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2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16
页码: 193-208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经济建设 余姚市

内容

第一节 工业发展史简述
  姚江流域手工业历史悠久,东汉时姚产“越布”、唐末宋初“越窑青瓷”、宋代“姚黄竹纸”、“元代小江布”、清至民国时期的“金丝草帽”、“面母酱油”等产品有的列为朝廷贡品,有的远销海外,在当地久盛不衰。民国初,余姚城区创办第一家余耀电灯公司,拉开了现代工业的序幕,以后机织草席、机器碾米、机械轧棉、罐头食品等工厂渐次兴办。这个时期,战争连绵,社会动荡,民营工业发展缓慢,民国38年(1949年)4月工商登记,余姚全县有手工业作坊472家,流动手工业534家,从业人员2500人,最大企业为胜笙罐头厂,最多时有职工302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余姚工业发展很快。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后,工业生产走上快速道,在全市经济中发挥了支柱作用,使我市列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行列。
  一、工厂企业快速增加,经济总量迅速扩张
  20世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企业,至1965年,全县已有久丰纱厂、通用机器厂、人和镬厂、民锋印刷厂、致和酿造厂和发电厂等初具规模的国有企业近3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0.7亿元。1966~1976年,文革10年余姚工业经济处于徘徊状态,但在这个时期也建成了化肥厂、农药厂、水泥厂和无线电厂等国有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余姚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至1996年底,市直属企业已达到249家(包括流通领域),其中国有企业113家,城镇集体企业136家,共有职工42163人,资产总额53.73亿元。余姚化棉总厂(前身为久丰纱厂)发展成为拥有7.35万纱锭、7600名职工、年产万吨化纤的国家大型企业,该厂生产的“双象”牌短纤产品和“九蜂”牌棉纱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20世纪90年代初,该厂曾跻身全国企业500强行列。余姚通用机器厂、余姚化肥厂、宁波瓷厂、富达吸尘器厂、玉立电器厂等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过兴旺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出现“村村冒烟,户户点火”的声势,经过20年的创业和积累,涌现8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骨干规模企业,成为余姚工业经济的领头羊和税利大户。198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至199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1995年超200亿,1997年超300亿。2000年,全市工业企业17663家,工业总产值达到438.6亿。
  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形成共同发展格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余姚工业经济成分比较单一,以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从1983年开始,联户与个体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1985年1月,诞生第一家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990年5月,余姚通用机器厂空调车间与香港捷丰公司合资组建了余姚捷丰空调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余姚国有企业首次与外商合资。随着引进外资、股份制经济的推广及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持,通过改革、组建、改造,2000年底,全市国有、集体(含股份合作制企业)、个私、股份制、外资(港澳台)经济工业现价产值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0.88%、17.49%、59.73%、13.92%、7.84%。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力、邮电、自来水生产供应等行业,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分布在全市广大乡村,这种格局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三、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个私工业雨后春笋
  余姚市乡镇工业创始于1958年,个私工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破土而出的,改革开放大潮使整个乡镇工业获得勃勃生机,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率先融入市场经济,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至2000年,全市乡镇工业达到16589家,现价产值达384.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7.6%。一大批优秀乡镇企业通过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成为能抗击风浪的“航空母舰”,如帅康集团、舜宇集团、云环集团等。个私工业通过引导,已形成了一批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如:陆埠水暖器,老方桥、马渚打火机,洪山汽配件,梁弄灯具,河姆渡不锈钢制品,临山制笔,泗门镇上新屋村剃须刀等。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劳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对外开放不断加快,“三资”工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兴办“三资”企业,大幅度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国际化程度,为促进产业升级、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及管理、扩大就业渠道,做出积极贡献。2000年,全市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三资”工业企业108家,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33564万元,从业人员16991人。
