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姚江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6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河网
分类号: P641
页数: 10
页码: 19-28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姚江流域的河网分布以及各个河区河网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河网 水文地质 余姚市

内容

姚江流域的河网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滨海平原和姚江谷地。经过漫长的地貌变迁而形成的姚江流域滨海平原和姚江谷地,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而河网则按地势高低不同,呈台阶状区块水级分布。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平原形成过程中出现许多湖泊,在湖泊的自然蓄泄和嗣后开发中输水、排水的过程中形成众多的港汊。这些以湖泊为中心的河道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通。构成了具有特色的河道网。随着流域的逐步开发,湖泊大片垦殖,河道开挖、疏浚,灌区兼并以及航运发展,节制水级水位的许多堰坝随之废弃,一些水级重新组合,河区范围扩大。解放后,从有利于姚江水系规划和尊重实际出发,考虑到余姚、上虞、慈溪用水等因素,于20世纪80年代将平原河网划分为西北、慈中、慈东、姚江干流沿岸、镇海等5个河区计12个水级。滨海平原部分河港因排泄涝水而北出钱塘江、杭州湾,但按惯例控制面积范围仍属姚江流域(甬江流域)。
  一、西北河区
  西北河网区西起曹娥江东岸,东至慈溪鸣山堰到横河人民闸一线,南及姚江干流,北濒钱塘江、杭州湾。河网区域内的地面高程由西北向东南稍有倾斜,古时大多有泥石堰节制河道水位,春筑秋放,以利灌溉和航运。后多改为水闸或船闸。河区涉及上虞的原海滨、崧厦、小越3区和百官镇一部分;余姚的黄家埠、临山、泗门、朗霞、小曹娥、牟山6镇和马渚、老方桥、低塘三镇大部分;慈溪的原周巷、长河、庵东3区和浒山区一部分。
  1.上虞市
  上虞市境内分两个水级。
  (1)余上慈闸灌区上河区(水级)。驿亭闸、小越闸上游,控制水位:高为5.00米、中为4.60米、低为4.40米。
  (2)余上慈闸灌区中河区(水级)。驿亭闸、小越闸下游、湖东闸、牟山闸、长坝闸上游,控制水位:高为4.45米、中为4.15米,低为4.00米。
  2.余姚市
  余姚市境内有四个水级。
  (1)余上慈闸上河区(水级)。临东闸、后海舍闸、谢家路上游,与上虞上河区同一水级,控制水位:高为5米、中为4.60米、低为4.40米。
  (2)回龙中河区(水级)。梁湖堰以东,顾堰以南,小湖头堰以北,湖东闸以西,控制水位与余上慈闸灌区中河区相同:高为4.45米、中为4.15米、低为4.00米。
  (3)余上慈闸下河区(水级)。四塘以南,下鸣山、上鸣山以西,许家堰、长坝、湖头堰、临东闸、谢家路闸、后海舍闸下游,控制水位:高为4.3米、中为4.00米、低为3.80米。
  (4)马渚中河区(水级)。斗门闸、贺墅闸上游,西横河闸下游,控制水位:高为3.40米、中为3.30米、低为3.20米。
  以上四个水级河区,余姚统称西上河区。
  3.慈溪市
  慈溪市境内分两个水级。
  (1)西北河区(水级)。东、南接慈溪的中河区和西河区,北临杭州湾,西界毛丁路闸,控制水位:高为4.80米、中为4.60米、低为4.40米。
  (2)西河区(水级)。又称余上慈闸灌区下河区。西北河区南侧,西南界余姚市境,东至鸣山路江,控制水位:高为4.20米、中为4.00米、低为3.80米。
