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11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业
分类号: F326
页数: 16
页码: 177-192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经济建设 余姚市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余姚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发现丰富的人工栽培水稻、大量的骨耜以及骨镰、木杵、石磨盘等生产工具,展示了长江流域灿烂的农业文明。明清以来,姚江流域一直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茶、竹、果、畜全面发展的综合农业区闻名于世。但是在1949年前,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加上自然灾害和连年的内外战争,农村经济落后,粮食只能自给,农民生活贫困。1949年亩产粮食225公斤,棉花7.85公斤,农民上交租税以后,所剩无几,多数农户只能勉强维持生计,遇到自然灾害,只好外出谋生甚至佣工度日。
  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翻身作主人的愿望。土地所有制的改革,使农村生产力第一次得到解放。之后,党和政府又领导广大农民走上互助合作和人民公社集体化的道路,把落后、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制定农业发展纲要,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革生产工具,改革熟制,推广良种,应用化肥、农药等农业适用技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产量,至1978年,粮、棉、油亩产分别达到644公斤、60公斤和90公斤。但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着力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偏重于粮、棉、油单一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的被动局面,加上人民公社的体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温饱问题还无法得到解决。至1978年,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仅133元。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一次调整了生产关系,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决定取消统派购制度,推行合同定购,放开了部分农产品价格,提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商品基地建设,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农村改革在巩固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提出完善和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余姚农村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建立农产品基地、农业股份合作制和农业龙头企业。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村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余姚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和兴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余姚的农业生产有过曲折和停顿,但总体上看,发展是快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全市合计投工1.74亿工日,完成土石方1.96亿立方米,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由1949年的57.9%上升到2000年的93.8%,旱涝保收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由45.9%上升到67.6%。农业机械化方面,至2000年底,全市已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7.7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66台,小型机耕拖拉机5926台,抛秧机32台,插秧机64台,联合收割机1032台,喷雾器1.19万架,农用载重汽车1725辆,渔用机动船596艘。全市粮田机耕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98.5%,水稻机收率达到85%以上。农业生产在耕作、收获、植保、排灌、加工、运输等方面已初步实现机械化,基本结束了农民插秧、耘田、割稻劳动三弯腰的历史,大大降低了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化肥用量逐步增加,优良品种逐年推广。2000年,全市农业化肥使用量达6.12万吨(按标准量),平均每亩(复耕面积)使用化肥49公斤,使用磷钾复合肥比例提高到35.5%。农业现代科技推广应用后,土地单位面积生产率明显提高,200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6.6亿元,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开始协调发展。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61.3%,比1978年减少11.4个百分点;养殖业占22.3%,比1978年增加9.7个百分点。