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名山、古湖泊胜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62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名山、古湖泊胜迹
分类号: K928.3;K928.43
页数: 6
页码: 955-96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横河镇名山和古湖泊胜迹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名山 古湖泊 概况 横河镇

内容

第一节 名山
  陈山
  坐落在镇境西南向的子陵村。据《后汉书·严光传》有“客星犯帝座”之记载,后人称之为客星山。据光绪《余姚县志》称,其谓之陈山者,因宋古灵先生陈襄子孙散居此山之下,有岭曰“陈山岭”,故名“陈山”。又据《宝庆会稽续志》称:“普满寺山即陈山。今当地人习惯称此山为陈山,很少有人称客星山;更不知有普满寺山之名者;而外地人只知严光葬客星山,而很少有得知客星山即陈山者也。”
  《孙境宗谱》记载:陈山在县东北十里。治北眂之,卓峭如笔,顶平广可十亩,高千余仞,少石绕草木。陈山因葬汉征士严光于此,而闻名遐迩。
  清咸丰二年(1852)在高风阁附近,出土“汉三老讳字忌日碑”一块,人称“浙东第一碑”,为国家珍贵文物,现存杭州西泠印社,系东汉初期遗物。
  山之东南侧有汉古墓群。另有遗迹为:
  严子陵墓(详见本卷·文物保护单位)
  严子陵祠
  唐玄宗时(712~742)严子陵二十三世孙绛州刺史严浚,奏请建立严子陵祠在余姚云柯乡白云峰,改山名为严公山。后祠徙客星山严子陵墓右。宋乾道七年(1171)史浩守越,命余姚县令蔡宪,于严子陵墓下建客星庵。明弘治中(1488~1505)参政周本,在姚邑灵绪山又立严子陵祠。明正德八年(1513)同知屈铨重修。明嘉靖三年(1524)知县邱养浩,建祠于千佛阁左。不久,知县顾存仁等又迁祠于龙泉山之龙泉寺东。万历三十二年(1604)浙抚尹应元重修。后又有洪启睿重修严先生祠墓,并建高风千古碑坊,记录金石。清同治元年(1862)毁。光绪二十三年(1897)严氏后裔严天怀等。于其崇孝堂宗祠公款内拨资金重修。至今“高风千古成陈迹,惟有荒祠绕翠屏。”
  宋孙应时《严先生庙记》:先生吾余姚人也,晚耕于富春山,富春析而为桐庐,钓台属焉。自文正范公建祠而记之,钓台之名大显。而吾邑之地灵人杰,世反不传,非阙欤?土俗所记,吾邑稍东江濑粼粼,上下常有声,是为子陵滩,盖其起初之钓游处也。
  客星古渡
  陈山北有大河,古称大浦(又称东江),属姚江支流,今名东横河。“客星古渡”遗址,原是一个渡船埠头。遗址在今客星桥东首不远处,建客星桥后,渡废。
  客星桥
  又称安山桥,距镇治二十里。其地在横河镇界西,余姚市双河乡安山桥村,跨东横河(古称大浦)。桥建于宋淳熙七年(1180),元、明时几经修建。清同治三年(1864)修成拱型桥,一孔,跨径8.5米,全长22.5米,宽3.6米。1962年、1982年又两度重修。
  孙应时《客星桥记》:见卷末丛录·碑刻。
  高节书院(见卷末丛录·碑刻)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出土处,据传在原“高风阁”遗址附近。
  陈山其他遗址
  高风阁:在严光墓左。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郡守汪纲建。形六角,柱亦六棱,内设六条石凳,阁外两条。阁顶为红色琉璃瓦。柱楹联“青山净土隐星魂,留芳后世万年春”。
  逐高亭、丝风亭、苍云亭:均在严光墓稍下。
  客星庙、客星庵、严陵坞:均在山麓下。
  石碑坊:在严光墓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浙江巡抚尹应元发起重修严光墓时建。
  灵瑞院:在陈山之巅。后周显德三年(956)建院其上,何时毁不详。时山巘广可十亩,还建有灵瑞塔。
  子陵滩:客星桥东,系子陵垂钓处。
  客星古桥:在陈山江。
  高风亭:在陈山与安山接壤处,从亭旁能俯瞰今余慈两邑,1937年建造,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光武庙:在严陵坞。
  严陵坞:万历《绍兴府志》:在客星山下。《十道志》:严子陵避光武聘处。曾是严氏后裔居住处。
  华清池:在高节书院下。
  汉古墓群:在陈山之东南侧(详见本卷·文物保护单位)。
  梅梁山
  据雍正《浙江通志》载:梅梁山在石匮山南二里,梅溪水自其西出。宋理宗曾御书“梅梁之山。”
  山之得名,据传在春秋战国时,吴国欲筑“邺宫”,派匠人来梅澳湖伐木。见湖口一梅树,堪作为梁,伐之运都。但梁已足,欲移作他用。一夜间,梁飞回梅澳溪中。水旱则自浮沉,人异之。称“水底梅梁”。后其山称梅梁山。
  又相传:烛溪湖旁旧有大梅树一棵,伐其干,断而为梁三。其一在郡之禹庙,其一在鄞之它山堰,其一留烛湖中。风雨大作之时,居人每震其灵异也。
  石匮山
