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其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4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其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0
页码: 269-278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其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介绍。
关键词: 遗址 名胜古迹 余姚市

内容

第一节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上林湖位于慈溪市桥头镇(原余姚县桥头乡)栲栳山北面,湖形如柳叶,口狭腹长尾尖,水面曲折,岸线长达20多公里。湖东、西、南三面为低山丘陵,北面连接平原。上林湖是由泻湖演变形成的淡水湖泊,历史上当地人民为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在北面湖口处修筑堤坝,明清时期,湖堤长270米,高2.5米,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蓄水量240万立方米。1957年,当地政府在旧堤基础上重建高11米、长300米、宽4米的大坝,成为蓄水量达1240万立方米的上林湖水库。
  上林湖生产瓷器始于东汉晚年,历经三国、晋、南朝、隋、唐、五代、北宋,少数窑延至南宋初期,前后时间长达千余年。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局文物处、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多次调查,库区内共查获97个瓷业遗存,125处窑址,按年代划分,东汉、三国时期7处,南朝晚期1处,唐代70处,五代、宋47处。分布于木杓湾、鳌裙山、茭白湾、黄鳝山、燕子坤、荷花芯、狗头颈山、大埠头、陈子山、吴家溪、周家岙等地的沿湖低山小丘上。由于多数遗存未经发掘,仅凭表面调查判断,所以实际窑址数肯定更多。
  从晚唐至北宋300多年,上林湖及其附近的古银锭湖、白洋湖、里杜湖和鄞县的东钱湖是浙江最大的瓷业产地,上林湖是浙东的瓷业中心。晚唐至五代,北方地区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南方地区社会相对稳定,特别是五代时期的吴越国采取安境自保的政策,使浙东瓷业有和平的发展环境。而唐宋时期,明州港作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埠,瓷器作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之一的市场需求,也促进了浙东瓷业的发展。上林湖窑就是凭借这种特定的天时、地利条件,步入它的黄金时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时期上林湖瓷业以越窑青瓷著名于世,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越窑时期”上林湖瓷器有3个特点:
  (1)产量大。文物部门调查发现,这个阶段上林湖近70处瓷器遗存周围堆积的碎瓷片从百余平方米到上万平方米,堆积厚从十几厘米至10米。其中晚唐后施岙窑址的瓷片堆积面长80米,宽60米,厚8米;北宋早期高车头窑址堆积面长130米,宽90米,厚0.6米;北宋早期后施岙窑址堆积面长85米,宽40米,厚10米。从这些碎瓷堆积状况可以推测当时瓷器产量之巨大。另据《宋会要》、《十国春秋》和《吴越备史补遗》等史料记载,宋初立国的10年间,吴越国供奉中原王朝的越窑青瓷多达14万件,根据各地出土的器物看,其中多数应是上林湖窑的产品。
  (2)形式美。上林湖生产的瓷器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盏、执壶、罐、杯、水盂、水注、粉盒、灯台、熏炉、砚和陈设用的罂等。制作规整,器物口、腹、底、转角、突棱都一丝不苟,线条长短盘曲,大方得体,胎体的厚薄与使用功能相协调。晚唐诗人形容它“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造型之美令文人墨客拍案叫绝。釉色亮丽,多为青黄、青灰,少数青绿,施釉匀称。纹饰繁多,早期纹饰有荷花、团花、鱼纹、水鸟等,到北宋前期,器物盛行刻划花、浅浮雕,花纹图案新出现鸳鸯戏荷、四缠枝纹、鹦鹉对鸣、双蝶相向、双凤穿枝,还有龙、虎、狻猊等凶猛动物和人物等形象,把中国陶瓷器的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的结合提高到空前水平,形成南青北白(北方邢州窑白瓷)中国制瓷业的两个高峰。
