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94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625
页数: 4
页码: 80-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人民政府综述、2009年,市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协调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19亿元,增长8.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03亿元,分别增长3.4%和17.0%;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148元,分别增长6.5%和10.5%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综述 人民政府

内容

2009年,市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协调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19亿元,增长8.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03亿元,分别增长3.4%和17.0%;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148元,分别增长6.5%和10.5%。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狠抓投资拉动。深入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领导联系、指标考核等制度,科学制定“报批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分类目标,全力推进重大项目会战攻坚。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3亿元,增长11.5%;63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7.6亿元,增长95.5%;工业投资、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房产投资分别增长6.4%、13.9%和25.7%。
  积极扩大消费。精心组织“品味时尚・快乐消费”等系列促销活动,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销售,促进文化、健身等消费持续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4.57亿元,增长15.6%。
  优化企业服务。深化拓展“企业服务年”、“千名干部进千企解千难”活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实施工业、开放型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一揽子扶持政策,落实轻税减费措施,全年共减免企业各项税费、拨付各项财政扶持资金12.1亿元。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金融保障促进余姚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至年末,全市金融系统贷款余额679.69亿元,各类担保机构贷款担保总额7.8亿元。组织开展土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盘活存量土地100公顷。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的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例为6.0∶59.1∶34.9,已趋于优化。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3.6%。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533公顷,粮食总产量21.1万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完善农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制定出台《茶产业提升规划》和扶持政策,农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余姚市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新增宁波级农业产业化基地3个、农业龙头企业11家,“余姚榨菜”成功跻身’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第五位,“余姚瀑布仙茗”被评为“中国鼎尖名茶”。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39.1亿元。推进块状经济提升发展,制定实施消防器材等块状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传统产业存量提升,被授予“中国家电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宁波余姚塑料模具特色产业基地”称号。扶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实施宁波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4个,大功率LED光源模组等一批高新项目投入生产,云环“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市科创中心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商标、品牌、发明专利“三大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和创新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6亿元,4家企业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新增宁波级以上名牌产品、商标及商号品牌分别为32件和16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31项,专利授权2643件。切实抓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余姚工业园区、滨海产业园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模具城二期开发建设基本完成。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70.68亿元,增长12.3%。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商圈和镇级商贸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会展、物流、楼宇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塑料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裘皮服装节,加快中国塑料城整合提升和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进程,深入推进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杨梅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蓬勃开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4和17%。
  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科学调整城乡建设规划。着手编制或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总体规划》、《高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329国道(姚北段)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批重大规划,启动姚东片区、四明山片区和姚西北片区的联动发展研究,有序推进乡镇各类规划编制工作,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扎实推进城市再造、卫星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加快中心城区重点区块改造和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侯青江北岸区块改造工程、火车站站场区块改造工程等相继竣工,南雷路两侧商会大楼等10幢商务楼宇建设有序推进,河姆渡国际广场、桐江桥中心公园(地下停车场)动工建设,时代广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四明广场、玉皇山周边等区块拆迁改造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拆迁面积82.8万平方米。组织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推行“数字城管”新模式,提升城市常态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推进泗门卫星城市内设机构调整、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加大对梁弄、马渚、陆埠等中心镇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卫星城市和中心镇在片区中的引领作用。
  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入实施“八网进村”工程,基本完成农村菜市场改造三年计划,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和“和谐宜居家园”创建活动,新增村庄整治合格村34个、宁波市全面小康村7个。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河姆渡大桥建设工程、梁周线大中修工程、南河沿路(新建路至三官堂路)新建工程顺利完工,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平改立工程、世南西路延伸工程、中山路(阳明东路至四明东路)建设工程、329国道余慈复线(小曹娥至杭甬高速牟山接线)进展顺利,新建农村网络公路111千米。双溪口水库建设工程提前下闸蓄水,陆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曹娥江引水工程(余姚段)完成建设,奖嘉隆江整治工程、城东水厂及引输水管网工程建设有序推进。220千伏通济、梨洲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如期完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顺利通过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省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初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105家,开展清洁生产企业33家,6家印染企业完成中水回用工程,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0.7%和15.9%。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二期工程建成,垃圾焚烧发电改扩建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四明湖水库环湖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带等生态保护项目有序推进,陆埠水库生态湿地建设方案完成方案设计。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审计中心、商业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组建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公共项目建设管理中心,调整会展办机构设置。推进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和泗门卫星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调整管理体制和权限,经济开发区核准和托管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千米。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落实县级权限扩大和审批层级减少事项。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和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非农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开展农房“两改”(即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农房集中改造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林权和农民住房进行质(抵)押贷款试点,在兰江街道三凤桥村启动“三置换”(即以“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村级集体发展留用地置换物业经济产权”)试点工作,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农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调整完善公交经营体制,落实公交IC卡惠民政策,政府主导的公交运行体系初步建立。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针对需求大幅萎缩的市场形势,深入开展保市场、保订单专项行动,加大企业境外参展、出口信用保险等补贴力度,支持企业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0.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7.2亿美元。新建上海、重庆等地余姚产品直销中心5家,帅康等4家企业中标全国“家电下乡”工程。大力开展上门招商和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参与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全年实到外资0.75亿美元,引进内资20亿元,签约央企项目2个。
  五.切实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完成市二中迁建和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一校一品”职教品牌培育,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初中升高中段比例达到96.2%,中小学校标准化率达到84%,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达标率100%。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和省卫生强市。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创建成为省级、宁波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别有13家和4家,达标率77.3%。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项目综合达标率90%以上,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控。两年一次的农民健康体检有序开展。推进流动人口计生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免费婚孕育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政策,婚检率和优生检测率稳步回升。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评。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功举办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和第十三届全民运动会。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陈列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市全民健身中心室外部分开放,余姚博物馆二期、名人馆土建工程基本完工。积极实施“广电低保工程”,为2000余户低保家庭免费开通有线电视信号。加强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陆埠佛雕等4个项目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精品创作再传捷报,姚剧历史剧《王阳明》、广播剧《心灵深处》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推进“充分就业市”创建工作,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帮扶政策,全年共帮助23277名劳动者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提高被征地人员、农民养老保障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调整完善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医疗补偿标准,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新增11713人、11567人、13457人、61611人和170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7%。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扩大廉租住房政策覆盖面,全市新增廉租房保障户101户,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近2000万元。社会救助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助医、助学、助困、助残等工作有序开展,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97%以上。
  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不断深化“平安余姚”建设,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千方百计保民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全面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被表彰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依法做好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加强依法行政,制定落实《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若干意见》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完成全市规范性文件清理和行政处罚主体重新确认工作,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出台《有关会议邀请公民旁听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畅通群众参与政务的渠道,“中国・余姚”网站被评为“2009年度宁波市政府系统示范网站”。
  严格落实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开展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消防平安村镇等创建活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连续三年“零增长”。扎实推进“十小”行业整治与规范、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等工作,消费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基层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继续推进重信重访集中整治、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全力做好全国“两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的稳定工作。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两抢”犯罪、经济犯罪和毒品犯罪,推进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和治安防范“五进”活动,社会治安总体保持稳定。健全应急管理网络,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试行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办法,不断探索有效的服务管理方式,新老余姚人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
  (戚国芳)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0

《余姚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内容包括:2010年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原材料、能源消费和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政及其他等十二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戚国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