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017
颗粒名称: 凤山街道
分类号: K925.5
页数: 3
页码: 265-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凤山街道2012年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城乡建设持续提升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凤山街道 经济发展

内容

【概况】
  2012年,全街道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2.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5亿元,增长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73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63元,分别增长10.6%和14.6%。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全街道1636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1亿元,增长6.07%。53家2000万元销售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0.5亿元,增长5.37%;销售40亿元,增长7%;利润1.5亿元。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申请专利授权4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开发宁波市级以上新产品34件,申报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各2件;列入清洁生产试点企业1家;新增宁波市级科技中心2家,有4家企业实现ERP信息化数字管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区域内自营出口额4.65亿美元,增长25.6%;自营进口额3.24亿美元,增长29.6%;服务外包业务额1.48亿元,增长46.8%,服务外包出口额500.83万美元,增长66%;办理境外企业2家,投资额630万美元。
  商贸经济强势提升。全年新增商贸服务业企业201家,总数达4349家,30家商贸规模企业完成销售24.4亿元,增长15.8%;16个商贸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9.2亿元,增长20%。有色金属材料城、文山创意广场一期相继试营业,商贸经济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招商引资高歌猛进。通过创新招商手段、转变招商方式等举措,加大招商力度,超额完成内外资招商任务。全年协议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实到外资2049.5万美元,引进市外资金1.55亿元人民币(其中宁波市外资金9545万元),“浙商创业创新”实到资金1.68亿元。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以企引企”协议项目27个,新注册16个。
  城郊农业持续发展。突出“高效生态”理念,结合城郊特点,培育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禽丰食品、恒达农业等企业技改取得新突破。做好草莓、蔬菜、田藕等特色基地建设。实施《杨梅产业发展规划》,杨梅种植面积达173.2公顷,产量1258吨,产值3774万元。
  【城乡建设持续提升】
  征地拆迁顺利推进。年度主要有高铁新城核心区块、塑料城核心区块、剑江区块等12个项目,需要全面启动拆迁征收面积423550平方米。经过共同努力,全年完成拆迁签约面积203502平方米,签约户数649户,拆迁签约面积和签约户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其中涉及“清零”专项行动的5个项目,共完成签约面积27056平方米,签约户数142户,模具城三期、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北岸)、中山路及凤山周边改造工程三个项目成功“清零”。
  完成城管体制调整。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落实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各类保障,完成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体制调整。发挥原城管直属中队与原街道中队“1+1>2”的效益,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7+x职能,开展专项整治和违章建筑控制,全年共开展集中整治87次,制止违章搭建63起,面积10283.5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6起,面积527平方米。同时,街道环卫所挂牌成立,环卫保洁工作有序开展。街道城管中队被评为宁波市执法文明中队。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优化城区绿化设施,实施街道主干道城东路带状绿化美化工程,建造完善城东公园以及姚江、东江等沿江绿化休闲设施,逐步推进同光村耕地开垦项目、五星村采石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投入976万元专项资金推动《街道城乡防汛规划》扎实实施,四明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和街道治涝二期工程按期施工,一批排涝泵站、水闸、涵洞等水利设施得到改善。投入近100万元完成13千米内河河道疏浚。对公共厕所、市场、露天垃圾箱等进行清理或修缮,成功创建宁波市卫生街道。蜀山村、同光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五星村、九垒山村、东江社区被评为宁波市级卫生村(单位)。
  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完成能源评估企业20家,环境评估企业27家,新装和扩容变压器90余台,关停废塑加工企业111家,改造提升燃煤锅炉31台,完成133家企事业单位污水纳管工作,淘汰(签约)S7高耗能系列变压器119台,全面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多管齐下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和提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职能,落实领导包案调处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制度。全年受理群众信访113件,办结113件。累计调处矛盾纠纷288起,调解涉及金额达800余万元。调处劳动争议31起,结案涉及经济标的数476.9万元。打击各类涉黑涉恶、涉黄涉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型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风气。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监管,确保无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被评为省食品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先进集体和宁波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凤山小学、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东江校区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并顺利开学,东风小学教育集团获“全国特色学校”称号。巩固“充分就业市”创建成果,实施“城乡居民乐业增收计划”,推进就业培训工作,共推荐就业2230人,开展技能培训25期1137人。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扩大“五险”扩面,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高铁新城1399套拆迁安置房、同光村农民多层公寓等“农房两改”工作有序推进。改善社区服务硬件,东江社区办公用房投入使用,凤山社区办公用房完成重新装修,酱园街社区办公用房确定选址。投入368万元专项资金对16个老小区(居住点)进行改造和维护,改造面积49141.36平方米。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为保障,加强基层文体设施的建设和提升改造,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深化“放歌凤山”文化品牌建设,举办街道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做文明崇德余姚人,建富裕和谐新凤山”活动。通过编印《风山古韵》和《凤山道德读本》,开展“阳光少年成长乐园”活动等方式,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剑江村被评为宁波市文明村。
  【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思想政治学习不放松。以街道第三次党代会通过的《2012~2016年凤山街道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为统领,结合理论教育发展新形势,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健全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街道机关干部、下属党组织负责人、基层党员等不同群体的学习制度,通过成立街道理论宣讲团,创设“道德讲堂”新载体,结合进村入企、周二下村日等时机,以组织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专题教育。全街道理论学习氛围日益浓厚,理论教育成效显著提高。
  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不停步。以抓基层党建工作向市委全委会述职为契机,组织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活动,对182个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和培育整转。结合届中考评进行村社干部届中调整,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配备。丰富创先争优活动内涵,开展新一轮“承诺践诺评诺”活动。深化“一区双进”,推进“四四规范”工作法,全街道1800余名党员认领20余种200余个岗位。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通过单建、联建等形式,在750家“两新”组织中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成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对17个“两新”组织区域活动中心进行授牌和规范化建设。以“我是党员”系列活动为主要载体,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展新党员44名。完善人才工作信息网络和人才资源库,形成良好的人才服务氛围。街道党工委获宁波市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不懈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并层层签订责任状。以“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三思三创”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对8个村、8300余农户、94家企业和29个项目进行走访。继续加大执纪办案和审计监督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党员违法违纪案件5件,完成各类审计项目40个,总审计金额23272万元,涉及违规资金159万元,核减工程款167万元。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廉政工作室三个平台建设,季卫桥、酱园街、凤山三个社区成功创建为宁波市示范社区廉政工作室。
  坚持基层统战工作不减弱。健全机制和网络,拓展统战工作覆盖面和新渠道,注重发挥基层商会、党外知识分子、和谐单位的作用,搭建建言献策平台。继续以“同心促发展、同心促民生、同心促和谐、同心促进步”活动为统揽,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和联谊活动,制订《网络统战工作实施方案》,形成“大网络、大统战”的工作格局。在设立侨联联谊站和联络点的基础上,在凤山社区成立街道首个社区侨联。做好民族宗教和新社会阶层共建工作。街道商会和侨联分别获宁波市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3

《余姚年鉴201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立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