  (3)质量高。越窑青瓷胎体细腻致密,颗粒纯净,不见分层现象,有“越泥似玉瓯”之美誉。最为成功的是高档青瓷器釉色青绿,匀净如玉,胎釉结合好,釉中少气泡,无缩釉、剥釉、流釉现象。唐陆羽《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对唐时中国七大名窑的评价可能带有个人偏爱,但也证明越瓷在部分人的心目中,其质量、声望确实高于其他名窑之上。
  上林湖瓷业出现这样兴旺局面,与当时朝廷在上林湖先后设立贡窑和置官监窑特殊需要相关。1977年,上林湖吴家溪出土一件墓志罐,腹部刻墓主人凌倜卒年、埋葬地点等,铭文有“……光启三年(887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又临安水邱氏(吴越国王钱镠母)墓出土虎头足鼎形炉等青瓷器皿,证明晚唐、五代时上林湖已烧制进贡瓷器。1981年,上林湖张家埭窑址曾发现一片瓷碗残片,胎质细腻坚硬,内刻牡丹,外壁饰莲瓣,制作精细,外底心镌“官样”二字,与文献所载“宋廷遣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相合。宫廷偏爱越窑青瓷,必然影响到朝廷官员,最终扩大到整个社会对它的追求,从而刺激它的生产,并促使技术上的提高。在烧造贡瓷的政治形势下,上林湖窑工发明了密封瓷匣装烧器坯的烧造技术,就是在烧造前,把准备烧造的器坯放在用同样瓷土原料预制的匣钵内,匣钵盖与体交接部的缝隙用釉料密封,使匣钵和器坯同步烧造,克服了原先器坯明火迭烧过程中因器表受热不匀而引起的瓷器釉层起泡、脱落及釉色泛黄的质量问题。新技术烧制的瓷器晶莹滋润,呈半透明状,有如冰似玉的效果,被誉为秘色瓷。用瓷匣钵密封装烧器坯的技术,是国内制瓷技术的一大突破,在唐代其他窑址作坊中现在还未发现。技术上的领先,使越窑青瓷成为全国陶瓷的名品,秘色瓷的称谓由是传遍大江南北。当然,瓷匣钵密封烧造的瓷器在烧成取器时需要把外面包装的瓷匣打破,其价格也相当的昂贵。
  上林湖生产的青瓷除少量留为当地使用外,绝大多数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到东南亚和中东、非洲。近十几年来,浙江和江苏两省的部分古文化遗址和墓葬中经常有制作精美的越窑青瓷出土,其他广东、福建、台湾、河南、山西、河北、北京、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有发现。其中杭州市玉皇山文穆王钱元墓出土青瓷执壶等16件文物和西安法门市地宫出土晚唐越窑青瓷嵌银碗和八棱净水瓶等14件文物,因档次高、数量多而引起轰动。经明州港向海外输出的国家,北达高丽(朝鲜),东至日本,南经广州,又分成两条线路,一是向东南输入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线至越南、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远抵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的伊朗、埃及等国,最远到达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这条陶瓷的传播路线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上林湖越窑遗址湮没已久,但学术界始终没有忘记这颗曾在中国陶瓷史放射过灿烂光辉的明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对它的调查保护工作,1963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慈溪市人民政府建立上林湖越窑遗址文保所,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范围,使保护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林湖窑址作过两次考古发掘,第一次在1993年10月至1995年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文管会共同对上林湖荷花芯窑址进行发掘,发现唐、宋两座窑炉,从形制看为龙窑。其中唐窑长41米,最宽3.2米,残高0.5米,砖结构,尚存窑墙、窑门、火膛部分。两窑皆依山而建,利用山坡自然高差抽火、出烟,免去了烟囱部分建筑。第二次在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下半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院和慈溪市文管会联合对位于上林湖西南4公里古银锭湖畔的寺龙口窑址进行发掘。遗址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掘面积735平方米,发现南宋窑炉一座,窑长50米,宽约2米,残高0.4米;发现宋初作坊遗迹一处,房基一处,用匣钵叠砌的护墙两道。堆积平均厚约6米,最厚处达10米,出土瓷片标本5万多件,其中有官字残片,器物基本上为碗、盘、壶、瓶等传统越窑产品。发掘表明,寺龙口窑在五代、北宋时烧造贡瓷,系上林湖窑群的卫星窑。它再现了从晚唐、五代到南宋初年越窑青瓷发展轨迹,为研究越窑青瓷文化、贡窑和秘色瓷的许多学术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受到国家文物局和陶瓷界的关注。