  4.主要河道
  (1)百沥河。从上虞百官镇起,流经崧厦、沥东、沥海等乡(镇),至虞围闸迄。河长18.5公里,河宽28米,水深1.1米。1978年后,百官至崧厦段由百崧河代替。
  (2)百崧河。从百驿桥起,至崧厦镇清华桥迄。与上浦闸总干渠相连,与百沥河相接。河长10.3公里,河宽24米,水深1.2米。
  (3)盖谢河。自横山起,至夏盖山迄。河长5.3公里,河宽23米,水深1.8米。
  (4)盖沥河。西起四埠太平庵,东至夏盖山,与百崧河、盖谢河相通。河长9.1公里,平均河宽26米,平均水深1.4米。
  (5)高桥江。起自余姚兰塘黄家埠,南流经高桥、回龙汇入马渚横河。全长16公里,平均河宽19米,平均水深2.2米,可通农船。排涝时流向东北,经临海浦闸出杭州湾。
  (6)临海浦。南起临山城西横山狮闸旁,北至临海浦闸流入钱塘江。全长5.5公里,河宽40~64米,平均水深2.5米。
  (7)陶家路江。或称北排江。1991年新掘自泗门镇临周江至陶家路闸。全长9.7公里,河宽30~40米。2000年又向南延伸1公里。
  (8)四塘横江。西起上虞浦前,向东流经余姚黄家埠、临山、泗门、小曹娥等乡镇,于许丁二丘入慈溪境,东流经浒山傅家路江至逍林四灶浦。全长38.88公里,为余上慈灌区主要输水河道。其中余姚段20公里,平均河宽25.4米,平均水深2.5米;慈溪段12.88米,平均河宽14米,水深1.7~2.0米。
  (9)青山港。青山港或称菁江,以“佳山水菁”得名,汇泗门、湖堤、东蒲、青山、青港等地之水。北起泗门镇姐妹桥,南流经夏王宅汇入马渚横河。河长10公里,平均河宽19米,平均水深1.4米。
  (10)临周江。西起临山镇人交堰,东南向流,过湖堤、泗门,向东经朗霞、泗门等乡镇,于慈溪周巷镇南与长泠江相接。全长19.2公里,河面宽18米,可通航。
  (11)长泠江。起自慈溪周巷镇。东北向西南斜贯余姚市朗霞、老方桥、马渚等乡镇,于马渚汇入马渚中河。河长20公里,平均河宽22米,平均水深2.2米。河道平直,是沟通余姚西北及慈溪西北部的重要航道。
  (12)大古塘江。也称大塘横江。宋、元筑大古塘时,连接垒塘所挖的取土坑而成,跨西北、慈中河区。西起上虞沥海,于横塘入余姚境,东北流至临山。自临山至泗门段已废。续起于泗门,于朗霞入慈溪;于化龙堰再入余姚,经历山复入慈溪。流经周巷、云城、潭南、历山、宗汉、浒山、白沙、樟树、桥头等地,东至洋浦。余姚境尚存18.5公里;慈溪境内长20.3公里。平均河宽14.5米,水深1.6米。
  (13)崔陈路江。起自大古塘,北与四塘江相通,流经余姚低塘镇历山及慈溪、新界、天元、高王等地。全长8.9公里,平均河宽14米,平均水深1.5米。
  (14)周家路江。清代已有此江。其大古塘南称长泠江,向北注入四塘江。流经慈溪周巷、精忠、小安等地。全长6.5公里,平均河宽18米,平均水深2.4米。
  (15)八塘横江。庵东东三、东二、东一、西一、西二、西三及庵东农场等地,随八塘的筑成,逐步形成八塘河。全长28.44公里,河宽10~25米,各地多不贯通。
  (16)建塘江。起自四塘,至九塘入海。流经建塘、西三、庵东农场等地,全长6.03公里,河宽16~40米,水深2.5~3.2米。
  (17)三八江。位于庵东西二境内。1958年3月,西二乡发动妇女新掘,故取名为“三八江”。西经七塘河与垫桥路江相通;东北经八塘、九塘闸入海。全长4.35公里,河宽30~40米,水深2.2米。
  (18)垫桥路江。起自大古塘江,流经云城、长河、大云等地至七塘江,往东与三八江相通。全长11.8公里,平均河宽18米,平均水深2.0米。
  (19)三十弓江。自天元东界塘流经高王、沧田、庵东至六塘,与六塘横江相联。全长7.81公里,河宽22米,平均水深2.1米。该江为慈溪西部水上交通要道。
  (20)七塘横江。逍林、浒山、庵东七塘江,从洋浦至高王路江,流经新浦、胜北、东三、崇寿、庵东地。全长18.9公里,河宽11~20米。东三、东二、东一、西一、西二、西三等地七塘江,建国后新开。自新浦至建塘江,总长26.79公里,河宽16~18米,其间多有间断。