  五、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1949年,全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仅64万元,至1978年底,全县乡办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原值8734万元,比1949年增加135.5倍。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对工业的投入,1997年底,全市乡办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原值430163万元,自1979年以来,每年平均递增22.8%。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大为提高,不少工业产品已进入高科技领域,并打入国际市场,“玉立”、“帅康”抽油烟机,“富达”吸尘器,“双象”粘胶纤维,“长城”卷尺等10多种产品列入宁波市级以上名牌产品榜,有39家企业获得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2000年,全市国有及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宁波市级以上新产品产值89158万元,新产品产值率6.2%,全市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保持在95%以上。
  六、行业结构逐步优化,企业结构得到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工业行业较少,只有粮油加工、棉纺、印刷以及火力发电等。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注重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一方面加快对能源、原材料和新兴产业的增量投入,另一方面调整传统产业,优化存量资本,促进工业从比较单一、初级的行业结构逐步向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结构转变,新崛起的电子、电器、有色金属、机械等行业比重明显上升,成为余姚的优势行业。至2000年,全市轻重工业之比为54.7∶45.3,重工业化明显,产业层次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把发展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作为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全市先后组建了以舜宇、华联、云环、帅康等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工业企业集团20家,有效地发挥了规模效益,提高了余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第二节 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乡(镇)村集体办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逐渐取消对乡(镇)、村兴办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乡镇企业)的限制,乡镇企业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1980年,余姚县共有乡(镇)办企业535家,村办企业849家;至1990年,分别达到893家和1385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允许个人办厂,个私工业企业大量出现,至1990年底,余姚市已有个私(联户)工业企业5728家。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1990年,余姚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31789万元,销售收入169426万元,利润总额10280万元,职工人数145996人,工资总额19781万元;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53.5%,超过了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工业产值;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占全市农业劳动力的32%,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9.66%,工资收入占农民分配总收入的29.78%。乡镇企业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同时,随着个私企业的发展和外资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各种所有制性质的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乡镇企业由于产权不明、体制不顺、凝聚力不强、管理上政企不分等多种原因,使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严重的挑战,以致总体经济效益下滑,亏损企业日益增加。1990年,余姚市有158家乡(镇)办企业亏损,亏损额1475万元;有108家村办企业亏损,亏损额259万元。1993年,继续有137家乡(镇)办企业亏损,亏损额1492万元。由于企业所有权属于乡政府和村集体,这些亏损的债务应由乡、村承担,这种现象如发展下去,乡、村很可能成为负债政府和集体,其后果十分严重。广大基层干部在实践中认识到,要使乡镇企业得到健康发展,必须改变政府办企业的旧模式,企业必须让企业家去办。1992年10月23日,中共余姚市委、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出以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通过引入股份制的机制,改革企业的组织制度和产权制度,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能够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同年底,市委派工作组到低塘镇“宁波乐士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帅康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进行全员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工作。这家企业领导班子素质好,企业生产运行正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入股对职工有吸引力,因此股份制的试点工作得到企业领导、生产骨干和广大职工的欢迎。1993年4月3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乡村集体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的试行意见》的通知,接着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也发出了相同内容的文件,拉开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大幕。1993年6月9日,中共余姚市委发出《关于在乡镇企业中加快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全市乡镇经过3年努力,到1995年末,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大部分实行股份合作制,当年的任务是,在现有90余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基础上,累计达到200家,年末争取达到300家以上。为此,市委抽调220名机关干部,组成企改工作组,分赴全市22个乡镇帮助乡镇政府进行企业转制工作。
  与以往企业改制往往选择亏损、微利、经营不善的企业不同,1993年这次改制所选择的都是市、乡(镇)的重点骨干企业和生产经营较好的企业,具体的改制形式,破产、拍卖、租赁还是股份合作制,根据企业实际和干部、职工的要求而定。