  为了保护上述两处越窑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慈溪市政府投资50万元,建造荷花芯窑炉保护棚,现已对外开放。寺龙口窑址的保护方案也已在编制之中。上林湖越窑遗址在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关心下,一定能够放射出灿烂光彩,成为学习、认识我国青瓷发展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
  第二节 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北面的灵山南山腰,寺院依山势建造,自下而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和藏经楼,两侧有钟楼、鼓楼以及廊庑、僧房、斋房、客房等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用墙垣分隔。建筑总面积57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格局。举目远望,殿阁崔巍,烟蔼缭绕,树影婆娑,一派庄严、肃穆景象。
  保国寺历史悠久,据《宁波市志》引历代方志,东汉光武帝时(公元25~公元57年),中书郎张齐芳放弃官职,隐居这个偏僻的地方,后来又把住宅开辟作为寺院,取名灵山寺。唐广明元年(880年),唐僖宗赐予“保国”的匾额,改名为保国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住持贤德和尚曾作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以后清嘉庆元年(1796年),住持和尚敏庵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扩建。抗日战争以后寺院渐趋凋蔽、颓败,僧侣纷纷散去。1975年以来,国家投入巨资重新对寺院进行全面修缮,至1984年,共维修大殿、观音堂、藏经楼、钟鼓楼、两侧厢房等十余处建筑,并安装了消防管道,改装电话线,使寺院建筑焕然一新。1961年,保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保国寺划归宁波地区文化部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保国寺文保所,1988年,寺外山林划归宁波市文保所,1992年,“保国寺公园”挂牌。
  保国寺系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寺庙建筑之一,现存建筑既有历代维修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又有从别处迁建进来的优秀古建筑,时间跨越从晚唐至民国1000多年历史,称得上是一座中国的古建博物馆。主要建筑形式、规模如下:
  (1)头门。也称外山门,位于山脚下,三开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面阔8.1米,进深8.3米。原为清嘉庆年间江北区民居大夫第头门,1993年迁建这里。
  (2)山门。也称内山门,三开间,悬山式建筑,面阔7米,进深4米,1989年重建。门匾上“东来第一山”五字原为明万历年间宁波籍御史颜雷所书,现由书法泰斗沙孟海重书。
  (3)经幢。位于天王殿前,东、西共2幢,形似宝塔,2米多高,系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目的是作功德,祛灾难。东幢建于唐开成四年(839年),原在慈城普济寺,1963年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198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迁建于此。西幢建于唐大中八年(854年),原在鄞县永寿庵,在明代曾两次倒坍重建,1984年迁建于此。两座经幢系唐、明遗物,有保护价值。
