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编 农林渔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437
颗粒名称:
第五编 农林渔牧
分类号:
F326.1;F326.2;F326.3;F326.4
页数:
50
页码:
153-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主要农作物、种植培育、养殖业、渔业、盐业、农机具、林业、特产等发展概况。
关键词:
泗门镇
农业
林业
养殖
畜牧
内容
四门竹枝词
〔民国〕谢翘
沙地烟苗久禁栽,棉花开处稻花开。
民间嗜好今逾昔,灼灼芙蓉海上来。第一章 主要农作物
第一节 棉稻油料作物
镇境地处姚北滨海平原,大古塘以南为水稻、棉花轮作及油菜主产区,大古塘以北是棉花、榨菜重点产区,间作套种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蚕豆、芝麻、番茄、花生等小宗作物。
棉花作物
棉花古时又称木棉、吉贝花。南宋时期开始引种。明清时期,大古塘以北围垦涂地广种棉花,大古塘以南为棉粮轮作区,姚棉、姚产土布畅销省内外。据清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值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棉花成为当时姚北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作物。
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洋布倾销,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民国时期逐渐恢复发展。据民国18年统计,时四门乡植棉51000亩,年产籽棉45900担(一担等于50千克),每亩平均产量45千克,每50千克籽棉时价12元。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沦陷期间(1941.4~1945.9),棉花外销受阻,棉价暴跌,种植面积及产量锐减。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普及良种,改进栽培技术,调整棉、粮收购比价(0.5千克棉花换5千克大米),发放20%的预购定金,并下达指令性种植计划,棉花产量稳定上升。1956年,泗门区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8541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2%。是年,旱、涝、台风、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平均亩产仅为15.5千克。1957年植棉79210亩,亩产皮棉51千克,时泗门区所属的慈溪县成为全国第一批《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南方亩产皮棉50千克超纲要县。1954~1979年,泗门区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72000亩以上,年平均亩产超50千克,其中1965年平均亩产79.5千克,夹塘公社因平均亩产达94千克而名闻全国,时任夹塘公社党委书记丁寅初两次上北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见。1984年,泗门区棉花平均亩产100千克,创历史最高纪录。是年,全区66330亩棉地,共向国家提供商品棉6633吨。1986年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棉花种植计划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再加上棉花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植棉面积逐年减少。至2004年,植棉面积仅10121亩,亩产75千克,总产759吨。
粮食作物
境内粮食生产以水稻为大宗。水稻分早稻、晚稻,主产于大古塘以南。大古塘以北棉地,冬季套种小麦、大麦等春粮。夏秋季,大古塘南北均间作玉米、番薯、高粱等旱杂粮。
民国时期,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正常年景亩产粮食100~200千克。土地改革后的1953年,总产达到12075吨,比1949年增长26.1%。1954年,划出东蒲、大庙周、水阁周等粮食主产区,粮田面积减少。1959~1961年刮“共产风”,生产瞎指挥,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剧降。1962年调整生产关系,推广水稻良种,是年粮食种植面积55469亩,亩产271.32千克,总产15050吨。60年代中期,大古塘以北传统棉区也开始种植水稻。1972年,粮食总产21210吨;1975年,种粮80239亩,均创历史最高纪录。1979年后,受水源制约,大古塘以北棉区不再种植水稻。1980年,粮食面积减至42295亩。1986年起,因种粮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面积逐年减少。至1990年,种粮面积仅为17441亩,为历史最低点。因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是年亩产粮食502.72千克,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种粮面积26889亩,亩产370.49千克,总产9962吨。
油料作物
清康熙年间,现境内已普遍种植油菜。1949年后,受粮食丰歉及收购价格影响,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较大。1949年,种植油菜面积846亩,亩产菜子39.5千克,总产33.4吨。1959~1960年,连续两年种植面积超2万亩,总产分别为1693.2吨、1292.5吨。1962年后种植面积减少,1968年仅为1162亩、总产51.7吨。1972~1999年,种植面积保持在5000~8000亩之间,总产在300~1000吨。亩产最高的1987年为154.1千克,总产最高的1981年为1368.8吨。2004年,油菜种植面积1091亩,亩产136千克,总产148.3吨。
除油菜外,境内还种植少量的花生、芝麻。1984年前,因执行棉花指令性种植计划,种植面积及产量均较少。1985年后,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较快,其中花生改以鲜售为主。2004年,花生种植面积1490亩,亩产318千克,总产473.8吨;芝麻种植面积283亩,亩产140千克,总产39.6吨。
第二节 蔬菜
品种
据民国《余姚六仓志》等史料记载,清末民初,现境内蔬菜品种有50余种。1949年后,又陆续引进新品种。2004年,共有13类、70余种。主要包括:
豆类传统品种:蚕豆、黄豆、扁豆、豌豆、豇豆等。1949年后,又陆续引进架梅豆、矮梅豆、甜豌豆、荷兰豆等。
蚕豆,俗称大豆、罗汉豆,以大古塘以北棉地所产“大白蚕”品种为最佳,1990年又引进日本蚕豆。蚕豆在秋季棉花收获后套种,春天成熟。原作春粮,现以鲜食为主。
黄豆,学名大豆,有霉豆、六月白、七月白、秋黄豆等品种。成熟干黄豆供榨油及做豆腐制品,鲜食称毛豆。1995年后,引进台湾75、292毛豆、皖豆十五等黄豆新品种。
豇豆,1997年后,引进浙江省农科院之豇28~2、特长100、美国供给者、杨江40、绿令4号、路路通、天喜玉带等新品种。
茄果菜 传统品种:长茄、圆茄、辣椒等。东河沿村大园所产茄子曾远近闻名。1958年引进番茄上海合作903。1997年引进朝鲜“新红奇”辣椒、灯笼菜椒、杭茄1~3号等。
