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288
颗粒名称: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09.1
页数: 4
页码: 231-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9年余姚市质量技术监督概况、全面推行日常巡查工作、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名牌战略、生产许可证管理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质量 技术 监督

内容

【概况】
  市质监局的前身是建于1973年8月的县计量所。1987年2月,改建为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副局级)。1996年8月,更名为市技术监督局。2000
  年12月,再次更名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机构,并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除经费仍由余姚市级财政供给以外,机构、编制、干部、业务均由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实行“四统一”管理。2009年,全局系统有人员80人。
  【全面推行日常巡查工作】
  2009年,全市共有22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及相关企业、3150余家特种设备使用企业、470余家安全类产品企业、130余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130余家年耗标煤千吨以上企业和电子秤销售企业,均属质监部门重点监管范围和对象。市质监局紧扣“质量和安全”主线,在市政府和上级局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清醒有为、科学监管”工作方针,分别设置专业巡查中队和综合巡查中队各4个,全面推行以日常巡查为主要监管模式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健全机构、完善机制,上下联动、落实责任,分门别类、妥善处理,较好地履行监管职能。全年共出动巡查人员2400余人次,巡查企业1235家,从而有效地发现并及时处置少数企业存在的一些违规违法问题。
  【质量管理工作】
  抓好质量基础管理工作,开展质量培训,邀请专家对重点骨干企业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标准辅导,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组织获奖企业和优秀企业举办卓越绩效管理企业沙龙,推广先进经验。累计已评选五届余姚市长质量奖,有8家企业获奖。培育市内企业争创宁波市长质量奖,浙江大丰实业获第二届宁波市长质量奖。组织质量工程师考核和继续培训;开展质量统计工作,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在全国“质量月”期间,联合市工商联召开块状经济企业基础质量管理工作座谈会,印发《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要求》宣传手册3000份。
  【实施名牌战略】
  把实施名牌战略、建设品牌大市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重要抓手,强化规划引导,优化服务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创牌氛围,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已拥有各级品牌143个,列宁波各县(市、区)第二位。其中中国名牌7个,浙江名牌43个,宁波名牌93个。“国泰”和“铜钱桥”两个榨菜(酱腌菜)产品双双荣膺中国名牌殊荣,与重庆涪陵平分秋色,使余姚榨菜进入更高层次的品牌经营时代,在中国市场“霸主”地位更加稳固。同时,名牌创建工作在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名牌产品的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名牌产品涉及产业面不断扩大,创新产品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大幅增加,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在创建名牌工作上有新的突破。全市名牌产品销售额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比重达31.8%。
  【生产许可证管理】
  全市列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获证企业131家,涉及水泥、电线、蓄电池、液化石油气调压器、验配眼镜等行业。市质监局采取有效举措,加强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特别是对液化石油气调压器、电线、蓄电池等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给予重点关注。针对一些眼镜配置场所的焦度计、验光机、验光镜片箱等计量器具有不少超过检定周期等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予以处罚。
  【质量专项监督检查】
  2009年,全市被省、宁波市监督抽查和专项抽查427家企业,抽查产品489个批次,被抽查产品涉及食品、轻工产品、化工、建材、冶金、机械电子等9类行业,受检产品货值6.6亿元,合格445个批次,批次合格率91.6%,高出宁波平均合格率2.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通过质量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工业原材料和涉及健康、安全等消费品质量安全,维护经济建设秩序和消费者利益。市质监局下属质检所加大对地产食品和安全类产品的抽查检测力度,共抽查酱腌菜、饮用水、豆制品、黄白酒、禽蛋制品、糕点月饼、酱油、米醋、年糕、大米和食品相关包装用品535个批次,515个批次检测合格,批次合格率96.3%,为执法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标准化工作】
  以农业标准化为纽带,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项目+基地”等形式,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种养、标准化生产的思路,培植形成姚南优质竹笋、茶叶、花卉产业带,姚东茭白、杨梅产业带和姚西北榨菜、葡萄产业带;建立加工型蔬菜、红枫、水产、畜禽、茭白、竹笋、茶叶、杨梅、蜜梨、葡萄十大万亩以上生产基地。河姆渡茭白、余姚獭兔、黄家埠中华鳖等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泗门榨菜、牟山湖大闸蟹、临山葡萄、低塘舜水蜜梨等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有效地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累计全市有效的农业地方标准19项,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8个,农业标准化普及率得到大幅提升。
  【食品安全监管】
  自2005年1月起,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划归质监部门负责。全市现属质监部门监管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小作坊和食品相关产品共220余家企业,主要产品种类包括小包装方便榨菜、茶叶、酒类、饼干、糕点、大米、饮用水、肉制品、速冻蔬菜、炒货、蛋制品以及食品用包装袋、盒、工具等。市质监局主要通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日常巡查、质量监督抽查、行政处罚和宣传教育等方法和手段对这些企业及产品实施日常监管,总体质量状况稳定良好,年度质量合格率96.2%。所有地产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均已取得生产许可证。
  【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
  将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液化气充装站在用衡器、加油站加油枪、医疗机构在用计量器具等四大领域计量监管全覆盖。4月上旬,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并专项抽查销售单位,共抽查11个批次,不合格2个批次,依法予以查处。8月份,会同国税部门开展加油站在用加油机计量性能和税控装置的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总体情况较好。同时,还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和眼镜配置场所进行专项检查。
  【认证工作】