  (4)天王殿。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清时两次大修,后毁于火,现存建筑清末重建,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五开间,面阔19.08米,进深10.6米,平面呈长方形。天王殿中央原有佛龛,南面塑弥勒像,北面塑韦陀像,东西两侧原塑四大天王,现墙上绘4幅大型壁画:追寻灵山寺由来,讲述保国寺赐名,北宋恢弘景象,清初再度中兴,生动反映保国寺历史。
  (5)净土池。由寺僧在南宋时期开凿,长14米,宽6米,文献记载,当时池中曾栽四色莲花,有“楼台倒插水中天,池内曾栽四色莲”之句。池水至今清澈可鉴,一年四季充盈,从未曾枯竭。
  (6)大雄宝殿。寺院的主体建筑,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之处。与天王殿同时建造,虽历有维修,但主体梁架构件保持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大殿三开间,重檐歇山顶样式,面阔11.83米,进深13.35米,呈纵长方形。殿首高悬清嘉庆六年(1801年)浙江提督苍保书写的“古刹重辉”额,殿阶石柱刻“象峰迎日顾,蛟水带江回”联。殿内悬匾、联多件,有“大圆满觉”、“香钵恩周”、“放大光明”、“精进开先,历五世,钦承褒赐;灵峰端拱,祝万寿,永藉鸿休”等,映出寺院森森气象,赫赫名声。
  (7)观音殿。重檐歇山顶建筑,五开间,面阔23.71米,进深11.66米,前端梢间、尽间接廊,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建。该建筑顾名思义是供奉观世音菩萨所用。
  (8)藏经楼。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民国23年(1934年)建成。五开间,楼下面阔22.84米,进深7.6米。楼上卷棚顶,明间为抬梁式,其余采用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结构,硬山造屋顶。藏经楼是收藏佛经及其他珍宝的地方。收藏着一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印刷的《大藏经》。该经为皇家刻本,木版印刷,共7173册,分藏20橱。橱门刻“钦赐龙藏”四个金字。每橱36函,共720函,函套系紫红花梨木匣。这部皇家刊刻的佛经全国印刷不到150部,至今保存完整的屈指可数,有很高的经典和版本价值。其他价值较高的有清嘉庆和民国时编纂的《保国寺志》和古今名家字画。
  (9)钟楼、鼓楼。分别位于大雄宝殿的东、西侧。钟楼系重檐歇山顶建筑,盖小青瓦,四角翘起。楼下三开间,面阔8.6米,进深相同,平面呈方形。楼上面阔4.60米,深4.64米。脊枋上悬挂大铜钟,高1.8米,口径1.35米,重1.5吨。为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铸。钟壁外面有保国寺二十四世住持方丈〓如撰的《铸钟记》,还有八卦图、佛像及××捐助钱等字样,范铸工艺高超。鼓楼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四角翘起,外观与钟楼相同,体积稍大。楼下三开间,面阔8.55米,进深6.55米,楼上面阔4.25米,深4.24米,内置大鼓一面。钟楼、鼓楼是寺庙中的重要建筑,佛教教义认为世事皆空,而钟、鼓声就是提醒教徒去掉世俗杂事,回归净、空的警世之声。现在寺院中这样专门设置的钟楼、鼓楼已不多见。
  (10)骠骑井。以张齐芳舍宅为寺之说而命名,在大雄宝殿前左首。井口直径0.44米,深10米,水从石隙中渗出,旱涝都保持平常的水位,这口井过去作为全寺僧侣炊饮用水,现在供游客参观凭吊。
  保国寺十几幢建筑中影响最大的是大雄宝殿,不仅建筑历史悠久,而且在建筑结构上有自己的特色。
  (1)平面呈纵长方形,有意扩大大殿前半部分深度,以便容纳更多的信徒进行佛教活动。而且大殿三间的前半部分天花板下巧妙地安装三个斗八藻井,降低了空间高度,与后面供奉佛像的高旷空间形成强烈对比,烘托了佛主至高无上的宗教气氛。
  (2)从内到外使用许多斗拱,形制粗壮,起着实际作用。外檐的斗拱,中间明间两朵,左右次间各一朵,这种配制方式,与宋代建筑专书《营造法式》相吻合。斗拱向外挑出两个华拱和两个昂,按古建术语是“双杪双下昂单拱造”。此外在柱头上、里面的梁架上都使用斗拱,在承力中起到装饰作用,增加建筑的庄重感。
  (3)大殿内柱别具一格。采用以小拼大的办法,在一根较小的木柱周围,包镶几根弧形木条,使整个柱子呈瓜棱状,既解决了粗大木材来源少的困难,又增加了柱子外表的美观。
  (4)使用较多的受拉构件,采用柱头微向内倾的“侧脚”做法,增加了建筑物整体构件的抗震动、抗冲击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它还有鸟不做窠,没有蝙蝠、蜘蛛、蚊子等虫蚋,斗拱上不积灰尘等奇特现象,引起人们的惊讶和猜测,这应与建筑结构、材料、布局密切相关。
