全镇成人教育、初中、小学辅导任务,宋岳新任三中心校长会议召集人。1994年2月,建镇教育辅导室,主管全镇学校人事、财政、职称评定、师资培训等工作,成人教育、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业务委托三中心承担辅导任务。2004年,镇教育辅导室有工作人员9人。
  1971~1981年泗门区文教办公室主任:劳修亚。1989~1992年泗门区辅导学校历任校长:宋岳新、陈冰雨。1994~2004年泗门镇教育辅导室历任主任:宋岳新(1994.2~1995.8)、戴柏铭(1995.8~)。
  第二节 教育方针
  清光绪三十二年,朝廷公布“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民国18年,国民政府提出党化教育方针,定“三民主义”为教育宗旨,后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共同校训。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为贯彻“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优先招收工农子弟入学。1952年,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大跃进”的浮夸风波及学校,各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造成学生学业荒废,教育质量下降。1960年秋,泗门区中心小学组织师生到塘后公社三爱大队帮助收摘棉花,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长达1个月。
  1961年后,按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学校教育纳入以教学为主的轨道。1965年,废除《中小学生守则》,把毛泽东的“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教育学生的标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宣扬“造反有理”、“读书无用”,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课,以劳动代替教育,各学校“停课闹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学校全面恢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81年9月,中、小学贯彻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小学设立品德教育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1985年后,各学校注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纠正偏重智育、轻视体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政治思想教育的倾向,健全学校政治工作机构,坚持正面教育,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多种活动等措施,促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994年后,基础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使教育质量得以提高。1999~2004年,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实施以学科成绩为录取标准,学校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情况明显。第七章 经费 设施
  第一节 经费来源
  清末,境内学堂以私人捐助、公共产业租息收入等解决经费。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创办时,戚延祥、李子封各助银1000元,谢元寿、王忠标、蒋怀清、陈之藩、杨晋泰、宋鲁记各助银500元,又共同向东山、兰风、开元三乡绅富募银4000余元,合计筹银一万余元,存放钱庄生息作为基金;又捐置田四亩六分零,计银280余元;谢维镛助先世汝滨别墅以为校舍,时价值银3000余元;陈淦、王忠标、沈启渭、谢纶辉、夏召棠等旅沪富商劝募在沪同乡及内地热心公益事业之士,认捐常年经费银每年约2000余元。汝湖初等农学堂创办时,创办人谢宝书引用河南省荥阳县入股筹资办蚕校的经验,邀集66人入股,共筹得银圆13040元。次年,改股金为捐款。另外,核真、希范、竟成、承志、后宅、行素等私立初等小学堂分别由谢纶辉、谢元寿、诸炳南、李子封等独资创办,存著、二房、莲溪等私立初等小学堂则以祠堂、族房产业创办。