  (21)六塘横江。有两段,一是逍林六塘横江,从半掘浦至六灶江,流经新浦、胜北、崇寿等地。全长9.6公里,平均河宽20米,平均水深2.0米,属慈中河区。二是周巷、长河、庵东六塘横江,从小安至庵东五爱江,流经小安、义四、大云、沧田、庵东等地。全长10.51公里,平均河宽20米,平均水深2.0米,属西北河区。
  二、慈中河区
  西自慈溪鸣山闸至横河人民闸一线,东至洋浦,北接庵东,东南为慈东河网区。包括原慈溪逍林、浒山两区大部分,浒山镇、横河区全部,及原庵东区一部分。慈溪市把该河区分两个水级。
  (1)石堰河区水级(水级)。横河船闸以下的原石堰乡和横河镇、龙南乡的西片,控制水位:高为3.30米、中为2.90米、低为2.60米。
  (2)中河区(水级)。慈中河区除石堰河区以外的全部区域,控制水位:高为3.80米、中为3.50米、低为3.40米。
  主要河道有:
  (1)四灶浦。起自白沙罗宗祠,北流至十塘入海,流经白沙、坎东、胜
  西、胜北、崇寿、东三等地。全长16.16公里。其中,罗宗祠至三塘称四灶江,长4.9公里,平均河宽21.5米,水深2.0米;三塘至十塘称四灶浦,长11.3公里,宽40米,其中,九塘至十塘长1.1公里,河宽60~80米。水深均为2.0米。
  (2)水云浦。旧称霪浦,原起自大古塘,北流至九塘入海,流经择浦、胜东、新浦、胜北、东三等地。后经拓浚、整治接东横河。全长16.7公里,平均河宽50米,平均水深2.4米。
  (3)新浦。起自东横江,北流至九塘入海,流经樟树、逍林、新浦等地。全长16.8公里。其中,东横河至五塘,称破山路江,长11.45公里;五塘以北称新浦,长5.3公里。平均河宽15米,水深3.5米。
  (4)半掘浦。起自胜山塘,北流至十塘入海,流经三管、新浦等地。全长9.83公里,河面最宽60米,最窄25米,平均水深3.0米。半掘浦在胜山浦江南有余家江、杜家江等水来汇。
  (5)洋浦。发源于白洋湖,唐景龙元年(707年)建洋浦闸,原是向北排涝主要通道。现因八塘闸外海涂淤涨,失去排涝能力,洋浦之水向西经新二江、胜山塘横江流入半掘浦入海。流经鸣鹤、五里、桥头、三管、附海、东海、新浦等地。全长17公里,平均河宽13米,平均水深1.5米。
  (6)胜山塘横江。原名楝树塘江。从洋浦至胜山十甲江,全长9.63公里,河宽17米,深2.0米。
  (7)新二江。西起白沙华家江。东至洋浦,全长9.79公里,河宽20米,深2米。
  三、慈东河区
  洋浦以东,澥浦岭以北为慈东河区,一个水级。控制水位:高为3.70米、中为3.50米、低为3.30米。
  主要河道有:
  (1)郑家浦。发源于观城卫山北麓,向北到九塘闸入海。流经东海、东山、附海等地。全长10.2公里,其中,四塘到八塘3.2公里,河宽20~25米;八塘至九塘1.07公里,河面宽60米。平均水深约2.0米。
  (2)徐家浦。发源于东山头银山北麓油车江,北流到九塘入海。流经东山头、附海等地。全长5.93公里,平均河宽25~60米,平均水深2.0米。
  (3)方家浦。起自观城油车江,北流至九塘闸入海。流经观城、福山、五里、东山头等地。全长9.58公里,平均河宽约30米,平均水深2.5米。
  (4)高背浦。旧称直落浦。发源于杜湖,从外杜湖中闸向北流至海黄山闸入海。流经宓家埭、师桥、五洞闸等地。全长14.6公里,河宽20~50米,平均水深2.0米。
  (5)淹浦。发源于杜湖,从快船江向北至九塘入海。流经淹浦、五洞闸、师桥等地。全长11.36公里,平均河宽27米,平均水深2.0米。
  (6)古窑浦。发源于五磊山麓。从东安洪家村至八塘入海,流经东安、洋山、掌起、五洞闸等地。全长13.0公里,平均河宽22米,平均水深2.0米。
  (7)淞浦。发源于长溪岭。从东安小埠头北流至淞浦闸入海。流经东安、范市、掌起、沿海、五洞闸等地。全长11.57公里,平均河宽28米,平均水深2.0米。
  (8)五塘横江。龙山五塘横河,从淞浦至伏龙山西。流经沿海、范市、甸山、田央、龙场等五地。全长5.76公里,平均河宽13米,平均水深2.5米。
