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概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866
颗粒名称: 余姚概貌
分类号: K295.5
页数: 5
页码: 2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历史渊源,建制沿革,2012年气候的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概貌 历史

内容

历史渊源
  余姚地处东南沿海,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先民就于此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史籍还记载,上古虞舜出生于余姚境内的诸冯废墟;夏禹将姚江治水图秘藏于秘图山;越王句践在车厩厉兵练军。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入浙,始建余姚县。此后,余姚加速了与中原地区的交往,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两汉时期,余姚因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等领先于中原地区。东汉末,余姚长朱然筑余姚城池,更给姚江两岸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稳定和便利。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州人士大多避乱江左,纷纷卜居姚江两岸,这是北方人士第一次南迁余姚,不仅带来经济的繁荣,还促进姚江文化的发展,使余姚开始成为浙东重镇。至宋时,范仲淹称余姚为“东南最名邑”。因为有谢景初、施宿等名宦的先后治理,特别是学宫的扩大,教育的关注,促进了士人的素养,在科举上开始出现好的兆头。两宋之际,北方难民大量南渡,随着统治中心的南移,姚江两岸再次成为北方士民的理想之地,这是历史上北方人士第二次南迁余姚。又因康王赵构在逃亡途中两次经过余姚,增加了朝廷对余姚的关注,使余姚遇上历史性发展机遇,经济与文化有了新的繁荣。
  明清以降,余姚成为东南地区的“鱼米之乡”,私塾、书院和私家藏书的发展,学风甚炽,使之科举上领先于全国,形成“姚江人物甲天下”的局面。由于余姚人的思想开放和先觉,首先领略到资本主义萌芽的气息,形成了以“阳明学说”为代表的多种学术成就,是成就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的渊薮,学术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又使世界认识了余姚,使余姚走向了世界,成为名符其实的“文献名邦”。
  (诸焕灿)
  建制沿革
  余姚历史悠久,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这里是七千年前河姆渡先民的聚居之地。
  尧、虞远古时代,余姚属扬州之域。夏、商、周时期仍为扬州之属地。
  春秋时期,吴越互相怨伐,多年攻战,余姚境若吴胜则属吴,越胜则属越。越王句践二十四年(前473),越国灭亡吴国。
  战国时,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句践六世孙无疆兴师伐楚,楚威王兴兵抵御,败越师,尽取吴越故地。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始皇帝东巡入浙,按地理水系分立浙东境内会稽郡属县,余姚于此时正式建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余姚县人口3750户,是为余姚最早户籍记载。
  隋开皇九年(589),撤余姚县并入句章县,属吴州。大业元年(605)废吴州,置越州;三年,又改越州为会稽郡,余姚县并入句章县不变。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会稽郡为越州,复置余姚县,同时划出部分句章地及余姚县故地另置姚州。武德七年废姚州,余姚县隶属越州。天宝元年(742),复改越州为会稽郡;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会稽郡为越州,改余姚郡为明州。长庆二年(821),废上虞县,并上虞地入余姚县,次年复置上虞县。余姚县仍归属越州,隶浙江东道。
  五代吴越王时期,余姚隶属吴越国越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三月,吴越王钱俶降宋,余姚县入宋,仍属越州。
  唐宋期间,余姚县城内设十坊:履仁坊、待士坊、清和坊、崇理坊、训俗坊、通德坊、太平坊、时清坊、永宁坊、双桂坊。城外分为十五乡。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分设两浙路,余姚县属两浙路越州,为一级县。
