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 姚江平原第四纪地质初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55
颗粒名称: 附录三 姚江平原第四纪地质初探
页数: 5
页码: 306-310

内容

一、第四纪前的地质
  姚江平原地貌骨架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已经形成。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我国东部地区地壳运动强烈,岩浆活动广泛,燕山地区尤其剧烈,地质特征明显,故称为燕山运动。姚江平原第三纪地质下面,普遍可以发现这个地质时期岩浆活动遗留的凝灰岩,其顶板距地表十几米至百余米不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曾对余姚、慈溪两县作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调查,浙江省地质局也对余姚、宁波作过地质水文普查,发现了重结晶岩屑、晶屑熔凝和晶屑结构的凝灰岩,顶板距地表较浅的有余姚镇慈农1号孔19.62米,城北包家慈农43号孔76.02米,云楼慈农35号孔67.9米;顶板距地表较深的有陆埠孙家慈农38号孔146.46米,余姚东蒲慈农7号孔89.20米,余姚城北俞家桥慈农10号孔84.26米。近年来宁波大学地基处理中心配合基本建设所作的地质勘察中也获取了一批白垩纪中晚期的凝灰岩标本,颜色为青灰、灰白、灰褐和赭红色,其中余姚城区姚江桥南世纪名苑孔顶板深50米,丈亭镇老汽车站孔顶板深24米,慈溪横河沿山线K1+431桥孔顶板深54.85米,慈溪天元街街桥孔顶板深46.90米,慈溪鸣鹤杜湖水库杜湖桥孔顶板深3米。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推测白垩纪末地质年代,现在的姚江平原远古时代是一片高低起伏的山地,与南面的四明山区一样,植被稀少,岩石裸露。从白垩纪末到第三纪末数千万年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裸露的岩石经日晒雨淋、雷击冰冻,表面不断风化剥蚀,又经雨水搬运,一些低矮的山体被掩埋填平,形成起伏不平的准平原,姚江平原第四纪地质就是在岩石和砂砾、粗砂之上缓慢堆积起来。
  二、第四纪地质
  第四纪地质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是地球上最年轻的一个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最重要的事件是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写下地球史上最辉煌的一章。第四纪地质由于年代较近,埋藏较浅,和人类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因此是重点研究的地质。第四纪地质可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地质年代,为了方便起见,姚江平原的第四纪地质分为二段叙述。
  1.更新世地质
  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止于距今10000~15000年前的大理冰期末,时空跨度较大,各期沉积物的主色调具有规律性变化,在岩性堆积上有其发展、变化的韵律。由于古气候和古地理的巨大变化,这个地质年代又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更新世姚江平原地质岩性主要是砾石、砂、中细砂组成,颜色主要以檀黄色、棕褐色为主,自下而上依次分布,其间含细粉砂,偶见亚粘土和铁锰质氧化物。底部所见的砾石与以前不同,但尚带有棱角,磨圆度差,底上部的砾石磨圆度明显。这一层普遍分布于泗门、朗霞、周巷一线以南,余姚镇的城南、城北、双河以北,一般埋深70~100米左右,最深在夹塘,为112米,砂石含量达30%~50%,粒径大8~10厘米。
  中更新世地质岩性下段为棕灰色细砂,含少量砾石,呈半滚圆状,上部为灰褐色、灰绿色亚粘土,有泥质粉砂结核,偶见碳化植物碎屑,滨海一带发现贝壳碎片。该地质层在姚江平原分布广泛,泗门、朗霞、马渚、云楼、余姚镇城南史家及陆埠、河姆渡、二六市都有发现,顶板埋深,滨海一带68~100米(周巷慈农1号孔),姚江谷地40~50米,山前地带为27~30米(城南史家慈农16号孔),厚度为3~18米。
  晚更新世地质岩性底部为深黄色、棕黄色粉土、粘土,上部为灰色、灰黄色粘土、亚粘土。该层受后期冲蚀较强烈,呈零星分布,顶板埋深为20~30米,厚5米左右,余姚东蒲慈农7号孔埋深在21.63~27.77米,岩性从底部粉细砂、亚砂土过渡到亚粘土。
  综合上面地质勘察资料,结合浙江省地质局所作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杭州幅、余姚幅)》的结果,在更新世地质年代,姚江准平原进一步发育,大部分岩石上已覆盖几米至数十米厚的泥土、砂砾层,总体堆积从四明山前向滨海逐渐增大,像朗海的堆积厚度达113.40米(慈农22号孔),堆积物颗粒从底部向上逐渐变细。整个平原地形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一些地质资料表明,如城区模具城地块钻探发现该地质层顶板埋深在60米以上,而城区最良桥处该层顶板埋深仅数米。说明平原上仍有大小不等的凹陷分布,从采集的土样标本检测所知,当时植物以喜凉的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到晚期则以耐寒的柏科为主,表明气候由凉转冷的变化。从城南、罗江等地质资料中出现