  余姚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前后历时3年,至1995年底基本完成,全市3030家乡(镇)村集体企业,已实行各种形式的改制2384家(不包括部门办企业),改制面为94.8%,其中股份有限公司2家,有限责任公司84家,股份合作制425家,动产拍卖不动产租赁559家,资产拍卖转让662家,全租赁441家,摘帽转个私211家,中外合资59家,实行资产增值承包131家。按乡(镇)村办企业分,其中:乡(镇)办集体企业848家,转制面93.4%;村办集体企业1536家,转制面95.6%。1996~1997年,根据改制后乡镇企业的运转情况和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对改制后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工作。主要有:股份合作制的完善工作,从职工人人参股发展为经营者为主持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从集体资产增值承包发展到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对校办企业、民政福利企业、劳动服务公司等政府各部门的企业,实行产权转让或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对挂靠集体的个私企业,一律摘帽(红帽子),与集体脱钩,从工商登记等法律手续上全部转为个体私营企业;对三年前改制中未办理好转制法律手续的企业,市政府给予办证优惠政策,限期在1997年底前办理完毕。由于政府态度明确,政策到位,至1997年底,全市3030家乡镇企业从法律上全部转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
  企业改制后产生明显的效应:
  (1)乡村集体企业从原来承担无限责任转变为有限责任。乡、村集体在企业中所占股本,仅占总股本的13.3%和3.8%,使乡镇政府和村摆脱了以往企业倒闭,政府和村负债的局面。
  (2)投资结构从原来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改制后的集体、个体及社会闲散资金多渠道的投入,从而加大、加快了企业的技改工作。如肖东镇1994年技改完成财务数3399万元,比1993年增长237%。
  (3)乡村集体资产从原来默默流失减少转变为保值增值。改制以后,全市乡村854家租赁企业年可收取租赁费达1258.5万元,还有其他的拍卖资金,加起来是很大一笔收入,投入到生产领域,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4)企业增强活力。改制后多数企业政企分开,企业有了自主权,增强了风险意识,使企业走上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据市统计局1995年对35家股份合作制企业抽样调查,其中91%的企业资产增值,80%以上企业利润增加,90%以上企业产值增加,85%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90%以上企业职工收入增加。调查认为,转换乡镇企业经营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乡镇企业再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国有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余姚是姚江流域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数量比较多,工厂比较集中的县市,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生产的瓷器、铁锅、人造纤维以及化肥、农药、水泥等产品不但保证了余姚市人民生产、生活的最低需要,而且通过计划调拨供应给周边兄弟县(市、区),为稳定社会,解决城镇职工的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余姚化纤棉纺织厂、余姚通用机器厂、宁波瓷厂、宁波人和镬厂、余姚化肥厂、余姚水泥厂等企业,都曾是余姚工业的明星,余姚人民的骄傲。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国家逐步放松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限制和鼓励吸引外资企业进入经济领域,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格局出现以后,国有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在体制、机制和产业结构上的各种弊端日益突出,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极大压制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自主性、灵活性。而国企性质决定了“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的趋势不可避免。余姚市国有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大都集中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如小化肥、小水泥早被列入国家明令限制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五小企业名单,陶瓷、铁锅由于本地不产高岭土、铁、煤等主要原料,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化纤棉纺等低中档次产品在市场上往往受制于人,以致产品产销连年下降,濒临淘汰。余姚市工业总公司199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91亿元,比1997年下降13.17%,销售(含税)完成11.38亿元,同比下降16.27%,利税总额完成3223.20万元,同比下降48.05%,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又如市二轻总公司,到1999年6月,已连续3年产、销、利跌幅超过10%,出现全系统亏损的局面,56家集体企业有24家为亏损企业,其中23家企业资不抵债,资不抵债金额达到1.3亿元。因此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必须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1996年4月10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发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改革步伐意见的通知》,决心通过3年时间,完成全市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任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抽调干部成立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并选择市粮食机械厂进行试点。从1997年起,在全市全面推开,市委、市政府抽调200多名机关干部分成若干指导小组深入企业帮助指导改革工作。针对改革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余姚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3月31日发出了《印发国有企业改制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对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中的资产处置、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和债权债务承接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推动了产权制度的改革。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市上下对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加快。
