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棉油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棉油生产
分类号: F326
页数: 5
页码: 179-1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传统农业主要栽培作物的生产、种植情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作物经济 余姚市

内容

水稻、棉花、油菜是余姚传统农业主要栽培作物,历史上北部滨海平原是棉花重点产区和商品棉基地,粮食(小麦、水稻)和油菜也占一定比重,耕地面积21.8万亩;中部姚江两岸沉积平原是水稻、油菜重点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35.6万亩;南部山地丘陵是杂粮产区,种植马铃薯、蕃薯、玉米等杂粮,也有少量单季稻,耕地面积7.1万亩。由于余姚、慈溪、江北区三县区域在1954年、1960年、1979年有过3次大的调整,因此耕地面积随之发生变化,上面的耕地面积是1980年的统计数字。
  20世纪50年代以前,姚江平原粮、棉、油生产以单家独户、手工操作为主,粮棉产量低而波动大,农业收成全凭大自然恩赐。粮食亩产200~300公斤,皮棉亩产10~30公斤,油菜籽10~4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棉、油产量逐年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县各地广修水利、平整土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熟制改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棉、油生产有较快的发展。
  (1)山区建造水库,平原挖掘、疏通、拓宽河道,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政府采用国家投入和农民义务投工的方式,建造蓄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1座,蓄水量1千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2座,蓄水量100~1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260座,蓄水量1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水库1333座,总蓄水量达到2.4亿立方米。挖掘、疏通、拓宽河道总长200多公里,修筑姚江、慈江堤防40余公里,水闸765座。2000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5.10万亩。
  (2)推广、使用抽水机、打(脱粒)稻机、拖拉机、喷雾器等农机具。20世纪50年代末,余姚市开始使用抽水机进行农田大面积灌溉,1969年平原地区得到普及,至1978年底,全市共有抽水机4289台,总动力为32942千瓦。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使用脚踩式打(脱粒)稻机,1973年基本普及,1978年底,全市有人力打(脱粒)稻机4066台,电动打(脱粒)稻机9344台,总动力17016千瓦。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用拖拉机翻耕土地,70年代末平原地区基本普及,1978年底,全市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62台,手扶拖拉机1658台,总动力20475千瓦。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用喷雾器防治病虫害,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普及,1978年底,全市有机动喷雾器932架,人力喷雾器2.07万架。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代替了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3)逐步推广应用良种、化肥、农药等农业科技。20世纪50~90年代全市引进种植的早稻主要品种有“503”、“504”、“矮脚南特”、“广陆矮4号”、“二九青”、“二九丰”等,晚稻有“红须粳”、“南特号”、“有芒早粳”、“农垦58”、“农虎6号”、“加湖4号”及“汕优6号”杂交稻,平均每10年引进新品种4~5个。
  棉花种“德字棉531”、“岱字棉15号”、“鄂光棉”、“沪棉204”、“协作2号”、“徐州142”等品种,棉稻轮作区种“岱字棉15号”。20世纪90年代引进新品种有“泗棉3号”、“湘杂棉”、“标杂棉”、“抗虫棉”等。
  油菜,1956年引入“胜利油菜”新品种,20世纪70年代推广“92油菜”,20世纪80年代推广种植“92—13系”、“92—58系”,20世纪90年代末又引进、推广“高油605”、“浙双72”等新品种。
  化肥,20世纪50年代初使用较少,亩均约2公斤,20世纪60年代亩用量增加到20公斤,70年代增加到30多公斤,20世纪80年代增加到40多公斤。原以碳酸氢铵、氨水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多为尿素、碳铵等氮肥;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普遍开始使用。20世纪50年代后大面积推广使用复合肥。
  农药,从1960年起普遍使用。主要有“六六六”、“二二三”、“敌百虫”、“马拉松”、“1605”、“甲胺磷”等。20世纪80年代,推广“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0%以上的水稻施用“井冈霉素”。棉花用药与水稻相同,20世纪80年代后推广菊脂类农药。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单位面积产量上升,1978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2.4倍,棉花总产量增长3.2倍,油菜籽总增长21.7倍(见表5-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对农业生产统得过死,特别是片面突出粮棉生产,使农林牧渔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余姚市农村和全国各地一样,积极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广大农户获得了自主生产经营权。为让农民吃下定心丸,树立长期土地经营思想,1984年政府又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承包合同,承包期限15年。1998年到期后根据中央决定,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和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粮、棉、油生产有较快发展。1985年,粮食亩产756公斤,棉花亩产61公斤,油菜籽亩产119公斤,比上年和1978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商业饮食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余姚市取消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其他农产品放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方针,全市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一批农副业商品基地和种养殖专业村、专业户。与此同时,市里建立起土地流转机制,允许进城农户转让土地经营权,使耕地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人手里,在农村涌现一批种田专业户。1996年,全市种植10亩以上粮田的农户有2852户,经营面积95645亩,种植6亩以上棉花的农户有2349户,经营面积26700亩;至2000年底,全市承包50亩以上种粮大户近400户,其中承包100亩以上大户74户。种田大户成为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应用的带头人。1990年,余姚市粮、棉、油亩产量分别比1978年提高34%、5%和33%,粮食总产量38.2万吨,棉花总产量0.73万吨,油菜籽总产量2.3万吨。
  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改革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产业框架。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大批农贸市场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先后取消油菜籽、棉花的定购任务,外地优质粮、棉、油大量进入余姚,给余姚市的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冲击。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余姚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市、乡(镇)二级政府为主投资建设“三面光”灌水渠和沟、渠、路配套的农业园区和标准农田。2000年,全市建成农业园区2.5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39.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2%。
  (2)加快农业新技术应用。20世纪90年代,引进推广国外的轻型栽培技术,使用抛秧和秧谷直播方法,代替以前的手工插秧劳动。应用“丁草胺”、“丁苄”、“绿草隆”等除草剂,推广收割机作业,使轻型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余姚市有收割机1032台,90%的粮田都实现了机械收割,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3)发展订单农业,切实保护粮农利益。1997年以后,由于外省市优质米大量进入余姚市场,造成本市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根据浙江省政府和宁波市政府的指示,余姚市政府要求粮食部门敞开收购农民的稻谷,设立定购价和保护价两种价格,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收购。为让农民放心种粮,每年春耕前,政府粮食部门与种田大户事先订立收购合同,根据上年的价格,确定了合同收购价格。到收购季节,政府粮食部门除了按合同收购定购任务外,还以保护价收购农民剩余的粮食,从而保障粮农的利益。2000年,早稻谷每百斤的定购价为55元,保护价为44元;晚稻谷分别是63元和60元。
  油菜、棉花取消定购政策以后,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继续种植。由于政府大力扶持,水稻、棉花、油菜仍然是余姚农业最大的种植业。200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58.4万亩,粮食亩产868公斤,总产量25.4万吨;棉花种植面积3.6万亩,亩产皮棉81公斤,总产量0.30万吨;油菜种植面积9.6万亩,亩产125公斤,总产量1.2万吨(见表5-2)。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