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编 邮政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22
颗粒名称:
第十编 邮政电信
分类号:
F616;F626
页数:
10
页码:
309-318
摘要:
本文概括了泗门镇邮政、电信产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邮政
电信
内容
四门竹枝词
〔民国〕谢翘
乡民多半习沪商,十日往返信客忙。
听得庄船初到埠,争先个个问银洋。民国6年(1917),余姚邮政局在泗门设邮政代办所。民国36年,民营余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周巷营业处在泗门设零售处。1950年11月,余姚乡村电话公司开设泗门电话交换所。1956年1月,泗门邮政代办所与泗门电话交换所合并,成立泗门邮电支局。1998年9月,邮政、电信分设,分别成立泗门邮政支局和泗门电信支局。
第一章 邮政
第一节 邮政沿革
烽堠 镇境地处海滨,历受倭患。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在现境内大古塘上置方家路、四门2个烽堠,各有兵丁5名,报晨鸡、报警犬各1只,以传递军情。
邮铺 据清康熙《余姚县志》载,明代余姚缘海置临山卫、三山所,并置北海道急递铺9个。四门铺为其中之一,离县治60里。铺设厅3间、厢6间,有邮亭1座、外门1间,有司兵数人,有吏1人领之。至康熙年间已久无吏。乾隆《余姚县志》则称四门铺为偏僻铺,铺设司兵3名。民国2年裁撤邮铺,四门铺亦随之撤销。
信客 清中期后,集镇上赴上海经商、打工、求学者甚多,从而出现个人经营信函、物件、银钱邮递的信客,俗称包头。泗门信客属余上帮,以东河沿谢谷苍、陶家堡魏东升师徒最为出名。信客定期往返于上海、泗门两地,一般10天一个来回。报酬按所带钱物数量和难度面议。邮局兴起后,信客逐渐淘汰,至1959年3月21日被明令取缔。
邮电支局、所 民国6年10月23日,余姚邮政局在泗门设邮政代办所,办理各类信函业务、小额汇款。1949年5月余姚解放,泗门邮政代办所由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1月,泗门邮政代办所和泗门电话交换所合并,成立泗门邮电支局。此后,泗门区下属各人民公社陆续开设农村邮电代办点。1962年,农村邮电代办点改称公社邮电所。1980年1月1日,泗门邮电支局划归余姚县邮电局,时有职工15人,是年邮电业务收入102214元。1981年,泗门邮电支局自中街咸和房迁至东山弄泗门大会堂东南角,营业大楼面积1119.46平方米。1982年,余姚县成立农村邮电所联营站,由县邮电局代管,现境内万圣、夹塘、湖北、塘后、东蒲5个公社邮电所全部参加联营。1989年12月,泗门邮电支局被评为浙江省邮电系统先进集体。1990年7月,泗门区有6个乡邮电所被评为标准化邮电所。1992年,撤销塘后、东蒲2个乡邮电所。1995年,泗门邮电支局有职工25人,全年邮电业务收入7498448元。
邮政支局、所 1998年9月1日,邮政、电信分设,境内成立泗门邮电支局和湖北邮政所,均开办邮政储蓄、信函、包裹、报刊订递、汇兑、明信片发行、电话水电费收缴等10余种业务。2004年,泗门邮电支局有职工18人,全年经营总收入218万元,邮政储蓄余额4700万元;湖北邮政所有职工10人,全年经营总收入174万元,邮政储蓄突破6000万元,业务量居余姚乡镇邮政支局、所首位。第二节 邮路
清时,余姚总铺有邮路4条,其中西北路经方桥铺、化龙铺、道塘铺、四门铺至临山卫前铺,入上虞界,计程62华里。
民国8年,余姚邮政局开辟余姚至临山航船邮路,途经泗门。民国24年,观(海卫)曹(娥)公路通车,邮件由客车发运。民国27年3月,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入侵,组织民工拆毁观曹公路,车邮停运,改为民船发运。民国30年4月余姚沦陷,境内寄往未沦陷区的商民邮件,经周巷、五夫、汤浦转运;寄往沪、杭、宁、津、平等沦陷区邮件,由鄆县转运。民国36年,观曹公路周巷至临山段修复,恢复汽车带运。
1954年10月,泗门区划属慈溪县,慈溪县邮电局开辟浒山至泗门汽车委办邮路。1979年9月泗门区复属余姚县,余姚县邮电局开辟余姚至泗门汽车委办邮路,1980年9月,改为汽车自办邮路。1995年,乡镇自办汽车邮路,北片线路为:余姚、郑巷、低塘、朗霞、小曹娥、湖北、泗门、历山、余姚,计程70千米。1998年9月邮电分设后,自办汽车邮路北片线路调整为:余姚、马渚、泗门、湖北、临山、黄家埠、牟山、余姚,计程70千米。
第三节 投递
民国8年,设余姚城区至临山投递步班,途经郑巷、周巷、朗霞、泗门、湖堤,计程70里,每日1班。
1954年10月后,实行自行车投递。1982年,泗门区共有自行车投递邮路9条,其中集镇2条,集镇至小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塘后7条,共有投递员10人。1989年起,推行邮政编码和使用标准信封,泗门镇邮政编码为315414,1992年改为315470。1995年后,投递线路调整,泗门邮政支局设3条投递邮路,万圣、夹塘、湖北邮电所各设1条投递邮路。是年,速递公司成立,泗门邮电支局为收寄点,主要开办国际国内EMS、TNT业务。1998年邮电分设,此后至2004年,泗门邮政支局设4条投递邮路,有邮递员5人;湖北邮政所设3条投递邮路,有邮递员4人。
