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干部人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67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干部人事
分类号:
D035.2
页数:
9
页码:
530-5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1949年6月后,现境内陆续建立泗门镇、四海乡等乡镇人民政府以及中共泗门区委、泗门区公所,共有区、乡镇行政干部(不包括教师,下同)21人等干部人事发展概况。
关键词:
泗门镇
人事
干部
内容
第一节 干部队伍
行政干部
1949年6月后,现境内陆续建立泗门镇、四海乡等乡镇人民政府以及中共泗门区委、泗门区公所,共有区、乡镇行政干部(不包括教师,下同)21人。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干部队伍逐年扩大,至1954年底增至46人。1958年,部分干部带薪下放劳动。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机构精简,行政干部减至34人,1963年回升至44人。至1979年底,现境内有行政干部72人。此后,因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以工代干和半脱产人员转干以及落实干部政策等原因,干部人数有所变动。1991年底,有行政干部61人。1997年9月,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镇机关有63名行政干部转为国家公务员,其中现职领导17人、非领导职务31人、科员15人。至2004年,镇机关有在职公务员52人。
新中国成立后,市(县)派驻区、乡镇的行政、司法执法人员,隶属行政干部队伍。20世纪50年代,泗门区设公安特派员1~2人、税务干部5~7人。60年代后,又陆续建立区财政税务所、公安派出所、工商所、法庭,干部人数增加。至1991年底,市派驻泗门的行政、司法执法人员近50人,1997年9月均转为国家公务员。2004年,市派驻泗门的行政、司法部门公务员有88人,均由市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泗门解放初期,区、乡镇行政干部由随军南下干部、地方坚持革命斗争的干部及新吸纳的工农积极分子组成,年龄偏轻、文化偏低。1956年后,除部队转业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外,停止向社会吸收干部,乡镇干部缺额以半脱产、以工代干等形式解决,干部年龄增大,但文化程度仍偏低。1978年实行离退休制度,同时采取提前退休政策,现境内有9名未到离退休年龄的干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此后,通过推荐干部培训深造、鼓励干部参加自学考试、招收社会优秀青年、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基层等途径,初步形成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格局。1992年,镇机关有行政干部69人,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41人(占59.4%),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8人(占40.6%)。1997年9月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2004年,镇机关有国家公务员52人,其中年龄在36~45岁的28人(占53.9%),35岁以下的12人(占23.1%),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8人(占75%)。
事业干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区、乡镇不配备事业干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从农村和企业抽调骨干从事专业管理工作,1961年多精简回原单位。1963~1971年,区、乡镇陆续配置社队企业、农业专业管理、广播等事业人员,其中区公所配置为在编事业人员,乡镇为编外自配人员。1972年,泗门区聘用全民事业干部2人,担任乡镇农村会计辅导员。1979年,泗门区录用全民事业干部7人,担任乡镇计划生育专管员。1982~1998年,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农业、工业、政法等站(所)的自配人员陆续转为在编事业编制,其中全民事业录用4人,全民事业聘用43人,全民工人招工4人,大集体合同聘用49人。
2004年底,全镇有在编事业编制80人,其中全民事业编制42人、全民工人6人、集体事业编制32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46人,占57.5%;35岁以下的24人,占30%。文化程度在大中专以上的40人,占50%。有专业技术职称的58人,占72.5%,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25人,占31%。
第二节 干部录用
选拔使用
新中国成立初,开始有计划地吸收干部。至1952年底,泗门区公所及各乡镇政府共分配经县三期干部培训班培训的干部15人。1965~1966年,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先后选拔农村青年积极分子两批共16人,为公社工分加补贴干部(亦称半脱产干部)。1979年,吸收农村优秀青年7人为公社半脱产干部。至1980年,这三批半脱产干部中有13人先后转为行政干部。1982年,通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德智体全面考核,选拔农村青年4人,经宁波农技校培训后充实到乡镇政府。1983~1985年,以合同制形式聘用乡镇干部18人。1965~1987年,先后有8名农村青年通过推荐考核,录用为乡镇人民武装干部。1991年,通过考试考核,从村干部中聘用1人为乡镇干部。2000年后,按公务员录用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至2004年,全镇接收通过考试录用的公务员4人。