  余姚市在改革中,对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分四种情况处置:一是对合同期满的职工采取终止劳动合同的办法,给予每满一年工龄计发1个月本市上年企业平均工资,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生活补助费。未能重新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二是对合同期未满的职工,采取解除劳动合同的办法,给予每满一年工龄计发1个月本市上年企业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未能重新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三是对自愿要求自谋职业的职工,采取解除劳动关系的办法,并根据企业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元基数加每满一年工龄计发1.5个月的本市上年企业平均工资的一次性安置费,这部分人员补偿后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四是对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不足2年的职工,经本人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实行退休。同时,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一是原先效益较好的企业改制时鼓励职工入股,因此职工仍然有机会通过与改制企业双向选择后重新上岗;暂时未就业的职工,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养老保险账户,可以继续参保,重新就业后,其前后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二是建立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门落实场地建立2个劳动力交流中心和1个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介绍中心,开辟了多个劳动用工信息采集点,还建立了多层次的下岗失业职工就业技能培训网络。运用行政推动、政策激励、市场择业等多种途径,想方设法拓宽职工就业门路。1999年1月至10月,全市共有下岗失业登记职工6339人,通过政府帮助已有4508名职工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71%。与此同时,切实抓好下岗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通过改革,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形成了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员工能进能出的新的用工制度。
  对企业的改革主要实施以下六种改制形式:一是对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重新明确职工劳动关系后,实行国有控股,努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二是对有一定发展前途的中小型竞争性企业,鼓励企业职工和社会法人、自然人出资全额置换企业存量资产,改制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三是对一些企业资产规模较大、经营较为困难,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主要是通过争取国家兼并、破产等政策后,实现与市内外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兼并,实施资产重组。四是对一些规模较大、整体难以改制的企业,实行二次改革,在处置职工劳动关系后,采取“一厂多制或不动产租赁、动产置换”的办法。五是对一些地处市区黄金地段的企业,主要采取“腾笼搬迁改造与改制重组”相结合的办法。六是对一些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破产、关闭清算。
  经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至2000年底,余姚市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全市249家企业(包括流通领域)都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改革,资产改制面达到4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90%,其中公有资本退出转民营的为45.8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85.3%;转换劳动关系的职工达到41369名,占职工总数的98.12%。
  余姚市国有、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实行改革、改组以后,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那些老工业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以后,出现勃勃生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其中市化纤总厂债转股后,由中国华融资产经营公司控股,改制成立“余姚双象化纤有限公司”;市棉纺织总厂先破产,后由深圳华联集团收购,改制成立“余姚市华联纺织有限公司”;余姚通用机器厂改制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由厂领导、生产骨干和职工共同持股,仍旧保留原来的厂名;宁波人和镬厂腾笼换业后,改制成股份制企业,成立“余姚人和锅厂责任有限公司”;余姚水泥厂由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后,与舜江水泥厂合并,成立“舜江水泥厂”,投入资金进行技改,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企业的工人大多数得到再就业。改制以后工业企业经过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抢占了市场一角,涌现一批像浙江舜宇集团有限公司、帅康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云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使余姚的工业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0年,全市的工业增加值比1997年增长了39.7%。
  这个时期,姚江流域的上虞市、慈溪市、江北区和鄞县也加大了国有、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制的力度,促进了姚江流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个私民营和港澳台商、外资工业企业的兴起