200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7.95万吨,比1978年减少9%;茶叶、水果、蔬菜产量分别达到0.47万吨、4.75万吨和76.39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3.1倍、14倍和25.5倍;猪羊牛肉产量1.60万吨,水产品产量1.74万吨,比1978年增长1.6倍和8.44倍。农民除满足自己的消费外,还极大丰富了城乡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22个乡镇811个行政村中,87%的行政村通上自来水,100%的行政村通汽车、通电、通电话,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总体生活水平进入小康,并已朝着富裕生活迈进,其中余姚镇、泗门镇、低塘镇跻身浙江省农村综合实力百强乡镇和宁波市二十强镇行列。200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856元,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达到19.1%。农民膳食结构、衣着质量、家庭住房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食物消费逐步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粮食蔬菜等食物消费量下降,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显著增加,营养和口味成了农民新的消费目标。据市统计局于1983年开始的对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统计数字与2000年比较,粮食消费下降7.1%,蔬菜消费下降46.1%,肉类消费增长38.9%,水产品消费增长180.3%,糖果糕点、水果消费分别增加8.6倍和12.1倍。农民衣着讲究款式,成衣和针织服装的购买日益增加,毛皮呢绒等高档服饰开始受农民青睐,求新求美心理日益增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粗布老布已经成为历史。2000年,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23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2%。农村大多数人住上宽敞牢固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高档用品成为农家宠物,过去以手表、自行车等“老四件”为主的商品已成平常的东西,彩电、冰箱、摩托车等新兴耐用消费品迅速进入农家。2000年,农民人均用于家庭设施用品及服务消费199元,平均每百户已拥有电视机154台,其中彩电76台,电冰箱51台,洗衣机30台,录像机11台,摩托车48辆,空调机2台,热水器20台。基本生活资料得到满足的同时,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快速增长,2000年,农民用于教育、文娱、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人均107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7%。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50多年的努力,余姚农村、农业、农民已改变了昔日封闭、落后、愚昧的旧面貌,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开始走上科学种田、机械生产的现代农业道路,过上了富裕、文明的小康生活。
  第二节 粮棉油生产
  水稻、棉花、油菜是余姚传统农业主要栽培作物,历史上北部滨海平原是棉花重点产区和商品棉基地,粮食(小麦、水稻)和油菜也占一定比重,耕地面积21.8万亩;中部姚江两岸沉积平原是水稻、油菜重点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35.6万亩;南部山地丘陵是杂粮产区,种植马铃薯、蕃薯、玉米等杂粮,也有少量单季稻,耕地面积7.1万亩。由于余姚、慈溪、江北区三县区域在1954年、1960年、1979年有过3次大的调整,因此耕地面积随之发生变化,上面的耕地面积是1980年的统计数字。
  20世纪50年代以前,姚江平原粮、棉、油生产以单家独户、手工操作为主,粮棉产量低而波动大,农业收成全凭大自然恩赐。粮食亩产200~300公斤,皮棉亩产10~30公斤,油菜籽10~4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棉、油产量逐年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县各地广修水利、平整土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熟制改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棉、油生产有较快的发展。
  (1)山区建造水库,平原挖掘、疏通、拓宽河道,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政府采用国家投入和农民义务投工的方式,建造蓄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1座,蓄水量1千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2座,蓄水量100~1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260座,蓄水量1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水库1333座,总蓄水量达到2.4亿立方米。挖掘、疏通、拓宽河道总长200多公里,修筑姚江、慈江堤防40余公里,水闸765座。2000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5.10万亩。
