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78
颗粒名称: 统一战线工作
分类号: D613
页数: 4
页码: 54-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统一战线工作概况、着力打造合力统战,推进统一战线自身科学发展、着力打造和谐统战,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着力打造务实统战,为服务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统一战线 工作

内容

【概况】
  2009年,全市统战工作在市委的重视支持和上级统战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战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大统战格局,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走出一条县级统战工作的新路子,为实施“两创”战略,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作出新贡献。市委统战部被评为全省统战工作先进集体,侨务工作、台务工作分别被评为系统全省先进,民宗工作、工商联工作分别被评为系统宁波先进。
  【着力打造合力统战,推进统一战线自身科学发展】
  市委把统战工作作为凝聚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的重要法宝来抓,市委重大事项酝酿会议专题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统战工作。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把统战理论学习纳入党委(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各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党组织随着统战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统战意识逐步树立,统战工作机制逐步健全,统战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统战知识、统战理念、统战工作三进机关活动,通过讲坛、座谈、推进会等形式不断增强各部门统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各部门根据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呈现出不少特色和亮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订《关于开展“机关素质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和谐机关”的意见》,围绕“团结和谐增合力,服务基层促发展”这一要求,以“五重”(重修养、重调研、重创新、重服务、重团结)为主题,扎实开展“和谐机关”创建工作。编印《统战部机关制度汇编》,确保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党员活动制度,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顺利完成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机关党总支班子换届“公推直选”工作。机关党总支被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奖、党员教育学习型示范点。
  【着力打造和谐统战,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多党合作事业迈出新步伐。以多党合作制度建立60周年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开展参政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感恩祖国、服务社会”活动十余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进一步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以做好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为新的着力点,广泛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文章。同时,在阳明街道成立知联会分会,参加上海市知联会举办的“办好’2010上海世博会,促进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江浙沪知联会论坛,成功承办宁波市知联会现场会。
  民族宗教工作开创新局面。建立社会联动的民族关爱机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民族关爱机制。建立由市委统战部和市民族宗教局牵头协调,市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和重点村三级联动的民族关爱运行机制。建立市级少数民族联谊会和民族宗教和谐文化研究会,全市具备条件的各村(居委)、企业、社区、学校相继成立少数民族联谊小组或建立少数民族人士名册档案。大力开展帮扶工作,设立每年30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和困难帮扶资金,继续实施“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发展致富工程”,全年对七个项目发放扶助资金28万元。举办“城东杯”少数民族十佳歌手大赛,编印《和谐智语100句》、《民族谚语100句》,制作长60米的卡通漫画墙,营造良好的民族工作氛围。通过开展“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星级创建活动,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等,确保宗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宗教管理组织,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按照合理设置、定时活动、规范有序、严格自律的原则对基督教聚会点进行规范管理,并将其纳入基督教“两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各乡镇、街道按照“以镇统村,以村管点”的方式进一步推进民间信仰点规范化管理,并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宗教团体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指导市佛教协会、基督教“两会”顺利完成换届任务,实现新老班子的平稳交接。建立全市宗教界中青年人才数据库,制定并启动宗教人才五年培训规划。同时,以民族宗教和谐文化研究会为平台,通过举办宗教界人士培训班、座谈会、外出考察及首届民族宗教和谐文化征文等活动,深入开展宗教和睦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素质。建立“五必访”制度,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宗教界人士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激发宗教界人士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取得新成效。