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42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经济发展
分类号:
F127
页数:
6
页码:
127-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经济发展概况、产业构成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经济
产业构成
内容
第一节 发展概况
镇境濒临杭州湾,宋时随着海涂北延,大批移民在此筑塘围垦、广辟盐场、引种棉花桑麻,经济初现繁荣。至明清时期,农桑发达,集市兴旺,成为浙东重要农贸集散地之一。
据清宣统二年(1910)调查统计,时四门乡有耕地35230.3亩,其中稻田7000亩左右,自产粮食仅供一季口粮,其余靠外地输入。大古塘以北棉地正常年景亩产皮棉15~25千克,可折换稻谷150~250千克,如无风潮灾害尚可自给。民国时期,农副业靠天时,工商业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生产力获得解放,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1949~195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5%。1953~1957年,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生产条件得以改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5年中,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6%,其中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5%。
1958年,工农业生产搞“大跃进”、“高指标”,土法上马的小工业遍地开花,工业产值比上年增加近42%,生产员工则多达上年的9倍多;农业产值增幅不足2%。1959~1961年,因高指标、平调风挫伤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连年自然灾害,致使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物资匮乏,市场萎缩,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1961年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关停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工厂,精简职工,压缩非农业人口,调整农村积累比例,使经济得到恢复。1962~196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4%。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泗门,经济工作受到严重干扰。由于政策限制发展多种经济,造成市场上日常生活必需品缺乏,农村经济增长缓慢。时社队工业开始起步,产值增幅较大;而以棉粮为主的农业产值徘徊在1965年水平。1966~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3%,其中农业年均递增不足2%,工业年均递增22.5%。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经济进入持续发展阶段。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乡镇企业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77~198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4.55%,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9.5%。1987~1991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2.17%,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5.8%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工业企业由点到面开展以经营机制转换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民营企业迅速崛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其间,外向型经济和第三产业亦得到迅速发展。1992~199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42.65%,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2.04%。
2000年,全镇工商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依托先进科学技术、现代企业管理,全镇经济进入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阶段。2000~2004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0%,比1978年增长574倍强,财政收入年均递增44%。
第二节 产业构成
农业比重
唐宋时期,泗门经济以制盐为主业,在汝仇湖东种植水稻。宋末引种棉花后,农业比重稍有增加。明清时期,海涂北延,吸引大批移民垦殖,农业、盐业均有发展。清初,垦汝仇湖为田,增地万余亩。清雍正十二年(1734)筑利济塘(四塘)后,农业遂成主业。清末因海涂淡化,盐业逐渐萎缩,至民国初年,泗门成为以植棉为主的农业区。民国时期,境内农业比重占社会总产值的95%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稳步发展,工商业、副业发展迅速,农业比重逐渐下降。20世纪60年代,农业占社会总产值的80%左右,70年代降至70%。1981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至80年代末,农业比重降至30%以下。90年代后,农业产值由不足1亿元攀升至近4亿元,由于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占工农业生产总值比重还是快速下降。2004年,农业产值3.9713亿元,仅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2.89%。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收入构成发生显著变化。1949年,农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90%左右。60年代,社队工业开始起步,至70年代,农业收入占85%左右。1981年,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工、副、商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摆脱单一农业生产的传统结构。农村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比重逐年下降。1989年,农业收入占23.53%;1992年,农业收入占15.73%(工业收入占79.70%,商贸服务收入占4.57%)。90年代后,执行稳农、强工、活商政策,一、二、三产业得以协调发展。至2004年,农业收入占3.43%,工业收入占88.82%,商贸服务收入占7.75%。
工业比重
清末至民国时期,泗门工业以粮油、食品加工为主,仅有4家机器生产企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镇工业产值3.45万元,不足工农业总产值的1%。20世纪50年代,由于大办工业,工业比重有所上升,占9%左右。60年代,二轻工业、社队企业开始起步,1977年的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5.83%,1981超过50%。1992年后,乡镇工业持续发展,工业比重逐年递增,1999年达93.18%。2002年,原市属大集体企业全部归属乡镇管理,至2004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7.11%。
商业比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镇商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5%左右。后一直与工农业发展相适应,比重基本稳定。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商业迅速发展,市场活跃,商业比重有较大提升,1989年已上升至10.33%。2000年商业体制改革后,个私商业遍布全镇,现代物流业方兴未艾。至2004年,商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占15%。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977年前,境内基本建设项目少、规模小,固定资产投资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建项目逐年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9~1984年,全镇年均投资超700万元。1985~1991年,年均投资超1000万元。1992年后,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其中1995年超过1亿元,2004年达5.31亿元(其中生产性建设占62%,非生产性建设占38%;非生产性建设中,公共建设占64.43%,个人住宅建设占35.57%)。
政府投资 1985年前,乡镇政府属报账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由市(县)财政直接安排。地方性公共事业投资资金主要靠社会募集和上级补助,乡镇一级不投入专项资金。1986~1991年,基本建设项目增多,时现境内各乡镇财政规模小,难以安排基本建设资金,公共性基本建设投资主要还是依靠社会集资。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镇政府基本建设投资逾120万元,以后逐年少量增加。2000年后投资幅度迅速增大,2002年为2712万元,2003年增至6154万元。2004年基本建设投资达9532万元,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集体单位投资 1992年前,集体单位投资主要集中在乡镇企业。1978~1992年,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建设投资年均100万元左右。1993年后,工业企业开始产权制度改革,镇、村集体资金逐步退出对企业的直接投入,转由企业自主投入。1993~2004年,全镇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3.09%,2004年达33424万元。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