  南宋建炎五年(1131)正月改元绍兴,改越州为绍兴府。又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西路,余姚县隶属两浙东路绍兴府,为望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余姚县隶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浙东道宣慰司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绍兴路。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全县有43847户。元贞元年(1295),因户数超四万户,升县为余姚州,仍属绍兴路。县附城设置十坊:东南隅有双桂坊、待士坊;东北隅有安定坊、还淳坊、肃清坊;西南隅有甘泉坊、高谊坊;西北隅有永宁坊、衮绣坊、阅武坊。城外分为三十五都。
  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占据浙江,改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浙江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复改为绍兴府。次年十一月,征南将军汤和抵余姚,余姚州入明,隶属绍兴府。明洪武二年(1369),余姚州复降为余姚县,仍隶属绍兴府。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隶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患频仍,增筑江南城。。
  清顺治三年(1646)六月,清军攻陷浙东,余姚归属清政府。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余姚“光复”,入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制,余姚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年,余姚县属浙江省会稽道。民国十六年废道制,余姚县复为省直辖。民国二十一年,省政府分置县政督察区,余姚县属第五特区,民国二十四年改属第三特区。民国二十九年,余姚城区改设南城镇、北城镇。民国三十五年,全县67乡镇,826保,1068甲,146839户。民国三十六年,南城镇、北城镇合并为阳明镇。同年,浙江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由绍兴迁至余姚。次年,第三区改称第二区,余姚县隶属第二区。民国三十八年1月,国民政府增设四明山县,划余姚县梁弄区的七个乡镇及上虞县、鄞县、奉化县、嵊县、慈溪县的十五个乡镇为其辖属,治设梁弄镇。
  1949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余姚县城,余姚宣告解放。5月25日,余姚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6月,中共余姚县委员会成立。同月,余姚县人民政府成立,归属宁波专区。8月,撤销余姚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区、乡(镇)和行政村。至1950年4月,全县先后建12区、134乡、11镇、826行政村。1954年10月,余姚、慈溪两县调整县界,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全县设12区、120乡、5镇。1958年10月,实现人民公社化,推行政社合一,全县建立13个公社及122个管理区。1961年9月,恢复区建制,改管理区为公社,全县重新划为10区、1镇、77个公社。1979年9月,余姚、慈溪两县再次调整县界,龙南区及所属8公社划归慈溪县管辖,泗门区及所属1镇10公社划归余姚县管辖。1985年7月,余姚撤县建市,全市设9区、63乡、8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全市划为19镇、3乡。2001年9月,撤销余姚镇、梁辉镇、肖东镇建制,设城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街道(2006年6月改名凤山、阳明、梨洲、兰江街道)。2003年5月,撤销朗霞镇、低塘镇建制,设朗霞街道和低塘街道。
  截至2012年12月,全市有凤山、阳明、兰江、梨洲、低塘、朗霞等6个街道,黄家埠、临山、小曹娥、泗门、马渚、牟山、丈亭、三七市、河姆渡、梁弄、陆埠、大隐、大岚、四明山等14个镇,鹿亭1个乡,经济开发区1个,共有行政村265个、社区36个、居委20个。
  (余姚年鉴)
  2012年气候
  【年度气候特点】
  2012年度全市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灾害损失较常年偏重,属气象灾害偏重年份。主要受强冷空气、低温冰冻、降雪、大雾、连阴雨、短时暴雨、雷电、大风、梅雨洪涝、高温、台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主要气候特点有:气温正常略偏高,雨量破记录,雨日偏多,日照偏少;冬季多低温阴雨天气,光照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春季天气总体比较平稳,无明显春寒和倒春寒天气发生,强对流天气也偏少,未出现严重气象灾害;夏季入梅略迟,出梅早,梅期短,梅雨量偏多,梅雨洪涝严重;高温强度偏强,高温天数比常年偏多;强对流天气频发,多短时暴雨,局部出现雷电灾害;台风影响个数多,“海葵”正面袭击,台风灾害重;秋季灾害性天气仍多发,中度秋旱影响晚稻灌浆和蔬菜生长发育,连阴雨影响秋收冬种进度等。