事业干部录用始于1972年。1980年后,在乡镇机关从事专业管理的编外事业人员中,分批录用、聘用为在编事业人员。至1998年,先后录用5人,聘用95人。2000年后,镇机关事业人员参照公务员录用程序,由市人事局组织统一招考。至2004年,全镇共接收通过考试录用的事业人员7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1981年前,因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少,泗门区公所仅分配到5人(不包括教育系统)。1982~1997年,区、乡镇行政机关先后分配到大中专毕业生21人。其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15人,中专文化程度6人。这些毕业生充实到行政干部队伍的7人,事业干部队伍的14人。1998年后,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一分配。1998~1999年,镇政府通过市人才交流中心,招聘专业事业人员2人。2000~2004年,共接收通过统一考试录用的干部11人,均为大专以上毕业生,其中公务员4人、事业人员7人。
军队干部转业
1950~1975年,泗门籍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充实到企业及商业服务部门。1976~1987年,军队转业干部数量增多,按军转干部安置政策,营职及营职以下干部主要安置在区、乡镇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在此期间,先后有28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到泗门区公所及乡镇政府(其中副营职以上7人、连职以下19人)。有2人由复员安置改办转业手续,恢复其干部身份和工资级别;另有8名军转干部安置到企事业单位,属系统管理。
第三节 干部管理
编制
1951年始,实行干部编制制度。时泗门区公所定编6人,各乡镇定编2~4人。1955年起,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由县编制委员会核定。1964年,泗门区公所经县编制委员会核定,定编6人,各公社(镇)定编5~7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编制工作中止。1979年,按总人口的0.94‰比例配备公社(镇)行政干部。1980年后,区、乡镇事业部门人员增加。1985年,在核定区、乡镇事业站(所)设置及人员配置的同时,按1.2%。比例配置区、乡镇机关部门工作人员。此后,乡镇编外自配人员一度失控。1991年,清理编外自配人员,按总人口3‰的比例留用自配人员,并签订乡镇自聘合同。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市编制委员会核定泗门镇设置6个办公室、1个所。是年末,镇机关有行政干部69人、事业人员93人。1993年,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泗门镇以原小乡镇为基础,设6个工作片组(后改称办事处,2001年撤销),其工作人员编制属各办公室(所)。1997年9月,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核定泗门镇机关公务员编制为68人,实际过渡为国家公务员的63人,暂缓5人;事业在编108人,按原数保留。至2004年,全镇机关编制机构9个,在编公务员52人,缺编6人;在编事业人员80人,缺编3人。
任免调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个别干部由中共宁波地委管理外,多数党政干部由中共余姚县委、县委组织部管理。泗门区委协助县委、县委组织部负责辖区内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任免、调动建议。1952年,县人民政府成立人事科,主管科局以下行政干部。1957年,建立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县各大系统分别管理本系统干部的制度,由泗门区委负责辖区内党政干部日常教育管理,提出区、乡镇干部任免及调动建议。其中,属县委、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区、乡镇干部的任免、调动,由县委、县委组织部决定公布;区、乡镇行政正副职干部由县人民委员会公布;在区、乡镇辖区内工作的县属部门干部任免、调动,由主管部门党委决定公布;其他区、乡镇干部在辖区内调动,由区党委决定、公布;跨辖区、跨部门调动,由县人事科决定公布。“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正常的干部任免、调动制度废止。1978年后,干部管理工作逐步恢复正常。
1984年,干部任免、调动工作“简政放权”。根据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关于整顿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区党委成员任免、调动由县委决定公布;区行政正副职领导任免、调动由县委决定、县政府公布;乡镇党委成员经选举产生后报县委公布,任期内调整由县委决定公布。1992年4月前,乡镇领导干部不属市(县)委管理,但任免、调动管理与市委管理干部相仿。乡镇政府正副职换届选举产生后,报市政府公布,任期内调整的,履行法定手续后报市政府公布。1992年5月后,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产生的领导成员报市委公布,届中调整由市委决定公布;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镇人大正副主席、镇政府正副镇长任免结果,分别报市人大、市政府备案;镇人民武装部部长任免由市人民武装部决定公布。
1992年4月前,区妇联主任、区团委书记、区委秘书任免、调动由市委组织部决定公布。1992年5月后,镇妇联主席、镇团委书记、镇工会主席经选举产生后,报市委组织部公布,1998年始改由市主管部门公布。以上三个职位享受副镇级待遇的人员,由市委组织部决定公布。1992年后,陆续有镇内选拔、上级下派或外省市短期挂职充任镇长助理的人员,均由市委组织部决定公布。