按照新时期统战工作方针,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为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开展市第三届“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中,创新评选机制,设立“杰出建设者”新奖项,并享受市级劳模待遇,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顺利完成工商联(总商会)换届任务。启动商会大厦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工作新机制,与健峰管理技术培训学校、北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10余期。注重基层商会建设,扎实推进“五有五好”基层商会建设工作,成功承办全省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积极探索发展村级商会,《中华工商时报》作专题报道。积极推进异地商会和行业商会建设,并列入2009年度市委、市政府鼓励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注重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作用,两会期间共提交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65件。
  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取得新成绩。以“塑博会”、“杨梅节”、“河姆渡文化节”等节会为契机,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经济文化交流。先后举办“姚籍归国创业人员联谊活动”、“两岸企业家经贸恳谈会”,“台湾同胞河姆渡寻根之旅”等活动。其中“台湾同胞河姆渡寻根之旅活动”被列入国台办和省台办2009年度重点交流项目规划。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成立“香港余姚联谊会”,延伸侨务工作手臂。组织开展援建北川中学捐赠活动,被省侨联授予“援建北川中学特别贡献奖”。指导侨资企业开展“侨企助村、共建共享”活动,成功承办“宁波市侨务系统助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并推广余姚经验。开设侨务讲坛,全年共举办5期,有效提升侨界人士的整体素质。注重对基层侨联的指导,阳明街道新城市社区被国家侨办命名为“全国侨法宣传角”。至今全市已有两家基层侨联组织荣获国家级荣誉。,阳明街道侨联被命名为“省示范性基层侨联”。进一步深化“家门口台湾人民”工作,建立“二联三常”制度,组建“台商法律服务团”,开展“三星”(联谊之星、慈善之星、发展之星)评选活动,举行“青少年涉台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手拉手,一家亲”姚台青少年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台胞台属“我对余姚印象”征文等活动,营造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的良好氛围。注重交流领域的拓宽,全年共接待台湾来姚团组6个,赴台交流团组8个。全年引进台资企业2家,总投资110万美元,另有一个农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全年接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赠250余万元。
  【着力打造务实统战,为服务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积极实施“信心工程”。动员统一战线成员搭建“四大平台”(引导发展平台、企业文化平台、服务协调平台、参政议政平台),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此活动得到市委充分肯定。会同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在全市职工中开展“四比”(比忠诚、比团结、比技能、比贡献)活动,引导职工凝心聚力促发展。动员各界人士参与“我为企业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470余条,通过梳理,部分意见建议以《统战参阅》的形式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政企携手、共创新业”主题活动,通过专题报告会,向全市工商界人士和广大企业职工发出《“凝心聚力保增长、同舟共济促和谐”共同约定行动倡议书》,并制订实施意见。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解千难”、“百名统战干部进百企”集中走访月和工商联“走百企、纳百言、解百题”等活动。全年共走访企业1000余家,召开座谈会100余次,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此基础上,通过编写企业转危为机优秀案例《风云姚商》,企业文化建设实例《共创和谐》,举办培训班等,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继续实施统一战线“六大行动”计划。进一步引导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各阶层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实施“两创”战略,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服务。
  深化“村企结对”活动。在巩固发展“直接参与型、合作开发型、产业带动型”等现有8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村级商会的组建工作,全市共建村级商会20家,为促进村企共建搭建新平台。全年新增结对企业45家(累计1325家),落实共建项目365个(累计1685个),企业协议扶助资金3610万元(累计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50余万元(累计1.2亿余元),另有40余家企业出资1800余万元设立新农村建设项目基金,有力地助推新农村建设。
  开展光彩爱心活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第八次“光彩爱心”月活动,共有624家企业参与捐赠,共捐赠1400余万元。引导佛教界开展爱心活动,捐赠6万元用于山区教育事业。另外,市工商联捐资86万元支持重庆南川区特教中心教育楼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着力打造文化统战,实现统战工作新发展】
  抓研究。召开全市第五次统战文化理论研讨会,共收到理论文章55篇。公开出版《统战文化建设实例》和《统战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建立“浙江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文化余姚研究基地”为契机,以统战文化研究会为依托,发动全市统战干部、理论工作者及各界人士参与统战文化研究,实现统战文化研究的制度化、常态化。
  抓活动。运用潜移默化且富有感染力的文化、艺术等综合性手段,把一切有利于统战事业发展的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到统战工作中。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以“感恩伟大祖国,践行科学发展,展现魅力统战”为主题,组织开展“统一战线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摄影、汇演等16项活动,广泛传播统战理念,取得较好成效。