  大雄宝殿迄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它能够在江南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保存至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我国江南现存古建筑中罕见的精华,对于研究北宋早期的木构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国寺内现在共辟有17个展室,主要文物展品有“钦赐龙藏”佛经、佛像陈列、青铜礼器、砖雕石刻、千工床、万工轿和国际珍贵礼品等。寺外有望日亭、迭锦台、灵龙泉、骠骑坪、仙人桥、青峰亭等名胜古迹。每年到保国寺的游客都在10万人次以上。
  第三节 虞洽卿故居
  虞洽卿故居天叙堂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原属镇海县)。居宅座北朝南,有前后2座院落、5幢建筑组成,通面宽约60米,通井深94米,建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占地面积近10000平方米。2座院落都建于20世纪初,时间相隔不远,但风格迥异,前院为传统民居建筑,后院则体现鲜明的近现代西洋建筑特色。在20世纪初的浙东农村出现这样的居宅,与屋主人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
  虞洽卿(1867~1945年),名和德,字洽卿,生活于晚清、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但凭他杰出才华和强烈的奋斗精神,创办实业,闯荡十里洋场,成为旧中国上海滩名人。虞氏6岁丧父,依靠母亲做裁缝养家生活,15岁时由信客带到上海当学徒,传说离家起程时全身衣着只有一双布鞋是新的。轮船上他还舍不得穿,到上海十六铺码头才穿上它。上岸后他看到地上湿漉漉的,又脱下来夹在胳肢窝下,赤脚跟着信客走到老板家。由于手脚勤快,做事机灵,满师后升为营销员(俗称跑街)。业余时间他又到外国人开办的学校里学习英语,掌握了熟练的英语口语。1892年起,他先后在德、俄、荷兰等国在上海的分支银行担任代理商(俗称买办),其中任上海荷兰银行代理时间长达38年。其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自己的实业上,自营进出口业务,经营房地产,又与人合作在上海创办四明银行、宁绍轮船公司。辛亥革命后他又募集股本,创办三北、宁兴、鸿安3家轮船公司,经多年苦心经营,成功地抵挡住外商轮船公司的竞争,到1927年,三北公司已拥有30多条轮船,总吨位达到9.1万吨,为当时国内民营航运之冠。由于他精明强干和在政府、洋人、经济界的崇高威望,先后当选为上海航业公会理事长、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理事长、全国工商协会会长、上海总商会会长、民国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上海租界纳税华人会主席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不顾日伪威胁利诱,站在民族爱国抗日的立场上,任上海难民救济会会长。上海沦陷后去重庆,与人合办三民贸易公司等,转运物资到大后方。虞氏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捐资兴办小学、医院、赈济灾民。还在家乡建造轮船码头,创办电报、电话房,火力发电厂,修筑公路,沟通与镇海、宁波的联系,至今家乡还有口碑。特别是竭尽全力维护宁波帮权益,成为宁波旅沪同乡会终身会长。作为商人,他也卷入政治漩涡,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迅速募集大批资金支持,有他不光彩一面。他的故居与他经历密切相关,有很深的时代烙印。
  天叙堂前院建于1916~1919年,从南向北由照壁、大门(含门厅)、厅堂、后楼及厢房等组成。照壁为三开间磨砖构筑物,屋脊饰龙吻,现已毁。大门从外看似三开间牌楼,里面实际上只有三间单椽小屋,门开在中间的明厅。厅堂为二层高平屋,上层较低,作隔热层用,共九间二弄,每三间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分为三个单元。中间单元处于中心位置,传统建筑中这里是屋主人会见贵宾和举行婚丧等重要活动的场所,所以这单元的屋面比两侧的要宽一点。中间单元厅堂明次间之间采用抬梁结构,使室内互相贯通,扩大了室内的空间,能够同时容纳较多的宾客。厅堂正中原挂“天叙堂”匾,意为享受天伦之乐,与建筑格局相配。两边原来还有民国要人黎元洪、于右任等的题匾,说明屋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室外有宽大的屋檐,上面做成卷顶式屋廊,厅堂门做成落地式格扇门,显得轻巧、美观、气魄。厅堂前两翼各有三间厢房,近厅堂一间做成高敞的走廊,这样设计既保持了整体格局的统一,又使厅堂前无厢房近距离遮挡,使正厅的地位更显赫,视野更大。东西两侧单元的建筑布局与正厅相同,只是两端增加了一间通往后楼的夹弄。门厅与厅堂、厅堂与后楼之间各有一个天井,前天井纵向距离差不多是后天井的2倍,地面铺设浅红色方块石板。这种建筑格局在清中后期的浙东民居中多能看到,区别仅在露面部分木构件的装饰上。天叙堂门厅、厅堂的抬梁、月形梁、枋、门楣、牛腿等处都有浅浮雕、浮雕装饰,题材有凤凰牡丹、鹿含灵芝、岁寒三友、四君子、杏花、海棠及三国、西游记故事内容,寓吉祥如意、富贵长寿、多子多福及褒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繁复的装饰是封建官宅的传统做法,反映主人的传统思想和荣华富贵的社会地位。
