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七千年来姚江平原的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54
颗粒名称: 附录二 七千年来姚江平原的演变
页数: 5
页码: 301-305

内容

姚江平原属于宁(波)—绍(兴)平原的一部分,西起曹娥江,东止于甬江,南界四明山山地,北临杭州湾。平原高程绝大部分在5米以下。但有不少孤丘和低山凸出于平原上,略排成东西两列;东列在慈溪县南,余姚县北,东西横亘;西列界于上虞与余姚两县间,南北纵列。姚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平原南部。姚江平原是浙江省的粮棉基地之一,海滨还拥有广阔的海涂和盐场,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当与农田水利建设和海涂开发关系密切。
  一、姚江平原的演变
  姚江平原是个形成年代较新的沉积平原。平原南部2~3米深处,即可见到全新世的海相地层。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四文化层之下,即全新世中期的海相层,为青灰色淤泥质粘土,产有孔虫:褐色砂栗虫(Miliamminafusca),卡纳利拟单栏虫[Haplophragmoides canariensis(d′ Orbigny)],还有海相的马鞍藻(Campylodiscus)。这一海相地层遍布平原区,厚度自几米至50米,在河姆渡附近,它厚达15米左右,顶面埋深3~4米。在奉化县江口公社前江打井中,曾在此海相层采得牡蛎化石,埋深19米,C14年代为距今8235±120年。可见在80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浅海,后来经过泻湖阶段成陆。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C14年龄为距今6960年。因此,这片平原成陆的年代,当在距今7000~8000年间。成陆过程中有间歇性。在最近一次成陆之前,经过几次泻湖期,留下了几层泥炭或黑色有机质层。罗江渡口附近的钻孔中,见到有三层泥炭,深度分别为4.75米、5.5米和6.2米。平原的北部成陆更晚。现在临山—浒山—上林湖一线北侧的古海塘(大塘),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0~1048年),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此后形成的。大塘以内的五车堰,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挖井至深约4丈的地下,发现古代的桅杆和铁锚。可见平原西部的大塘以内,有些地方成陆年代也不很早。大塘南北平原的演变过程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这种差别也反映在地表形态上,南部为海积基础上的冲积平原,河湖众多;北部为海积平原,天然河湖很少。
  平原南部,在距今6000~7000年前已大部成陆。近年,相当于河姆渡第二、第三文化层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余姚县龙山公社鲻山附近和慈溪县龙南公社童家岙北五里的平原上都有发现,即是证明。当时成陆不久,低处湖泊众多,距潮间带也不远。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微体古生物中,有广盐性的有孔虫、介形虫、硅藻,如毕克卷转虫(Ammoniabeccarii),宽卵中华丽花介(Sinocytheridealatiovata)。花粉中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其中还有少数属于海滨环境的藜科植物,表明是一湖沼环境,但还受咸潮和残留于土壤中的盐分的影响。那时,丈亭一二六市—河姆渡之间的三角地区是个大湖泊,河姆渡文化的创造者即居于湖滨。平原南部自成陆以后,曾发生湖泊扩大增多和沼泽化的反复交替。地层上见到的湖泊相淤泥层与泥炭相间的现象即为证明。从地层和古植被组成的变化推断,成陆后较明显的沼泽化时期有过两次:一次在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形成期,即距今6000~6500年期间,反映在第三文化层中水生植物花粉含量从先前的占58%下降到只占5%左右,耐旱的草本植物增加,蒿类植物从先前的占0.8%~3.1%增加到4.2%~7.8%。另一次沼泽化时期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时期,距今5000~5500年间,反映在第一文化层的古植被中,水生植物比先前的四五百年间又显著减少。而且,在平原区地下0.5~1.5米深处,即相当于第一文化层年代的地层深度内,普遍有一泥炭层,在丈亭至罗江一带和宁波市西郊尤为众多,成片分布,泥炭层厚达0.2~0.4米,显然是沼泽化的产物。明显的湖泊增多和扩大时期,在两次沼泽化时期之间,即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时期,距今5500~5900年间,古植被中水生植物花粉大量增加,其中香蒲从先前的占5%~13%猛增到50%左右,表明水域扩大。
