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林湖越窑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4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上林湖越窑遗址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
页码: 269-278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上林湖越窑遗址的发掘工作。
关键词: 上林湖越窑遗址 名胜古迹 余姚市

内容

上林湖位于慈溪市桥头镇(原余姚县桥头乡)栲栳山北面,湖形如柳叶,口狭腹长尾尖,水面曲折,岸线长达20多公里。湖东、西、南三面为低山丘陵,北面连接平原。上林湖是由泻湖演变形成的淡水湖泊,历史上当地人民为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在北面湖口处修筑堤坝,明清时期,湖堤长270米,高2.5米,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蓄水量240万立方米。1957年,当地政府在旧堤基础上重建高11米、长300米、宽4米的大坝,成为蓄水量达1240万立方米的上林湖水库。
  上林湖生产瓷器始于东汉晚年,历经三国、晋、南朝、隋、唐、五代、北宋,少数窑延至南宋初期,前后时间长达千余年。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局文物处、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多次调查,库区内共查获97个瓷业遗存,125处窑址,按年代划分,东汉、三国时期7处,南朝晚期1处,唐代70处,五代、宋47处。分布于木杓湾、鳌裙山、茭白湾、黄鳝山、燕子坤、荷花芯、狗头颈山、大埠头、陈子山、吴家溪、周家岙等地的沿湖低山小丘上。由于多数遗存未经发掘,仅凭表面调查判断,所以实际窑址数肯定更多。
  从晚唐至北宋300多年,上林湖及其附近的古银锭湖、白洋湖、里杜湖和鄞县的东钱湖是浙江最大的瓷业产地,上林湖是浙东的瓷业中心。晚唐至五代,北方地区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南方地区社会相对稳定,特别是五代时期的吴越国采取安境自保的政策,使浙东瓷业有和平的发展环境。而唐宋时期,明州港作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埠,瓷器作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之一的市场需求,也促进了浙东瓷业的发展。上林湖窑就是凭借这种特定的天时、地利条件,步入它的黄金时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时期上林湖瓷业以越窑青瓷著名于世,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越窑时期”上林湖瓷器有3个特点:
  (1)产量大。文物部门调查发现,这个阶段上林湖近70处瓷器遗存周围堆积的碎瓷片从百余平方米到上万平方米,堆积厚从十几厘米至10米。其中晚唐后施岙窑址的瓷片堆积面长80米,宽60米,厚8米;北宋早期高车头窑址堆积面长130米,宽90米,厚0.6米;北宋早期后施岙窑址堆积面长85米,宽40米,厚10米。从这些碎瓷堆积状况可以推测当时瓷器产量之巨大。另据《宋会要》、《十国春秋》和《吴越备史补遗》等史料记载,宋初立国的10年间,吴越国供奉中原王朝的越窑青瓷多达14万件,根据各地出土的器物看,其中多数应是上林湖窑的产品。
  (2)形式美。上林湖生产的瓷器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盏、执壶、罐、杯、水盂、水注、粉盒、灯台、熏炉、砚和陈设用的罂等。制作规整,器物口、腹、底、转角、突棱都一丝不苟,线条长短盘曲,大方得体,胎体的厚薄与使用功能相协调。晚唐诗人形容它“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造型之美令文人墨客拍案叫绝。釉色亮丽,多为青黄、青灰,少数青绿,施釉匀称。纹饰繁多,早期纹饰有荷花、团花、鱼纹、水鸟等,到北宋前期,器物盛行刻划花、浅浮雕,花纹图案新出现鸳鸯戏荷、四缠枝纹、鹦鹉对鸣、双蝶相向、双凤穿枝,还有龙、虎、狻猊等凶猛动物和人物等形象,把中国陶瓷器的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的结合提高到空前水平,形成南青北白(北方邢州窑白瓷)中国制瓷业的两个高峰。
  (3)质量高。越窑青瓷胎体细腻致密,颗粒纯净,不见分层现象,有“越泥似玉瓯”之美誉。最为成功的是高档青瓷器釉色青绿,匀净如玉,胎釉结合好,釉中少气泡,无缩釉、剥釉、流釉现象。唐陆羽《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对唐时中国七大名窑的评价可能带有个人偏爱,但也证明越瓷在部分人的心目中,其质量、声望确实高于其他名窑之上。