  (2)推广、使用抽水机、打(脱粒)稻机、拖拉机、喷雾器等农机具。20世纪50年代末,余姚市开始使用抽水机进行农田大面积灌溉,1969年平原地区得到普及,至1978年底,全市共有抽水机4289台,总动力为32942千瓦。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使用脚踩式打(脱粒)稻机,1973年基本普及,1978年底,全市有人力打(脱粒)稻机4066台,电动打(脱粒)稻机9344台,总动力17016千瓦。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用拖拉机翻耕土地,70年代末平原地区基本普及,1978年底,全市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62台,手扶拖拉机1658台,总动力20475千瓦。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用喷雾器防治病虫害,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普及,1978年底,全市有机动喷雾器932架,人力喷雾器2.07万架。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代替了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3)逐步推广应用良种、化肥、农药等农业科技。20世纪50~90年代全市引进种植的早稻主要品种有“503”、“504”、“矮脚南特”、“广陆矮4号”、“二九青”、“二九丰”等,晚稻有“红须粳”、“南特号”、“有芒早粳”、“农垦58”、“农虎6号”、“加湖4号”及“汕优6号”杂交稻,平均每10年引进新品种4~5个。
  棉花种“德字棉531”、“岱字棉15号”、“鄂光棉”、“沪棉204”、“协作2号”、“徐州142”等品种,棉稻轮作区种“岱字棉15号”。20世纪90年代引进新品种有“泗棉3号”、“湘杂棉”、“标杂棉”、“抗虫棉”等。
  油菜,1956年引入“胜利油菜”新品种,20世纪70年代推广“92油菜”,20世纪80年代推广种植“92—13系”、“92—58系”,20世纪90年代末又引进、推广“高油605”、“浙双72”等新品种。
  化肥,20世纪50年代初使用较少,亩均约2公斤,20世纪60年代亩用量增加到20公斤,70年代增加到30多公斤,20世纪80年代增加到40多公斤。原以碳酸氢铵、氨水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多为尿素、碳铵等氮肥;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普遍开始使用。20世纪50年代后大面积推广使用复合肥。
  农药,从1960年起普遍使用。主要有“六六六”、“二二三”、“敌百虫”、“马拉松”、“1605”、“甲胺磷”等。20世纪80年代,推广“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0%以上的水稻施用“井冈霉素”。棉花用药与水稻相同,20世纪80年代后推广菊脂类农药。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单位面积产量上升,1978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2.4倍,棉花总产量增长3.2倍,油菜籽总增长21.7倍(见表5-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对农业生产统得过死,特别是片面突出粮棉生产,使农林牧渔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余姚市农村和全国各地一样,积极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广大农户获得了自主生产经营权。为让农民吃下定心丸,树立长期土地经营思想,1984年政府又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承包合同,承包期限15年。1998年到期后根据中央决定,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和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粮、棉、油生产有较快发展。1985年,粮食亩产756公斤,棉花亩产61公斤,油菜籽亩产119公斤,比上年和1978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商业饮食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余姚市取消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其他农产品放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方针,全市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一批农副业商品基地和种养殖专业村、专业户。与此同时,市里建立起土地流转机制,允许进城农户转让土地经营权,使耕地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人手里,在农村涌现一批种田专业户。1996年,全市种植10亩以上粮田的农户有2852户,经营面积95645亩,种植6亩以上棉花的农户有2349户,经营面积26700亩;至2000年底,全市承包50亩以上种粮大户近400户,其中承包100亩以上大户74户。种田大户成为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应用的带头人。1990年,余姚市粮、棉、油亩产量分别比1978年提高34%、5%和33%,粮食总产量38.2万吨,棉花总产量0.73万吨,油菜籽总产量2.3万吨。
  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改革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产业框架。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大批农贸市场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先后取消油菜籽、棉花的定购任务,外地优质粮、棉、油大量进入余姚,给余姚市的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冲击。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余姚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市、乡(镇)二级政府为主投资建设“三面光”灌水渠和沟、渠、路配套的农业园区和标准农田。2000年,全市建成农业园区2.5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39.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2%。