  由于地势低,距海近,这片平原曾长期处于湖沼广布的水乡泽国环境。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姚江和甬江两岸还是受咸潮泛溢的低洼地,交通不便,开发不多。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分布看,人类基本上都居住在平原与山麓交接地带的高阜处。从秦汉前的城镇分布,也可想见大概。余姚、上虞、句章、鄞、几个古县城,都在平原边缘的山麓地带。句章在今余姚县大隐公社城山,紧靠姚江南岸的山麓。鄞在奉化县白杜附近,在宁波市东的育王寺前。从越国都城会稽(绍兴)到甬东,道路沿四明山麓通行,《会稽记》上说,现余姚县东的车厩,即为越王勾践去甬东途中的停车养马场所。历史记载,宁波于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因战备始有城堡,唐朝初才正式设鄞州于姚江和甬江交汇的三江口,公元821年改称明州,成为繁荣的海外交通港口。明州的兴起,标志甬江和姚江汇合地的开发程度。平原与山麓交接地带,本来有很多湖泊,湖面广阔,水也较深,如白马湖、上妃湖、皂李湖、余支湖、汝仇湖、上林湖、广德湖、黄湖等等。随着淤积而沼泽化和围垦,湖泊减少,湖面逐渐缩小。
  平原北部与南部大不相同,成陆年代较晚,发展过程上也没有经历湖沼化阶段,而是由于潮涨沙淤使陆地逐年向海扩展,地层全由最新的海相泥沙构成,上面没有陆相冲积物。自宋、元以来,今慈溪县境一段,已向海扩展15公里左右,地面高度比大塘内的平原地面高1~2米。这片海滨平原至今还在向外伸展。
  平原的南北两部分成陆年代相差四五千年,其间,古海岸线变化必然很大。近代的海岸,可追溯到1000年前。从镇海城向西北经澥浦、观城,再西折经上林湖北侧、浒山、临山、夏盖山北麓,直至崧夏镇(崧城)以北的古海塘,是一条近1000年前的海岸线。地方志记载,镇海城始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附近海塘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上林至临山的古海塘始建于宋庆历七年(1047年)。临山以西上虞县境内的古海塘始建于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从筑海塘的先后可以看出,在平原向北扩张过程中,中段,即上林至临山一段领先,东、西两段较慢。自海塘修筑以来,这种形势更明显,观城至临山之间的平原,向北呈弓形突出,平原上土筑海塘条条排列,现已修筑第九塘,可见是较稳定地向海扩张。就速度来说,近500年来,随着围垦能力的提高,而促使淤积有加快的迹象。自大塘至现海岸约15公里,其中从第四塘至海边占8公里,而第四塘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即15世纪中后期。观城以东一段海岸比较固定,向外推移不多。临山以西一段,虽然海岸在古海塘外,但消长变化很大。如果崧城确是建于东晋,那么当时海岸在其北。到宋朝,按淳熙十二年(1185年)夏盖湖修建二闸碑记碑文,夏盖湖北距海五十步。13世纪中叶,海岸外推很多,但是,六七十年后,又沦为海,海岸南退。到元大德年间(1298~1307年),夏盖湖北去海仅一里许。清道光二十三年后(1843年),海水南侵加剧,清咸丰三年(1853年),海水直逼塘下,相距不满十丈。20世纪来,基本稳定。对照1916年的地图,60年间围垦区北移约0.5公里。杭州湾两岸的变迁,受湾内潮流的影响。但是,上虞和慈溪县内的海岸,正处曹娥江口,必然也受曹娥江的水文和泥沙量的影响。据《上虞塘工记略》记载,自清乾隆年间起,曹娥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剧。近几十年来,含沙量仍是有增无减,大量的泥沙势必助长江口附近淤积,扩大滩涂。
  二、姚江的变迁
