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4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分类号: F721.2
页数: 4
页码: 629-6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商业机构的建立阶段、农村私商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人民公社化阶段和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关键词: 横河镇 机构 体制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在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农民入股办起来,有关供销合作社的重大问题都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农民亲切称为“我们自已的供销社”。自1950年9月建社之后的50年间,横河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指导下,在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资料,收购农副产品,扶植农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在自身建设上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监事会制度。1952年至1963年,先后召开了4次社员代表大会(除1966年后因“文化大革命”未开社员代表大会),1982年以后每3年举行一次社员代表大会,重大事项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平时由理事会、监事会实行内部管理监督。90年代中期至2002年3月进行转制,后资产拍卖转为私营企业。
  建立阶段
  1950年9月22日彭西供销社建立,社址设在彭桥,有社员1117人,社干7人,股金789.75万元。11月份横河供销社建立,社址设在横河,有社员815人,社干5人,股金638.86万元。
  当时供销合作社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宁波大众报》1952年8月26日版,曾作了题为“因为贷肥及时,早稻丰收了,农民拥护彭西、匡堰合作社”的报道,内容摘要为:今年余姚彭西,匡堰的早稻普遍丰收,产量比上年增加二成,原因之一,是合作社贷肥及时,彭西、匡堰合作社单贷给彭西、天东二乡农民的肥料,就有豆饼63000斤,肥田粉2400斤,石膏2700斤,为农友解决了肥料困难。合作社为了帮助农友夺取晚稻再丰收,又贷放豆饼30000多斤,肥田粉13000斤,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1952年7月,余姚县社组织整社并社工作,在横河试点。10月,把横河、彭西、匡堰3个基层社合并为横河区供销合作社,洗刷了“不纯社员”205人,新增社员9757人,新增入社股金27968万元。整社并社后,队伍扩大,经营商品从原来的221种扩大到490种,营业额每天从25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左右。
  农村私商社会主义改造阶段
  1955年10月,横河区供销合作社为了加速改造农村私商,以适应农业合作化发展的需要,在省社、余姚县社工作组的具体帮助下,作出了私营商业改造和农村商业网的分布规划。
  通过宣传教育、酝酿讨论、落实政策,横河区共成立了3个公私合营商店,6个综合性商店,2个专业性合作商店,5个合作小组,4个流动购销合作小组,3个合作饭店,1个合作药店。共有206户私商纳入了各种改造形式,占全区私营商业总户数的64.1%。
  同时按畅通物资交流,便利农民购销,符合经济核算的原则,调整了农村商业网点。按照分行业归口的原则,横河区供销合作社改组成立生产资料、副食品、日用品等3个批发兼零售门市部和1个土特产收购部。
  横河私商改造工作结束后,全国工商联主席陈叔通亲临视察。1956年1月17日《大公报》以《余姚县横河区私商改造工作进展迅速》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人民公社化阶段
  1958年,横河人民公社为了适应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政企合一,“一大二公”的组织形式,建立供销部,并把农村中的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小商小贩全部并入供销部。
  1961年9月,恢复供销合作社体制,成立横河区办事处。下设桥头、双桥、彭东、樟树、民主、石堰、横河、彭桥、龙南9个供销合作社。
  1962年2月撤销横河区办事处,恢复横河区供销合作社。
  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中,撤销横河区供销合作社,重新组建横河、彭桥、樟树、石堰、桥头5个供销合作社。
  1967年2月,恢复低塘区横河片供销合作社。
  1977年全国城乡商业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后,供销合作社改制为全民所有制商业。
  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1983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等若干问题》的通知,恢复了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各级供销合作社恢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体制。
  是年5月,实行体制改革,召开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改选了领导班子,健全了理、监事有关制度。
  1987年横河区供销社设有横河、石堰、龙南、彭桥、天东、樟树、彭东、桥头8个分社。此时供销社处于购销两旺的鼎盛时期。
  1988年,全社国内纯购进农副产品、废品回收物资674万元,国内纯销售商品额3386万元,固定资产411万元,流动资金677万元,其中社员股金151万元,年利润33万元。
  1992年5月拆区扩镇并乡后,横河、匡堰分社和晶都公司、横河茶厂、物资供应公司、废品回收公司、樟树加油站等单位相继成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供应体制取消,供销社的经营纳入市场机制,管理上实行经理负责制。
  自90年代末至2002年,供销社内部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没有执行好。监事会形同虚设,理事会也未发挥好作用,管理混乱,造成茶厂、废品回收公司、物资公司、加油站等所属企业发生大额度呆账,致使全社负债经营。导致下属一些企业倒闭。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