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种植培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44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种植培育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1
页码:
169-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耕作、栽培、良种推广、肥料、植保、蔬菜基地等发展概况。
关键词:
泗门镇
农作物
种植业
内容
第一节 耕作
境内大古塘以南稻区与大古塘以北棉区在土质、水利设施等方面差别较大,耕作制度各异。
棉区 素有棉粮套作的习惯,即秋季棉花收获后种植春粮(大小麦、蚕豆)。春粮种植多采取粮肥间作,即在宽1.2~1.45米的田畦两侧种两行春粮,中间种一行绿肥(苜蓿),翌年绿肥青埋后种两行棉花,谓一二二种植法;亦有在宽2.4米的田畦里种三行春粮,春粮行间种两行绿肥,翌年绿肥青埋后种四行棉粮,谓二三四种植法。20世纪70年代,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减少,改为榨菜与春粮间作。80年代起,棉花收获后基本上纯种榨菜。随着棉花种植面积减少,还出现黄豆—芥菜—榨菜或辣椒—蔬菜—榨菜等新的轮作方式。1993年开始,棉农还在棉地里套种辣椒、刀豆、毛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其面积占棉地面积的35%左右,每亩能净增收入200元以上。2004年,棉地复种指数为295%。
稻区 明代以前,水稻一年一熟,冬季多空闲田(翻耕或灌水泡田),少量于水稻秋收后种植大麦、小麦、蚕豆、油菜和绿肥。清康熙年间,始种双季间作稻(早稻、晚青)。1956年,改双季间作为双季连作(早稻、晚稻),扩大春粮种植面积,推广三熟制。20世纪70年代初,双季连作面积占水稻面积的85%~90%。1985年,粮田复种指数达到276%,基本实现一年三熟制。90年代后,因种粮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重又出现单季稻、冬闲田。
第二节 栽培
棉花
民国时期,一般在立夏后播种棉籽,大古塘以北棉地撒播,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区点播。1950年后推广条播,1955年条播面积占90%。1956年,泗门区推广露地方格育苗9500亩,占棉地面积的11.4%。1958年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44100亩,1960年达71000亩,占棉地面积的90.6%。1973年开始推广尼龙搭棚方格育苗和营养钵保温育苗,播种提早到3月下旬。至1978年前后,每年保持约5000亩,占棉地面积的5.5%~9.9%。1982年开始用地膜覆盖直播植棉,播种期在4月15~25日。首年播种的130亩,比一般棉地增产15%以上。1984年,政府给予地膜覆盖直播植棉资金补助,面积扩大到1.2万亩。1987年后补助金取消,地膜覆盖直播植棉面积减少。植棉管理重视去木枝、抹赘芽打脑、摘边心、重施花铃肥,重点防治棉铃虫、棉蚜虫、红蜘蛛、红铃虫等害虫。80年代后,广用化学除草剂替代人工削地除草。
水稻
播种育秧 绿肥田早稻播种在清明前后,春粮田视春粮成熟迟早及品种特性,播种时间一般略迟于绿肥田。育秧分催芽和育苗两步。1958年前采用冷水催芽,1959年推行温水催芽,1975年推行“5406”菌种催芽,另还采用箩桶保温催芽、地坑大堆催芽等。1949年前后,早稻水秧田播种量每亩170~200千克,可供插35亩稻田。1956年后改为半旱秧田育苗,1963年推行塌谷播种,1965年推广薄膜覆盖育苗,1968年推广小苗带土育秧,1985年后推行催芽地膜育秧法。
1949年前,晚稻浸种不催芽,直接到水田育秧,1949年后,改芽露白播种,水播水育。1958年后水播旱育,1960年水播旱育占晚稻面积的80%。1961年起,晚粳改为旱播水育秧,1966年占晚稻面积的99.9%,至2004年一直沿用此法育秧。
耕作 民国时期早稻田盛行冬耕晒白或灌水,1958年推行深耕改土,1970年后,拖拉机带铧犁深耕、机耕牛耖、牛耕机耙。1980年后,以拖拉机旋耕为主,沿用至2004年。
插秧 1957年前,多在立夏插早稻,小满嵌晚青,夏至种单季晚稻。1960年后,绿肥田连作早稻立夏插秧,春粮田早稻小满插秧,晚稻在立秋前后插秧。历代均用人工插秧,1990年后推广轻型抛秧栽培技术。
管理 1959年前,每年在水稻田耥田、耘田2~3次;1960年后,早晚稻只耘田3~4次;1980年后,推广化学药剂除草,耘田次数减少。1959年前多采用长灌深灌,1960年后推广薄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促蘖,足水养胎,有水开花结实,湿润灌浆,潮田割稻。1970~2004年推行未种先开沟,留操作行,推广适时搁田。
