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44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概况
分类号: F729
页数: 5
页码: 625-6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的商业发展情况概括。
关键词: 横河镇 商业 概况

内容

横河商业发展较早。春秋战国至秦,作为商品交换的工具,刀币已在横河出现。唐、宋时期,镇域“越窑”青瓷运销海外,大量海盐运销江、浙、皖等地。自元至正元年(1341)大古塘重修后,塘南以农作物为主,塘北以制盐、捕捞业为主,各以产物在村落集中之地进行交换,渐成集市。每逢市日,赶集者在沿街沿巷、河旁桥边设摊叫卖。埋马、彭桥、横河等集市元代已形成,此时,彭桥“小江布”畅销全国。横河堰(闸),为水路交通要口,其附近村落集中,为横河集市最早形成地点,装载海产品的渔船常来赶集交换,街市兴旺。
  第一节 明清时期
  由于横河地处姚江支游,东横河流经全境,交通便捷,是姚北东部和镇北、慈北到余姚必经之水路,是南至四明山北麓,北到杭州湾广大地区的粮食、蔬菜、棉花、山货、海鲜产品之重要集散地。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清末随着较大集镇的逐个形成,埋马被迁并,境内正常的集市仅剩彭桥、横河,其中横河街设有木行、布行、花庄、银楼及日杂百货、南北货等商店,每逢市日一般清晨拢市、近午散集。午后三四点钟(逢退潮)捕网货小海鲜上集市买卖,形成夜市。可初见横河街在明清时期的规模和格局。
  清代,彭桥棉布仍旧出名,嘉庆年间泉源布行的布畅销姚北。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前后5天的彭桥庙会(兰街)闻名于宁、绍、杭、沪各地。每逢庙会,香客商贾来自四面八方,农工百作,商贩艺匠携带制品货物,择地搭棚设摊,江湖艺人、测字看相、卖艺耍杂等成聚成市,商界资助演戏,赌徒游民亦多涉足。交流商品以农用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用品为主,交易兴旺。逢丰年盛世,更热闹非凡,人头攒动,上街购物一次,足要半天。
  第二节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商店继续增多,横河境内要数横河街发展最快。横河街道主要在河北面,基本上都是单面街,店铺朝南,过七星桥有一段双面街,店铺朝东朝西。横河街道东起关帝殿,西至下河庙,长约1公里,分为上、中、下街及桥南街,以中街最为繁华,商铺林立。据调查统计,有谷米糠行、柴行、蔬菜行、鱼行及鸡鸭行等17家,商店有米店、南北副食品、绸缎棉布百货、中西药、烟酒杂、水产咸货、手工业工场(店)等98家,个人医疗诊所4家,邮政代办所1处。店面用房近150间,附属用房50余间,长期从业人员230余人,真可谓商贾服务一应俱全。当时有名的商店,有同升泰绸缎百货店、崇信茂染料作坊、孙信记米店、春阳副食店、百寿堂中药店、百年老店“万华象”等。
  在中介行中,以蔬菜行最为兴旺。横河以北盛产蔬菜,通过横河集市销往余姚、丈亭、陆埠等地区,最多为菜船,一天多达50多艘,售完后运回柴草及粮食。
  彭桥是个古老的集镇,商业发达不亚于横河。民国后期街面有河后、河南、直江、柴弄,以河后为主,共设店铺109家,经营百货绸缎、中西药材、烟酒、粮食、南北副食、饮食业及手工业作坊等;当时较有名望的商店有锦源绸缎棉布店、天生药店、宝康堂药店、致美盛印染坊、杨源升百货杂食店、日升烟酒杂货店等。另有土特产交易行26家,一爿吉泰当典,占地10余亩,房屋百余间,个人医疗诊所4家,民国8年(1919)彭桥东头设致兴和酱园磨坊(后改致中和)。
  石堰,早在唐代就建立余姚(石堰)盐场,管理全县晒盐和购销调运之业务。解放前商业并不发达,街呈丁字型,26间的单面临河小街,总长近百米,共有商店23家,经营百杂、副食、烟酒、饮食等。
  乌山横街,解放前夕仅剩店面屋10余间,店铺9爿,经营烟、酒、百杂等。新中国建立初,商店有所增加,其中同仁堂药店以中药品种多,在周边地区颇负盛名。
  抗战期间,交通阻塞,市场萧条,部分商店亏损倒闭。百年老店“万华象”,民国30年(1941)遭日伪军洗劫而关闭。在各业凋敝的情势下,个体粮食、食盐的交易反而兴旺。因为余姚县城一带日伪军对粮、棉、盐封锁严密。横河为抗日游击区,翠屏山区多被抗日游击队所控制。翠屏山以南地区的粮食运销姚北,姚北的食盐、棉花运销山南及四明山广大地域,横河成了私商徙运的主要通道。时中共彭泾、龙南乡党组织为四明山抗日游击纵队购买的棉布、粮食、食盐、子弹等物资也经翠屏山小道运往陆埠,再转运至四明山。横河地区先后办起12家米厂,有动力156匹马力,日加工稻谷可达20余万斤,这些大米销往沿海盐区和棉区,还在横河米店、米行零售,仅横河街下河头就有米店7家。每天黑夜,贩盐、贩谷(米)人员成群结队,由庵东盐区肩挑到横河,再翻山越岭至山南。将山南的粮食贩运至横河出售。粮食、食盐的运销带动了其他商业、饮食业,横河堰坝附近一时兴旺热闹。