  按一般传统民居,厅堂后面还应有风格一致的后楼或平屋,前院的后楼却是“外中内西”九间二弄楼屋,廊柱采用砖砌方形直柱,外抹水泥,柱头处用几何形线条装饰,楼上阳台用瓶式水泥栏干作围护。西式后楼的出现,解决了前后院之间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问题,可以看作是中式向西式建筑上的过渡。
  后院建于1926~1929年,由院墙(大门)、主楼、后楼组成,两幢建筑布置与前院相一致,都为九间二弄,但面宽于前院。主楼高度、深度大于后楼,总体上呈现西式建筑风格。
  后院两幢建筑在外观上采用连排欧式建筑形式,从山墙上可以看出,每三间为一个独立建筑单元。在内部楼上楼下均为二室一厅,即明间为厅,次间为室。在建造方法上采用现代砖混结构支撑楼层和屋面的重量,而不像传统建筑的梁架结构,砖块仅起围护作用。屋顶天花板和二楼地坪仍采用传统阁梁铺地板的方法,梁下装饰成为一楼的平顶。取消了传统木结构楼房建筑一层的前后出檐,后墙砖砌到二层屋檐,前面的檐柱也砖砌到二层前檐,使底楼和二楼建筑面积相同,扩大楼上室内面积。装饰上立柱、枋、门楣都用几何直线或西洋花纹,室内天花板用木条装修成复杂的藻井和几何图形,底层地坪铺彩色马赛克,四角拼成橄榄图形,室外走廊铺浅红色磨石子,嵌黑白相间的宝相花,门窗做成简单明快的棱格式。与传统建筑比较,最突出、最具现代建筑特点的是室内出现卫生沐浴设施和电灯照明设施,这是天叙堂后院现代建筑最鲜明之处。
  综上所述,天叙堂除在建筑装修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外,它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中西合璧,传统建筑风格和外来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表现在4个方面:
  (1)广采博取,风格独特。前后两院处在同一条轴线上,自成院落,有高围墙等传统手法。后院的正门东西两侧设有掖门,二者之间还有小门,与前院的后楼小门相对,上架天桥,沟通前后楼,天桥上有天棚。这样从前院大门进入后,穿堂过户可不走湿路。
  (2)砖墙瓦顶,风貌协调。外观上前后5幢建筑屋面均为人字坡,上盖小青瓦,山墙为统一的风火墙形式,又吸收西式墙体实砌优点。外抹蛎灰,与周围民居相协调。
  (3)错落有序,主体突出。建筑的高低布局很有韵味,从侧面看,一进大门开始逐幢递升,到第四幢主楼到达高峰。
  (4)形分气连。前后两院建筑中隔长弄,大门一关各分南北。而两院之间巧妙安置两座天桥,又使其南北整体沟通,气息相连。
  建筑体现了人的情感及主人的经历、文化素养、思想意识、个性及理想与追求。虞氏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虽15岁去上海谋生,但忘不了伏龙山下的根脉。因此天叙堂前院建筑仅在局部上进行一些改革,总体上保持了传统建筑文化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社会上的达官贵人、洋人的广泛接触以及上海滩风格各异的外来建筑的影响,使其在1929年建成的后院建筑中充分吸收外来建筑高敞、通风、明亮、防潮性能好、季节适应性强等优点,以适应长期在上海滩生活的习惯,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的樊篱。天叙堂的可贵之处在于外来建筑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为我们研究近代建筑发展史提供了实物例证。后院建筑完成至今已有70多年,室内外装饰基本完整,地坪铺设的马赛克、磨石子光洁如新,总体观感舒适、大方,不见落后,当年的设计水平和工匠施工技术由此可见一斑。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列入省近现代优秀建筑名单,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叙堂原作校舍使用,现在学校已经搬出,国家准备投入巨资进行修缮,恢复当年布置,经虞氏后代同意,这里将开辟成为宁波帮历史博物馆。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