第四节 业务
信函 民国时期,泗门邮政代办所办理平信、挂号函件、信函快递等业务,兼收寄书籍印刷品、商务传单等。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函件有平信、明信片、挂号信3类。1959年开办特种挂号业务,可寄递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信函量逐渐减少。2004年,信函业务主要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挂号函件、航空函件、保价邮件等。是年,泗门邮政支局信函业务量为8万多件,湖北邮政所信函业务量为1万多件。
包裹 民国时期,包裹业务甚少,年收寄民间包裹仅数百件。新中国成立后,包裹业务逐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邮寄产品的包裹猛增。2000年开办包裹快递业务。2004年,包裹种类有普通、快递、保价、航空等。是年,泗门邮政支局收寄包裹5000余件,湖北邮政所收寄包裹1000余件。
报刊征订 民国时期,报刊订送由民间书店、书铺办理。1950年3月,泗门邮政代办所开始订送报刊杂志,数量、种类逐年扩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报刊停刊,订送减少,至1971年逐步恢复正常。1988年,《余姚日报》、《宁波日报》自办发行。1998年前后,报刊征订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都市快报》、《今日早报》、《浙江科技报》、《钱江晚报》、《求是》为主,年均资金流转额37万元。2004年,报刊征订资金流转额为70万元。
储蓄 1987年3月15日,泗门邮政支局设邮政储蓄点,专营存款业务。是年,举办金银饰品有奖储蓄活动,共发售2万户,吸收存款40万元,于12月15日在泗门文体馆当众开奖。1992年3月,举办赠物储蓄活动。1994年5月9日,储蓄使用微机绿卡全国联网。2004年,泗门邮政支局邮政储蓄点有储户3000余户,存款余额4700万元;湖北邮政所邮政储蓄点有储户6000余户,存款余额超6000万元。
汇兑 1994年10月,泗门邮政支局邮政储蓄点增加汇兑业务。定额汇票每张最高金额为5万元,一般每1万元收取汇费10元,200元以内按2元收取。2003年,开通电子汇款、2小时汇款及3分钟实时汇款。2004年12月,储蓄、汇兑实行全国统一版本。
集邮 20世纪70年代末,集邮活动开始在学校、工厂、机关及居民中不断发展。时有集邮爱好者百余名,以李平最为出名。他8岁开始收藏邮票,50年从不间断,且收藏范围广、品种齐,特别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等邮票,堪称珍品。1999年,余姚集邮协会泗门分会在泗门文体馆成立,有会员50多名。是年,邀请余姚市集邮协会理事施寒吾、黄申章为青少年集邮爱好者讲课,并举办为期三天的邮展。2004年,全镇有集邮爱好者80余名。
第二章 电信
第一节 电信机构
民国36年(1947),民营余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周巷营业处在后塘河翕和石厂设零售处,代办长话、电报业务。1950年11月,余姚乡村电话公司开设泗门电话交换所,1952年1月由余姚乡村电话管理所接管。1956年1月,泗门电话交换所和泗门邮政代办所合并,成立泗门邮电支局。是年,泗门区实现乡乡通电话。至1962年,现境内万圣、夹塘、湖北、塘后、东蒲公社邮电所均设电话总机,通至每个生产大队。1981年,泗门邮电支局自中街咸和房迁至东山弄泗门大会堂东南角。1998年9月1日邮电分设,成立余姚市泗门电信支局。2001年,泗门电信大楼在光明南路现址启用。
1998~2004年,泗门电信支局历任支局长:朱岩(1998.9~1999.8)、倪跃胜(1999.8~2003.7)、戚达丰(2003.7~)。
2003年8月,浙江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余姚分公司设泗门分部,经理沈静。
第二节 电报 电话 无线通讯
电报