果瓜类 传统品种:南瓜、冬瓜、黄瓜、丝瓜、蒲子、葫芦等。蒲子,俗称夜开花,分长蒲、圆蒲等。1984年后,陆续引进青瓜、苦瓜等。
白菜类 传统品种:小白菜、高脚白、落雪大、黄芽菜等。1974年,引进山东大白菜,俗称胶菜。后又陆续引进塌塌菜、小堂菜等。
芥菜类 传统品种:雪里蕻、大叶芥、弯头芥、弥陀芥。20世纪70年代后,陆续引进上海金丝芥、金华胡江芥、鸡毛芥。1998年引进香港蔡兴利包心芥。2003年引进日本高菜。
甘蓝菜类 70年代从温州引进包心菜,又从福建引进花菜,品种有国内春丰系列,瑞安温州龙大白花菜50、60、70、80、120天,日本西兰花等。
根菜类 传统品种:大头菜、长萝卜、圆萝卜、胡萝卜等。民国时期,汝仇湖地所产萝卜干远销上海、宁波等地。1985年后,陆续引进朝鲜白玉春萝卜、日本胡萝卜、广东短叶十三萝卜、四川种都儿菜等。
绿叶菜类 传统品种:莴苣、茼蒿、苋菜、芹菜、菠菜等。1990年后,陆续引进空心菜、生菜、香菜、木耳菜、西芹、实芹等。
水生菜类 传统品种:茭白、慈姑、藕、荸荠。
薯芋类 芋艿、马铃薯。
葱蒜类 传统品种:韭菜、洋葱、大蒜。1998年引进日本黄洋葱、日本锦藏大葱。2000年引进甘肃韭葱。
多年生菜类 包括竹笋、金针菜、香椿等。2000年后引进芦笋、鱼腥草等。
产量
1985年前,农户在屋前屋后的园地、自留地零星种植日常蔬菜,仅供自给,每年不足万亩。棉地间套种黄豆、蚕豆,面积广、产量多,商品率高。黄豆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为1953年,分别达23010亩、2013.3吨。蚕豆面积最大为1963年,达27867亩;总产最高为1962年,计7313吨。1985年后,农业调整种植结构,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80081亩(含复种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是年,豆类面积16000亩,总产近3500吨;茄果类面积8322亩,总产612.9吨;叶菜类面积9132亩,总产247.2吨;块茎类面积1390亩,总产497.3吨;蒜葱类面积244亩,总产36.2吨。2004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75292亩。
第三节 榨菜
1962年,泗门区曹娥公社农民姚长灿自萧山引进榨菜籽0.75千克,在自留地上试种成功,次年起大古塘以北棉农相继效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改在棉田里与春粮间作。因经济效益较高,80年代,棉农在棉花收获后基本上纯种榨菜,泗门区成为“浙式”榨菜主产区。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大古塘以南传统稻区亦试种成功。2004年,全镇榨菜种植面积37570亩,亩产4195千克,总产157606.1吨,平均每亩收入1200~1500元。
1998年,全镇有榨菜加工企业37家,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部分出口俄罗斯、东南亚诸国。1999年,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的“铜钱桥”牌榨菜、余姚富贵菜业食品有限公司的“富贵”牌榨菜,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产品。2003年,淘汰规模小、卫生不达标的榨菜加工企业19家。2004年,全镇有大型榨菜加工企业18家。
第二章 种植培育
第一节 耕作
境内大古塘以南稻区与大古塘以北棉区在土质、水利设施等方面差别较大,耕作制度各异。
棉区 素有棉粮套作的习惯,即秋季棉花收获后种植春粮(大小麦、蚕豆)。春粮种植多采取粮肥间作,即在宽1.2~1.45米的田畦两侧种两行春粮,中间种一行绿肥(苜蓿),翌年绿肥青埋后种两行棉花,谓一二二种植法;亦有在宽2.4米的田畦里种三行春粮,春粮行间种两行绿肥,翌年绿肥青埋后种四行棉粮,谓二三四种植法。20世纪70年代,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减少,改为榨菜与春粮间作。80年代起,棉花收获后基本上纯种榨菜。随着棉花种植面积减少,还出现黄豆—芥菜—榨菜或辣椒—蔬菜—榨菜等新的轮作方式。1993年开始,棉农还在棉地里套种辣椒、刀豆、毛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其面积占棉地面积的35%左右,每亩能净增收入200元以上。2004年,棉地复种指数为295%。
稻区 明代以前,水稻一年一熟,冬季多空闲田(翻耕或灌水泡田),少量于水稻秋收后种植大麦、小麦、蚕豆、油菜和绿肥。清康熙年间,始种双季间作稻(早稻、晚青)。1956年,改双季间作为双季连作(早稻、晚稻),扩大春粮种植面积,推广三熟制。20世纪70年代初,双季连作面积占水稻面积的85%~90%。1985年,粮田复种指数达到276%,基本实现一年三熟制。90年代后,因种粮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重又出现单季稻、冬闲田。
第二节 栽培
棉花
民国时期,一般在立夏后播种棉籽,大古塘以北棉地撒播,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区点播。1950年后推广条播,1955年条播面积占90%。1956年,泗门区推广露地方格育苗9500亩,占棉地面积的11.4%。1958年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44100亩,1960年达71000亩,占棉地面积的90.6%。1973年开始推广尼龙搭棚方格育苗和营养钵保温育苗,播种提早到3月下旬。至1978年前后,每年保持约5000亩,占棉地面积的5.5%~9.9%。1982年开始用地膜覆盖直播植棉,播种期在4月15~25日。首年播种的130亩,比一般棉地增产15%以上。1984年,政府给予地膜覆盖直播植棉资金补助,面积扩大到1.2万亩。1987年后补助金取消,地膜覆盖直播植棉面积减少。植棉管理重视去木枝、抹赘芽打脑、摘边心、重施花铃肥,重点防治棉铃虫、棉蚜虫、红蜘蛛、红铃虫等害虫。80年代后,广用化学除草剂替代人工削地除草。
水稻
播种育秧 绿肥田早稻播种在清明前后,春粮田视春粮成熟迟早及品种特性,播种时间一般略迟于绿肥田。育秧分催芽和育苗两步。1958年前采用冷水催芽,1959年推行温水催芽,1975年推行“5406”菌种催芽,另还采用箩桶保温催芽、地坑大堆催芽等。1949年前后,早稻水秧田播种量每亩170~200千克,可供插35亩稻田。1956年后改为半旱秧田育苗,1963年推行塌谷播种,1965年推广薄膜覆盖育苗,1968年推广小苗带土育秧,1985年后推行催芽地膜育秧法。
1949年前,晚稻浸种不催芽,直接到水田育秧,1949年后,改芽露白播种,水播水育。1958年后水播旱育,1960年水播旱育占晚稻面积的80%。1961年起,晚粳改为旱播水育秧,1966年占晚稻面积的99.9%,至2004年一直沿用此法育秧。
耕作 民国时期早稻田盛行冬耕晒白或灌水,1958年推行深耕改土,1970年后,拖拉机带铧犁深耕、机耕牛耖、牛耕机耙。1980年后,以拖拉机旋耕为主,沿用至2004年。
插秧 1957年前,多在立夏插早稻,小满嵌晚青,夏至种单季晚稻。1960年后,绿肥田连作早稻立夏插秧,春粮田早稻小满插秧,晚稻在立秋前后插秧。历代均用人工插秧,1990年后推广轻型抛秧栽培技术。
管理 1959年前,每年在水稻田耥田、耘田2~3次;1960年后,早晚稻只耘田3~4次;1980年后,推广化学药剂除草,耘田次数减少。1959年前多采用长灌深灌,1960年后推广薄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促蘖,足水养胎,有水开花结实,湿润灌浆,潮田割稻。1970~2004年推行未种先开沟,留操作行,推广适时搁田。
麦