  的零星贝壳碎片,说明在更新世中晚期,姚江平原曾遭遇过海侵,但规模较小、时间短。
  在更新世,姚江平原地质最重要的变化是古姚江的产生和发育(钱塘江、曹娥江、甬江同时产生、发育)。在中更新世初,姚江主干道在马渚—泗门和余姚镇—周巷之间逐渐形成,然后向西南和东南呈树根状发展,向西北和东北呈树杈状发展,到晚更新世初,西南到达云楼,东南到达河姆渡,西北抵达朗海,东北从长河一直到庵东。古姚江形成后,平原沉积加快,植被发展,极大改善了姚江准平原的生态环境。
  2.全新世地质
  晚更新世末,地球进入最后一次冰期,地质史上称为大理冰期。冰期以后,气候转暖,温度持续上升,海水上涨,形成第四纪末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侵。这次海侵发生在距今约10000年前,以它为标志,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这次海侵遍及我国整个沿海地区,高峰时期海水直拍会稽山、四明山麓,山北面的山地丘陵变成海上孤岛,平原则沦为浅海。海侵和海退过程中,平原上沉积了厚厚一层青灰色淤质土,是为海侵的产物。河姆渡遗址地面4米以下的淤土中发现大量的海相有孔虫化石。四明山北麓曾经沦为一片浅海的推测言之有据。
  全新世早期姚江平原地质以冲积和海积为主,底部系冲积,上部为海侵初期沉积物。底部岩性为粉土或粉砂,上部为粉质粘土、粘土,层内含有贝壳或植物碎屑。这层堆积总体较薄,平原南部受山溪冲刷影响,厚约3~5米,北部厚1~2米,但分布较广,平原极大多数地区都有这层地质。
  全新世中期地质以海相沉积为主,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分布广泛,一直蔓延到四明山北麓,层内常可见到大量海相生物贝壳。像河姆渡罗江,这层青灰色淤泥层厚15米左右,城区模具城地块厚60米以上,低塘镇姚北工业新区厚20米左右。
  全新世晚期地层由山谷溪水冲刷夹带的泥砂和海水带来的淤泥沉积及湖泊沼泽化淤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平原南部四明山北麓山前地带以冲刷堆积为主,平原姚江两岸以湖积多见,丈亭以东,马渚以西常见到该地层中含有大面积泥炭层,厚0.5~2米不等,平原中部的老方桥、余姚镇南北片也有零星分布。这是原先平原上的植物被洪水吞没所致。海积层广泛分布于平原北部大沽塘以北广大地区,说明北部地区受海侵时间较长。
  姚江平原全新世地质受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初大规模海侵影响极大,海侵过程中大量泥沙沉积,使姚江平原高底不平的地貌大为改观,并为历史时期的姚江地貌奠定基础。这次海侵在距今5500~6000年时结束,杭州湾南岸,历史时期最早古海堤,即今329国道沿线自西向东发现一列新石器晚期的古文化遗址,有绍兴马鞍乡仙人山遗址、凤凰墩遣址、上虞沥东乡后郭渎遗址、余姚临山大寨高地遗址、余姚历山茅湖遗址及北仑三山沙头遗址。推测当时已有自然砂堤作围护,正常情况下,杭州湾潮汐已不会对自然砂堤内侧的居民造成威胁。这条古海岸浅形成后,堤外淤积大于堤内,使四明山雨水北排逐渐受阻,形成了东西连接、南北并列的众多湖泊。经过沼泽化以后,多数湖泊淤为陆地,少数湖泊因人工干预像牟山湖等保留至今。总之,全新世晚期姚江平原山前冲积,中部湖积、北部海积的地质原因,都是这次海侵所使然(见附图3-1)。
  三、结语
  姚江平原第四纪地质是在第三纪地质堆积基础上形成的,基本岩性自下而上为砂砾石、中砂、细砂,此为基底,以微黄、灰黄色粉土、粉质粘土作为基础,中间是大量的青灰色、黑色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含贝壳和植物碎屑,上部为青灰色粘土,滨海地区为灰黄色粉质粘土,含泥碳,东西两段面广且厚,中间少而薄,表面为耕作土。具体见梁辉远东工业城、阳明科技园区、姚北工业新区至泗门镇地质剖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姚江的自然地貌已经得到较大的改造。在疏通旧河、挖凿新河的同时,许多池塘、湖泊、河汊被填平。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这些被填高的低洼地当年没有什么记录,这是现在城市化进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大队.《慈溪、余姚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 浙江省地质局.《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杭州幅、余姚幅、宁波幅)》
  (作者单位:金忠苗,宁波大学地基处理中心;陈起红,余姚市江河水利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忠苗
责任者
陈起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