  (2)加快农业新技术应用。20世纪90年代,引进推广国外的轻型栽培技术,使用抛秧和秧谷直播方法,代替以前的手工插秧劳动。应用“丁草胺”、“丁苄”、“绿草隆”等除草剂,推广收割机作业,使轻型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余姚市有收割机1032台,90%的粮田都实现了机械收割,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3)发展订单农业,切实保护粮农利益。1997年以后,由于外省市优质米大量进入余姚市场,造成本市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根据浙江省政府和宁波市政府的指示,余姚市政府要求粮食部门敞开收购农民的稻谷,设立定购价和保护价两种价格,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收购。为让农民放心种粮,每年春耕前,政府粮食部门与种田大户事先订立收购合同,根据上年的价格,确定了合同收购价格。到收购季节,政府粮食部门除了按合同收购定购任务外,还以保护价收购农民剩余的粮食,从而保障粮农的利益。2000年,早稻谷每百斤的定购价为55元,保护价为44元;晚稻谷分别是63元和60元。
  油菜、棉花取消定购政策以后,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继续种植。由于政府大力扶持,水稻、棉花、油菜仍然是余姚农业最大的种植业。200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58.4万亩,粮食亩产868公斤,总产量25.4万吨;棉花种植面积3.6万亩,亩产皮棉81公斤,总产量0.30万吨;油菜种植面积9.6万亩,亩产125公斤,总产量1.2万吨(见表5-2)。
  第三节 茶竹果花卉和畜禽生产
  一、茶竹果花卉生产
  余姚市五山二水三分田,境内山地丘陵面积83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9%,其中林业用地588平方公里,合88万亩。市林业部门1998年第三次普查表明,全市共有生态林47.82万亩,经济林15.07万亩,竹林25.26万亩。
  余姚栽培茶、竹、果的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后余姚市委、市政府努力贯彻中央“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农业生产方针,实施林特扶贫“1215”工程(即贫困山区1个人拥有2亩以上经济特产林,年产值达到1500元),茶、竹、果生产有较快发展。林业部门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培训技术骨干,组织行业协会,制定名茶、名果地方质量标准,注册商标等措施,使茶、竹、果生产从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四明山区农民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大力发展花卉生产,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新兴产业。2000年,全市林特业生产总产值2.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
  1.茶叶
  余姚是浙江最古老的产茶区之一,西晋时的《神异记》中有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的故事记载。全市现有茶园8.32万亩,大多集中在南部四明山区。茶树品种以传统农家群体种为主;其次是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鸠坑群体种;无性系良种较少,约占5%;引进的良种有乌牛早、迎霜、翠峰、福丁白毫、龙井43等10余个品种,良种茶园面积约5000亩。
  茶叶生产以珠茶为主,年产量4800吨。1979年开始恢复试制历史名茶。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市名优茶品牌达20余个,年产量300吨。主要有“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四明十二雷”、“河姆渡野茶”等品牌。“瀑布仙茗”茶外形如莲心,色泽绿翠,滋味爽口,汤色青绿,曾获1995年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为了保证名茶质量,保护名牌声誉,市林业部门于1998年筹备成立了余姚市名茶协会,制定名茶质量标准,统一打出“瀑布仙茗”名茶商标,使名茶生产走上科学、有序道路。2000年,生产名茶380吨。
  全市现有初制茶厂320家,精制茶厂17家,出口拼配茶厂1家。年制精茶能力达8000吨,除消化本地大部分茶叶外还吸纳周边县市的部分珠茶。
  2.竹
  姚南山区农民历来有开山种竹习俗,1958年一些无竹、少竹的乡镇开始有计划地移栽母竹,至2000年底,全市竹林面积达到25.26万亩,其中毛竹24.4万亩,杂竹0.86万亩。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竹笋的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毛竹的传统用途急剧下降,竹业生产从传统的养竹为主向竹笋两用和以产笋为主的方向转变。2000年,全市建成竹笋两用竹林基地5万亩,笋用高产示范基地4万亩,杂竹基地近万亩。同时政府积极实施科技上山活动,竹农通过“去老鞭、去三头、定向引鞭”和“引水上山”、深翻松土、合理留养、科学施肥等技术,提高了春笋、鞭笋和冬笋的产量。三七市镇陈康飞、梁弄镇罗炳炎、洪山乡邵维坤曾创造亩产春笋超2500公斤、鞭笋550公斤、冬笋544公斤的好成绩。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全市竹笋生产稳步上升。2000年产毛竹325万支,产笋2.90万吨,其中,春笋2.2万吨,鞭笋0.12万吨,冬笋0.08万吨,雷笋0.23万吨,杂笋0.27万吨,竹笋年产值4446.8万元。
  2000年,全市有竹材加工厂17家,年加工竹材3万吨,总产值2100万元;有竹笋加工企业17家,年加工春笋1.25万吨,产值4000万元。
  3.干鲜水果
  余姚盛产水果,1949年境内水果面积3220亩,总产1757吨,以杨梅为大宗,产量1560吨,占水果总产的89%。至1965年,水果种植面积达到