  (9)四塘横江。四塘横江观城、逍林段,东起蛟门浦,西至一灶江。全长37.6公里,平均河宽14米,平均水深2.5米,与西北河区四塘横江相接。
  (10)三塘横江。三塘横江逍林、浒山段,东起水云浦,西至坎墩鸣山路村。流经择浦、胜山、坎东、坎墩等地。全长9.63公里,平均河宽17米,平均水深2.0米,与西北河区三塘横江相接。
  (11)快船江。因通快船而得名。西起洋塘与东横河相接,东迄龙场林家村。流经观城、掌起、洋山、淹浦、师桥、福山、五里、鸣鹤、范市、甸山、田央、龙场等地。全长22.0公里。水道曲折,河面最宽处有30米,最窄处不足10米,平均水深1.8米。龙山境内10公里现多处已不能通航。
  (12)公路横河。1958年新开,从淞浦至雁门王家村广济桥。流经范市、甸山、田央、龙场、龙山、雁门等地。全长11.13公里,平均河宽12米,平均水深3.0米。现通慈镇航道。
  (13)慈镇航道。为沟通慈溪与镇海之间的水上交通,1986年开凿浦岭两侧通航地段。长9.1公里,河面宽27米,水深3.0米。同年6月,兴建40吨级船闸一座。现不通航。
  (14)淡水泓。发源于窖湖。自窖湖西闸起,流经甸山、田央、慈溪长二农场,至淡水泓闸入海。全长6.08公里,平均河宽20米,平均水深3.0米。
  (15)灵峰浦。在龙场境内,自公路横河至灵峰闸入海。全长4.66公里,河宽15~36米,平均水深2.2米。
  (16)镇龙浦。发源于凤浦湖,至镇龙闸入海。全长4.46公里,平均河宽18米,平均水深2.3米。
  四、镇海河区
  镇海河网区,亦称江北河区、江北镇海河区。位于化子闸以东和甬江之间。姚江大闸建成前,因地面高程差,为控制水位,划分上、中、下三级。姚江大闸建成后,统一为一个水级。控制水位:高为3.10~3.30米、中为2.80~2.90米、低为2.60~2.70米。
  主要河道有:
  (1)中大河。发源于汶尖山、大斗山、万丈山,经三圣殿水库流至黄杨桥,与来自化子闸一流汇合后东流,经长石桥、骆驼桥、贵驷桥、万嘉桥,折向东北,过新添庙桥,至镇海西门平水桥,在白龙洋汇前大河,至张鉴碶入甬江。全长22公里,河宽22米,平均水深1.2~1.7米,是江北主要河流。上游与北慈江相接,由化子闸及泗港闸控制进水。
  (2)前大河。古名夹江河,又称颜公渠。西起常洪,与甬江平行,经庄市、临江,出张鉴碶入甬江。全长13公里,平均河宽14米,平均水深1.4米。
  (3)沿山大河。发源于河头横溪大蓬山。西起河头十字路水库(又名九龙湖)输水口,出长桥头向西折东,流经澥浦闸入海。全长7.2公里,平均河宽31米,平均水深1.3米。
  (4)万弓塘河。又称大塘河,北起镇海区岚山嘴南麓,与澥浦大河相接,南至镇海城关,其水流向澥澥浦闸入海和向张鉴碶入甬江。全长12.1公里,河宽16米,平均水深1.2米。
  (5)江北大河。从费市流经庄桥、庙跟、半路凉亭至孔浦闸注入甬江。全长11.5公里,平均河宽25米,平均水深3.5米。
  五、姚江干流沿岸区
  西北河区和慈中河区以南,从曹娥江右岸至姚江大闸,包括上虞原丰惠区和百官区的梁湖乡;余姚三七市镇、丈亭镇、大隐镇、河姆渡镇、陆埠镇、原余姚镇、梁辉镇、肖东镇全部,及马渚镇、老方桥镇、低塘镇一部分;宁波市江北区的慈城地区;鄞西沿岸。共四个水级。
  1.上虞市
  上虞市境内分两个水级。
  (1)四十里河区(水级)。通明闸上游,控制水位:高为5.00米、中为4.60米、低为4.40米。主要河道有四十里河、十八里河。
  (2)姚江河区(水级)。通明闸下至云楼上陈。控制水位:高为3.20米、中为3.00米、低为2.80米。与余姚姚江上游区同一水级。
  2.余姚市
  余姚市境内分三个水级。
  (1)云楼十八里河区(水级)。马渚云楼团结闸上游,四联村十八里河区域,低于四十里河区一个水级。
  (2)姚江上游区(水级)。云楼上陈至姚江节制闸。控制水位:高为3.20米、中为3.00米、低为2.80米。主要河道有东江、中江、西江、食禄江、最良江、新丰河、中山河、东山河、向南河、西大河、新建河、石婆桥江、溪风桥江等。
  (3)姚江下游区(水级)。姚江节制闸下游和慈江闸下游。控制水位:高为3.00米、中为2.80米、低为2.60米。