民国时期,霜降前后播种,以点播为主,亩用麦种2~3千克。1949年后,小麦仍在霜降前后播种,大麦则在立冬至小雪间播种。1960年后,推广点播。1970~1974年,推广阔畦撒播,亩用麦种12千克。1975年后,推行密植点播,部分阔幅条播。1982年后,多条播。2000~2004年,因经济效益低,大小麦种植面积不足百亩。
油菜
1958年前,多寒露播种,活棵后松土、删苗、施肥,清明前后摘菜蕻,小满前后收割。1959年后,推行育苗移栽,秋分后播种,亩播菜子0.75~1千克,删苗2~3次。霜降前后移栽,亩栽6000~8000株。1998~2004年,部分田块又开始直播,在立冬前播种,亩用菜子0.5千克。
榨菜
寒露播种育苗,立冬后移栽,0.1千克菜子的秧苗栽种1亩大田,清明前后收割。
第三节 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农作物种子以农家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1955年,成立泗门区农技站,配备专职农技人员负责良种推广等农业技术。1971年,泗门区各公社均成立农科站,配备专职技术人员30余人。同时建生产大队科技所75个,配备植保员75人,形成区、社、队三级良种推广网络。1976年,在东蒲公社张家大队建泗门镇水稻种子农场,面积约86亩,为泗门镇5个大队提供水稻良种。1981年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级科技所解散,大部分植保员成为农村良种推广示范户,后发展成为重点户、专业户。
品种更新
棉花 从南宋开始引种起,素以亚洲棉(中棉)为主,分大篰种、小篰种及南阳种,均系短绒。民国17年(1928),引进改良中棉“百万棉”、陆地棉品种脱字棉等。20世纪50年代,推广陆地棉“岱字15号”。60至70年代,还先后引种过“沪棉204”、“协作2号”、“徐州142”、“929抗病棉”等品种,因其性能各有缺陷,种植面积均较少。1975年,引入抗病品种陆地棉“86—1”,逐渐取代其他品种。80年代,大古塘以北棉区种植“86—1”和“盐棉48”,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区种植“岱字15号”。1990~2004年,种植“泗棉3号”、“中棉12”、“慈抗三号”、“33B”、“20B”、“南抗3号”、“湘杂棉3号”、“标记杂交棉”等品种。
水稻 明清时期,早稻有“六十日”、“早白”、“黄岩稻”、“上虞白”、“细秆红”等品种,糯晚稻有“黄黏”、“缩颈”、“九里香”、“湖州白”、“黄壳糯”、“桂花糯”、“铁砂糯”、“红须糯”等品种。民国元年至34年,新增早稻品种“罗江尖”、“余姚早”,新增晚稻品种“细嵌”、“大嵌”,早、晚稻品种共有47个。民国35年,推广早籼“503”、“504”、“晚籼9号”。20世纪50年代,早稻普及“503”、“504”,晚稻普及“红须粳”。引进良种有“南特号”、“有芒早粳”等。60年代,早稻推广“矮脚南特”,晚稻以“农垦58”为主,兼有“老来红”等。70年代,早稻以“广陆矮4号”、“二九青”为主,兼种“原丰早”等中矮秆品种;晚稻推广“农虎6号”、“加湖4号”。80年代,早稻以中熟品种逐步替代迟熟品种,以“二九丰”为主,兼种“广陆矮4号”、“团粒早”等;晚稻有“宁67”、“84—11”等。90年代,早稻有“浙辐802”、“原丰早”、“加育293”;晚稻有“测48”、“春江03糯”等。2000~2004年,早稻有“加育280”、“加育143”、“加育253”;晚稻有“甬粳18”、“台糯2号”;杂交稻有“甬优1号、3号”、“秀优5号”等。
油菜 从清康熙年间引种油菜起,境内素来种植白菜型土种,易患病。1956年引进“胜利油菜”,20世纪60年代引进“金华油菜”,70年代推广“九二油菜”,80年代多种“九二13系”、“九二58系”。1990~2004年引进种植“高油605”和“浙双72双低菜油两用油菜”。
大小麦 20世纪60年代,大麦推广“二棱麦”、“六棱麦”、“米麦”。70年代,小麦推广“浙麦1号”、“杨麦1号、3号”,大麦以“早熟3号”为主,还有“钱江2号”。20世纪80年代至2004年,小麦有“杨麦4号”,大麦有“光芒二棱”、“舟麦1号”。
蚕豆 有“大白蚕”、“青蚕”两个传统品种,20世纪80年代引进种植“日本蚕豆”、“江苏启豆1号”,2004年4个品种均有种植。
玉米 20世纪50年代后期推广“金皇后”早玉米,80年代引进“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浙玉糯2号”、“浙糯1号”、“农大108”、“掖单13”,2004年引进“金菲”、“金利”、“中甜2号”、“科甜87—8”等甜玉米品种。
第四节 肥料
境内农田用肥素以绿肥、河泥、土杂肥、人粪肥、畜肥、饼肥、灰肥等农家有机肥料为主,民国时期开始少量使用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肥,1949年后施用有机肥逐年减少。至2004年,以施用化肥为主。
有机肥料
绿肥 大古塘以北棉区素以苜蓿为主,与春粮间作。20世纪60年代,大古塘以南稻区推广紫云英,产量比苜蓿增加一倍。80年代后,因棉区纯种榨菜,稻区三熟制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水生绿肥有水花生草、水葫芦、水浮莲和绿萍等,均为野生。
粪肥 人粪肥和畜肥自古为农家主要肥料。畜肥以猪粪为主,还有牛粪、羊粪、兔粪、鸡鸭粪等。以1头猪计,垫草软栏,年可积肥100余担,硬栏也可积40~50担。
杂肥 清代及民国时期,冬春罱河泥,夏秋割野草,沤制草浆河泥作稻田基肥。20世纪80年代起,化肥用量增加,罱河泥、割野草减少,至2004年已不见使用。
饼肥 有棉饼、菜饼和豆饼3种。棉饼、菜饼为当地产,豆饼则由外地少量输入。民国时期,棉饼多作晚稻基肥,豆饼、菜饼多作棉田基肥。1949年后,棉饼多作耕牛过冬精饲料,先饲畜,后以畜粪肥田。
灰肥 有草木灰和焦泥灰两种,为农家传统肥料。草木灰用于绿肥、豆类作物,焦泥灰常用作基肥和早稻秧田覆盖,还有砻糠灰盖秧。20世纪80年代后,灰肥使用减少。
秸秆 1956年后,推广早稻草还田作晚稻基肥。1980~2004年,实施早稻草还田的每年约占水稻面积的50%。
化学肥料
民国初年即开始使用化学肥料。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家实行计划供应:一是生产队向国家出售棉花、油菜等农产品后的奖售化肥;二是国家按田亩面积下达的资助化肥。80年代中期后,市场放开供应。
氮肥 20世纪50年代以硫酸铵为主,60年代有硫酸铵、氨水、碳铵70年代后,以碳铵为主,逐渐淘汰硫酸铵。50年代平均亩施5.5千克,60年代26.7千克,80年代为82.5千克,2004年达100千克。
磷肥 以过磷酸钙为主,用于蚕豆、苜蓿、油菜等作基肥。20世纪50年代,平均亩施3.2千克,60年代12.8千克,70年代29千克,1987年30.2千克,2004年达50千克。
钾肥 以氯化钾为主,20世纪70年代用于棉花种植,80年代用于各种作物。70年代平均亩施0.46千克,80年代初1.64千克,1984年3.3千克,2004年达10千克。
复合肥 1974年始用“N、P二元”、“N、P、K三元”复合肥,主要用作基肥。1985年引进俄罗斯“48%、44%、40%三元”含氯复合肥,2002年引进“希腊45%”、“芬兰45%”含硫复合肥。
微量元素 20世纪80年代起推广使用。2004年,硼肥多用于油菜、棉花,钼肥多用于蚕豆,平均亩施0.5千克。
稻田施肥
微生物肥料 主要是“5406”菌种,1971年在大麦上应用,1971~1972年与饼肥拌和发酵作棉花当家肥,1979年用于早稻催芽。1985年后,随着地膜育秧技术的推广,微生物肥料逐渐淘汰,至2004年已不见使用。
调节素 品种较多,以“助壮素”用量较大,广泛应用于棉花壮苗,矮化植株,防止作物倒伏。另还有“多效唑”用于油菜育秧、大豆初花期调控;“乙烯利”用于棉花催熟、果子催红等;“防落素”早春用于点花,以提高坐果率;“烯效唑”用于秧苗控长,促蘖防败苗。
第五节 植保
主要病虫害
