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集市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集市演变
分类号: F713.58
页数: 1
页码: 3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宋代、明正德年间、清康熙年间和1919年后的集市演变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集市 演变

内容

宋代,乡人以自产物品互易,形成茹仇、四门2个市集。茹仇市在今大义桥东,后改名为汝仇市;四门市在今龙舌桥附近,傍汝仇湖枕大古塘。元代丁鹤年在《题叶州判海堤卷》中描述四门市:“潮头月落啼早鸦,柴门半启临海沙。柳根白舫卖鱼市,花底青帘沽酒家。”
  明正德年间,四门市迁东南一里许,即今义嘉桥附近,汝仇市随后渐废。
  清康熙年间,增皇封桥市。乾隆年间,倪家路村因地处杭州湾南北通道,形成以牛羊交易为主的倪家路市。咸丰十一年(1861)后,浙海常关沿袭浙海大关在乾隆年间设置的王家路关隘,在倪家路村设浙海常关分卡,向过往杭州湾的货物收税,主要是牛羊税。清末,泗门镇上商店林立,还有多家牙行代客买卖,收取佣金。
  民国8年(1919)《余姚六仓志》载:“四门乡内市镇二:曰四门大街(内分东街、中街、后街、西街),曰倪家路。”此时,皇封桥市已废。至1949年5月泗门解放时,集镇上有商店近200家,其中粮食行、山货行多集中在河塍路,花行多集中在新市街、陶家堡,鱼虾海鲜则集中在大墙门头(今西大街东段)附近。
  20世纪50年代初,集市兴盛,牙行继续营业,佣金降低。1953年后,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牙行取消,集市贸易品种、数量减少。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一度关闭集市。1957年起,逐步恢复。1978年后,全面恢复发展集市贸易。至2004年,全镇有集贸市场13个,其中综合性农贸市场8个,专业市场5个。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