  1.37万亩,总产4694吨,1980年扩大到2.03万亩,总产为5760吨。20世纪80年代后,水果生产逐步从农民家庭副业型向市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转变,水果的品种更加丰富,主要有杨梅、桃、梨、葡萄、柿子、青梅、李子、草莓、西瓜等,并根据市场需求逐年有调整。2000年,全市果园面积10.5万亩,总产值1.21亿元。其中,杨梅8.2万亩,投产面积约6万亩,常年产量2.5万吨;梨3.2万亩,总产2.3万吨。
  (1)杨梅。余姚栽培杨梅历史悠久,诗人陆游曾有“绿荫翳翳连山市,丹果累累照路隅”的咏杨梅诗句,证明南宋时余姚栽种杨梅已很普遍。现在境内主要产区在丈亭、三七市、余姚镇双河和河姆渡镇南部山地。余姚杨梅以荸荠种著名,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1999年,林业部门制定了省级余姚杨梅生产地方标准,向国家工商部门注册“鹤顶”牌杨梅商标,使杨梅生产从粗放型向科学型转变。
  (2)舜水蜜梨。1989年引进的早熟蜜梨品种,最先在姚北低塘镇试种,因肉质脆、水分足、糖度适中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远销深圳、广州。现在已成为姚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200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余亩。200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早熟蜜梨之乡”。
  4.花卉
  余姚种植花卉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以五针松、茶花为主,盛极一时。但很快市场疲软,价格暴跌,花卉业萎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花卉需求量扩大,本市花卉业再次兴起。特别是四明山红枫因品种多、规格齐全,已经成为北京、上海、重庆、昆明、大连等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2001年,四明山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枫之乡”。2002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3.3万亩,年销售收入2.9亿元。
  二、畜禽生产
  余姚饲养家畜历史悠久,境内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家猪和水牛的遗骸表明,7000年前余姚先民已开始饲养家畜。明清以来,饲养猪、牛、羊、鸡、鸭、鹅是余姚农民的传统副业。因为猪的食料比较粗,猪粪又是很好的肥料,因此饲养比较多;羊其次;牛主要作畜力使用,饲养量较少。鸡、鸭、鹅虽然饲料较少,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条件下,饲养也比较少。1948年,全县养猪2.48万头,牛2.48万头,羊5025只,鸡31万羽,鸭20万羽,鹅1.92万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畜禽养殖也随之发展。1965年,全县饲养猪25.18万头,牛1.64万头,羊6.53万只,鸡、鸭、鹅60多万羽。20世纪70年代受左倾思想影响,提倡大办集体牧场,农民饲养畜禽受到限制,除生猪饲养量有提高外,其他畜禽饲养量都比以前萎缩。1973年,全县办畜牧场3326个,养猪41.05万头。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农、林、牧、渔各业得到协调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始重视畜禽生产,传统“六畜”饲养得到恢复。1983年,全县养猪31.80万头,牛9256头,羊3.31万只,鸡81.91万羽,鸭23万羽,鹅18万羽,饲养专业户1593户。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家禽养殖发展迅速,1987年,饲养量达到283.56万羽,4年时间增加3倍多。20世纪90年代,随着复合饲料广泛应用,少数养殖专业户在前期资金、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养殖模式开始向工厂化生产方向转变,出现了像“余姚市神农畜禽有限公司”、“余姚市振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余姚市龙邦番鸭有限公司”等年生产禽苗超100万羽、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他们实行工厂育苗,禽苗投放给农户饲养,提供技术服务,并以市场保护价回收成品鸭,再投放到全国大市场,使公司生产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据市畜牧中心统计,2000年,全市饲养生猪36.2万头,牛1580头,羊5.1万只,鸡407万羽,鸭457万羽,鹅58万羽,禽蛋总产10000吨。特种养殖有家兔2.4万只,山鸡1.8万羽,肉狗620只,肉鸽2.7万对,獭兔3500只,梅花鹿280头。全市牧业总产值3.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6%。
  第四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余姚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始于1985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村、农业工作的(1985)1号文件(简称一号文件),出台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10项政策,决定取消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派购政策,对粮、棉、油主要农产品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任务以外的粮、棉允许农民自由上市交易;生猪、水产的供应和大中城市职工居民的蔬菜也逐步取消统派购,实行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是自1983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农业工作又一项重大改革,对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总体质量及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1985年2月11日,中共余姚县委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对调整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作出部署。