麦
民国时期,霜降前后播种,以点播为主,亩用麦种2~3千克。1949年后,小麦仍在霜降前后播种,大麦则在立冬至小雪间播种。1960年后,推广点播。1970~1974年,推广阔畦撒播,亩用麦种12千克。1975年后,推行密植点播,部分阔幅条播。1982年后,多条播。2000~2004年,因经济效益低,大小麦种植面积不足百亩。
油菜
1958年前,多寒露播种,活棵后松土、删苗、施肥,清明前后摘菜蕻,小满前后收割。1959年后,推行育苗移栽,秋分后播种,亩播菜子0.75~1千克,删苗2~3次。霜降前后移栽,亩栽6000~8000株。1998~2004年,部分田块又开始直播,在立冬前播种,亩用菜子0.5千克。
榨菜
寒露播种育苗,立冬后移栽,0.1千克菜子的秧苗栽种1亩大田,清明前后收割。
第三节 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农作物种子以农家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1955年,成立泗门区农技站,配备专职农技人员负责良种推广等农业技术。1971年,泗门区各公社均成立农科站,配备专职技术人员30余人。同时建生产大队科技所75个,配备植保员75人,形成区、社、队三级良种推广网络。1976年,在东蒲公社张家大队建泗门镇水稻种子农场,面积约86亩,为泗门镇5个大队提供水稻良种。1981年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级科技所解散,大部分植保员成为农村良种推广示范户,后发展成为重点户、专业户。
品种更新
棉花 从南宋开始引种起,素以亚洲棉(中棉)为主,分大篰种、小篰种及南阳种,均系短绒。民国17年(1928),引进改良中棉“百万棉”、陆地棉品种脱字棉等。20世纪50年代,推广陆地棉“岱字15号”。60至70年代,还先后引种过“沪棉204”、“协作2号”、“徐州142”、“929抗病棉”等品种,因其性能各有缺陷,种植面积均较少。1975年,引入抗病品种陆地棉“86—1”,逐渐取代其他品种。80年代,大古塘以北棉区种植“86—1”和“盐棉48”,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区种植“岱字15号”。1990~2004年,种植“泗棉3号”、“中棉12”、“慈抗三号”、“33B”、“20B”、“南抗3号”、“湘杂棉3号”、“标记杂交棉”等品种。
水稻 明清时期,早稻有“六十日”、“早白”、“黄岩稻”、“上虞白”、“细秆红”等品种,糯晚稻有“黄黏”、“缩颈”、“九里香”、“湖州白”、“黄壳糯”、“桂花糯”、“铁砂糯”、“红须糯”等品种。民国元年至34年,新增早稻品种“罗江尖”、“余姚早”,新增晚稻品种“细嵌”、“大嵌”,早、晚稻品种共有47个。民国35年,推广早籼“503”、“504”、“晚籼9号”。20世纪50年代,早稻普及“503”、“504”,晚稻普及“红须粳”。引进良种有“南特号”、“有芒早粳”等。60年代,早稻推广“矮脚南特”,晚稻以“农垦58”为主,兼有“老来红”等。70年代,早稻以“广陆矮4号”、“二九青”为主,兼种“原丰早”等中矮秆品种;晚稻推广“农虎6号”、“加湖4号”。80年代,早稻以中熟品种逐步替代迟熟品种,以“二九丰”为主,兼种“广陆矮4号”、“团粒早”等;晚稻有“宁67”、“84—11”等。90年代,早稻有“浙辐802”、“原丰早”、“加育293”;晚稻有“测48”、“春江03糯”等。2000~2004年,早稻有“加育280”、“加育143”、“加育253”;晚稻有“甬粳18”、“台糯2号”;杂交稻有“甬优1号、3号”、“秀优5号”等。
油菜 从清康熙年间引种油菜起,境内素来种植白菜型土种,易患病。1956年引进“胜利油菜”,20世纪60年代引进“金华油菜”,70年代推广“九二油菜”,80年代多种“九二13系”、“九二58系”。1990~2004年引进种植“高油605”和“浙双72双低菜油两用油菜”。
大小麦 20世纪60年代,大麦推广“二棱麦”、“六棱麦”、“米麦”。70年代,小麦推广“浙麦1号”、“杨麦1号、3号”,大麦以“早熟3号”为主,还有“钱江2号”。20世纪80年代至2004年,小麦有“杨麦4号”,大麦有“光芒二棱”、“舟麦1号”。
蚕豆 有“大白蚕”、“青蚕”两个传统品种,20世纪80年代引进种植“日本蚕豆”、“江苏启豆1号”,2004年4个品种均有种植。
玉米 20世纪50年代后期推广“金皇后”早玉米,80年代引进“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浙玉糯2号”、“浙糯1号”、“农大108”、“掖单13”,2004年引进“金菲”、“金利”、“中甜2号”、“科甜87—8”等甜玉米品种。
第四节 肥料