  抓宣传。统战文化“六进”基层(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不断深入。开展“2008年统战文化建设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继续开设“统战文化讲坛”,邀请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等来余姚讲课,累计已举办8期。全年还制作电视专题片2个、编印《统战信息》、《和谐单位简报》36期,制作统战文化长廊4期,长廊总数已达45个,累计印制14期,共220余幅。通过广泛宣传,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
  抓深化。把“和谐单位”创建活动作为深化统战文化建设,推进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切实抓好落实。先后召开“和谐机关”创建工作推进会,乡镇、街道“和谐单位”创建工作汇报会,启动首轮“和谐单位”评选表彰活动。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机关根据市委要求,联系各自实际,注重载体创新,扎实推进和谐新村、和谐企业、和谐机关、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的创建工作,呈现各自的工作特色和亮点。在创建活动中,坚持把统战思维、统战理念、统战精神、统战方法融入其中,使之成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思想基础。
  【着力打造活力统战,基层统战工作迈出新步伐】
  提升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学校统战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设置,在乡镇、街道设立统战办,在村(社区)、企业设立统战站、统战员等,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商会组织、新老居民和谐促进会、镇、村社会主义学校等平台作用,不断拓展基层统战工作新领域。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召开企业统战工作培训班暨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全面推进。如低塘街道组织开展“企业统战工作规范月”活动,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培植四个典型。全面推进学校统战工作。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把统战文化建设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会同教育局在朗霞街道及有关学校试点的基础上,召开全市统战文化进校园经验交流会,在全市推广。同时,部领导深入各乡镇、街道,就学校统战工作等作专题讲座近20次。
  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坚持把搭建平台作为推动统一战线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新建立工作平台、联谊平台、活动平台、研究平台、教育平台、宣传平台多个,为推进基层统战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机制、各级各部门统战工作责任机制、宗教工作属地管理机制、基层统战工作考评机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统战干部联系乡镇、街道等制度。同时,还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教育培训机制,全年共举办培训班6期。规范提升乡镇(街道)、村社会主义学院(校)教育工作,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73期,共培训6300余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统战意识,为提升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保障。
  注重结合、突出特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科学发展。各地在工作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引导统战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如风山街道、丈亭镇、大隐镇积极发挥统战人士作用,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阳明街道举办“保增促调”经济论坛、“台湾中华投资人协会上海、余姚经贸洽谈会”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临山镇开展“三服务”(文化服务、知心服务、信息服务),河姆渡镇开展“四送”(送政策、送思路、送服务、送方法)活动,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三七市镇通过“三个注重”,凝聚社会各界人士力量,服务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促进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表、设立意见征求箱、举办大讨论,广泛听取统战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引导他们发挥各自优势,为服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培育文明和谐新乡风。各乡镇、街道注重结合实际,不断深化统战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楼道文化、墙门文化等建设,繁荣农村文化,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如梨洲街道通过“慈孝文化”、“异乡同舟文化”、“欢乐乡村行文化”等,广泛宣传“和”的理念。黄家埠镇通过成立统战文化研究会黄家埠分会,编印村史《红色十六户》、《赤色枣园》等,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营造文明和谐新乡风;牟山镇建立健全了镇、村社会主义学校规范运作机制,全年举办各类培训20余次。四明山镇通过设立“道德讲坛”,提高素质、化解矛盾。各乡镇、街道都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统战工作的突破口,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逐一抓好落实,为群众营造良好的人居、工作和创业环境。如低塘街道投资300余万元,设立“新余姚人”管理、教育、服务、救助平台。梨洲街道明伟村成立“新老娘舅”团,为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鹿亭乡、大岚镇积极实施少数民族群众“三关注”工程,通过培训、联谊,帮助发展产业、解决困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姚云飞)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0

《余姚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内容包括:2010年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原材料、能源消费和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政及其他等十二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姚云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