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66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分类号: R599
页数: 4
页码: 1041-10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地方病防治的卫生管理情况。
关键词: 横河镇 地方病 防治

内容

传染病
  民国时期,农村环境卫生落后,医疗条件差,霍乱、天花、脑膜炎、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往往肆虐流行,人称“瘟疫”。民国32年(1943)夏、秋之际,霍乱病大暴发,患者死亡很多,仅埋马村在七八月份死亡34人,有的甚至绝户。时抗日民主政府,邀集当地医生、乡保长、社会名人发动卫生宣传,从上海采购霍乱伤寒混合疫苗进行治疗,疫情始得控制。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1951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整治环境卫生。之后又免费为群众接种霍乱、伤寒、天花等各种预防疫苗,使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1961年区卫生院配备兼职防疫人员。1978年建立防保科,配专职人员2名,公社卫生院也配有兼职防疫人员,并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使多年流行的传染病逐年减少,死亡率大为降低。据20世纪70年代中期统计,传染病死亡率为23.47/10万。1980年后,传染病虽还有发生,但因此而死亡者极少。
  地方病
  疟疾 俗称“抖抖病”、“卖柴病”。旧时在境内流行甚广。疟疾又有“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之分,每年夏秋季发病尤多。新中国成立初,疟疾仍很流行。50年代经防治,发病率降至4.86/10万,但到60年代又反弹,甚至高达45/10万。后经30余年预防治疗,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消灭疟蚊孳生地,对每一康复病人进行八次上门送药,并看着病人服药下肚,疟疾得到了有效控制,由1981年的39.09/10万,到1984年减少到16.03/10万,到1986年后很少发现疟疾病人。
  钩虫病 俗称“黄胖病”,民国时期此病流行甚广。轻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重者四肢乏力,严重贫血,不能劳动。妇女感染此病后,往往终身不育。1959年对该病进行普查与防治,受检人数14023人,阳性人数有819人,阳性率为5.8%。治疗人数819人,用四氯乙稀、灭虫宁等药物治疗,病人先后康复。以后每年进行抽样检查。1970年又普遍进行了一次大便钩虫卵镜检,未发现有阳性病例,钩虫病已基本根治。
  钩端螺旋体病 1953年8月,原龙南乡竹山、沙河及沿山一带发现该病。起先不知病因,用青霉素治疗。1954年8月,此病又在石堰、彭桥等地流行。发病时间在农历八、九月间,为时近一个月。发病对象以青壮年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先后有26人死亡。是年省防疫站进行过协助调查与治疗,初诊为“流感”。1955年6月南京“军医大”派员到发病地调研疫情,捕捉田间老鼠数百只,经解剖发现,在数只鼠体内发现带有钩端螺旋体病毒,发病与鼠类密度成正比,因此怀疑病人与鼠类排泄物感染有关。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特点,病人初诊为钩端螺旋体。对广大青壮年经注射钩端螺旋体疫苗预防后,发病率逐年下降。据1972年统计,此前十年间共发病129例,死亡4人。1974年仍有患病者2例,1975年后基本控制,未发现该病。
  日本吸血虫病 俗称“扫箕胀”,有病例记载19例。1975年查钉螺时,发现湖东、大山、横江等村的山林队地域有钉螺、螺区面积横江山林队约60平方米,湖东、大山山林队螺区面积共325平方米。螺区按规定进行灭螺处理,每年复查2次,包括横江、湖东、大山、相士地等村的山林队和自然村。后未发现新的钉螺。
  血丝虫病 俗称“大脚疯”、“流火”。镇内丝虫病历史较长,在民国及以前有近半农民发过“流火”。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治疗,发病率降低,阳性率减少。1984年4~6月,调查6682人(其中一岁以内157人),应检人数6525人,实检人数6060人,受检率91.1%,检查结果,含微丝蚴阳性仅2人,阳性率33/10万。1985年2月,已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病毒性肝炎 镇域常见为甲型和乙型两种。从1959年起列入传染病科目。肝炎病急增始于60年代初,开始为甲肝,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70年代年均发病率为284/10万。
  经预防治疗2002年肝炎发病率为47.85/10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