  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认证在经济社会领域全面应用,开展质量、节能、环保、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认证,鼓励企业把认证作为提升效益的重要手段,积极主动开展认证,将国际通行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应用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的管理,并加强获证企业有效性检查,提高认证工作质量。全市已拥有ISO9000质量认证企业776家,ISO14000环境认证企业115家。3C标志产品是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产品,政府强制性作为市场准入手段是国际通行做法。获得3C认证企业487家,涉及包括电线电缆、小家电、电动机、儿童玩具、灯具、汽车内饰件等200类产品,证书2640余份。国家实施3C强制认证制度后,全市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计量检定和计量测试】
  市质监局下属计量检定所通过上级质监局建标授权考核项目33项,涵盖检定38项,校准36项,新增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装置。全年共出具各类计量检定校准证书报告25752份。在开展民生计量工作中,对村级卫生室血压计、集贸市场在用电子秤及台秤实施免费检定;对70余家加油站加油机及60余家各类超市实行一年两期的强制检定。投入资金10余万元用于配镜行业检定设备购买和人员培训;引进先进的计量管理软件系统,投入10余万元用于系统软硬件的购置及升级,不断加强计量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建设;共投入160万元用于计量所检测用房及实验室的改建和装修。
  【质量检验】
  市质监局下属质检所为行政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全年检测样品1954批次;其中监督检验及食品评价性抽验1154批次,委托检验800批次。全年通过饮用纯净水、豆制品、大米、电线等72项产品及参数的省级计量认证、认可扩项;参加省组织的铅、镉、汞验证活动,结果均为满意。宁波市不锈钢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入160万左右,对检测用房、实验室布局进行改造,新增直读光谱仪、微波消解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硬度计及前处理设备,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持续得到提升。为更好服务于企业,帮助提高企业出厂检测能力,全年培训企业检验人员15人次,并多次为企业提供检验标准、咨询服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全市拥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158家;登记注册特种设备11904台,其中锅炉1089台、压力容器3305台、电梯2623台、起重机械4526台、厂内机动车辆359台、大型游乐设施2台;特种设备登记数量同比增长23.9%。市质监局开展特种设备使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督促企业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2572家特种设备使用企业签订安全承诺书。结合全面检查、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加大事故隐患排查力度,检查特种设备使用企业473家,排查事故隐患186条;发出监察指令书165份,完成整改171条,隐患整改率92%加大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监察力度,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达96%以上;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定检率96%,电梯定检率99%,起重机械定检率95%。注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组织安管人员培训班3期,参训250余人;组织操作人员培训班9期,参训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行车工、叉车等700余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91%。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设立咨询平台,进行现场展示,发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500本,宁波市特种设备安全告知书3000份,积极营造关注特种设备安全、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市质监局被评为2009年度宁波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法人代码、商品条码工作】
  法人代码工作坚持以“组织健全、服务规范、管理严谨、办事高效”为目标,拓展信息共享渠道,设立提醒服务平台,开展热情服务,推出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全年新办代码证书3628份,到期换证4836份,变更934份,年检450份,废止代码证520份,迁址8份;上报电子档案扫描10376份,代码新增率和换证率同比提高,列宁波市第一。同时,经过多年努力,商品条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条码注册系统成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全市商业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年度商品条码工作继续以新修订的《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向有关企业发出信函439封,印发《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100余份,并加强对商品条码印刷、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商品条码应用的有效性。
  【质监行政执法】
  坚持源头打假工作思路,落实行政执法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多次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配合农林、建设部门分别开展“打假保农资”、“打假保建设”行动,还针对制售假违法分子与执法部门打“时间差”的问题,加大夜查和节假日突查的频次。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200余人次,查处假冒伪劣产(商)品标值153万元,现场处罚25件,立案查处92件,大要案24件,铲除制假窝点13个;处理各类投诉举报125余件;罚没款到位70万元;未发生行政复议变更或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全面推进“十小”行业整规工作】
  2009年是省、市“十小”行业2008~2010年整规全面推进之年,也是任务最繁重的决战之年。各地各部门统一思想,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紧扣规范和提升主线,抓好组织发动和责任落实、督促检查和工作推进、典型培育和示范推广、基层服务和政策扶持、舆论宣传和技术培训、验收确认和整规质量,全市“十小”整规取得明显成效。各乡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各牵头部门提前实现整规总目标,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年度考评蝉联宁波市优秀,整规经验在宁波市整规工作会议上交流;各地各部门“十小”整规年度考评均为全优。全市列入宁波“十小”信息平台9389家经营单位,9323家完成整规,规范率99.3%,总体进展居宁波领先。食品小作坊、小食杂店、小药店、小农资店、小美容美发(足浴)店、小音像店(网吧)、小客运100%%达标;小餐饮店达标97.0%,小菜场达标95.5%,小液化气供应点达标90.0%。各乡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超额完成辖区85%单位按标准规范组织生产经营的目标;21个乡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达标96.4%以上,有9个乡镇及经济开发区100%达标。市质监局作为全市“十小”行业整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部门,抽调专门力量,建立实干班子;贯彻精神抓落实、坚持思想认识到位,当好参谋抓推动、坚持督促检查到位,形成合力抓均衡、坚持综合协调到位,营造氛围抓舆论、坚持信息宣传到位;被评为宁波市辖16个考核单位中唯一的“十小”整规工作先进办公室。
  (陈剑华)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0

《余姚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内容包括:2010年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原材料、能源消费和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政及其他等十二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剑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