  姚江是余姚江的简称,在余姚附近一段,古代又称舜水。《汉书·地理志》中的句章渠水,当是姚江下游河段。姚江西接曹娥江,曹娥江涨水时,受潮位顶托,可以从梁湖、百官附近东溢,经丰惠、马渚东流入姚江。姚江的源流古来都认为发源于余姚南部的大岚山,经梁弄至通明附近入姚江干流。这个看法,在姚江与曹娥江交接处有坝闸相隔之后,是完全对的,而在姚江形成初期,受曹娥江的水源,就不尽然了。姚江位于平原南缘,靠四明山麓。在丈亭附近,姚江分成南北两支,南支称前江,北支称后江或慈江。后江是人工疏通的,清雍正《慈溪县志》卷三中记载,慈城南边的太平桥至夹田桥一段(约2公里),是宋宝佑四年(1257年)时挖通的,成为东西交通的运河。
  姚江是在近几千年中形成的。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期间,四明山北的地表水分东西两路入海。东路的古河道在城山经半浦至庄桥一线。西路上游分两支:一支在车厩经余姚镇至周巷一线;另一支在云楼经马渚至周巷一线。东西两路的分水岭在河姆渡至二六市一线以东,城山至慈城一线以西的地带,由一列切割较深的低山构成。经过全新世的海侵沉积,地貌形态大为改观,地面高差减小,起伏平缓,出现平原,东西间的分水岭已不明显。以现在的地面高度比较,昔日分水岭的北端一段已成为平原,间有孤丘,高程与余姚镇附近地面相近,与相邻的两侧地面比较,只高出0.3~0.5米,南端河姆渡至城山间是山谷,原始地面可能低一点,因为潮流涌退,经过窄道,势必急速,冲刷大于沉积。但是,在成陆初期,平水位时地表水还是可分东西两路入海的,西路仍在余姚镇和马渚间北流,东路入甬江,形势与全新世初海侵前相似,河床位置当然有变。高水位时,西水东流,分南北两股通过这段低矮的分水岭。当时河姆渡以北是大湖,实际上是湖水东溢。后来这段分水岭的南端山谷被深切,东西完全畅通,余姚以西的水也东流,才形成姚江。
  姚江西水东流,并穿通河姆渡至城山一段山谷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东、西有潮位差引起的水位差;二是陆地向北扩张和淤高;三是水动力差别,河姆渡以东一段山谷加深快。
  潮位差的作用很大。东、西间的潮位差增大,从而影响到姚江平原的东西水位差。古潮位虽未确知,但是,新的材料证明,杭州湾的喇叭口开头在6000年前已基本形成。由此推测,古代的潮位与现代的潮位也可能大致相似。比较现在潮位记录,曹娥江的潮位比甬江的潮位高得多。例如在宁波的姚江大闸未建之前,曹娥江曹娥站的平均潮位,比甬江宁波站潮位高2.43米(高潮时)和3.41米(低潮时);曹娥江口桑盘殿站的潮位比甬江口镇海站的潮位高2.35米(高潮时)和3.34米(低潮时)。从而,曹娥江方面的水势必东流。据历史记载可知,曹娥江涨水时,受潮位顶托,经常在梁湖一带决堤东流。在有堤坝的年代尚如此,无堤坝的上古时代更为平常了。按平原南部的地面高差,西部的水本可在马渚至余姚间顺坡北流入海,但在平原扩展和地面淤高,杭州湾中潮位又高,水量大时,排水不畅,就会滞留,迂回向东。
  在河姆渡至二六市一线以东的分水岭,当西水东流时,北段罗江至慈城一带,广阔平直,过水量多而冲蚀力减弱;南段山谷间过水量虽少,但流速快而冲刷强,尤其是这段有芝岭溪和大隐溪常年冲刷,河谷加深快,当深过河姆渡以北湖泊的常水位时,湖水由此东溢,更加强切割。在畅通之后,导致西部的地表水偏南流来,并进行以甬江水位为基准的溯源侵蚀,发展姚江中上游河床,终致形成干流。
  姚江形成的年代,可从姚江与河姆渡遗址文化层的关系推断出来。姚江曾穿透过第一文化层,深入第二文化层。第一文化层的年代在5000年前,因此,姚江的年龄不到5000年。
  姚江形成后,排水畅通,河姆渡—二六市—丈亭之间的古代大湖,从此加速沼泽化而消失。平原向北扩张,扩大了姚江流域的面积。平原上的姚江支流,都是经人工疏导而成的。大塘以外平原上的河港,可说全是人工开挖的。大塘河挖于明朝。乾隆《余姚县志》卷八中收录明嘉靖《余姚县志》记载,嘉靖年间,为防倭寇,“于古塘下开新河以防倭,东自观海,西达临山,相距百余里,阔二丈,深一丈许”。二塘河、三塘河、……都是在筑塘防潮工程中开挖的,形成一个人为的水网。
  姚江平原的演变,关系到水利建设和海涂开发。从这段海岸的演变和稳定性看,今慈溪县沿海是开发利用海涂的有利地段。西部上虞县境内一段,变迁活动性大,虽有曹娥江泥沙助长,围垦能力提高,但是潮流风浪的破坏力巨大,借鉴历史教训,围垦海涂须格外谨慎,进度不宜过快。随着海积平原扩大,生产发展,淡水需求增加,加之南部平原低洼易涝,都需有相应的蓄水设施。但是,湖泊被围垦和淤塞过度,蓄水能力不足,以致目前存在不少水的矛盾。为达到供水平衡,旱涝兼治,应发挥湖泊的自然调节作用,注重对湖泊的疏浚保护。
  (作者单位: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本文原载《地理科学》第三卷,第三期,1983年9月)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维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