境内农田用肥素以绿肥、河泥、土杂肥、人粪肥、畜肥、饼肥、灰肥等农家有机肥料为主,民国时期开始少量使用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肥,1949年后施用有机肥逐年减少。至2004年,以施用化肥为主。
有机肥料
绿肥 大古塘以北棉区素以苜蓿为主,与春粮间作。20世纪60年代,大古塘以南稻区推广紫云英,产量比苜蓿增加一倍。80年代后,因棉区纯种榨菜,稻区三熟制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水生绿肥有水花生草、水葫芦、水浮莲和绿萍等,均为野生。
粪肥 人粪肥和畜肥自古为农家主要肥料。畜肥以猪粪为主,还有牛粪、羊粪、兔粪、鸡鸭粪等。以1头猪计,垫草软栏,年可积肥100余担,硬栏也可积40~50担。
杂肥 清代及民国时期,冬春罱河泥,夏秋割野草,沤制草浆河泥作稻田基肥。20世纪80年代起,化肥用量增加,罱河泥、割野草减少,至2004年已不见使用。
饼肥 有棉饼、菜饼和豆饼3种。棉饼、菜饼为当地产,豆饼则由外地少量输入。民国时期,棉饼多作晚稻基肥,豆饼、菜饼多作棉田基肥。1949年后,棉饼多作耕牛过冬精饲料,先饲畜,后以畜粪肥田。
灰肥 有草木灰和焦泥灰两种,为农家传统肥料。草木灰用于绿肥、豆类作物,焦泥灰常用作基肥和早稻秧田覆盖,还有砻糠灰盖秧。20世纪80年代后,灰肥使用减少。
秸秆 1956年后,推广早稻草还田作晚稻基肥。1980~2004年,实施早稻草还田的每年约占水稻面积的50%。
化学肥料
民国初年即开始使用化学肥料。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家实行计划供应:一是生产队向国家出售棉花、油菜等农产品后的奖售化肥;二是国家按田亩面积下达的资助化肥。80年代中期后,市场放开供应。
氮肥 20世纪50年代以硫酸铵为主,60年代有硫酸铵、氨水、碳铵70年代后,以碳铵为主,逐渐淘汰硫酸铵。50年代平均亩施5.5千克,60年代26.7千克,80年代为82.5千克,2004年达100千克。
磷肥 以过磷酸钙为主,用于蚕豆、苜蓿、油菜等作基肥。20世纪50年代,平均亩施3.2千克,60年代12.8千克,70年代29千克,1987年30.2千克,2004年达50千克。
钾肥 以氯化钾为主,20世纪70年代用于棉花种植,80年代用于各种作物。70年代平均亩施0.46千克,80年代初1.64千克,1984年3.3千克,2004年达10千克。
复合肥 1974年始用“N、P二元”、“N、P、K三元”复合肥,主要用作基肥。1985年引进俄罗斯“48%、44%、40%三元”含氯复合肥,2002年引进“希腊45%”、“芬兰45%”含硫复合肥。
微量元素 20世纪80年代起推广使用。2004年,硼肥多用于油菜、棉花,钼肥多用于蚕豆,平均亩施0.5千克。
稻田施肥
微生物肥料 主要是“5406”菌种,1971年在大麦上应用,1971~1972年与饼肥拌和发酵作棉花当家肥,1979年用于早稻催芽。1985年后,随着地膜育秧技术的推广,微生物肥料逐渐淘汰,至2004年已不见使用。
调节素 品种较多,以“助壮素”用量较大,广泛应用于棉花壮苗,矮化植株,防止作物倒伏。另还有“多效唑”用于油菜育秧、大豆初花期调控;“乙烯利”用于棉花催熟、果子催红等;“防落素”早春用于点花,以提高坐果率;“烯效唑”用于秧苗控长,促蘖防败苗。
第五节 植保
主要病虫害
境内常见棉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角斑病、枯萎病、黄萎病、红腐病等,棉虫害主要有棉蚜虫、红蜘蛛、蓟马、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玉米螟、棉盲蝽、棉叶蝉、蜗牛、地老虎、野蛞蝓等。水稻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蝗虫、螟虫、纵卷叶虫、稻椿象等。蔬菜病虫害有根腐病、软腐病、锈病、白粉病、霉病、蚜虫、潜叶蝇、菜青虫、根结线虫等。麦类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等病害。
1954年,泗门区棉花病死苗1.5万亩。1956年12号台风后,棉花角斑病暴发,平均亩产仅15.5千克。1960年6月,棉花发生茎枯病4.8万亩。1961年,棉花苗病殃及5.6万亩。枯萎病在1964年首次发生后,迅速蔓延,普及全境,最高年份发病率占总面积的80%,至1983年普及抗病棉品种才有所减轻。1971年,棉铃虫暴发,平均每亩棉地有虫2万条以上,致棉花严重减产。1973年,棉花苗期死苗3.2万亩。是年,斜纹夜蛾暴发,最多一亩棉地有虫10万条。1975年8月,棉花角斑病暴发。1975年和1978年,棉铃虫间发,1982~1985年又连发4年,棉花产量损失二三成。1988年,中黑螨蝽暴发,棉花成“光杆树”,平均亩产仅31.7千克。