  一、个私民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余姚近现代工业出现比较早,清末民初,手工业作坊已遍布城乡,已有食品、碾米、织席、棉织、冶炼等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对手工业采取扶持政策,工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1956年,国家对个私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以后至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流域内基本没有个私工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国家逐步放宽对私人办厂的限制,允许经济领域少数部门的机械零部件和配件生产向个私企业开放,允许家庭作坊雇佣1~2名学徒或工人,个体和联户工业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1984年,余姚市工商登记的个体工业已达到1456户,从业人员10056人,工业总产值1538万元,主要行业涉及塑料制品、小五金、机械零部件、冲件、废塑料加工等。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重视个体工商企业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1987年6月5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发展联户和家庭工业若干规定的意见》文件,认为联户和家庭工业已成为全市乡镇工业的一个重要层次,提出发展工业经济“四个轮子”(国有、城镇集体、乡村、个体4种所有制性质的工业企业)一起转的思路,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条件,主动为联户、家庭工业提供必要的服务,并把发展家庭和联户工业的任务列入乡镇工办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之一。文件还大胆突破对个私工业雇工上的人数限制,认为“对于某些为了扩大经营规模,雇工人数超过这个限度(三五个学徒)的私人企业也应当允许存在”。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余姚市的个私、联户工业获得较快的发展,1990年全市个体及联户工业达到5728户,工业产值达到35494万元。
  但是,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不少干部对发展个私经济的政策有疑虑,担心支持错了犯错误、受批判,因此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个私工业在审批土地、银行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都受到限制和歧视,没有能够享受乡镇企业同等的待遇,在前进的道路上步履艰难。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从理论上澄清了个私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提出“个私经济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个补充”。经过学习,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一个快速发展私营经济的浪潮很快在姚江流域出现。1993年初和1994年初,中共余姚市委接连发出《关于鼓励和支持城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鼓励支持农民、工人、机关干部下海创办个私企业,主要措施有:
  (1)放开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范围,凡是国家放开的行业和商品,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内都允许经营、生产。
  (2)支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也可以与国有、集体企业联营,允许承包和租赁、兼并、购买小型国有、集体企业,允许进入市和乡镇工业园区兴办企业,享受集体企业同等优惠待遇。
  (3)鼓励和支持个人、私营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开展“三来一补”业务,并与集体企业一样享受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通过委托代理开展外贸业务和到境外经商办企业。
  (4)放宽税收政策,给予集体企业一样的减免税优惠待遇。在土地征用、银行贷款、供电供水方面给予集体企业同等待遇。
  (5)政治上给予集体企业同等待遇。
  党的十四大以后宽松的经济环境,使个私工业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1995年,余姚市个私和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4233家,年销售收入120.94亿元,上交国家税金6.05亿元,拥有职工人数160254人。
  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个私经济又作出新的评价,“以个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个私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宪法中正式确定下来,标志着个私经济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护。从1998年开始,余姚市把发展个私工业作为全市工业的主要工作来抓,通过引导,初步形成了多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目前已有水暖器材、汽车配件、打火机、剃须刀、制笔、电动工具等35个较大规模的区域块状经济。至2000年底,余姚全市个私和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5055家,年销售收入338.52亿元,上交国家税金18.28亿元,拥有职工人数164087人,在县域经济中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主力军。表5-4为姚江流域2000年销售500万元及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一览表。
  二、港澳台商和外商工业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余姚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出现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5年1月,余姚县锻压工具厂、中国银行宁波国际投资信托咨询公司和日本文化精工株式会社三方投资成立长城精工有限公司,投资总额380万元人民币,其中中方75%(锻压工具厂50%,宁波国际投资信托咨询公司25%)、日方25%,专业生产多种双色涂脂钢圈尺,合资期限10年。长城精工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第二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引进的外资虽然仅5万美元,但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引起工业先进国家的注意,取得了初步效果。1985年10月,国家外贸部门批准的第二家中外合资企业长江皮革有限公司在余姚落户,它由余姚县乡镇工业总公司、中国银行宁波信托投资公司和香港澳斯机械有限公司三方合资经营,总投资额458.98万元,中方75%(其中乡镇工业总公司50%,中国银行宁波信托投资总公司25%)、港方25%,生产再生皮革,第二年建成投产。1990年5月,余姚通用机器厂空调车间与香港捷丰公司合资组建余姚捷丰空调有限公司,这是余姚市国有企业与港商合资兴办的首家工业企业。经几年的发展,“外资项目”已进入余姚工业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经济领域,1990年底,余姚市有中外合资(包括港、澳、台)企业22家,总投资2756万美元,注册资本199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938万美元。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家外经贸部逐级下放了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至2000年底,总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及以下的项目由省及副省级城市的外贸部门审批,2000万美元及以下的项目可由县(市区)外贸部门审批。