1992年4月前,区、乡镇中非市委、市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其任免分别由区、乡镇党委决定公布。其中乡镇各办公室(线)负责人任免报区委备案,在区内乡镇间调动的由区委决定公布,跨区、跨部门调动的报市人事局办理。1992年5月后,镇机关各办公室(所)正副职负责人任免由镇党委决定,党群、政府线人员分别由党委、政府公布,跨镇、跨部门调动报市人事局办理。
派驻泗门镇的行政、司法执法部门人员的任免、调动,由市主管部门办理。
职称评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专业技术人员仅限医疗卫生专业。1970年,泗门区公所开始配备初级职称专业技术干部2人,各公社(镇)未配备有职称的专业技术干部。1980年后,专业干部业务技术职称由县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1981年改称县专业干部业务技术职称评定小组)审查考核。1984年,县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成立,为泗门镇5名大专以上学历及有职称的专业技术干部建立档案。1987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全镇有7名专业技术干部获得任职资格。1992年后,镇机关事业编制人员逐年增多,职称评定趋于规范化、经常化,每年评审一次、考试一次。其中,农业专业技术、文化专业技术职称以评审为主,其他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以考试为主。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或考任专业技术岗位,满规定工作年限后,可直接评市初级技术职称。至2004年,全镇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5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33人,均按职称聘任。
奖惩
20世纪50年代初,干部奖惩由县委组织部办理,后改由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县人民政府监察室分别办理党员干部、非党员干部的惩戒事宜,奖励事宜由县人事部门办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奖惩工作混乱无序。1977年起恢复正常。是年,区、乡镇均建立年终评比先进工作者制度。1980~1991年,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按考核结果评定先进工作者。1992年后,实行以德、能、勤、绩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以年度考核得分确定优秀、称职、不称职档次,以档定奖,并在优秀档干部中评定市级先进工作者。
1977年至1992年4月,干部惩戒由区党委及市(县)纪检、监察部门办理。其中市管干部惩戒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办理;其他干部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下处分由区党委、区公所办理(后改由区纪检小组、监察室办理),撤销党内职务、行政降级以上处分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办理。1992年5月后,市管干部惩戒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办理,其他干部党内留党察看、行政记大过以下处分由镇纪委、监察室办理(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直接承办案件除外),开除党籍、行政降级以上处分则由市纪委、监察局分别办理。1997年公务员制度实施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实施诫勉制度。2004年,镇纪委、监察室办理党员干部违法案件13件,受惩处干部12名,其中开除党籍2人、留党察看1人、严重警告5人、警告4人。
第四节 干部工资福利
工资
新中国成立后,干部工资待遇制度历经数次改革。每种工资制实施期间,还多次调整干部工资。
供给制 新中国成立初,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多种形式并存。泗门区公所在编干部及随军南下干部实行供给制,由政府按干部级别供给伙食、生活用品及少量津贴;新吸纳的乡镇干部实行粮薪制,由政府每月发给60千克大米及少量津贴;旧政府留用人员保留薪给制,按原职级发给工资。1952年9月,改供给制为包干制,包干待遇按职务等级确定。1954年,统一划定供给制、薪给制工资等级,计行政29级。1955年,乡镇干部开始定级,改粮薪制为货币工资制。
货币工资制 1956年,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工资制,人均月增资7.93元。1963年工资调整,调整面45.19%,人均月增资6.7元。1971年,对低工资进行调整,调整级差在5元以下者,按5元增资。1977年和1979年,两次调整工资,调整面均为40%。1978年,2%的干部经考评调整工资。1982年,普升1级工资,部分人升2级,人均月增资6.48元。1983年,公安干警人均月增资12.71元。1984年,对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工资偏低的离休干部调整工资级别,人均月增资14.95元。
结构工资制 1985年,改革工资制度,国家机关、事业部门人员实行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奖励工资、工龄津贴4部分组成的结构工资制,人均月增资21.4元。1986年7月,工资区类别改为六类区,粮价补贴减至每月1.5元。1987年,调整低工资干部工资,调整面为20%。同时,乡镇党政正职干部普升1级工资,分别由76元、64元提高至82元、70元。
