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62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文物
分类号: K928.7
页数: 9
页码: 947-95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横河镇文物概况,包含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出土及收藏文物。
关键词: 文物 概况 横河镇

内容

第一节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桥
  七星桥位于横河中街,跨东横河南北。系陡拱式三孔二墩石桥,桥全长24.5米,主孔净跨6.2米,左右孔净跨4.1米。桥面踏道为八字形,上部面宽3米,下部面宽4.2米,石步阶南首29级,北首28级。两旁各设石柱板11块,石望柱10根,望柱头呈方形,简洁朴素。桥面东西两栏外弦与主孔间,高镌扇形题额“七星桥”三字。至孔两侧设桥门柱,柱顶与石柱间各置一对石雕龙头,昂首伸颈,刻工精细,造型栩栩如生。龙头下的桥门柱上,东西面各刻楹联一副,东首题为:“明镜高悬辉腾两夹,彩虹斜锁气吐三环。”西首题为:“七曜横波南境北镇,三台镇浪左川右泉。”两楹联点缀了七星桥长虹跨空和山川腾辉的古镇风貌。北桥墩还置有“桥带”,便于纤夫上下行走。
  据光绪《余姚县志》记载:现桥于清道光年间由孙式鑑重修。初建时间,在明万历四十年左右。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七星桥为慈溪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家境祠堂
  孙家境宗祠距镇治南三里许,坐落在孙家境村平桥北,旧名景家山。祠宇坐北朝南,三进七开间,硬山顶砖木结构,平面布置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是第一进石鼓台门,明间面宽4米,次间稍间尽间各3.4米,深6.5米;第二进大厅,明间次间抬梁式结构,稍间、尽间穿斗式,檐廊置卷篷,月梁雕刻花草,装饰简略古朴,明间面宽4.5米,次间稍间各3.6米,尽间2.8米,进深14.5米;第三进燕翼堂,民国初重建,堂名曰“燕翼”,匾额悬于堂正中,按辞义有辅佐帝王之寓意。规格与大厅保持一致,月梁雕刻人物故事,每进之间设有明堂,铺设石板,中间配踏道。大厅左右建三开间二层楼厢房,周与墙垣贯连,总体保存较好。
  宗祠旧址在河东新庙北。今祠由孙嵩(字梦九,号大年)于清康熙初从旧址迁建至景家山,祠名燕翼堂。道光年间重修。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孙家境祠堂为慈溪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童家岙遗址
  遗址位于镇西南隅童家岙村,土名黑泥沙滩的烛溪西湖田土层中。1955年被村民潘丹奎发现,当时出土有鹿角、骨头、木头、陶、石器等。1979年省考古研究所实地调查,并进行试掘。从试掘剖面获悉: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泥炭层,厚约25厘米,第三层为灰黑色文化层,厚25厘米,第四层为灰白色沙土层,厚30厘米,其下即生土层,为青灰色海相亚粘土。
  试掘出土文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石器多以黑色变质岩制成,有锛、斧之类。其中石锛顶窄刃宽,平面呈梯形,除刃部磨光外,器身都有明显的打琢痕迹,标本长短不一,是有断石锛的早期形式,与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所见类同,遗址中还有长条形的常型石锛。陶器以夹炭黑陶(羼和有稻谷壳)和夹砂或夹碳灰黑陶为主,全系手工制作,火候较低,器表素居多,偶尔口沿有弦纹和锥刺纹,以及腹部拍印绳纹等装饰。主要器物有釜、贮火尊、罐、钵、器盖和支脚等。器物中釜有大敝口与折敛口之别,有的大敝口釜颈部附鋬,也有的脊肩部附突脊;而折敛口釜口沿多施弦纹。贮火尊作高颈喇叭口,浅腹大圆底近平,颈部施旋纹略呈瓦楞状,肩部附高突脊。器盖为覆碗状,平顶,半环耳钮。支脚为夹砂红陶,质地疏松,体形硕大如腿状。此外,还有喇叭状残豆把,以及鹿角和兽骨等。其时代与河姆渡第四文化层较接近,诸如豆把之类具有第三层文化的特征。