  【主要气象要素概述】
  气温 年平均气温17.39C,比常年略高0.3℃,其中2月、9月、11月和12月比常年偏低,其余月份与常年持平或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40.0℃,出现在7月4日(中尺度站共有3站超40℃,最高三七市站40.6℃;最低四明山庄站仅33.4℃)。年极端最低气温-4.3℃,出现在12月31日(中尺度站共有3站达到-10℃,最低丁家畈站-10.2℃)。
  降水 年总降水量1989.6毫米,比常年偏多557.6毫米(偏多近3.9成),超历年最高记录(1989年1839.2毫米)。除4月、7月、10月比常年偏少外,其余月份均比常年偏多。全市年降水量分布,山区降水明显多于平原地区,降水中心出现在山区中部,最大年降水量丁家畈站2480毫米。降水日数180天,比常年偏多25.2天。除7月、10月比常年偏少外,其余月份均比常年偏多。
  日照 年总日照1798.4小时,比常年偏少67.9小时。除1~2月、5~6月、8月、12月比常年偏少外,其余月份均比常年偏多。
  其他 2011~2012年度结冰终日为3月12日,终霜日为3月21日,降雪终日为2月26日。本年度初霜日和结冰初日是11月27日,降雪初日是12月29日。全年无霜期共250天。本年度初雷出现于3月2日,终雷9月13日,雷暴闪电日25天。本年度入春3月22日,入夏6月4日,入秋9月29日,入冬12月2日。
  【主要气候事件】
  较强冷空气和低温冰冻 冬季多阶段性低温冰冻,有结冰日30天,主要出现在1~2月和12月。较强冷空气过程主要有:2月6~8日48小时过程降温7.7C,9日早晨最低气温降至-3.2℃;12月14~16日、28~30日48小时分别降温7.2℃、7.9℃;31日早晨出现全年低温极值,平原-3~-5℃,山区-7~-10℃。
  降雪和道路结冰 冬季出现多次降雪过程,主要造成山区积雪和道路结冰,平原除12月29~30日有积雪外其余基本无积雪。主要降雪过程:1月6日山区积雪2~3厘米;1月21日夜里至22日山区积雪3~7厘米,24日棠溪积雪增至18厘米;2月25~28日山区积雪3~5厘米;12月29日下午至30日凌晨平原积雪0~2厘米、山区6~10厘米。
  连阴雨 受冷暖空气影响,冬季、春季、梅汛期、秋季都有连阴雨出现,其中阴雨时间长,对农作物等有影响的时段:1月6~11日、2月10~17日、2月20~26日、3月1~9日、3月15~20日、4月8~15日、5月23~26日、6月17~28日。
  大风 受冷空气影响,4月2日夜里至3日凌晨出现全市性大风天气,过程极大风力普遍达到7~9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过程极大出现在三七市大池墩站(24.1米/秒)。
  暴雨(大暴雨) 全年共出现50毫米以上暴雨日7天,具体出现时间:4月29日、5月13日、5月30日、6月18日、7月15日、8月8日、9月13日;其中6月18日和8月8日达大暴雨量级,日雨量分别为153.2毫米、155.8毫米。
  梅雨 6月17日入梅,比常年略偏晚;6月29日出梅,比常年偏早明显;梅雨期12天,比常年明显偏短;国家气象站梅雨量261.1毫米,比常年略偏多,全市平均梅雨量286毫米,其中姚西北超400毫米,偏多明显。6月17~18日首场梅雨大暴雨给全市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共1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全市直接经济损失约1.53亿元。
  台风 台汛期共受“苏拉”、“海葵”、“布拉万”、“天秤”4个台风影响,影响个数偏多,其中“海葵”是自“6214”号、“8807”号台风后影响市境最严重的台风。过程面雨量180毫米,最大四明山镇棠溪站371.1毫米;过程风力普遍8~10级,最大梁弄、青港和三七市达11级。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受灾人口41266人,直接经济损失7.565亿元。
  高温 全年高温日数比常年偏多,有阶段性偏强高温。出梅后共出现高温天气34天,主要集中于7月份和8月中旬;强高温主要集中于7月3~14日,超38℃共有7天,超39℃共有4天,7月4日出现全年高温极值40.0℃(当天排全国县级市第一位;个别站超40℃)。
  雷电(强对流) 年度中强对流天气频发,并造成多起雷电灾害。全年共出现雷暴闪电日24天,雷雨时大部分都伴有短时暴雨、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强雷电致使部分乡镇出现家用电器、电器设备、房屋等受损;短时暴雨致使部分低洼地段积水、车内进水、地下室进水、房屋渗水、农田受淹等。
  秋旱 自9月24日至10月28日,全市有效降水偏少,连晴天气时间长,秋旱比较明显(气象干旱中等偏重)。期间国家气象站降水量仅9.1毫米,比常年偏少85.0毫米,偏少近9成;降水日数5天,比常年偏少6.7天;日照时数多达263.0小时,比常年偏多85.8小时。
  (邬立辉)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3

《余姚年鉴201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3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