境内常见棉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角斑病、枯萎病、黄萎病、红腐病等,棉虫害主要有棉蚜虫、红蜘蛛、蓟马、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玉米螟、棉盲蝽、棉叶蝉、蜗牛、地老虎、野蛞蝓等。水稻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蝗虫、螟虫、纵卷叶虫、稻椿象等。蔬菜病虫害有根腐病、软腐病、锈病、白粉病、霉病、蚜虫、潜叶蝇、菜青虫、根结线虫等。麦类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等病害。
1954年,泗门区棉花病死苗1.5万亩。1956年12号台风后,棉花角斑病暴发,平均亩产仅15.5千克。1960年6月,棉花发生茎枯病4.8万亩。1961年,棉花苗病殃及5.6万亩。枯萎病在1964年首次发生后,迅速蔓延,普及全境,最高年份发病率占总面积的80%,至1983年普及抗病棉品种才有所减轻。1971年,棉铃虫暴发,平均每亩棉地有虫2万条以上,致棉花严重减产。1973年,棉花苗期死苗3.2万亩。是年,斜纹夜蛾暴发,最多一亩棉地有虫10万条。1975年8月,棉花角斑病暴发。1975年和1978年,棉铃虫间发,1982~1985年又连发4年,棉花产量损失二三成。1988年,中黑螨蝽暴发,棉花成“光杆树”,平均亩产仅31.7千克。
1964年,水稻矮脚南特品种遭二化螟危害。1971年7、8月间,水稻黑尾叶蝉大发,最多一亩稻田有成虫295400条,晚稻平均亩产仅119.5千克。1974年,65%的水稻受纵卷叶虫危害。1975年,71%的晚稻受稻虱危害。1985年,遭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危害,受害面积达85%。
大小麦赤霉病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间发,1973年受害面积占49.3%。
1975年,62.4%的小麦发生小麦锈病。1978年小麦锈病又大发,危害面积11200多亩,占总面积的80%。
防治措施
1955年后,泗门区农技站派专职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1971年,各公社均建立农科站,配专职粮棉植保员30余人。1973年,75个生产大队配有植保员。1978年,湖北公社设棉花病虫中心测报点。1987年,现镇境内有专职农技员29人,农民技术员100多人,配药站15个。2000~2004年,全镇有专职农技员26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1人。
农业防治 作物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提倡合理施肥、灌水和推广轮作制。20世纪70年代,水稻抗病良种由点到面推广。1975年,引进抗枯萎病棉种“86—1”,2002~2004年,引进推广杂交抗虫“南抗三号”棉种。
人工防治 民国19年(1930),临山区公所在泗门镇境内通过村里长、农民协会推广诱蛾灯,治理稻田铁甲虫。20世纪50年代,稻区推行掘毁稻根、烧田边杂草治越冬害虫。60年代推行黑光灯诱蛾,90年代用高压杀虫汞灯灭蛾。棉区发动农民开展人工捕捉害虫,冬翻柴蓬灭蛹减少棉铃虫越冬基数。
生物防治 1972年起,县政府多次发布保护青蛙通告。农业部门试放赤眼蜂、绒茧蜂防治稻纵卷叶虫,棉区试放金小蜂防治棉铃虫。至2004年,全镇注重生物防治,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药物防治 主要以药剂防治病虫害。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六六六”、“二二三”等农药。70年代,多用敌百虫、马拉松、乐果、1605、甲胺磷等。80年代沿用有机磷,推广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停用有机氯农药。90年代,多用高效低毒复配农药。2004年,应用以毒斯蜱、阿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低残留无公害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菌害,先后有稻脚青、西力生、波尔多液等拌种,防治苗病。20世纪60年代,用多菌灵、托布津防治小麦赤霉病。70年代,用代森锰锌、代森锌等杀菌剂。80年代,用百菌清。1990~2004年,三唑铜、杀毒矾、杜邦福星等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病害,除草剂中的丁草胺、拉索等则用于粮、棉、蔬菜等芽前除草。
综合防治 主要采取种子消毒处理,改进耕作技术,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自身抵抗力和科学配施农药等措施,放宽防治指标,减少防治次数,提高天敌控害能力。1988年,泗门区农技部门提出棉花“抓两头、控中间、病虫草综合防治”方案,以后每年实施面积4.5万亩以上,用药下降18%。
第六节 蔬菜基地
旧时蔬菜多在屋前屋后园地里种植,故称蔬菜种植为“翻园头”。1980年前,蔬菜种植较集中的有泗门镇东河沿村的大园。大园面积约20亩,除蔬菜种植外,还培育蔬菜秧苗,其中又以茄秧最有名。民国时期,大园西面的墙上曾写有“大园茄秧,天下第一”八个大字,1981年后大园改造为住宅区。
1977年,泗门镇建蔬菜基地50余亩。1984年,发展至110亩。1986年,因调整粮食定购任务,基地取消,次年恢复。20世纪90年代起,各村按“一村一品”要求发展蔬菜基地。至2004年,形成湖北村大豆基地、楝树下村甜玉米基地、谢家路村长豇豆基地、夹塘村丝瓜络基地、陶家路村小黄瓜基地、泗北村包心菜基地、万圣村辣椒基地等。鸿基食品有限公司、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富贵菜业食品有限公司、卡依之食品有限公司等菜类加工企业,亦各建蔬菜基地,总面积1.2万亩,年收购量2.4万吨。全镇还有反季节栽培大棚293个,占地151亩,复种面积1500亩以上。
第三章 养殖业
猪、牛、羊、鸡、鸭、鹅等的饲养为当地农家传统副业。民国时期,境内缺粮,畜禽饲养量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畜禽饲养发展较快。
第一节 家畜
猪
民国时期,大古塘以北棉区因缺饲料少有养猪,大古塘以南稻区大部分养猪户只存栏一头,平时积肥,逢年过节宰杀供自家食用。少数种田大户饲养数头至数十头不等,积肥兼售肉。饲养量最多的南谢村杜宝康家,常年生猪存栏近200头。1949年,全镇饲养生猪2200头,年末存栏1141头。1957年,贯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生猪生产为重点”方针,饲养量升至16249头。1959年后受经济暂时困难影响,到1961年饲养量降至11465头。1964年,贯彻“公私饲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方针,分饲料地、饲料粮到户,饲养量增至28814头。1968年,取消奖励政策,饲养量降至8495头。1970年,提倡集体养猪,办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牧场,至1972年,有畜牧场224个,饲养量升至35000头。1975年后,因牧场管理不善,又轻视农户私养,1977年降至16000头。是年,泗门区及所辖各公社均成立畜牧生产办公室,抓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牧场,至1979年饲养量又升至20321头。其中塘后公社红峰大队(现海南村施家自然村)共186户、819人、812亩土地,全年生猪饲养量达834头,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县政府奖励手扶拖拉机一台。20世纪80年代,生猪饲养向专业化发展,每年饲养量稳定在9000头左右。90年代,国家扶持养猪专业户,饲养量逐年上升。1999年,全镇上规模养猪专业户达90家。2001年,饲养量55000头,年末存栏数为27500头,均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饲养量37800头,年末存栏2700头。