  民国元年(1912),汝湖初等农业学堂改称县立乙种农业学校,由县拨款。民国2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校因上海同乡常捐骤减,呈请县税补助,次年获准,初每年补贴200元,继增至300元。民国7年6月,谢葆濂捐助泗门乡区立第一、二国民学校学款1577元,获教育部三等褒状。民国16年,汝湖农校改办县立第二完全小学,经费由县核拨;泗门第一初级小学等区、乡立小学,经费由地方筹集,县酌情补助;其余私立小学经费,或私人捐助,或义庄、祠堂、族房产业收入拨充。余姚沦陷期间(1941.4~1945.9),诚意小学因聘请教师经费困难,采取小先生制,请高年级学生帮带初年级学生写字、游戏,代批作业,有时也代上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因时局动荡,物价飞涨,教育经费异常拮据,学校多靠收学费、学米勉强维持。
  1949年秋,诚意小学由县人民政府接管,经费由国家拨给,其他学校经费仍由地方自筹、政府酌情补助。1951年下半年,县政府开始随粮附征2.5%作为文教经费。1952年9月,国家接办全部学校,教育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1957年后,提倡民办学校,实行国家拨款与地方筹款结合的“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
  1985年2月,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除泗门中学、泗门区中心小学县办县管,其他学校乡镇办乡镇管。各乡镇成立教育经费委员会,负责办学经费筹措与管理。教育经费来源:国家拨款以1984年拨款数为准,并按每年教师变动情况调整;乡镇政府征收教育事业附加,乡镇企业按销售收入的0.5%~1.5%计征,商业、服务业按营业额的0.1%计征,农村计征办法由各乡自定。1987年10月,周金龙捐助水阁周小学500元用于添置教学设备。1989年,泗门区中心小学下放到镇办,当年拨教育事业经费10.707万元,另加肉价补贴2620元。2004年,全镇教育事业经费支出3231.9万元,学生人均公用经费962元。学生缴纳学费是教育经费来源之一。晚清时期,以祠堂、族房产业创办的学堂,族内弟子入学免缴学费。众姓捐助创办的学堂部分收取学费,对个别家庭经济窘困的优秀学生,设“寒额”免除膳宿费。民国时期,政府数次颁发各级学校收费标准,除公立学校外,私立学校按经济来源自行规定,部分学校不收学费。抗日战争胜利后,货币贬值,学费改收学米。
  1949年5月泗门解放后,沿袭收取学米。公立小学高年级学生每人每学期缴纳学米22市斤,中年级为18市斤,初年级为14市斤。1951年,增至高年级35市斤,中年级30市斤,初年级25市斤。1952年改收人民币,后数次调整。1958年后,大队民办小学一般免缴学费。1961年按省规定,小学高年级3元,中年级2.5元,初年级2元。1972年,小学初级1.5元,高级2元;初中走读3元,住宿4元;高中走读4元,住宿5元。1979年,小学初级1.5元,高级2元;初中走读4元,住宿5元;高中走读5元,住宿6.5元。1984年,小学初级3元,高级4元;初中走读8元,住宿16元;高中走读10元,住宿18元。1986年后,各乡镇陆续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名义上免收学费,实际以杂费名目继续收取。第二节 勤工俭学
  清光绪三十四年,汝湖初等农学堂置桑田和桃李园约35亩,供学生实验,为境内学校实施勤工俭学之肇始。民国初期,县立乙种农业学校组织学生养蚕缫丝,将蚕丝送到县里后,再由县下拨教育经费。
  1956年,泗门小学在慈溪县内率先创办“小三场”(工场、农场、饲养场),中高年级每班有一块实验园地,由学校安排种植棉花、小麦、水稻、油菜、络麻、蔬菜等不同作物,总面积约2亩。1958年,泗门小学开始饲养猪、羊等牲畜,并从泗门镇三大队拨入土地20余亩、牛两头,建立米丘林小组等兴趣小组,进行嫁接、引种、密植和高产试验。是年,镇民办中学成立“五一”少年农庄、红领巾饲养场,还组织学生通过编织草帽、草鞋等劳动解决学校部分经费。同年,新成立的泗门初级中学通过开荒拆坟,创办“小三场”。1959~1961年,各校通过“小三场”建设,发动师生在校园内外空闲杂地种植瓜、菜,改善学校食堂伙食,度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1965年,镇民办中学改办镇工读中学,与镇综合厂挂钩,实行半工半读,是为慈溪县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泗门中学、泗门小学等学校继续创办“小三场”,建立学工、学农基地,实行队校挂钩,经常组织师生下生产队劳动。1975年,夹塘公社中学在七塘江北岸划地20余亩种植水稻,建学农基地。1978年,“小三场”多停办。
  1988年后,重新提倡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及简单的生产劳动和科技小制作活动。1991~1999年,塘后小学开展劳动特色教育,成立河姆渡少年农科院,建宁波市级红领巾劳动实验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卫星搭载番茄种子”栽培实验等活动,年均饲养肉猪300余头、肉鸡300余只,以及鹌鹑、荷兰鼠等。1993年,塘后小学“卫星搭载番茄种子”栽培实验获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三等奖,论文《科学快速养猪》在全国青少年百科竞赛中获浙江赛区普及奖。
  1971年后,校办工厂开始发展,先后有泗门小学、泗门中学、东蒲公社初级中学、红卫学校、水阁周小学等创办校办企业。1973年,水阁周学校塑料厂因经营得法,每年利润可观,村幼儿园、小学所招聘的民办教师工资均由校办厂支付,学生入学全部免费。