  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原峙烛溪湖中,三面皆水,其脉自梅岭来。从高山望之,正字如匮,上有烽堠旧址。
  梅岭
  绝湖而南。
  孤山(今称伍梅山)
  在县东北二十八里,南麓临烛溪湖,四峰如笔格。前有墩,曰涨沙墩,浮出湖中,虽大水,溢不灭。
  舜井山
  在(寺下)缪家山东一里,上与“光池”分脉。岙曰剡岙。有岭,曰剡岙岭。下有井,在岩曰舜井,因名舜井山,其泉最美。
  缪家山
  光绪《余姚县志》载:在县东北三十里,山巅北见大海,西南陡峻。北望如牛形负轭处,脊峰宛然,平坦易上。有池,广数丈,曰“光池。”东曰白石尖,曰镜台峰。
  虞山
  在石堰下街头村东北一里处。相传为“舜避丹朱于此。”
  屿山
  今之寺山。又称华屿山,下巘憩山。在古鲤子湖西南,龙舌山西北。宋时建如意讲寺,今留有“宋井”一口。
  乌山
  在金山西南(浒山界),岩石嵸巃间有乌石。宋高菊磵同刘潜夫登乌石山望海句:“故人尽入黄泉路,远客空登乌石山。”尔时古塘下,即海也。东有石弄堂,明翰林胡时麟建第时,采石于此,是其遗迹。东北有玉尺池,亦时麟浚。宋僖《重过乌山》即事诗:“冬晴重过乌山寺,年老今非白面郎。石髓汲来棕叶井,尘躯浴罢菊花汤。三生有约谁能记,一醉无愁自不妨,酒醒出山空极目,独怜白发对斜阳”。《半读书屋笔谈》:乌山东有“卷阿①”池,前明内有蜃气,能成楼台,今不复见。道光壬辰(1832),山上忽产野术无数,金山庵僧识之。香美似于潜、仙居,后亦未见。
  将盔山
  在今峙山公园西南三、四里处,即骆家湾自然村的北首。山巘是一座呈椭圆形的大土墩,形似将军之头盔,故称将盔山,俗又称美人山。对山顶的大土墩历来曾有各种传说,1995年10月,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进行发掘,最后揭开了土墩之迷,原系春秋时期的一座石室墓。
  埋马山
  在白沙路南。邑志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有石卧水如马。或云:宋高宗为金所逐,徒步行,中途忽得马,疾驰向明州,至此化为石。
  按:是山,面临东横河,有石似马,从南岸绝河而北,卧泥淖中,状如埋然。故山以此名“埋马”。为畅通航道排水,石于1959年被炸毁。
  石屋山
  万历(绍兴)府志载:“在(余姚)县东北二十三里,空洞如屋。”
  第二节 古湖泊史迹
  烛溪湖
  据宋《嘉泰会稽志》记述:“《旧经》云:昔有人迷失道,见仙烛得路而行,遂名烛溪。”该湖原为古代泻湖,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已见记载。湖内因有明堂溪,故又名明堂湖。也有称为“澹水海。”历代余姚县志记载其面积为“一百三十二顷八亩”。宋庆历八年(1048)县令谢景初具状朝廷,阻止垦湖为田。朝廷诏敕山泽陂湖不得占田,遂规划禁垦与管理办法,时烛溪湖置东、西两闸门放水,分上、下两原,灌溉面积117560亩。地域涉及梅川、龙泉、冶山、烛溪四乡六都。东至匡堰闸,西至烛溪一都六里沿山一带,接江潮灌荫不週处(焦家陡门)。东闸(门)放上原之水,西闸(门)放下原之水。上、下原分界线为横河堰、张沟堰、小洋山堰、姚家堰,即其东为上原、西为下原。宋宣和元年(1119),为解决上、下原争水,县令汪思温改作湖西门隘为三尺,又于下原筑样堰、陈堰、马堰及焦家陡门节水。庆元五年(1199),县令施宿令镌东门石底至三尺,并规定先放东门(上原)水一日,是夜再放西门(下原)之水,使水利适均。明成化十三年(1477),西门坏,上、下原纷争不息,梅川胡礼讼其事于朝廷,后分为东、西两湖,中筑腰塘,东、西湖各置陡门。嘉靖十四年(1535),重修湖中腰塘。相传湖有八景:漾塘烟柳、孤山雪梅、显沙聚鹭、梅岙归龙、夹溪仙烛、航渡渔舟、白洋霁月、翠屏晴岚。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烛溪湖滨立“奉宪禁垦烛溪湖碑”。
  1956年8月,修烛溪东湖塘堤。烛溪西湖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民国4年(1915)间垦废。烛溪东湖于1958年建梅湖水库时废湖为田。
  梅澳湖
  据光绪《余姚县志》载:梅澳湖即烛溪湖航渡西南之一曲,北与烛溪湖通,有陡门。相传,该湖秋雨时,有梅龙顾子湖,水自北倒流,而南入航渡桥。波涛汹涌中高起一带如脊,常冲堕桥石一二块,亦大异也。1962年梅湖水库建成,该湖湮没。
  寺湖(今称鲤子湖)
  在大古塘南旧梅川二都。周八十三亩二十步。明洪武十九年(1386)悉计亩科入。乃废。
  乌戎湖
  湖在龙泉一都,周三十四亩(嘉泰《会稽志》作二十余亩),东、西、北三面俱山,南限本湖之塘。灌田八十亩,土门一(洪武间改石闸)其水东流喜保,北流治于湖塘及沿山之田。今已改造为养鱼塘。
  秦湖
  据称湖在今秦堰村南,近秦湖江。是当时一处著名的隐居处,元代戴良等不少名人,曾在此隐居。相传这里山清水秀,风景极佳,可谓“人在明镜里走,鸟在画屏里飞。”由于年代久远,湖的遗址究在何处?今已很难寻觅,后人只能在名人遗诗抒述中,才可追溯到昔日湖光山色之美景。
  墅湖
  在彭桥九龙山脚北侧。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