  上林湖瓷业出现这样兴旺局面,与当时朝廷在上林湖先后设立贡窑和置官监窑特殊需要相关。1977年,上林湖吴家溪出土一件墓志罐,腹部刻墓主人凌倜卒年、埋葬地点等,铭文有“……光启三年(887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又临安水邱氏(吴越国王钱镠母)墓出土虎头足鼎形炉等青瓷器皿,证明晚唐、五代时上林湖已烧制进贡瓷器。1981年,上林湖张家埭窑址曾发现一片瓷碗残片,胎质细腻坚硬,内刻牡丹,外壁饰莲瓣,制作精细,外底心镌“官样”二字,与文献所载“宋廷遣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相合。宫廷偏爱越窑青瓷,必然影响到朝廷官员,最终扩大到整个社会对它的追求,从而刺激它的生产,并促使技术上的提高。在烧造贡瓷的政治形势下,上林湖窑工发明了密封瓷匣装烧器坯的烧造技术,就是在烧造前,把准备烧造的器坯放在用同样瓷土原料预制的匣钵内,匣钵盖与体交接部的缝隙用釉料密封,使匣钵和器坯同步烧造,克服了原先器坯明火迭烧过程中因器表受热不匀而引起的瓷器釉层起泡、脱落及釉色泛黄的质量问题。新技术烧制的瓷器晶莹滋润,呈半透明状,有如冰似玉的效果,被誉为秘色瓷。用瓷匣钵密封装烧器坯的技术,是国内制瓷技术的一大突破,在唐代其他窑址作坊中现在还未发现。技术上的领先,使越窑青瓷成为全国陶瓷的名品,秘色瓷的称谓由是传遍大江南北。当然,瓷匣钵密封烧造的瓷器在烧成取器时需要把外面包装的瓷匣打破,其价格也相当的昂贵。
  上林湖生产的青瓷除少量留为当地使用外,绝大多数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到东南亚和中东、非洲。近十几年来,浙江和江苏两省的部分古文化遗址和墓葬中经常有制作精美的越窑青瓷出土,其他广东、福建、台湾、河南、山西、河北、北京、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有发现。其中杭州市玉皇山文穆王钱元墓出土青瓷执壶等16件文物和西安法门市地宫出土晚唐越窑青瓷嵌银碗和八棱净水瓶等14件文物,因档次高、数量多而引起轰动。经明州港向海外输出的国家,北达高丽(朝鲜),东至日本,南经广州,又分成两条线路,一是向东南输入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线至越南、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远抵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的伊朗、埃及等国,最远到达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这条陶瓷的传播路线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上林湖越窑遗址湮没已久,但学术界始终没有忘记这颗曾在中国陶瓷史放射过灿烂光辉的明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对它的调查保护工作,1963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慈溪市人民政府建立上林湖越窑遗址文保所,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范围,使保护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林湖窑址作过两次考古发掘,第一次在1993年10月至1995年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文管会共同对上林湖荷花芯窑址进行发掘,发现唐、宋两座窑炉,从形制看为龙窑。其中唐窑长41米,最宽3.2米,残高0.5米,砖结构,尚存窑墙、窑门、火膛部分。两窑皆依山而建,利用山坡自然高差抽火、出烟,免去了烟囱部分建筑。第二次在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下半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院和慈溪市文管会联合对位于上林湖西南4公里古银锭湖畔的寺龙口窑址进行发掘。遗址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掘面积735平方米,发现南宋窑炉一座,窑长50米,宽约2米,残高0.4米;发现宋初作坊遗迹一处,房基一处,用匣钵叠砌的护墙两道。堆积平均厚约6米,最厚处达10米,出土瓷片标本5万多件,其中有官字残片,器物基本上为碗、盘、壶、瓶等传统越窑产品。发掘表明,寺龙口窑在五代、北宋时烧造贡瓷,系上林湖窑群的卫星窑。它再现了从晚唐、五代到南宋初年越窑青瓷发展轨迹,为研究越窑青瓷文化、贡窑和秘色瓷的许多学术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受到国家文物局和陶瓷界的关注。
  为了保护上述两处越窑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慈溪市政府投资50万元,建造荷花芯窑炉保护棚,现已对外开放。寺龙口窑址的保护方案也已在编制之中。上林湖越窑遗址在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关心下,一定能够放射出灿烂光彩,成为学习、认识我国青瓷发展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