  1993年6月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印发关于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对来余姚的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外,另给予5条优惠政策,在土地价格、相关费税减免、银行贷款以及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比市内企业(包括国家、集体、民营性质的工业企业)较多的优惠,并把吸引外资的工作列为对乡(镇)政府、各主管局考核的内容之一,从而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股向外招商、引商的热潮。余姚市工商部门统计,1995年底,余姚市的“三资”工业企业达到141家,其中合资企业101家、合作企业3家、独资企业37家,总投资2.84亿美元,注册资本1.65亿美元。
  1995年以后,一方面,随着乡镇工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开和国有、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开始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在经营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许多企业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海外、境外企业的合资、合作。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余姚市的交通、通信、水、电、卫、市政基础设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市经济开发区、远东工业城、浙东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相继建立,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到余姚投资的海外、境外工业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投资来源扩展,从初期的华侨和境外华人中的少数人、少数地区的投资,发展到现在的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和外商投资。二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初期的几十万美元,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万、上千万美元的投资。至2000年底,总投资在500万美元及以上的企业有33家,其中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企业有15家。三是投资质量逐步提高,外资投向从初期的传统型产业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基础性产业、科技型企业和富有竞争的产品生产企业。至2000年底,余姚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海外、境外投资企业312家,其中合资企业206家、合作企业22家、外资独资企业84家,总投资21.76亿美,注册资本3.01亿美元。
  外商工业企业进入余姚,不但带来了国外现代工业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国际通用惯例,提升了市内工业企业的技术管理档次,而且促进了余姚市的对外贸易,带动余姚的企业家走出国门,创办境外企业。海关部门统计,2000年,余姚市全社会出口交货值累计达88.6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25.2倍。出口的商品品种从1978年的几十个品种增加到2000年的13大类552个品种。机电产品的出口占出口额的75%,取代了改革开放初期以农副产品为大宗出口产品的旧格局。至2000年底止,余姚市已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创办海外、境外企业7家,出境劳务人员累计达到464人,使改革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的单向流动发展成为现在的双向互动。
  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的海外、境外投资工业企业的情况总体上与余姚市相同,具体实绩见表5-5。
  第四节 重点骨干规模企业
  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全市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产品档次较高,技术力量较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它们在工业发展、科技应用、产品出口中发挥了带头作用。有15家企业被市政府确定为2000年重点骨干规模企业,其中10家企业2000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人民币。
  (1)帅康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低塘镇历山洋山村,是一个以资金、技术、产品为纽带,以帅康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由35家企业组成的现代企业群体,职工2923人。主要生产深型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燃气灶、现代橱柜、中央空调、家用空调。集团公司拥有先进的专业生产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等产品流水线18条。2000年,生产吸油烟机90万台、电热水器8万台、燃气灶具12万台,销售收入75897万元,创利税9137万元。产品以内销为主,部分电热水器、燃气灶具销往国外,出口总额300万美元。帅康牌系列产品已获得37项技术专利,高档深型吸油烟机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同年被国家科委、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5个部委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0年,由全国工商联合会组织的民营企业评选中,位列全国500强第61位。
  (2)宁波云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泗门镇小路下村,系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总资产21326万元,职工1125人;工程技术人员200余名,聘请国家级专家6名;由宁波云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云环电子加速器技术研究所、云蕾食品有限公司等24家紧密型企业组成。生产电子接插件、小家电、食品三大系列产品,销售网络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科学院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专家合作,开发出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了电子辐照技术的应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杀菌、保鲜、高分子材料的改性等领域。主导产品电子接插件系列通过了德国VDE/GS、法国NF、荷兰KEMA等13个国家的认证;1997年7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国内市场遍及华北、华东等地。2000年,销售收入47527万元,出口总额1800万美元,创利税3735万元。