  3.江北区慈江灌区
  一个水级。慈江方家闸以东,化子闸以西区域,南至姚江干流,正常控制水位:高为3.20米、中为2.70~2.90米、低2.50米。
  4.姚江下游主要河道
  (1)白龙溪。或称涨湖溪、张湖溪。源于慈溪五磊山。南流经余姚大池墩水库,于三七市上义庄附近一分为二,西为彭王浦,东为吴泽浦。
  (2)潺子浦。旧称剡楮浦。北起高溪头,南于柳家东南注入慈江。全长4公里,宽14米,水深3米。
  (3)陆家横河。西起余姚丈亭泥庵西北,接桂家横河,东至沃家与潺子浦交汇。河长4公里。
  (4)老潺子浦。位于三七市镇西南。自栗树桥南流至傅涧桥与潺子浦合而汇于慈江。全长2.5公里。
  (5)彭王浦。光绪《慈溪县志》作庙桥浦,以“水势曲折似龙须也”,又名龙须浦。今名团结浦。位于三七市镇。北起上义庄,南于祝家渡入慈江。全长4.7公里,宽18米,水深3米。
  (6)西江河。位于二六市。东北起自相岙水库,西南至官桥接官桥浦。全长3.8公里。
  (7)官桥浦。北于官桥接西江河,南于三七市镇下宅东南注入慈江。全长3.8公里,宽12米,水深2.5米。
  (8)黄龙浦。位于二六市南。自严家村北约0.5公里处南流汇入慈江。全长1.7公里。
  (9)魏家浦。光绪《慈溪县志》作鸡鸣浦,亦名魏家桥浦。位于二六市。北起阴朗店,南于罗家渡流入慈江。全长3公里,河宽12米,水深2米。
  (10)云山浦。在二六市南。于缪家附近与横河相接,南流于东、西林堡村间,过铁路汇入慈江。全长2.7公里。
  (11)谷塘浦。源出宁波市江北区妙山,于云山头入余姚境,至方家渡入慈江。
  (12)应家浦。在河姆渡镇。由东北而西南连接慈江与姚江。因浦在应家村附近故名。全长0.9公里。
  (13)翁家浦。在河姆渡镇。北接慈江,南流经方家村交幸福河,又南达于姚江。全长1.5公里。
  (14)方家浦。在河姆渡镇。北接慈江,南流经方家村交幸福河,又南达于姚江。全长2.2公里。
  (15)倪家浦。在河姆渡镇。北接慈江,南流腰接幸福河,于太平渡村南入姚江。全长1.8公里。
  (16)增产浦。在河姆渡镇。北接慈江,南流交幸福河,于车厩渡槽桥附近接姚江。全长2公里。
  (17)宋家浦。又称陈家浦,在河姆渡镇。连接慈江与幸福河。全长1.5公里。
  (18)丰产河。位于河姆渡镇。北起陈家,南至小童家南部,贯通慈江、姚江。全长2.9公里。
  (19)弥陀庵浦。在河姆渡镇。处丰产河东,北通慈江,南接幸福河。全长1.5公里。
  (20)落江庙浦。在河姆渡镇。北接慈江,南流经童家村附近交幸福河,又南汇于姚江。全长2.3公里。
  (21)小泾浦。位于河姆渡镇。北接慈江,南流经罗江,至高田李家附近交幸福河,又南于香山佛堂村入姚江。全长2.3公里。
  (22)杀浦。在河姆渡镇。北接慈江,南流交幸福河,至赵家村南,西折汇入姚江。全长2.6公里。
  (23)大泾浦。位于河姆渡镇。北起白罗桥北,南至浪墅桥东南,贯通慈、姚二江。全长3.8公里。
  (24)白罗浦。又名白芦浦,位于河姆渡镇。北起下庄,南至杨家池,贯通慈、姚二江。全长4公里。
  (25)叶泾浦。在河姆渡镇,与宁波市江北区交界。北接慈江,南流至后
  张村。全长1.3公里。
  (26)新横河。位于河姆渡镇。西起胡家,东至后张,与叶泾浦交汇。全长4公里。
  (27)幸福河。西起河姆渡张界,东至白罗浦。1957年开凿。全长3.5公里,宽10米,水深2米。

知识出处

姚江志

《姚江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自然界的姚江和人类作用于姚江的各种活动及业绩,反映了江河同经济、文化的关系。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精当,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姚江流域相关县市区十几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