猪种 传统品种有“本地黑”和“金华猪”。民国时期,仅西街庙弄泗门商店周启传家繁育少量仔猪供应本地市场,多数仔猪从上虞、嵊县等地输入。20世纪60年代,建泗门区生猪良种繁育场及37个生产大队牧场,引入“约克夏猪”、“长白猪”公猪与地产母猪杂交繁育,推广良种。时泗门镇畜牧场有公猪2头,“杜洛克猪”母猪近40头。至70年代,现境内仔猪实现自给。
饲养方法 民间向为圈养,以青、粗饲料为主,喂养苗猪及宰杀前亦喂粮食等精饲料。1976年后推广“高投入、高产出”的直线育肥法,肉猪生产速度加快,饲养时间缩短。
1949年推广棉地套种蔬菜主供猪饲料,1958年试养水浮莲作饲料,1972年推广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绿萍等水生饲料,1974年推广“703”中曲糖化发酵饲料、棉饼、菜饼和“九二〇”、“腐殖酸钠”等饲料添加剂,1979~2004年推广混合饲料和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
牛
民国时期,大古塘以南稻区以饲养黄牯牛为主,供车水、犁田使役,仅田亩较多的少数农户饲养。1949年存栏130头,1954年存栏增至621头。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耕牛折价入社。1958年,限制农户私养,取消耕牛交易市场,存栏数降至508头。1962年后,各生产队饲养耕牛数增加,至1967年存栏1669头,为历史最高纪录。1970年后,手扶拖拉机日增,耕牛锐减,1993年仅存栏34头。2001年,有一家农户引进奶牛(荷兰牛)36头,后发展为两家,共饲养奶牛110头。2004年,全镇奶牛、耕牛共存栏105头。镇境内黄牯牛主要来自浙南黄岩、天台等地,水牛主要来自上海南汇、崇明等地。饲养多为割草舍饲。
羊
境内主要有山羊、绵羊。民国时期,仅供食用而不取毛。1949年存栏3500头,至1957年,存栏7000头,1966年增至24392头,为历史最高纪录,后时兴时衰。2004年存栏2300头,远不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山羊多为当地种,全身披白毛、有角、尾短、体型小。绵羊为杂交羊和湖羊。均以圈养为主,喂青草、蚕豆壳等。
兔
民国时期,境内有少数农家饲养肉兔。20世纪50年代中期始养长毛兔,1958年存栏35070只。以后受兔毛销路和价格影响,饲养数量骤起骤落。1985年存栏75675只,为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仅存栏12350只。
民国时期饲养当地杂种兔,20世纪60年代初引进安哥拉英系长毛兔。1969年前,采用地笼或平地饲养。1970年后采用笼养(竹笼或砖砌水泥笼),饲养密度高,经济效益好。饲料以草为主,入冬后掺少量玉米、小麦或糠麸等。
第二节 家禽
境内家禽主要有鸡、鸭、鹅等品种。民国时期多为农家自孵、自育、自食,部分上市出售。新中国成立后饲养量逐年增加,1979年家禽饲养量达106400羽。80年代初,饲养肉鸡、蛋鸭、白鹅等专业户兴起,东河沿村诸伯尧等专业户率先发展鹌鹑、鸽子、珍珠鸡、野鸭等特种养殖。2001~2002年,宁波金銮禽蛋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周边农户养殖鹌鹑。2004年,全镇禽总量260000羽,其中鸡年末存栏14000羽、鸭存栏6000羽、鹅存栏360羽、鹌鹑31000羽、鸽子1360羽。
鸡 传统品种有芝麻鸡、萧山鸡和芦花鸡等,1949年后又引入来杭鸡、AA鸡、伊莎蛋鸡、白洛克等。
鸭 主养蛋、肉兼用的绍兴麻鸭,还有少量北京鸭、番鸭。
鹅 主要是浙东白鹅。
饲养方法 农户一般采用散放式饲养,春养冬宰,鸡喂米、糠,鸭食稻谷糠麸,鹅除冬喂精料外,余食草禾。专业户采用群养方式,鸡舍饲,鸭圈养,以喂配合饲料为主。
第三节 蜂
境内少数农户素有桶养中蜂(中华蜜蜂)的习惯,采用割巢取蜜的传统饲养方法。
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集体经营,引入意蜂(意大利蜂),采用活框蜂箱和饲养新技术,养蜂业日益发展。1961年,有蜂108箱,至1971年达到1825箱,其中塘后公社、夹塘公社养蜂最多。1972年,集体蜂群转为个体放养,收入交队记分,蜂农领取补贴,养蜂业继续发展。夹塘公社七大队(石角丘村)集体蜂场有蜂群五组,每组约30箱,有专业养蜂社员10名。是年,现境内共养蜂2815箱。1979年,集体蜂场实行个人承包,或折价归户,或联户饲养,养蜂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蜂群猛增。1987年达8746箱,为历史最高纪录。1992年后,养蜂业逐渐萎缩。2004年,全镇仅有160箱,散放于果园。
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其次为小转地和定地饲养。大转地饲养是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饲养方法,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蜜源,生产期长,产量高。小转地饲养是利用当地蜜源为主,以近地区和邻县蜜源为补充的饲养方法,灵活、稳产、风险少。定地饲养分在家副业定地饲养和出省专业定地饲养两种。副业定地饲养是利用房前屋后放蜂,数量少、产量低,作为副业经营。专业定地饲养多在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定点放蜂,终年不返家,在外春繁、生产、越冬,产量高,收益好。蜂产品有蜂蜜、王浆、蜂蜡和花粉。
20世纪70年代后,境内还出现地鳖虫(亦名土鳖虫、土元)、蚂蚁、蝎子、蜗牛等特种饲养。以窎桥头村沈汉统的阿波罗养殖场规模为最大。
第四节 畜禽疫病及防治
境内畜禽疫病,猪有猪瘟、猪丹毒、气喘病、传染性肠胃炎、水肿病等;牛有牛炭疽、牛流感、恶性卡他热;羊有羊肝蛭;兔有兔瘟;禽有鸡瘟、鸭瘟、小鹅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等。1979年,发生散发性鸡瘟,致使肉鸡大量死亡。1984年,兔瘟大面积流行,饲养户损失惨重。1999年,大路头村养猪场发生口蹄疫病,全场128头生猪宰杀后消毒深埋。2002年,万圣、夹塘、湖北沿海一带乡村发生散发性羊瘟。2003~2004年,未发生畜禽疫病。
民国时期,民间仅有少数“牛郎中”,沿用祖传针灸技术和中草药兼治常见牛病。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机构,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进行畜禽免疫注射,积极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工作。1954年,组织12名民间兽医,建泗门区兽医阉割社。1962年,建泗门区民间兽医站。1963年,泗门区各公社建民办兽医站,同时培训农村防疫员。至1970年,泗门区及下辖各公社均建兽医站,各生产大队有赤脚兽医1人,形成区、公社、大队三级农村兽医防疫体系。1985年,建泗门区畜牧兽医联站,配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9人,重点对各专业户进行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技术培训。1992年,改建为泗门镇畜牧兽医站,有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5人。