民国36年,民营余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周巷营业处在后塘河翕和石厂设零售处,代办电报业务。1950年11月后,电报业务由泗门电话交换所代办。至1983年9月,现境内电报均由余姚邮电局转发。1983年10月,开通余姚至泗门电信电报直达电路,泗门区下属各乡邮电所电报改由泗门邮电支局转发。此后至1986年,日均电报流量约100件。1987年自动电话开通,电报流量开始逐年减少。1991年底程控电话开通,电报日均流量降至10件左右。1998~2004年,年均电报流量仅数十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电报种类分寻常私务、加急私务、军政、寻常企业、新闻、书信等6类,后增改为防空、事故、军政、新闻、公务、天气、水情、公益、普通、汇款等10类,1971年10月又改为特种(警报信号、无线电信号、气象、水情)、军政、新闻、公务、汇款、普通6类,1977年再增改为防空、天气、特种、水情、军政、公益、新闻、公务、普通、迸发款、电路公电、特急公务公电、特急业务公电、加急业务公电、公务公电、业务公电等16类。1978年3月1日,电报种类恢复为11类,即防空、天气、特种、水情、军政、公益、新闻、公务、普通、汇款、公电。1985年4月1日起,电报种类改为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8类。1988年2月起开办礼仪电报,有庆贺、吊唁两种,适用电报种类为普通和政务,可与加急并用。
1949年6月,普通中文电每字人民币70元(旧币,下同),外文及中文密码加倍,军政电按普通电报价三分之一、新闻电按普通电报价四分之一、书信电按普通电报价二分之一收费。同年7月,改为中文明码每字150元,中文密码或外文加倍。10月起,气象、水位、防空免费。1950年11月,中文明码改为每字500元,12月改为750元。1951年分省内、省外两种电报价目,省内中文明码每字900元,省外1350元。
1955年3月1日发行新人民币,中文明码省内每字9分,省外1角3分5厘,中文密码和外文加倍。1958年1月1日起,取消省内与省外区别及明码与密码区别,中文每字3分,外文加倍,译电每字收5厘;新闻电每字1分,天气、水情、公益每份电报按实有字数计算,其他电报每份10字起算。1983年12月1日,中文每字由3分调至7分,新闻电由1分调为2分。1992年12月20日起,中文每字由7分调整为1角3分,执行至2004年。
电话
抗日战争胜利后,临山区公所安装10门交换机1台,一线通泗门镇公所,是为境内第一部电话。民国36年,民营余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周巷营业处在后塘河翕和石厂安装分机,设零售处,代办长话业务。民国37年,余姚乡村电话公司架设周巷至泗门干线,长15里。1950年11月,余姚乡村电话公司临山分处的10门、20门两台总机迁至泗门,在东山路回五公祠堂东侧设泗门电话交换所。1956年,泗门区实现乡乡通电话。1958年,架设浒山至泗门直达线路。1962年,现境内各公社邮电所均设电话总机,通话至每个生产大队,区域电话通信网络粗具规模。1983年9月16日下午3时,万圣等乡遭龙卷风袭击,通信线路中断,经全力抢修,于当晚恢复。1986年,泗门邮电支局1087平方米自动电话机房竣工。1987年4月29日18时,泗门邮电支局1000门纵横自动电话总机开通,是年7月1日,朗霞、塘后两乡邮电所电话并入泗门网。1992年1月20日,泗门区各乡程控自动电话开通。1993年,开设磁卡电话。1994年11月9日,泗门电话号码由6位数升至7位数,并入宁波通信网络,统一使用长途区号0574。1995年10月30日,泗门邮电支局设西门子程控母局,与临山模块局程控设备割接开通。同年11月18日,湖北、小曹娥模块局割接开通。2001年5月18日,电话号码由7位数升至8位数。是年,万圣、夹塘、东蒲模块局相继割接开通。2002~2003年,石角丘、庙山路、镇工业功能区接入网相继割接开通。2002年,开通小灵通电话业务。2004年,全镇电话用户达23200余户。
2004年,甲类电话用户(即住宅普通电话用户)电话资费:营业区内首次(前3分钟)0.20元,以后每分钟0.10元;营业区外每分钟0.45元。拨打本地移动电话,首次(前3分钟)0.40元,以后每分钟0.20元。
无线通讯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号码以“9”字开头的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最高售价曾达3万~4万元,一度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1994年后,发展GSM通讯网络,开始出现手机,境内有中国电信(后改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提供无线通讯信号。2001年,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结束模拟和GSM两网并存的格局。2003年8月,浙江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余姚分公司在镇北路振兴路口设泗门分部。至2004年,全镇有中国移动用户4万户,中国联通用户2万余户。
第三节 互联网
1996年,泗门邮电支局开通一线通(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服务,用户较少。2001年,泗门电信支局改用宽带服务,用户迅速增加。至2004年,全镇网络用户达3200余户。
2001~2004年,电信甲种(个人住宅)用户的宽带资费标准为每月90元。为发展用户数量,实施每月70元的优惠资费标准。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