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939
颗粒名称: 农村工作
分类号: D422.6
页数: 5
页码: 140-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2012年,全市农村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宁波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农村工作 现代发展

内容

【概况】
  2012年,全市农村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宁波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转型发展促增收、科技强农保供给、强村富民美乡村、改革创新添活力”的总体思路,推进城乡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民生保障、体制机制和社会管理“六大融合”,“三农”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年初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18亿元(可比价)1比上年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17977元,增长11.8%。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十大(县级)最具幸福感城市”桂冠,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第八位。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个,完成粮食功能区标准化建设1600公顷,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8万公顷、总产量20.92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18.9%。
  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0公顷,其中低压管道改造433.33公顷,新建喷滴灌工程566.67公顷,改造灌溉机埠26座,排涝站改造3座,新建与改造沟渠30548米,排灌河道整治4620米,低压灌溉砼管道改造2047米,低压灌溉PE管5371米,塘坝加固1座,完成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新增畜禽养殖场及育秧大棚微喷灌7.96万平方米;6个上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部通过宁波验收,14个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入工程扫尾阶段。
  高效生态示范农业进展顺利。全面开展生态高效农业“315”、“415”工程,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个,2个宁波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率达86.9%。
  菜篮子供应保持稳定。全年蔬菜总产值14.52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减少0.53%;畜牧业总产值14.11亿,增长2.37%;渔业产值5.39亿元,增长1.49%。
  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加快推进,申报宁波市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3个,农产品抽查检验合格率达98.5%,比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
  品牌农业势头强劲。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新核准农副产品商标138件(累计1522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农副产品商标113件;推荐申报宁波市知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各14件,新增省知名商号3家;新签约重大农业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26.49亿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余姚·河姆渡农业博览会。
  加快培育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投入技改资金2.5亿元,已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10家,年销售总额120亿元,增长20%;新创建宁波市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新认定规范化合作社6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发展到151家,联系带动农户6.37万户,经营和联结基地面积2.37万公顷。
  加强社会化服务。新流转土地面积526.33公顷,新增规模经营面积477公顷;培养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4家,全市水稻机插水平达73%,烘干水平达52%;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认定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4个;“新网工程”深入推进,新(参)建专业合作社5家(累计23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6家(累计62家)。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农业科技对接进一步深入。与高校院所达成合作意向40项,列入上级农业科技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7项),争取各级财政经费近1000万元;推荐宁波市创新团队1个。
  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发布农业主推品种70余个、主推技术40项,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科技示范基地5个,实施主体培训7400人次,大型农业科技下乡活动7次,落实科技特派员20名。
  “金桥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1个省级、2个宁波级和4个市级“金桥工程”项目分别通过验收;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1个,省级科普示范街道和村各1个,宁波级科普示范乡镇2个、村(社区)11个、科普(科技)示范户6户;创建市级科普示范村(社区)29家、科普示范基地14家、科普(科技)示范户32户。
  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装备水平。推广应用新式农机3716台套,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
  启动新型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人才特区建设、创业扶持资金、优质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措施出台,农村实用人才及各类“乡土专家”加快培育,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鉴定8212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303人、新增农村实用人才1200名,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91.9%、109%。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
  推进“三村一线”培育建设。市域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规划基本定稿,首批启动的16个中心村和15个山区村庄整治提升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宁波市级4个中心村、8个全面小康创建村、2个幸福美丽新家园先进乡镇、11个余姚市级小康新农村通过验收,3个特色村、1条精品线进展顺利。
  实施农房“两改”工作。下山移民“阳光公寓”二期、兰墅公寓三期、三凤桥安置房等一批大型农房“两改”项目先后破土动工建设,全年共安置农户4998户,完成目标考核任务的128.2%。其中,多层公寓方式安置3655户,总建筑面积60.7万平方米,完成“民生实事”工程农房集中改建30万平方米任务的202.3%。在建项目共19个,总建筑面积90.2万平方米、6161套。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2座、山塘报废31座、小流域治理4条、水闸维修改造7座,完成农村低压台区改造831个、低压线路改造1196千米;完成农村联网公路改建项目61个、共87.24千米,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项目7个、共19.26千米,建设农村客运停靠站50个、城乡客运道路候车棚(亭)50只;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改造顺利完成,开通城乡公交线路72条,投放运营公交320辆;四明山片区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完工,总投资3874万元,受益人口3.46万人。6个镇级商贸中心和24个村级商业中心加快建设,全年整转农村数字电视用户近20万户,村级邮政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完成规模化畜牧场污染治理21家、“三沼”治理提升6家,实施节能减排项目2个,沼渣、沼液综合利用项目6个;完成珍贵树种造林201.2公顷,营造沿海基干林带28.13公顷,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5千米,全年绿化造林达630.2公顷,完成森林抚育1606.4公顷,新增划生态公益林1140公顷,总面积达3.21万公顷,申报省级森林村庄4个、宁波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30个。3个宁波“百千”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和5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分别通过上级验收;完成村级水环境整治工程8个、整治河道14.5千米,清水河道建设12条、总长23.3千米,治理小流域4条、总长6千米。
  【四明山区域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
  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到1.4万余公顷,组建茶叶、竹笋、花卉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9家,春茶总产值8095.6万元,比上年增长9.4%,春笋产值4724万元;老区土鸡、番鸭等特色家禽年出栏量53余万羽,产值2600余万元;累计种植花卉3200余公顷,产值2.47亿元,增长38.8%。共接待农家乐游客125.1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2932万元,增长180.5%。
  推进村庄整治提升工程。列入宁波村庄整治提升工程的15个老区山村投入资金5403万元,推进危旧房拆除、房屋外立面改造、村内道路等建设项目,预期可全部通过上级验收。全年完成下山移民253户756人,实施整拆自然村5个;修建资源型机耕路21条。