1953年开始,春秋季对猪、牛进行免疫注射。后对家禽也进行免疫注射。1966年,由泗门供销社负责对生猪进行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猪肉上市销售。1980年,在农贸市场设检疫点。1987年,对苗猪交易市场内苗猪进行检疫。1992~1997年,泗门农贸市场实施家禽活禽检疫,为市内第一家。1995年7月,投资120多万元,在后海舍村建姚北生猪屠宰场,1997年7月竣工后,拆除个体屠宰点,生猪实行集中屠宰。2004年,各农贸市场均设有畜禽检疫检查队。
第四章 渔业 盐业
第一节 养殖 捕捞
淡水养殖与捕捞
境内河道纵横,湖泊池塘星罗棋布,淡水渔业资源丰富。民间素有在池塘放养鱼虾的习惯。20世纪50年代始,泗门区组织渔业队,利用江河、滩沼等拦箔养鱼。1984年后,利用低洼地、围垦海涂等开辟精养鱼塘,养殖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养殖面积4250亩,其中外荡2484亩,精养塘1766亩,总产2945吨。养殖的鱼类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红鳇鱼、鳜鱼、花鲳鱼、鲶鱼、罗非鱼、鳗鱼、泥鳅等,甲壳类有青虾、南美白对虾、河蟹和甲鱼等。
民国时期,内河渔民以船为家,几代人共栖一只小渔船,终年漂泊打鱼。捕捞渔具主要有五大类:迁网类(大水迁、小水迁),刺网类(三层刺网、单层刺网),掩网类(打网、鹰爪网),定置网类(涨网、跃进兜、簖网),钓具类(拉钓、弹钓、鳗钓)。此外,还有拖束、鳗头龙等小型网具,以及用鸬鹚捕鱼等。1958年,11户内河专业渔民及其拥有的11艘2.5吨渔船,全部加入卫星人民公社(即泗门区)渔业队。1959年,鸬鹚捕鱼因破坏鱼类资源被淘汰。20世纪60~70年代,部分渔民转行,专业渔民减少。2004年,镇境内已无专业淡水捕捞渔民,仅有兼业淡水捕捞渔民数十户。
海涂养殖与捕捞
新中国成立后,沿海有近万亩围垦海涂,因地势低,土质咸,不宜棉花种植。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饲料丰富、水源有保障等条件,发动群众挖塘养鱼。养殖品种有适宜在咸水、淡水交汇处生长的鲻鱼、青蟹等,也有青、草、鲢、鳙等淡水鱼。2004年,有养殖面积2250亩。渔民还在塘外海涂上拦箔养殖青蟹等数百亩。
全镇海岸线长7.2千米,海水渔业资源丰富。海涂有泥螺、黄蛤、梅蛤、蛏子、青蟹、沙蟹、蟛蜞蟹等,近海水域有黄鱼、鲳鱼、鳓鱼、马鲛鱼、鲚鱼、梅童鱼、龙头鱼、黄鲫、舌鲳、甫鱼、海鳗、鲥鱼、鲻梭鱼、鲈梭鱼、梭子蟹、脊尾白虾、海蜇、鳗鱼、螃蟹苗等20余种。沿海渔民、农民历来有从事近海捕捞的习惯。民国时期,近海捕捞以海涂采捕、木帆船下海为主。海涂采捕是在海涂退潮时,用人工拾、锹挖、刀勾和网拖,采捕栖息在海涂上的蛤类、蟹类、泥螺、箭鳗等,常年采捕,夏、秋季最旺,是沿海农民的一项副业生产。木帆船俗称“翘头船”,船上装有风帆,无风时以摇橹为动力,既可捕鱼,也可短途运输,民国时期有近20艘,谢家路村即有5艘。1958年,卫星人民公社组织渔民成立渔业队,逐步发展机帆船,在沿海进行深水涨网作业,捕捞量增加。又发展小型机动渔船,也以涨网为主,兼有溜、拖、钓等作业。60~70年代,泗门区渔业队有近海捕捞船近50艘,专业渔民300多人,以捕捞鱼虾为主。1978~1986年,杭州湾水域海蜇旺发,渔船兼捕海蜇。1987年后,每年2月中旬至4月底,渔船以捕捞鳗苗为主,主要工具有三角网、涨网、人字网和虾仔网等。2004年,全镇有近海捕捞渔船80艘,总计820马力,总吨位320吨。万圣村常年从事近海捕捞的有112人,季节性从事近海捕捞的有110人,全村拥有38马力渔船9艘,22马力渔船31艘,12马力渔船7艘,固定资产480万元,年产值1200万元。
第二节 渔业组织与管理
民国37年(1948),余姚县渔会临山区分会成立,160名会员来自临山区下属泗门、四海等乡镇。
新中国成立后,泗门镇把大义桥社坛(俗称先坛、古迹坛)的房子安排给内河流动渔民居住,还分给土地、家具等。1951年,泗门区渔业协会成立,主任王国权,副主任李定根、陈茂昌,这是余姚县第一个区级渔民协会。1954年,现境内渔民先后就近成立渔业互助组。1957年,沿海各村渔民自发组织成立渔业捕捞队,包括夹塘公社隆昌渔业队,队长韩夏传,有渔民30多人;万圣公社渔业队,有渔民5人。1958年,卫星人民公社组织渔民成立渔业队,队长谢文敖,党支部书记李柄铨,队员近400人。渔业队分内河捕捞队和外海捕捞队。内河捕捞队有渔民11户,2.5吨渔船11艘,初借万圣村部队废弃营房作临时休息之所,后国家拨专款,供应木材、水泥等物资,在临海公社(现属临山镇)建房11间,帮助渔民在陆地上定居。近海捕捞队有渔船近50艘,渔民300多人。1978年后,渔业队停办,内河渔民大多转行,外海渔民至2004年仍以个人或合伙方式继续从事捕捞业。
第三节 盐业
境内制盐始于何时无考。宋以前,泗门盐田属余姚场。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改余姚场为石堰买纳场。明景泰年间(1450~1456),石堰买纳场分埋上、埋下、柏上、柏下、梁上、梁下6仓。境内盐田属梁下仓。明永乐元年(1403)前,盐田在大古塘北。永乐元年后,在大古塘北筑新塘(二塘),盐田移至新塘北。清雍正十三年(1735)筑利济塘(四塘),盐田移至利济塘北。时石堰买纳场置埋上、埋下、梁上、梁下东、梁下西共5团,煎灶28座。镇境内盐田属梁下东团,有西上半灶、西下半灶、方东五分灶、方路一分灶、方路二分灶、方西一分灶、方西五分灶、陶家灶、谢家灶、蔡魏灶、泗门灶等。清咸丰二年(1852)后,制盐改煎熬为板晒,盐区内地名亦由“××灶”改称“××潭”。石堰买纳场共有27潭,现镇境内有方家路潭、谢家路潭、倪家路潭等。民国初年,因海水淡化,境内盐田改为垦区,大面积制盐停止。
据清《两浙盐法志》载:“有明洪武年间编充灶丁,每丁拨与草荡一段,令其自行砍伐煎烧,不相侵袭。每年每丁须纳盐三千二百斤,值银七八两。”又据《费氏潜录本》载:“灶丁以年至十六岁成丁,逾六十岁退丁。退丁者开除,成丁者签补。”境内灶丁多是来自绍兴、上虞等地的贫民,灶丁虽免除其杂役,《两浙盐法志》仍称“灶户煎盐最苦”。煎盐分篾盘煎熬和铁盘煎熬两种。清咸丰二年,改煎盐为板晒,初为泥板,咸丰末年(1861)岱山盐板夹潮水冲来,余姚盐区遂依式改用木板。对煎盐和晒盐之法,民国《余姚六仓志》第八卷《盐法》有载。民国时,境内大面积制盐停止,沿海农民用盐仍自家晒制。
20世纪50~60年代,每逢夏季小潮汛,农民刮海涂上发白的盐土挑至家中,用箩筐装上沙泥土,搭成四周高、中间低的碗状,中间放盐土,泼上海水,下面接上大桶过滤,然后把这种卤水装在各类盆中在太阳底下蒸发,最后结晶成盐。70年代初,八塘围筑后,由生产队专门组织劳力,在塘外刮盐土,用泥碗蒸漏,采用煤渣铺成的沙子板晒盐,由生产队统一按人口分配。1975年九塘围筑后,境内不再制盐。
第五章 农机具
第一节 传统农机具
民国时期,传统农具主要有:
耕作农具 翻耕有犁、铁耙,平整有耙、耖,播种有种孔对,除草有耨(俗称刮子)、茅刀,耘田有骑马夹、推苗,掘沟有铁锹、铁锨等。
排灌农具 早有戽斗、水桶,继为木制龙骨水车(分手摇、脚踏和牛拉3种)。
收割农具 有镰刀、稻桶、连枷、箩、簟、秋笼、风车、畚斗等。
运输工具 有木船、羊角车、扁担、抬杠、粪桶(俗称皮桶)等。
农副产品加工具 主要有石捣臼、石磨、碾子、铡刀、踏锥、木砻、木榨等。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推广改良农具,发展农业机械,龙骨水车、木砻、木榨、捣臼、石磨、碾子等先后淘汰。
第二节 现代农机具
耕作机械
拖拉机 1958年,夹塘、万圣两乡海涂围垦,开荒时引进拖拉机,为境内机耕之始。是年,还引进双轮双铧犁和机动绳索牵引机数台,旋停用。1969年,引进永康产手扶拖拉机10台,逐渐成为农田耕、耙主机。1980年后,拖拉机数量剧增,以12型手扶拖拉机为主。1997年全镇有各类拖拉机147台,2004年为124台。