  遗址大致范围,大埠头自然村东北,狮子山之北偏西,东临西湖畈南江,在西湖田中心,面积约15000平方米。距今约6500年,属河姆渡同期文化层。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童家岙遗址为慈溪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光墓遗址
  墓在镇境西南隅子陵村,距镇治15华里。据史料记载:严光年80(公元43)卒于家,汉光武帝闻后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葬客星山麓。岁月流逝,汉时碑石,早已荡然无存。唐顾况(贞元年间)所篆“汉严光墓”碑,至南宋乾道间已残缺不全。史浩知绍兴府时,曾新筑墓道。明正德八年(1513)绍兴同知屈铨立碑,镌“汉徵士严光之墓”或为“汉徵士严公墓”,墓前置有石羊,竖有石柱一对,柱刻楹联“何处是汉家高士,此间有天子故人”。民国8年(1919)崇明裔孙严师愈谒墓时,对陵墓又一次进行修葺,并增建墓表,以资景仰。
  1965年墓被毁。1982年12月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汉徵士严公墓”碑一块,碑高160厘米,宽80厘米,隶书直刻,是否当年屈铨所立原碑不详,现存市博物馆。
  墓地1986年7月列为县文物保护点。
  积庆寺“寿”字题刻
  “寿”字题刻,位于今梅湖水库之梅梁山,积庆寺遗址左下方的岩崖上。坐西朝东,濒临湖水。题刻高145厘米,宽102厘米。字体楷书,苍劲有力,气势雄伟,字迹清晰,完好无损,此字何时何人书写,今无从查考。据传当年进寺敬香,必先过此碑。今虽仅存一个“寿”字,却为寻觅积庆寺遗址,提供显明标志,并与水库湖光山色相辉映。
  1986年7月列为慈溪县文物保护点。
  寺山宋井
  寺山宋井在今峙山公园茗香楼前,1986年1月公园施工时被发现。古井用楔形砖错缝平砌,呈圆筒形,井底平铺乱石,井壁稍呈弧形,上口已有塌损,中间最大直径115厘米,底径100厘米,残高320厘米。清理时,井中遗留物有殿宇建筑部件及火烧木料,模印莲花纹锦瓦当及筒瓦、板瓦。还发现南宋“嘉定通宝”铜钱一枚。据史料记载,古井原属如意讲寺,何时始凿不详。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寺毁于火,后井随之湮灭。
  莫子纯墓遗址
  坐落在乌玉桥村后。莫子纯(1159—1215)上林人,今栲栳峰下有莫子纯读书墩相传。子纯以仲父叔光恩补官,铨试及江东运司俱第一。南宋庆元二年(1196)礼部奏名复第一,诏免廷试,准礼部序次赐进士,后人称“莫状元”,迁中书舍人,为官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忤韩侂胄意,被排挤出京,曾为温州知府。57岁时卒,葬于乌玉山。
  墓用三合土夯筑,厚重坚实,但已被盗,墓壁留有盗墓孔一个。距墓约20米,有一水池,称“状元池”。墓前原先竖有石柱两根,今已不存,2003年12月列为慈溪市文物保护点。
  陈山古墓葬群
  位于陈山杨梅山岗,198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编号M16,M17、M18、M19四处古墓进行了发掘考证,其考证结果如下:
  1986年7月,陈山古墓葬群列为慈溪县文物保护点。
  横河战斗纪念碑、亭
  建于1995年8月,坐落在七星桥南约200米处,2003年12月被列为慈溪市文物保护点。(详见第十五卷民政·缅怀先烈)
  第二节 出土及收藏文物
  70年代以后,镇域部分居民开始重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收藏。在农田水利建设、砖瓦窑挖泥取土时,如发现有出土文物,有的收集后交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有的出售给民间文物收藏者。自70年代至今,出土文物搜存在余姚、慈溪两县(市)文物保护所与文物管理委员的有数百件,收集在民间文物收藏者的也有数百件。这些文物品种较多,有石器、印纹陶、越窑青瓷、青铜器、玉器,铁器等;年代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均有。惜近年盗掘古墓、古窑的较多,被盗文物部分流出镇境以外。本志仅对县(市)文物管理部门和镇内文物收藏者的出土及收藏文物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了采访记录。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