  (3)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阳明西路355号,是一家股份制企业。1996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同年6月28日在上交所公开上网发行134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是当时全国吸尘器行业中惟一的上市公司。公司下属5个子公司和5个分公司,总资产54495万元,职工1493人;经营家用电器、水泥生产、房地产开发等。“玉立牌”吸油烟机是中国驰名商标,“富达”牌真空吸尘器为国优名牌产品,是国家外经贸部确定的“出口产品基地”之一。在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富达”商标,“富达”品牌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和中东、南美地区享有较高的商誉,外销吸尘器68.7万台,出口总额1993万美元。2000年,销售收入47248万元,创利税736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4.45%;拥有流通股9842万股,每股收益0.21元。
  (4)浙江舜宇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新建北路116~118号,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主要生产传统光学和现代光学产品,有以扫描镜头与相机镜头为代表的镜头系列产品;以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为代表的显微镜系列产品;以磁阻尼自动安平水准仪为代表的测量仪器系列产品;以天文望远镜为代表的望远镜系列产品;以及电脑摄像头、LCD投影仪光机等系列光电产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学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2000年,生产光学镜头952.49万只、光学镜片77.1万片、显微镜3.2万架、望远镜40万架,全部销往国(境)外,全年出口总额1749万美元;全年销售收入30085万元,创利税8098万元;年末总资产40013万元。现有职工1881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余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
  (5)余姚华联纺织有限公司。位于纺织路1号,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私营镇海茂丰纺织印染厂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42年。1954年公私合营,改名为镇海久丰纱厂。1960年迁入余姚,更名为余姚久丰纱厂。1966年转为国营企业,更名为余姚东风化纤棉纺厂。1987年改名为余姚化纤棉纺总厂,下设第一化纤厂、余姚第一棉纺厂。第一化纤厂地址在劳动路,第一棉纺厂地址在纺织路。1999年8月,第一棉纺厂破产重组为余姚华联纺织有限公司,职工1681人。现有纱绽8.5万锭,喷气织机96台,总资产26140万元。2000年,生产纱10284吨,布1155万米;销售收入28306万元,创利税3740万元;外销纱1632吨、布632万米、手套21万打、针织外衣27.5万件,出口总额1240万美元。
  (6)余姚盛事达电气集团公司。位于泗门镇湖北村,是一家集体企业,总资产15049万元,职工121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5人。集团公司下属12家企业,主要生产电线、电缆、插头电源线、连接器、灯饰、塑料造粒等近百种600个型号的产品。主导产品电线和插头电源线取得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向全国30个省、市1200多个单位和10多个国家的客商供应产品。2000年,外销电线、电源连接器124万件,计42万公里,灯饰156万件,汽车附件142万件,小家电12万件。年销售收入20392万元,出口总额742万美元,创利税1686万元。
  (7)宁波舜大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酱园街263号,为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舜大”牌配合饲料。企业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余姚饲料公司,1994年更名为舜大实业总公司,1997年由余姚市粮油总公司等6家法人单位及114名自然人发起,整体改制建立舜大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9983万元,职工235人。舜大牌饲料先后获宁波市名牌产品、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内贸部质量信誉产品、全国饲料工业协会推荐产品等荣誉。“舜大”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0年,生产饲料4万余吨,销售收入16066万元,创利税728万元。
  (8)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朗霞镇新新工业区,系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球轴承和万向节。前身为1989年创办的余姚市微型轴承厂。公司总资产7764万元,职工65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占20%。公司产品1996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又通过QS9000质量体系认证。拥有具有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万向节的生产、装配自动线,使用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工序统计控制器,产品质量高,主要供应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等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公司。2000年,外销球轴承4200万套、万向节4000万套,销售收入15388万元,出口总额1800万美元,创利税1795万元。
  (9)宁波燎原灯具总公司。位于梁弄镇石家村,创建于1986年,1994年由镇办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拥有从瑞士引进的1800吨铝压铸照明灯具生产线,2500吨位16米数控折弯机为主钢构生产线及自动化彩色喷塑线。企业总资产12063万元,职工680人。生产9个系列500多个规格、品种的灯具、灯杆。灯具在1998年6月通过ISO9002系列国际认证,灯杆在1999年12月通过ISO9001系列国际认证,电力杆通过电力部的性能测试,获得生产许可证。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美观实用的特点,防水、防尘、安装方便、光效好,在杭甬高速公路、长江三峡、北京西长安街、天津外环线、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广州大道、宁波中山广场、重庆大田湾体育馆等大型工程中采用。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国家等地区。2000年,销售收入15286万元,利税1766万元,出口总额300万美元。系宁波市明星企业,在全国政协道路照明委员会组织的评选中成为“最佳路灯造型推荐厂家”。
  (10)浙江格林特厨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三七市镇井头村,1993年创建,下属宁波朗迪、东莞朗迪、绵阳朗迪、青岛朗迪、武汉朗迪等10家分公司,总资产11481万元,职工1082人。是一家生产中高档深型吸油烟机、燃气灶等家用电器和空调器的集团企业,分别通过了ISO9001、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国设有20多个办事处,在国内大型商场设有300个专柜和200个服务网点,形成了销售与服务立体交叉的营销格局。2000年,销售收入14153万元,创利税2952万元。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