插秧机 1958年,引进木制插秧机,旋停用。1993年引进2台3马力汽油插秧机,1994年又引进3马力机动抛秧机,均因操作技术难度较高而未推广。2004年,插秧仍以手工为主,抛秧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脱粒机 1956年,脱粒始用双人脚踏打稻机,工效比旧式木桶提高1倍。
1971年,使用电动打稻机,工效比脚踏打稻机高20倍。1976年,推广3马力柴油打稻机。1982年后,稻区每2~3户拥有1台脱粒机。2004年,全镇共有脱粒机1309台。
收割机 1993年,镇农机站购置4台桂林产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和2台湖州产联合收割机。1997年,又购置2台国产洋马收割机。2004年,全镇有联合收割机12台,稻区水稻收割脱粒实现全程机械化。
排灌机械
民国33年,南谢村民杜宝康购置12马力、3马力柴油机各1台,带动24档龙骨水车4部,是为境内机灌之雏形。1957年,始有8马力柴油抽水机。1964年,基本普及机灌,并由电动机逐渐取代柴油机。2001年,小路下村引进一套农田喷灌设备。2004年,全镇共有机电排灌动力机2533台,总动力为4903千瓦,其中农用水泵2227台。
植保机械
1953年,始用人力手动压缩式圆筒喷雾(粉)器防治病虫害。20世纪60年代,改用单管喷雾器。1973年,现镇境内共有人力手动喷雾(粉)器5956台,并开始推广机动喷雾(粉)器,共添置机动喷雾(粉)器31台,计68马力。1979年后,以背包式喷雾器为主。2004年,全镇共有植保机械3124台,计3340千瓦,另有人力手动喷雾(粉)器近万台。
农用运输机械
20世纪60年代末,引进手扶拖拉机,改变靠人力运输的局面。70年代初,先后引进东方红20、奔野24、上海35、上海50等中型拖拉机。1986年,境内出现由手扶拖拉机改型的方向盘式拖拉机。后因交警部门禁止拖拉机上公路,农用运输车逐步向仿汽车型发展。至2004年,全镇有各类农用运输车2483台,计23093千瓦,其中以第三代单缸农用运输车、第四代多缸农用运输车及汽油三轮运输车为主,少量为第一代手扶拖拉机、第二代方向盘式拖拉机。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0世纪30年代,加工籽棉用脚踏木棉车去籽,后引进日本大阪府铁制“洋车”,用牛作动力加工籽棉。油坊均为木榨。民国32年(1943),杨福堂在大义桥创办日升米厂,首用机器碾米。1956年,始用机电加工稻、麦。1971年,国营慈溪县泗门油厂用95型榨油车替代吊锤木榨。此后,各村利用抽水机动力,相继兴办粮油加工厂,农忙抽水灌溉,农闲碾米磨粉。2004年,全镇有粮食加工机械13台,棉花加工机械20台,油料加工机械5套,蔬菜加工机械247台,计动力5643千瓦。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955年后开始农机具改革。1959年10月,成立卫星人民公社拖拉机分站,经济上独立核算,业务上受慈溪县拖拉机总站领导。1963年4月,撤销泗门区拖拉机分站,区内拖拉机由国营慈溪县拖拉机站接收。1975年,泗门区各公社建农机管理站。1978年,建泗门区农机管理站,各公社所属生产大队设农机管理小组,组长由负责生产的社长兼任,各生产大队配备农机辅导员1名。1980年,泗门区各公社建农机化管理所。1984年,建泗门区农机管理站,下辖乡镇农机管理所。1992年,撤销泗门区农机管理站,建泗门镇农机管理站至2004年。
1979年前,境内农机操作人员由慈溪县“五七大学”负责专业培训和区、公社自行培训。1984年,实行县、乡两级培训,农机操作人员均需经市农机局培训合格方能上岗。2004年,全镇有农机运输人员400余名,农机操作人员135名,其他内燃机手150名,修理工15名。是年,泗门镇农机站共有在编人员8名(多为兼任),实际工作人员2名,主要负责农机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实行农机档案管理制度。
第六章 林业 特产
第一节 绿化造林
泗门属平原乡镇,唯东蒲村沙堰头有二百余亩丘陵山地,且多石少土,只生长零星的马尾松等杂树。林业主要是平原绿化和沿海防护林。
采种育苗 民国时期,镇境内无专门苗木培育基地,民间多自采苦楝树、棕榈树等野生树种,培育后供自家零星栽种。1965年后,陆续引进水杉、白榆、泡桐、意大利杨树等速生树种,由群众利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等杂地扦插育苗。20世纪80年代,夹塘乡海塘指挥部建有一个近十亩面积的苗圃基地,以刺槐和白榆两个树种为主,用以建沿海防护林。90年代后,为推进园林绿化,又引进香樟、杜英、广玉兰等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催生不少苗木专业户。至2004年,规模较大的苗圃有镇农业办公室建在北排江边的绿化苗圃基地,东蒲村村民张吉昌发起成立的余姚市舜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基地。
植树造林 境内土壤偏盐碱,古木大树甚少。大古塘南北两侧村落,素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棕榈等经济树种的习惯。利济塘(四塘)北因成陆较晚,树木相对更少。1951年后,政府组织机关、团体、学校在植树季节义务植树,也有群众自发种植。1958年秋在“大炼钢铁、大办食堂”中,树木遭乱砍滥伐。20世纪60年代,泗门区号召开展绿化造林运动,各生产大队均建有绿化林带,群众在屋旁、河旁、路旁、渠旁植树,树种以水杉、白榆、泡桐、意大利杨树等速生用材树种为主。至1977年前后,这些树木成材,被用作建筑材料、家具原料等而砍伐。1981年,经过勘测规划,在解放塘(五塘)后沿杭州湾营建农田防护林。在夹塘乡八塘南坡栽种刺槐3行、白榆1行,共5908株,林带长2.2千米。后年年扩种,至1984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共植树20294株,林带长27.84千米,成活率77.5%;第二期工程于1987年完成,共植树3.25万株,林带长33.37千米,成活率74%。1985年后,抓建成区绿化,并开展庭院绿化,在住宅前后栽种桃、梨、葡萄等果木,兼收林果之利。至2004年,全镇拥有林地840.53公顷,森林覆盖率12.94%。建成绿化带895条,长度867千米,面积221.6公顷,栽种各类树木128.7万株。境内绿化树种达200余种,活立木总蓄积量1.5万~2.0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60.8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2.6%。1992~2004年,泗门镇先后获“宁波市高标准平原绿化示范镇”、“浙江省绿化先进镇”、“浙江省平原绿化达标乡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绿化浙江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宁波市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小路下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古树名木 2004年,全镇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仅存三棵。
后塘河银杏树。位于后塘河社区兰草堂内。清乾隆年间所植,树龄约250年,树高40余米,胸径1.5米。树干已中空,而每年春夏仍枝叶繁茂,到秋天硕果累累。因民间俗称银杏树为“白果树”,兰草堂附近一带也就被称为“白果树下”。清代中后期,时海岸线尚在利济塘(四塘)北不远处,这棵银杏树曾被作为杭州湾上行驶船只的航标。
后河塍银杏树。位于河塍路游搓桥西北的东直河边,为清末时国学生谢楹源所植。树龄约百年,胸径0.6米,树冠因主干曾遭雷击而呈伞状。