  抗战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通货膨胀,税捐繁多,商业又陷入困境,商店歇业增多,物价飞涨,一日三变,民不聊生。商店、市场以物物交易为主,在店门前放置着盛谷米的箩、袋等。新中国建立前夕,现镇境内共有商店223家,从业人员约500人,农副产品交易行(栈)50家左右,以经营柴草、粮食、蔬菜、水产品、手工业品为主。商店规模较小,大部分为夫妻家庭店,手工业工场以招学徒做帮工修理为主,南货店一般都前店后场,自制加工,药店中西结合以中草药为主,并有坐堂郎中问诊与配药相结合。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农民入股的集体商业——供销合作社。1950年下半年彭桥、横河两地,在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农民集资办起了供销合作社。1952年在县社帮助下整社并社,成立横河区供销社,经营商品达490种。1955年,对农村商业进行改造,共有200余户私商纳入了各种改造形式,加入公私合营商业、合作商店(小组)等。供销社和合作商业(以后称二商)以后整整把持了农村商业近半个世纪。个体商业在夹缝中生存,不同时期受到不同的限制,直到80年代中期始得到快速发展。
  国营商业在横河镇仅有3家:粮食管理所(粮站)、棉花收购站、食品站。1950年初,中粮公司委托各基层供销社代理收购粮油,1954年6月建立横河区粮食管理所,下辖粮站5家,粮油加工厂1家,粮食制品厂1家,仓库40只,仓容量达10810吨。1999年体制改革粮管所撤销。现镇境内有中央粮食仓库和市粮食收贮公司粮库,占地近200亩,仓容量可达15万吨。镇境内有棉花收购站2个,加工厂1个,担负全镇的棉花收购、加工、调运工作。1955年下半年,彭桥棉花收购站在彭桥思孝堂建立,至1997年7月并入浒山棉花加工厂。1999年改制,财产归慈溪市供销联社管理。食品站自1956年由供销社代管,1961年建立横河食品站后,担负全镇的生猪、禽蛋收购,及加工和供应。1988年体制改革,食品经营由每个职工承包到摊位。供销社和二商公司也先后于1999年前后进行体制改革,集体企业已不复存在,替而代之是个体商业的迅猛发展。
  第四节 商业体制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允许农民经商,镇内食品站、供销合作社、二商公司、棉花收购站等国营和集体商业,先后转制给个体私人经营(除市粮食收贮公司外),镇内私营商业已一统天下。至2002年底,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有2637家,从业人员达4328人,资本金8410.71万元,并有慈客隆等四大超市驻足。横河镇成了慈溪市南面商业繁华的重要一镇。
  个体工商户经营项目,除传统的百货、棉布针织、五金、陶器、山货、酒酱烟杂外,新项目逐年增加,如干洗、寄售、美容、电脑、网吧、台球、游戏机、信息、职业介绍、浴室、摩托修理、汽车修理等,据统计全镇有社会服务业173家(其中有电器、摩托、汽车修配店100家,刻字、干洗、照相业31家,美容、理发业25家,信息、职业介绍所5家),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1403家,副食、烟酒380家,棉布、百货89家,五金、建筑、装潢130家,机械、模具配件店30家,粮油店10家,超市4家,其他行业60家,还有无名小店(摊)620家,遍布全镇各地。
  集市原来依附于小集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直扶持以农民自产自销、区域性小商品交流为主的集市贸易。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旧时的集市场地交通不便,卫生状况差,已不适应新形势,横河镇政府、横河工商所,在有关村的配合下投入资金,从2000年开始先后新建了横河、彭桥、龙南、石堰等镇级农贸市场4个,有店铺172家,设摊位666个,从业人员814人(详见第十三卷村镇建设·集贸市场建设)。
  2003年,在横河农贸市场西侧建成横河小商品市场,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09平方米,内设摊位160个。
  另外,自然村相对较集中的地方,组织或自发形成的村级农贸市场有22个,有乌山、相士地、宜青桥、剑山、东上河、跃上、天香桥、湖清垫、埋马、长埭村、孙家境、竹山、笋岙、大山、沙河、童岙、湖东、湖西门、王家畈、横山、王家竹堑、秦堰等市场。其中要数乌山、宜青桥两个市场为最大,互相连接在一起,东西长500余米,店户不少于300家,经商者以外来人员为多。设固定摊位,管理较好的有剑山、相士地、湖清垫、孙家境、横山等市场,活跃了乡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给群众带来了方便。农贸市场也带动了商业,百杂、餐饮、修理、娱乐等业兴起,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