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植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44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植保
分类号: F326.1
页数: 3
页码: 176-1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综合防治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植保 种植

内容

主要病虫害
  境内常见棉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角斑病、枯萎病、黄萎病、红腐病等,棉虫害主要有棉蚜虫、红蜘蛛、蓟马、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玉米螟、棉盲蝽、棉叶蝉、蜗牛、地老虎、野蛞蝓等。水稻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蝗虫、螟虫、纵卷叶虫、稻椿象等。蔬菜病虫害有根腐病、软腐病、锈病、白粉病、霉病、蚜虫、潜叶蝇、菜青虫、根结线虫等。麦类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等病害。
  1954年,泗门区棉花病死苗1.5万亩。1956年12号台风后,棉花角斑病暴发,平均亩产仅15.5千克。1960年6月,棉花发生茎枯病4.8万亩。1961年,棉花苗病殃及5.6万亩。枯萎病在1964年首次发生后,迅速蔓延,普及全境,最高年份发病率占总面积的80%,至1983年普及抗病棉品种才有所减轻。1971年,棉铃虫暴发,平均每亩棉地有虫2万条以上,致棉花严重减产。1973年,棉花苗期死苗3.2万亩。是年,斜纹夜蛾暴发,最多一亩棉地有虫10万条。1975年8月,棉花角斑病暴发。1975年和1978年,棉铃虫间发,1982~1985年又连发4年,棉花产量损失二三成。1988年,中黑螨蝽暴发,棉花成“光杆树”,平均亩产仅31.7千克。
  1964年,水稻矮脚南特品种遭二化螟危害。1971年7、8月间,水稻黑尾叶蝉大发,最多一亩稻田有成虫295400条,晚稻平均亩产仅119.5千克。1974年,65%的水稻受纵卷叶虫危害。1975年,71%的晚稻受稻虱危害。1985年,遭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危害,受害面积达85%。
  大小麦赤霉病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间发,1973年受害面积占49.3%。
  1975年,62.4%的小麦发生小麦锈病。1978年小麦锈病又大发,危害面积11200多亩,占总面积的80%。
  防治措施
  1955年后,泗门区农技站派专职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1971年,各公社均建立农科站,配专职粮棉植保员30余人。1973年,75个生产大队配有植保员。1978年,湖北公社设棉花病虫中心测报点。1987年,现镇境内有专职农技员29人,农民技术员100多人,配药站15个。2000~2004年,全镇有专职农技员26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1人。
  农业防治 作物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提倡合理施肥、灌水和推广轮作制。20世纪70年代,水稻抗病良种由点到面推广。1975年,引进抗枯萎病棉种“86—1”,2002~2004年,引进推广杂交抗虫“南抗三号”棉种。
  人工防治 民国19年(1930),临山区公所在泗门镇境内通过村里长、农民协会推广诱蛾灯,治理稻田铁甲虫。20世纪50年代,稻区推行掘毁稻根、烧田边杂草治越冬害虫。60年代推行黑光灯诱蛾,90年代用高压杀虫汞灯灭蛾。棉区发动农民开展人工捕捉害虫,冬翻柴蓬灭蛹减少棉铃虫越冬基数。
  生物防治 1972年起,县政府多次发布保护青蛙通告。农业部门试放赤眼蜂、绒茧蜂防治稻纵卷叶虫,棉区试放金小蜂防治棉铃虫。至2004年,全镇注重生物防治,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药物防治 主要以药剂防治病虫害。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六六六”、“二二三”等农药。70年代,多用敌百虫、马拉松、乐果、1605、甲胺磷等。80年代沿用有机磷,推广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停用有机氯农药。90年代,多用高效低毒复配农药。2004年,应用以毒斯蜱、阿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低残留无公害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菌害,先后有稻脚青、西力生、波尔多液等拌种,防治苗病。20世纪60年代,用多菌灵、托布津防治小麦赤霉病。70年代,用代森锰锌、代森锌等杀菌剂。80年代,用百菌清。1990~2004年,三唑铜、杀毒矾、杜邦福星等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病害,除草剂中的丁草胺、拉索等则用于粮、棉、蔬菜等芽前除草。
  综合防治 主要采取种子消毒处理,改进耕作技术,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自身抵抗力和科学配施农药等措施,放宽防治指标,减少防治次数,提高天敌控害能力。1988年,泗门区农技部门提出棉花“抓两头、控中间、病虫草综合防治”方案,以后每年实施面积4.5万亩以上,用药下降18%。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