  1980年,县教委指示各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校办工厂继续发展。除泗门区中心小学、塘后中学校办厂由学校投资并提供厂房外,其余校办企业均为社队企业(后改称乡镇企业)挂校办厂牌子,实属社队企业。校办工厂赢利大致一半用于扩大再生产,一半上缴学校用于补充教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东蒲乡初级中学校办厂创办于1974年2月,由乡政府投资,教师谢宜祥任厂长,至20世纪80年代,年利润最高达10万元,全乡办学条件因此大为改善。1983年,水阁周学校以校办厂赢利建造教学楼,面积738平方米。夹塘小学校办厂由教师汪涨裕创办于1983年,至2002年,累计上缴学校20余万元。
  1993年后,乡镇企业进行经营机制转换,挂校办企业牌子的乡镇企业逐步转为民营企业。1999年,国家取消对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校办企业或转型为民营企业,或并闭停业。至2004年,境内已无校办工业。
  附 主要校办工厂简介
  水阁周小学塑料厂 设水阁周小学内,创办于1973年8月。初期生产电子元件、旅行纸折扇扇柄等,1976年后专业为杭州西湖伞厂生产伞具塑料配件。至1987年,产品销售总额151.83万元,上缴税金7.17万元,创利57.05万元,为学校提供办学资金18.49万元,占总利润的32.4%。学校因有工厂收入,自1976年起免收施教区范围内6个行政村学生的学杂费;1979年秋起又免收幼儿保育费;1983年建造7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厕所一个,并改造和修建周围道路;1986年更新全部课桌椅。1987年,厂房建筑面积280平方米,职工48人,年产值35万元,年创利润10.45万元,有固定资产8.15万元,流动资金26万元。1992年,工厂业绩载入《余姚市教育志》。20世纪90年代末停产。第三节 校舍
  清光绪二十八年,谢维铺助先世汝滨别墅为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校舍,计大厅3间、小厅3间、平屋10余间,时价值银3000余元。后又增建礼堂5间、讲堂4间、自修室4间、学生寝室10间、教员室3间、阅览室1间、墙门屋7间、厨房3间等,合计校舍面积16800平方尺。创办于光绪三十四年的汝湖初等农学堂,鼎盛时期有楼房3间、平房22间、蚕房3间、披屋7间、钟楼1间, 办公室、教室、操场、食堂、贮藏室、传达室、厕所等俱全。除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和汝湖初等农学堂自有校舍外,晚清及民国时期,其他学校多借用祠堂、义庄、庙宇、民房作校舍。
  1951年,开展群众办学宣传,将土地改革中没收的地主房屋、祠堂、庙宇等拨给学校,万圣、湖北等地发动群众搭建草房作为校舍。1953年,开展校舍安全检查,县分期分批拨款修理、改造或重建校舍。1956年8月1日,超强台风过境,校舍均遭不同程度损毁,由政府拨款于9月1日开学前全部修复。20世纪50年代末,新建慈溪县第六初级中学、塘后乡中心小学等校舍。
  20世纪60年代,大量新建的民办小学校舍质量甚差,留下安全隐患。1978年后,国家增加教育投资和地方集资,用以修理危房,新建校舍。1988 年11月,宁波市教委宣布余姚市14个乡镇为1987年宁波市教育设施“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椅)乡镇,现境内的泗门镇、湖北乡、塘后乡名列其中。1992年后,全镇中小学校舍或原地拆建,或易地新建,全部进行改造,至2004年,共投入基建资金3732.7万元,新建、改造校舍面积33500平方米。 2004年,全镇中小学校舍总面积42555万平方米,学生人均5.66平方米。第四节 教学设备
  清末,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设置阅览室,订有上海《神州日报》等报刊供学生阅读。汝湖初等农学堂则有日本式农具、一架600倍检验蚕病毒的显微镜以及数部缥丝机等设备供学生实验操作。除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和汝湖初等农学堂外,其他学校设备简陋。至民国时期,不少学校学生还需自带课桌凳上课, 教师靠“心钟”(心中有数)、“挂钟”(太阳)、“摆钟”(炊烟)估计作息时间。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逐年拨款添置、更新教学设备。1979年,泗门小学用自制幻灯机开始电化教育,幻灯机、录音机逐步进入教室用于各科教学。1985年,市教仪站选取泗门区中心小学为电化教育定点学校,推动全镇电化教育的发展。1992年12月,镇中心小学在全镇率先添置电脑设备。1998年,为迎接省教育强镇检査,各校均建立图书室,并添置电脑、电视机、幻灯机等教学设备。2004年,全镇有中学实验室8个、小学实验室8个, 总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中小学共有电脑449台、电视机168台、幻灯机162 台、收录机204台;中小学图书室共藏书12.7万册。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