职级工资制 1993年10月,机关和事业单位实施工资改革。对已进行公务员登记的机关行政人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将工资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4个部分,其中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职级工资构成的主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从事专业和工作岗位,采用不同类型的工资制度:一是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二是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此次工资改革后,建立起正常的增资机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职务工资每2年晋升1次、级别工资每5年增加1次;建立地区性津贴制度;改革奖励制度;相应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
自1993年工资改革后,1997年7月调整工资,人均月增资80元。2001年10月,再次调整工资,人均月增资150元。
奖金
1978年始,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奖励工资,每人每月10元。1979年,实行行政经费包干使用,对节支单位实行年终一次性节支奖励。1980年,实行增收节支结余奖,年终一次性每人发60元。1987年,改增收节支结余奖为目标管理责任制奖,实现管理目标的人均奖120元,分上、下半年两次发给。此后,随岗位目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乡镇之间完成情况不同,按考核得分计奖,各乡镇奖金拉开档次,泗门区公所取各乡镇平均数计奖。半年预发,年终再按市政府批准的考核奖实发。1992年后,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员考核,以分定档,按档计奖。1995~2004年,按干部职级,确定奖金浮动系数。
福利
1952年始,区、乡镇干部按每人每月0.06元提取福利费,统一由县干部福利委员会管理使用。1956年后,区公所干部按工资总额5%提取,乡镇干部按工资总额的3%提取。1957年起,区、乡镇干部福利费统一由区公所掌管使用。1983年,福利费按月人均1.8元提取,1986年后调整至月人均2.8元。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干部工资水平较低,福利费主要用于生活补助。70年代后期起,福利费多用于干部家庭特殊困难临时补助、子女统筹医疗费补贴及添置集体福利设施等。1992年后,福利费根据实际发生额列支,主要用于干部家庭困难补助、节日补贴等。
住房补贴
新中国成立后,区、乡镇机关部门人员居住用房由个人自行解决,单位视条件提供少量临时住房。干部个人建房须经市(县)批准,在按规定办理规划许可、用地许可等相关手续后,可向区、乡镇政府申请部分计划内建筑材料。1997年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按月平均工资基数的10%缴存住房公积金,单位亦以1∶1比例出资纳入个人账户,公积金由市干部住房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缴纳住房公积金人员,在购置商品房或翻建个人住宅时,可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年休假制度
1994年起,干部实行年休假制度,按工龄分别享受5~20天不等的年休假。
2001年前,年度内未休年休假的人员,年终可享受货币补贴(即日基本工资乘以年休假期)。2002年后,规范年休假管理,提倡带薪休假,取消年休假补贴。
第五节 干部考核
1977年,建立年终评比先进工作者制度。1980年起,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依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结果,评定先进。1987年,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挂钩,按考核得分确定乡镇年终奖金,区公所取所属乡镇的平均值计奖。1992年后,建立岗位目标管理制考核体系,市政府于每年初下达对乡镇、部门的目标管理指标,年终进行考核,以考核得分确定奖金基数,评定先进单位。乡镇、部门对所属工作人员实施岗位目标管理全员考核,按德、能、勤、绩(2∶2∶2∶4)考评工作人员,以分定档,按档建奖。考核档次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档(称职档中又曾分为称职一等、称职二等、称职三等三档)。年度市级先进工作者须从考核优秀档中产生。市管干部由市定档,其他干部由所在单位定档。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使用、提级的依据,记入个人档案。
第六节 干部离休、退休
干部退休制度始于1955年。至1978年,泗门区公所及各乡镇始有干部进入退休年龄。1978~1980年,有11名干部办理退休或提前退休手续。此后,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即必须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由市(县)人事局办理干部退休手续。至2004年,全镇办理退休手续的干部共有89人(不含市属行政事业退休干部),其中公务员46人、事业干部43人。
1980年始,实行干部离职休养(简称离休)制度。至2004年,全镇有离休干部10人。其中区、乡镇离休干部3人,代管市属部门离休人员5人,易地安置离休干部2人。这些人员中享受县处级待遇的3人,科级以下7人。
1992年4月前,离休、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由区委组织委员、各乡镇党群副书记负责。1992年5月后,由镇委组织委员分管,配专职干部1~2人负责日常管理服务。
1995年,在兴明路南侧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内设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会议室、休息室,辟门球场1个,离休、退休干部活动趋于经常化。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