  (1)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取消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所有农副产品全部放开。全县拟合同定购粮食8000万公斤,比1984年粮食实际征购数减少10%左右。棉花拟定购157000担,比1984年收购实际减少37%。定购以外的粮食和棉花,由农民自由上市。油菜籽取消派购,改为合同定购。生猪取消派购,全面放开,实行自由上市,按质论价,议购议销。木材、毛竹、茶叶、蚕茧,取消派购以后,放开交易市场,撤销基层竹木检查站,允许多渠道经营,实行议购议销。但木材采伐必须依法经政府批准,凭证采伐。粮食、棉花、茶叶、蚕茧等农产品原有的奖售化肥,在取消统派购任务后,国家仍拿出一定数量化肥补助生产。
  (2)调整的路子和内容按照中央提出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点在“套”、“还”、“改”、“开”、“养”5个字上做文章,即大搞套种间作,建立弹性农业。1985年,粮田间作在1984年28000亩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0亩,棉田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面积进行套种间作。丘陵地带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停垦还林,低洼易涝地区的耕地退粮还渔,全县3000亩易旱高田和万余亩易涝低田,要抓紧还林、还渔。把果木、花卉作为大产业来抓,争取这两项的产值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大力开发荒山、荒涂、荒水,积极发展蚕桑、麻和水产品,特别是沿海荒涂要大搞渔桑配套。继续发展猪、牛、羊、兔、鸡、鸭、鹅、虾、鱼、蟹等的养殖,尽快改变牧、渔的“短腿”状况。
  (3)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使这些目前还比较薄弱的产业在整个乡镇企业中有成倍提高。
  (4)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搞活流通、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环节。允许和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摆摊设店,开业经营。各有关部门对此应该热情支持,并在定点、落户、卫生防疫、工商登记等各个方面提供方便。
  (5)调整产业结构与小集镇建设结合起来,以社会集资为主,财政适当支持的办法,重视和加快小集镇建设。按照当地的农副产品和地方工业产品情况,合理设置综合的或专业的交易市场,并且相应地搞好文教、卫生、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后,各乡镇从本地实际出发,调整种植计划。到1987年底,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果,早稻面积从1984年的39.41万亩调整为1987年37.89万亩,减少1.52万亩,比1978年减少5.14万亩;晚稻面积从1984年47.47万亩,调整为1987年的45.38万亩,减少2.09万亩,比1978年减少3.98万亩;棉花从1984年的13.36万亩,调整为1987年的11.64万亩,减少1.72万亩,比1978年减少2.86万亩。蔬菜、瓜类和水果面积达到12.00万亩、1.72万亩和9.17万亩,分别比1984年增加3.61万亩、1.25万亩和3.39万亩。猪、牛、羊肉产量比1984年增加2722吨,水产品养殖面积比1984年增加1.15万亩,水产品产量增加2930吨。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11亿,比1984年增加0.60亿;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69元,比1984年增加225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使全国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农、林、牧、副、渔初步实现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低水平的农副产品过剩现象和粮、棉、油卖难的问题。针对农业生产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决定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允许国营、集体、个人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参与粮食购销活动。在农业生产方面,粮棉种植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取消油菜籽的定购任务,由市场进行调节。以发展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新一轮的调整。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决定,中共余姚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开发冬季,优化夏季,提高秋季”的调整思路,鼓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同时加大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的力度,从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寻找新的突破。1993年全市早稻面积调整为36.18万亩,比1987年减少1.71万亩,晚稻面积为43.51万亩,比1987年减少1.87万亩;棉花面积调整为9.38万亩,比1987年减少2.26万亩;蔬菜面积增加到18.59万亩,比1987年增加6.59万亩;水果面积减少3.06万亩,总产增加1.50万吨,瓜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均低于1987年水平;猪、牛、羊肉总产1.46万吨,比1987年增加4622吨;水产品养殖面积5.70万亩,总产1.14万吨,比1987年分别增加0.52万亩、0.58万吨。由于全国农业大市场的初步发育,余姚市的农业生产出现总体上升、少数产业下降、有进有退的新局面,涌现一批面积上万亩的榨菜、辣椒、杨梅、竹笋、茶叶、茭白生产基地和数十家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199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1.7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34元。
