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旧时工业、手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49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旧时工业、手工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2
页码:
242-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旧时工业、手工业的发展历史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旧时工业
手工业
内容
泗门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与泗门地区人口繁衍、集市发展密切相关。汉唐时,有移民定居于境南东蒲、镇南村一带,围涂筑圩,栽桑养蚕,捕鱼晒盐,日常生产、生活用具的修理添置,由家庭自产自给。宋元时,出现专务采石、打铁、纺织、编绳、竹木制作等手工行业。明初已成遗迹的龙首山石宕,三面石壁峭立,崖间铁钎采石痕迹毕现,可见宋元时期泗门铁器制造业及采石业已颇具规模。明正德七年(1512),四门市东徙一里许(今义嘉桥一带),能工巧匠沿河塍搭建店铺宅第,夹河一里许,雕甍碧瓦,翚耸鳞比,建筑业已臻尽善。至清代,家庭手工纺纱织布遍及村里,布行日收土布两三百匹转销外埠。至清末,具规模的手工作坊发展至20余家,多采用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经营方式,有各类专业匠人100余人。
民国时期,镇境因地处偏隅,战火少及,市集相对稳定,新兴手工作坊相继开设。抗日战争期间,因在上海等地经营的泗门籍商贾回乡避难,手工作坊由民国26年(1937)的31家增至民国34年的39家。至1949年5月泗门解放时,全镇形成砖瓦石料、造船修船、铁器木器、铜锡铁皮、金银首饰、香烛锡箔、成衣鞋帽、碾坊磨坊、酿造榨油、糕点糖果、轧花织布、印花染布、绳索竹编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手工业行业。其中工业作坊10家,从业人员113人,年产值35.4万元;手工业作坊24家,从业人员51人,年产值76万余元。规模较大、年经营额在万元以上的有同润酱园、广和功南货店、翕和石厂、永茂铁店、吕炳记绳索店、周大兴锡店等。另有走村串乡的各业工匠468人。
泗门近代工业始于清光绪年间。泰生布行率先采用日式改良轧棉车,继而采用柴油机动力,每马力可带动1部轧花车,单机生产能力提高10余倍。后发展缓慢,至1949年5月解放时,全镇仅有柴油机2台,计40马力。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