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古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1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古道
分类号:
K916
页数:
4
页码:
288-2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历史上海事、兵事频仍,明清两代为海防前哨,曾设泗门铺辟急递邮路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古代
道路
内容
泗门历史上海事、兵事频仍,明清两代为海防前哨,曾设泗门铺辟急递邮路。历代古道遍布镇境,古道所经市集村落、交叉要冲,有地方官府或仁人善士陆续修亭,以供行人休憩。岁月流逝,这些古道、凉亭大多了无踪迹,考寻钩沉,择要记之,亦可现旧时泗门交通之一斑。
南石洞外路 俗称官道。出南石洞往东南,经申明亭、大将桥、南张、方桥、蕨菜岭、玉井亭、双岭、武胜门入余姚县城,全长23千米。其中大将桥至武胜门段,明清时属北海道,为余姚北城大北门(武胜门)外干路,南石洞至大将桥段为大北门外干路支路。境内段长3.5千米,民国前铺设石板,可通轿马,新中国成立后分段拓宽为拖拉机路、公路。
大古塘路 前身为谢家塘,始建于汉唐。元至正元年(1341),余姚州判叶恒整修为莲花塘,后人称大古塘。该塘原为御海屏障,自宋至清,海涂北延,大古塘遂为东西交通道路,东起慈溪观海卫,西至上虞沥海,全长约70千米。境内段长6千米,1995~2004年经数次分段改造,现已成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渣油)路面的市政道路。
谢家路 过戚家路桥沿大通路至朝北庙,再顺大古塘往西过谢家路江,沿光明北路直至海滨,全长约10千米。原为泥路,经多次扩建,现为沥青(渣油)、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境内南北交通主干之一。清康熙二年(1663),曾在路侧设谢家路炮台。
三门堰外路 旧为汝仇湖东塘,今称湖边路。出三门堰,过二门堰、大湖门至龙首山,全长约3千米。沿龙首山往西过西石山庙、九龙亭可入湖堤界;沿龙首山往东由沙堰而南,沿青山江西侧官道可达马渚。原为泥结碎石路面,2001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拖拉机路。
夹长路 又称狭长路,自大古塘至夹长路村,折东与龙王堂路重合。相传清嘉庆年间,有绍兴移民陆续在路两边筑舍定居,其路狭而长,故名之。后以路名村,即今夹长路村。全长1千米,泥结碎石路面。
倪家路 自倪家路村往北直至海滨,全长约8千米。原为泥路,后拓宽为泥结碎石路面的农田拖拉机路,现为共济路路基。倪家路北端海滨曾为泗门港出海口,清乾隆年间,浙海常关在倪家路村设有分卡。
庙山路 自临山天妃宫过大古塘往北直至海滨,全长约8千米,原为泥路。2004年,大古塘至四塘江段为泥结碎石路面的拖拉机路,四塘江至解放塘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方家路 自方家路村后大古塘直至海滨,全长约10千米。原为泥路,现拓宽为泥结碎石路面的拖拉机路。明清时期修筑海塘,大多东起上林(今慈溪市桥头镇一带),西至方家路止。清康熙二年(1663),曾在路侧设方家路炮台。
陶家路 自陶家堡村后沿陶家路江直至海滨,全长约9千米。原为泥路,现拓宽为水泥混凝土拖拉机路。
附注
附 凉亭 凉亭为行人憩息及引车肩担者歇力场所,古已有之。间有供施茶水、售卖酒食处所,多为民间行善捐资建造,亦有郡邑村里出资助建者。随着交通发展,凉亭或弃或毁,代之以集园林观游于一体的景观亭。境内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凉亭有: 申明亭 建于明洪武初年,为地方官员公示法规、乡民读法场所。时余姚县共建39座,皆处各乡通衢要冲,后自然成为过往行人歇力休憩之地。境内有两座:一在汝仇市,一在四门市。四门市申明亭已无迹可考。汝仇市申明亭重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有跨路棚屋3间,内置石凳,茶田产10余亩,向路人供应茶水、点心。新中国成立后废,亭名沿用为地名。 络芦庵茶亭 清代时由夏朝宗募建,位于大古塘上,依络芦庵而设,新中国成立后废。 万福亭 在大古塘上,依万福庵而建,新中国成立后废。20世纪80年代,由周悦乔出资重建,有朝南正屋3间,东西各1个小披间。 百益亭 在龙首山脚,原址为叶炜祠。民国6年(1917)乡人重建,有跨路棚屋3间,晚清举人谢家山曾题额。现属临山镇汝东村,祠基已改作民居。 普济茶亭 俗称方家路凉亭,在方家路自然村后的大古塘上。旧时供奉关帝圣君像,两边挂有对联:“兄弟中分君分臣(指刘备),仇敌间留情留义(指黄忠)。”新中国成立后废。20世纪90年代末重建,改名永庆禅寺,有坐南朝北正屋3大间,披屋2小间。 新茶亭 在谢家路,清末黄宝和建,新中国成立后废。 饮和亭 在沙堰广福庵侧,庙山巡检许成功题额。新中国成立后废。 新凉亭 俗称半路凉亭,在东蒲官道旁,民国初谢纶辉建。夜备明火,夏施凉茶、草鞋。新中国成立后,正屋作民居,沿廊仍作旅途者休憩之所。今已废。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