  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再次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根据中央和省委、宁波市委的决定,结合余姚的实际,中共余姚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今后5年(1998~2002年)全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向现代农业的世纪高度。目标的内容是: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扩大。力争到2002年末,除粮棉外,竹笋、蔬菜、茶叶、畜禽、水产、水果六大重点产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0家,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并建立4~6家带动面广,技术含量高,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到80个,各类为农服务组织达到1000个,农民推销员达到3万余人。重点产业良种覆盖率和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0%,农业商品率达到85%,农副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全市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
  围绕上述目标,全市涉农部门和各乡镇不断巩固、扩大、提升原有的商品基地,培育、新建了一批新特产品的基地,形成了以产业为纽带,跨乡镇的区域特色商品基地,主要有泗门镇、小曹娥镇及相邻地区的榨菜、辣椒生产基地,马渚镇、牟山镇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低塘镇、朗霞镇的早熟蜜梨基地,丈亭镇、三七市镇的杨梅特产基地,梁弄镇、大岚镇、陆埠镇的茶叶基地,河姆渡镇、丈亭镇的茭白基地,四明山镇、大岚镇的红枫、花卉基地,余姚近郊番鸭为主的畜禽养殖基地,其中万亩以上的商品基地近20个,最大的榨菜基地种植面积达10万亩。至2000年,全市已有53家市内外工商企业投资发展效益农业,总投资额达1.1亿元,投资额超过200万元的企业21家,超过500万元的企业6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67家,连接农产品基地15万亩和5万户农户,实现年销售15亿元。20余类217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按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制定了10余种农产品的地方生产标准。有10多种农产品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和宁波市名牌产品,其中“铜钱桥”榨菜、“国泰”榨菜、“备得福”榨菜、“富贵”榨菜、“瀑布仙茗”茶叶、“金銮”鸭蛋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鹤顶”杨梅等3种产品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河姆渡“古址”茭白、“舜吉”蛋系列、“舜水”蜜梨等8种产品为宁波市名牌农产品;还有近20种产品获省优部优农产品称号。“铜钱桥”、“国泰”还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建成了以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常年性和季节性农产品市场70家,年成交额50亿元。涌现2万名走南闯北的农民购销员队伍。从1985年开始,经过16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为国家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应对国际农业的冲击打下基础。余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5年目标大部分已提前实现。200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6.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856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也都在做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使农、林、牧、副、渔的比例得到协调地发展,大致成果见表5-3。
  第五节 农业龙头企业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头脑灵活、有商品意识的农民在政府的扶持下,投资农副产品的加工,通过滚动发展形成了有一定辐射面、有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生产企业。2000年,有10家企业被市政府命名为10强农业龙头企业,其中7家企业营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