  加强老区群众增收能力。举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班35期、培训人员1700余人;实施低收入农户生产扶持90户,落实项目4个、补助资金248万元,全面完成全省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农民创业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推进农民转型培训工作。全市各类培训基地累计办班268期(参训人员12739名,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4005人、转移就业培训1922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8209人、预备劳动力培训357人,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达78%以上),完成“绿证”培训近1400人次,成人学历教育培训1000人、“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1189人。组织167名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赴台湾参观考察。
  推动城乡居民就业。实施“乐业增收”计划,发布用工岗位信息22.1万条,提供各类用工岗位12.6万个;新增高校毕业生实践(见习)基地12家,接收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1263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71.4%和126.3%;全年接收毕业生4415名,就业率90%以上;农业经营主体引进涉农类专业高校毕业生110名,促进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70名,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1534名;全年城镇就业率和农村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6%和92%以上。
  优化城乡劳动者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帮扶6067人次,举办创业培训班5期,完成创业培训220人;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67笔,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20万元。全年新增创业实体10811家(户),雇员人数60775人,创业带动就业指数为1∶5.2,创业活动指数达25.5%,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30%以上。
  发展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新增省级农家乐特色点1个、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村1个、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3个;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41.8万人,经济收入26624万元,分别增长14.1%和17.3%。
  【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校安工程”顺利收官,9个新建迁建工程按期竣工;“爱心营养餐”覆盖范围扩大到普通高中的困难学生,补助标准从每学年350元/人提高到1500元/人。落实经济欠发达乡镇义务段学生“两免一补”和低收入农民子女就读高中高校补助政策、高校“寒窗基金”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立学校比例达86.0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文化中心2个、村落文化宫10个,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实现全覆盖,村落文化宫和文艺团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全年完成送讲座展览下乡80场次、送电影下乡3396场次、送文艺演出670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800%、100%、239%;创建省文化强镇1个、宁波市级文化示范镇3个、示范村(社区)15个;新安装健身路径120条、各类球场30个,创建小康体育村5个。新增宁波市级文明村12个,累计达10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7.7%,超出目标任务一倍多;“春泥计划”实施村共16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1.5%,超出目标任务24.5个百分点。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宁波大市率先实施基层“一般诊疗费”制度改革,并把一般诊疗费纳入医保甲类报销项目;新农合人均筹资500元,农民参合率达97.7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8项,综合达标率达90%以上,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提高到50元;小病受惠实时结报定点单位251家,小病受惠补偿比例达40%,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比例达60%;统筹区住院补偿比例达72.52%,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为12万;第四轮(2012~2013年)参合农民健康体检有序开展,体检率达40.82%,其中60岁以上老人体检率达82.55%。截止年末,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7.43%。
  社会保障有新提升。全年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净增4.7万人、1.75万人、1.26万人、1.26万人和1.3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7.7%、103.2%、115%、100%和130%;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1.1万人,累计达28.9万人,参保率达94%;累计发放社保医保“一卡通”21.5万张,完成宁波下达任务;本市户籍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城乡居民达13.5万名,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待遇享受标准为600、540、490元/月(含基础养老金110元/月),全市发放春节慰问金6735.5万元。
  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成立,11个有救助职能的部门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救助效益得到新提高,城乡低保实行同一标准,农村低保的年标准由原来的人均2880元提高到5580元。
  【农村配套改革扎实推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制订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各类交易规则8项,交易网络平台及网上交易系统完成设计,累计完成土地流转526.27公顷,交易金额1900万元,涉及农户2967户。、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共上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9个,涉及19个乡镇、70余个村庄,可新增耕地136.53公顷,其中经省立项批复18个,面积为4.53公顷;3个围涂造地项目经过验收,新增耕地354.53公顷;实施剥离项目22个,面积54.91公顷,剥离优质表土16.4万立方米,造田造地22.03公顷。
  加强农村金融和信用服务建设。新增本级农村金融信用村59个,累计78个;确定农村金融指导员92名,累计发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15.3亿元、发放农户贷款41.9亿元,破解融资难题905个,新增融资13.9亿元。全年金融机构涉农贷款1062.08亿元,比年初增加10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79.22亿元,比年初增加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推进“三权一房”质(抵)押贷款工作。市农村合作银行累计为35户农户发放农房抵押贷款238.5万元,其中有贷款余额的共12户、贷款94万元。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设立村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点”82个,实施保险品种20个,保额3.37亿,参保农户达28694户。
  【“三农”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化“一区双进”工作制度,新增市级党代表工作室30个、基层党代表工作室400个,党代表工作室村镇领域和活动开展基本实现“两个全覆盖”。第二批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进取型村党组织书记和十佳村书记(主任)搭档评选活动顺利结束。后进村“百日集中整转”活动成效明显,后进村转化率达100%。深化“星级考评、动态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普遍实现晋位升级,被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推广。2012年到2014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专项保障村(社区)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
  加大农业农村投入。“三农”财政支出3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农林水事务一般预算支出7.8亿元,增长12.5%。
  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共立项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4个,涉及29个经济薄弱村、14个非经济薄弱村,收益率8%左右,完成验收项目6个;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减负工作扎实推进,列入乡镇、街道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重要内容。
  深化“6+1”合力共建机制。农村工作指导员共落实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3个,争取落实扶持资金1873.15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49.31万元;第十一次“光彩爱心月”活动成效明显,375家非公企业出资或实物捐赠等共计1605.6万元。
  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新建省级民主法制村2个、余姚级5个;农村法律顾问共修订涉法文书近200件、配合处理群体性纠纷70余件,配合调解纠纷270次,提供法律咨询1300余人次,代理诉讼85件,协助处理其他涉法事务190件。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3

《余姚年鉴201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