1964年,水稻矮脚南特品种遭二化螟危害。1971年7、8月间,水稻黑尾叶蝉大发,最多一亩稻田有成虫295400条,晚稻平均亩产仅119.5千克。1974年,65%的水稻受纵卷叶虫危害。1975年,71%的晚稻受稻虱危害。1985年,遭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危害,受害面积达85%。
大小麦赤霉病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间发,1973年受害面积占49.3%。
1975年,62.4%的小麦发生小麦锈病。1978年小麦锈病又大发,危害面积11200多亩,占总面积的80%。
防治措施
1955年后,泗门区农技站派专职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1971年,各公社均建立农科站,配专职粮棉植保员30余人。1973年,75个生产大队配有植保员。1978年,湖北公社设棉花病虫中心测报点。1987年,现镇境内有专职农技员29人,农民技术员100多人,配药站15个。2000~2004年,全镇有专职农技员26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1人。
农业防治 作物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提倡合理施肥、灌水和推广轮作制。20世纪70年代,水稻抗病良种由点到面推广。1975年,引进抗枯萎病棉种“86—1”,2002~2004年,引进推广杂交抗虫“南抗三号”棉种。
人工防治 民国19年(1930),临山区公所在泗门镇境内通过村里长、农民协会推广诱蛾灯,治理稻田铁甲虫。20世纪50年代,稻区推行掘毁稻根、烧田边杂草治越冬害虫。60年代推行黑光灯诱蛾,90年代用高压杀虫汞灯灭蛾。棉区发动农民开展人工捕捉害虫,冬翻柴蓬灭蛹减少棉铃虫越冬基数。
生物防治 1972年起,县政府多次发布保护青蛙通告。农业部门试放赤眼蜂、绒茧蜂防治稻纵卷叶虫,棉区试放金小蜂防治棉铃虫。至2004年,全镇注重生物防治,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药物防治 主要以药剂防治病虫害。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六六六”、“二二三”等农药。70年代,多用敌百虫、马拉松、乐果、1605、甲胺磷等。80年代沿用有机磷,推广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停用有机氯农药。90年代,多用高效低毒复配农药。2004年,应用以毒斯蜱、阿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低残留无公害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菌害,先后有稻脚青、西力生、波尔多液等拌种,防治苗病。20世纪60年代,用多菌灵、托布津防治小麦赤霉病。70年代,用代森锰锌、代森锌等杀菌剂。80年代,用百菌清。1990~2004年,三唑铜、杀毒矾、杜邦福星等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病害,除草剂中的丁草胺、拉索等则用于粮、棉、蔬菜等芽前除草。
综合防治 主要采取种子消毒处理,改进耕作技术,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自身抵抗力和科学配施农药等措施,放宽防治指标,减少防治次数,提高天敌控害能力。1988年,泗门区农技部门提出棉花“抓两头、控中间、病虫草综合防治”方案,以后每年实施面积4.5万亩以上,用药下降18%。
第六节 蔬菜基地
旧时蔬菜多在屋前屋后园地里种植,故称蔬菜种植为“翻园头”。1980年前,蔬菜种植较集中的有泗门镇东河沿村的大园。大园面积约20亩,除蔬菜种植外,还培育蔬菜秧苗,其中又以茄秧最有名。民国时期,大园西面的墙上曾写有“大园茄秧,天下第一”八个大字,1981年后大园改造为住宅区。
1977年,泗门镇建蔬菜基地50余亩。1984年,发展至110亩。1986年,因调整粮食定购任务,基地取消,次年恢复。20世纪90年代起,各村按“一村一品”要求发展蔬菜基地。至2004年,形成湖北村大豆基地、楝树下村甜玉米基地、谢家路村长豇豆基地、夹塘村丝瓜络基地、陶家路村小黄瓜基地、泗北村包心菜基地、万圣村辣椒基地等。鸿基食品有限公司、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富贵菜业食品有限公司、卡依之食品有限公司等菜类加工企业,亦各建蔬菜基地,总面积1.2万亩,年收购量2.4万吨。全镇还有反季节栽培大棚293个,占地151亩,复种面积1500亩以上。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