  (1)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位于泗门镇东蒲村张家,企业占地2.1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原是一家禽蛋加工厂,创建于1984年,1991年开始开发榨菜系列产品。现在主要生产“铜钱桥”牌榨菜,以及雪菜、萝卜、干菜、辣椒酱、小黄瓜、脱水蔬菜、豇豆、皮蛋、咸蛋等9个系列共3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4万吨。产品销往全国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1997年获中国食品饮料保健品博览会金奖,1998年获浙江省农业优质产品称号,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获中国市场保护品牌称号,“铜钱桥”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现有职工780人,总资产3200万元,2000年营业收入1.0亿元,创利税680万元。
  (2)余姚市国泰实业有限公司。位于临山镇浦东村,创建于1992年,现有职工380余人。企业占地1.5万平方米,总资产1100万元,所有者权益450万元,拥有真空包装机31台,高温杀菌流水生产线一条。全年可消化鲜榨菜及其他蔬菜2.5万吨,主要生产小包装榨菜、萝卜、雪菜、小黄瓜等产品,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品质。“国泰”牌榨菜是宁波市和浙江省名牌产品,“国泰”获浙江省著名商标。2000年,营业收入3500万元,创利税180万元,出口总额50万美元。
  (3)余姚市神农畜禽有限公司。位于临山镇车站西路,前身系1993年底合股创办的畜禽股份制企业——余姚市恒大畜禽场以及1995年底何华均创建的华大农业有限公司,1997年组建成立神农畜禽有限公司。企业占地15万平方米,厂房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92人。公司包括种鸡一场、蛋鸡二场、华大种鸡场、四明山免疫鸡场、绍兴种鸭一场、绍兴种鸭二场、孵化厂及有机肥料厂等企业,总资产1218万元,所有者权益513万元。年产种蛋1500万枚、苗鸡800万羽、苗鸭250万羽。近几年来已向市场提供肉鸡300万只,鲜蛋1200万公斤,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养殖户的发展。2000年,营业收入3500万元,创利税135万元。
  (4)宁波京鑫茶叶实业总公司(现为宁波瑞龙茶叶有限公司)。位于余姚市区南面的谭家岭,占地面积3.56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69万平方米,职工60人。公司前身系1980年创建的余姚精制茶厂,1984年更名为余姚茶厂,1985年成立茶叶公司,1988年又建立了余姚出口茶叶拼配厂,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初步形成了茶叶收购、加工、出口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1993年成立京鑫茶叶实业总公司,1998年获得茶叶出口权。具有茶叶加工生产能力5000吨,出口能力8000吨,是宁波市最大的珠茶生产厂家,全国三大珠茶出口基地之一。公司总资产3490万元,所有者权益1308万元。2000年,生产茶叶6780吨,销售收入4732万元,产品外销摩洛哥、比利时、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出口创汇608万美元,实现利税145万元。
  (5)余姚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位于市区丰山前路367号,由工商部门投资建设,1996年10月破土动工,1997年1月8日竣工开业。占地16.67万平方米,建有交易大棚7座,营业用房460间,摊位940个,综合大楼一幢及停车场近万平方米;分设蔬菜、水产、肉禽蛋、水果、粮油等5个商品交易区,交易商品千余种,辐射慈溪、上虞、杭州、舟山等省内城市以及江苏、江西、上海、安徽、福建、山东等地。1998年3月,与全国160余家大中型农批市场实行计算机信息联网,进入全国农副产品信息中心互联网,1999年2月又建立了“农副产品语言信息传真回复系统”,可以及时获取和发布农副产品需求量及成交价格等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及种养品种的更新。2000年成交各类农副产品24.6万吨,成交金额10.4亿元。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区域性重点市场,浙江省“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一级文明规范市场,宁波市重点商品市场。
  (6)余姚市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位于黄家埠镇横塘村,创建于1992年,前身为黄家埠镇蔬菜食品厂。企业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资产1250万元,职工450余人。是一家生产榨菜及其他菜类小包装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有榨菜和其他蔬菜基地2万余亩。“备得福”系列菜类产品,先后荣获1996年第二届中国环保及绿色标志产品博览会金奖、浙江省1997年购物首选品牌、浙江省服务质量双满意品牌、宁波市农业名牌产品等。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部分无防腐剂高档产品远销国外。2000年,营业收入7000万元,创利税350万元,年末所有者权益850万元。
  (7)余姚市振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位于余姚镇(现西北街道)丰南村,创建于1990年12月。1997年前以饲养商品肉猪为主,后根据市场变化,改为饲养番鸭为主。现有经营和饲养面积1.8万平方米,总资产710万元;常年饲养种番鸭4万羽,可供父母代种苗鸭40万羽,商品代苗鸭300万羽以上。拥有全自动电脑模糊孵化设备20余台,年孵化能力400万羽。苗鸭远销北京、江苏、黑龙江、河南、云南、四川等20余个省、市。公司走“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道路,联户、联销养殖户200余户。商品成鸭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2000年,营业收入1700万元。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