水阁周紫薇树。位于水阁周村一清代民居前。树龄约200年,树干已基本蛀空,仅靠筋皮支撑。每年6~10月花开满树,清香扑鼻。
2004年,因各种原因,树已不存,但在民间仍有较大影响的古树名木有:
第十堡香樟树。相传为明代第十堡诸氏先祖所植,树龄约400年,胸径1.5米。20世纪90年代末枯死,2004年树干犹立于东直河西岸。
湖北苦楝树。清道光年间,有一叫戚志敖的老人在捞潮头草时发现一个骷髅,就捞起来埋在岸边(现大丁路同兴桥以西约60米处,与湖北村交界的四塘北侧),数年后,坟头长出一棵苦楝树。至20世纪50年代,树高达10余米,树干需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往行人都会在树下驻足观望,村落也因此被称为“楝树下”。当地百姓称此树为“坟头太太”,逢年过节都要到此祭祀苦楝树,以祈求一方平安。1958年“大跃进”时被砍伐。
第二节 管理养护
树种引进 境内土壤pH值自南向北从7.0至7.8逐步递增,成陆越晚盐碱度越高。绿化造林时,在不同地段选择不同的适生树种种植。20世纪60年代后,主要引进水杉、白榆等速生、优质、丰产树种。90年代后以引进香樟、杜英等观赏植物为主,主导树种由乔木为主向多树种、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向转变。为适应土壤、气候等特点,在向外引进树种时,实行“先驯化,后引进”的方法。
病虫防治 境内树木病虫害,主要有樟巢螟、天牛和其他各类食叶害虫等。20世纪80年代前,大多采取自然消长的办法,很少进行人工防治。90年代起,针对树木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防治。首先是引进优良树种,选择一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增强树种优势,发挥树木的综合生态效应。其次是在发生病虫害时,为保护生态环境,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在病虫危害较轻时,以使用无污染的生物制剂为主。镇政府出资在总长66千米的主要林带,安装频振式高压杀虫汞灯1000盏,夏季时每天能诱杀害虫成虫近100千克。当病虫害严重发生时,则使用少量剧毒农药。
林业管理 1981年前,县林特局聘请夹塘乡农民应水原任泗门区林特协理员。1982年,由泗门区农技站主管辖区内林业工作,并配备1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业务指导。1984年,县林特局在泗门区所辖8个乡镇各聘请1名林管员,至1987年全部辞退。1988年,聘请7名林业干部,列入全民大集体事业编制。1989年,成立泗门区林特站,编制3人,1名副站长主持全面工作,兼管蚕桑,另2人各分管林业和水果。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全镇有林业干部7人。至2004年,全镇有林业干部5人。
绿化管护 2001年前,绿化管护以聘请临时护林员为主,并动员中小学生认养管护。2002年,投入20余万元组建专业护绿队,有护林员9名。2003年,又投入30余万元,护绿队人员增至20余人。2002~2003年,护绿队出资5万元,购置机动车辆、除虫机械、草坪机械、修剪机械、割灌机、电锯、高级修枝剪及其他护绿设备。对全镇绿化资金和管护经费,镇政府分三块进行落实:一是建成区,绿化资金和管护经费由镇财政全额承担;二是农田整理区和农业园区,绿化资金由镇财政负担,管护经费由所属村承担60%,镇政府补助村40%,绿化物的权属归村所有;三是村级绿化,绿化资金和管护经费由村全额承担,镇政府对绿化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在年终予以适当奖励。
2003年,成立镇绿化领导小组,制订《泗门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绿化树木管理的若干意见》,把全镇绿化分为建成区、农田整理区、农业园区、行政村等4类管护区域,对绿化管护采取招标承包的办法。先由绿化物权属所有单位(镇政府或行政村)与中标人签订《绿化树木管护合同》,内容包括林地保护、清除杂草、防病治虫、施肥、林木护理等十余条。再按照《镇绿化树木管护标准》,分10个项目对中标人进行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视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
第三节 水果种植
境内群众素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的习惯,主要有桃、梨、柑橘、枣、葡萄等品种,多供自家食用。民国时期,出现专门栽种水果的私营果园。据民国《余姚县政府县政汇编》记载:民国18年(1929),四门乡大古塘北有永益农场、集益农场,大古塘南有谢氏果园、娱园。以塘后岸谢养吾创办的永益农场面积最大,规模居县内数十所果园之首。1949年后,私营果园衰落。
1958年,泗北马家创办泗门区果木场,面积200余亩。后泗门区各公社、生产大队亦相继创办集体果园。20世纪60~70年代,泗门镇三大队第一生产队在杨家道地创办桃园,每年清明,附近幼儿园、中小学生常由教师带领去春游踏青。1979年后,农村建立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集体果园承包给个人经营。1982年,政府拨专款扶助果树生产,水果业迅速发展。至2002年,全镇果园面积达8000亩,产量1.6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后随工业园区开发,2004年果园面积降至6000亩,产量约1万吨。
桃子 泗北村水蜜桃远近闻名。民国18年,永益农场出产的水蜜桃,产量达5万斤以上。1958年创办的泗门区果木场,也以种植水蜜桃为主。1980年后引种黄桃,主要为加工罐头用。2004年,种植的桃子有一点红、夏白桃、早红桃、水蜜桃等十余个品种。
梨 有青梨、沙梨、酥梨3大品种。1990年后,以引进黄花梨为主,还有翠冠、翠绿、杭青、新世纪等十多个早熟梨品种。2004年,全镇植梨2000多亩,主要集中在海南、镇北、泗北3个村。
柑橘 明嘉靖年间,镇上三留园(又名日涉园,园主谢丕)产一种小而甜的橘,剖之香雾噀人,时称谢橘,现已绝。2004年,所产柑橘以黄岩蜜橘和早熟柑橘为主。
葡萄 20世纪60~70年代,镇上居民在庭院零星栽种葡萄。1979年后,沿海湖北、万圣等棉区集体引种金皇后、红香蕉、白香蕉等品种。2001年,在小路下村建百亩葡萄良种基地,引进无核白鸡心、维多利亚、高墨、黑蜜、粉红亚都、意大利秋红、红富士、藤稔等十余个欧亚新品系,并建立种子种苗基地,采用双十字棚架和篱笆式棚架等栽培措施,以及微喷微灌、套果袋等栽培新技术,提高果品科技含量,所产“小路下”牌葡萄名闻四乡。
第四节 其他林业特产
蚕桑 据民国《余姚六仓志》记载:“桑产塘(大古塘)北蚕地,有低桑、高桑二种。低桑叶小而瘠,属本产。高桑俗称海北桑,叶大而肥,栽植园宅
及河堤。自蚕利兴,腴地间亦间种桑。”抗日战争爆发后,养蚕业衰落。1983年,泗门区在夹塘乡试点发展种桑养蚕业。至1987年,现境内的湖北乡、万圣乡及现属小曹娥镇的镇海乡、朗海乡等,共有桑地面积1435亩,其中夹塘乡有800亩。1992年后,因丝绸出口受阻,桑树渐被砍伐。至2004年,境内已无蚕桑。
竹笋 境内竹子以小杂竹为主。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驻守临山卫时,命令附近农民栽竹,用长竹竿做刀把抗击倭寇。旧时大古塘南北两侧村落,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均有竹园。品种以俗称家园竹的淡竹、刚竹和孵鸡竹为主。利济塘(四塘)后少有竹园。1987年后,在七塘、八塘等海塘坡地上引种象牙竹、白孵鸡竹等小杂竹新品种,面积达数百亩。2004年,全镇年产竹笋40~60吨。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