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邮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42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邮政
分类号: F632.755
页数: 9
页码: 599-60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横河镇邮政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邮路、邮政营业、报刊发行等。
关键词: 横河镇 邮政

内容

第一节 概况
  横河于民国15年(1926),始设邮政代办所。地址在七星桥旁的“咸和”小店。民国19年(1930)西移至中街“同昇泰”商号代办,此时的邮政业务以收发信函、办理小件包裹为主,汇兑款只接收汇进来的,还要到余姚局领取。邮件由横河至余姚的航快委运。投递邮件,本街的当日送达,农村的由“同昇泰”商号托带。民国24年(1935)以后交横河汽车站委运。1955年5月始设横河邮电营业处,“同昇泰”邮政代办所即行停业。营业处设在中街,向“万华象”商号租平房两间作营业用房。1956年1月成立横河邮电支局,营业地址依旧。1958年迁至下河头,租楼房两间为营业用房。1961年迁至横河中街,租用杨家祠堂平房两间为营业场地。1966年在下河头当典弄由支局征地0.404亩,建邮政楼,建筑面积115.2平方米。横河邮政支局迁址新邮政楼后,设邮政、电信、汇兑等业务。1969年12月至1973年10月间邮电分营,后又合营称邮电支局。1979年9月龙南区划归慈溪县,次年1月起龙南区辖8个公社的7个邮电所和支局全部划归慈溪县邮电局管理,时支局职工20人,现镇境内的原龙南、彭桥、石堰3个社办邮电所职工18人。1982年原邮政楼已不适应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另选地址在龙南大桥北,又建横河邮电支局办公与营业楼,建筑面积678.26平方米,增设储汇窗口,更新设备。1993年开通了程控电话,业务迅速扩大。是年新选址于杨梅大道114号,征地7600平方米,建邮电大楼,建筑面积达2917平方米,局大院内呈园林式建筑,有亭、廊、假山,花草等,绿地面积2640平方米。1998年9月邮电再次分营,设邮政支局和电信支局,邮政支局现有职工17人。
  彭桥邮政代办所始设于民国元年(1912),地址在彭桥东街河后,由黄日升小店代办。后迁址中街,业务主要是收发信函,邮件委交航快传递。邮入信函,彭桥街的当日送,农村的托人捎带,直至1955年5月收归横河邮电营业处为止。
  石堰于民国15年(1926)始设邮政代办所,由石堰街“中兴”商号杂货店兼营。邮件委交匡堰至余姚的航快在余姚、石堰之间转递。民国24年(1935)余姚到浒山汽车开通,委交石堰汽车站托带,业务主要是收发信函及小件包裹。
  乌山横街邮政代办所设于民国31年(1942)1月,由横街“同仁堂”药店兼营。邮件,由浒山邮政局投递,逐日班,以收发信件为主,可寄小件包裹。直至1955年5月,成立横河邮电营业处为止。
  第二节 邮路
  1949年以前,镇境内的横河、彭桥、石堰、乌山横街4个邮政代办所,均归属余姚邮政局局内邮路。民国24年(1935)以前,匡堰至横河、彭桥、石堰到余姚的邮件由快船委运,自余姚至浒山公路运营后,横河、石堰两代办所改由汽车传递,这一传递方式除民国30年(1941)日军占领时期改由余姚局投递员投递外,直至1955年成立横河邮电营业处止。乌山横街邮政代办所的邮件,归浒山邮政支局派出的投递员投递,直至1955年5月为止。
  1955年5月,余姚邮电局设横河邮电营业处。新开辟自办自行车乡村邮路1条,单程40余公里,逐日班。起自横河,沿途设龙南、妙山、樟树庙、小桥头、民主、彭桥6个代办所,经19个自然村,乡邮员每日工时在12小时。横河本街增辟步班1条,单程5公里,逐日班,起自横河营业处经由沿街两村,信报由乡邮员投递,内勤兼本街投递工作。1957年为加强农村投递工作,横河邮电支局雇用5名人员担负投递工作,邮路分为一条步班,一条自行车班。1961年原各乡代办所划归公社领导,统称为社办邮电所,原雇用人员改为公社邮电所派员投递。次年固定为专职投递员。1962年新增支局至彭桥公社的自办自行车邮运线路1条,单程20公里,逐日班,起自横河支局至彭桥沿线经8个村。
  1974年冬为提高邮运速度,改由余姚邮电局自办汽车邮运。横河、石堰的进出口邮件按时与直办邮政车交接,横河以东各公社邮电所仍由横河支局收发,统一交邮政车专递。
  1979年支局自办农村邮路2条,单程38公里,均为自行车逐日班。至此,彭桥、石堰、龙南3个公社邮电所共有邮路5条,单程99公里,均为自行车逐日班。邮件封发单位10个,其中互封7个为慈溪、余姚两个县局,龙南、彭桥、彭东、樟树、天东5个公社邮电所。单向直封3个为宁波、杭州、上海市有关邮电局。石堰邮件封发与慈溪县局发生直封关系。1983年1月新开浒山至横河自办三轮摩托车邮路一条,单程5公里。
  1984年5月支局新开辟横河至天东(现属浒山镇)自办三轮摩托车环形邮路1条,单程23公里,途经龙南、彭东(现属匡堰镇)、樟树(现属匡堰镇)、天东(现浒山镇)、彭桥5个乡邮电所。
  1992年5月撤区并乡后,横河至天东自办三轮摩托车环形邮路取消。浒山至横河改自办汽车邮运邮路。
  1994年1月至今,全镇投递邮路调整为6条,单程277公里,均为摩托车逐日班。配备投递员8人,实行投递承包考核制。
  第三节 邮政营业
  民国元年(1912)镇境内始有民营邮政代办所。1955年横河邮电营业处办理普通信函收发、小件包裹邮寄。1956年1月横河邮电支局开办函件、包裹、汇兑、报刊等邮政业务。
  1960年10月起为保证粮、油、布票等证券安全寄递,开办挂号信函业务。次年8月1日起停办装钞保价信函业务。因包件业务量上升,8月5日起航空包件除指定局、所收寄外,其余局、所停止收寄。10月起公社邮电所包裹一律不予收寄。1962年9月起,包裹每公斤补偿标准由8元改为15元。1966年9月1日起对毛泽东主席的著作书刊一律作挂号免费邮寄。1969年4月1日起邮寄包裹和快递小包由500克调整到100克为计费单位,并停办代收货价、包裹回执业务。停办回执,双重挂号由局候领,代收货价信函、货样业务。取消解放军战士免费邮寄平信的规定。
  1978年后,城乡市场繁荣,乡镇(社队)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商包业务发展很快,各类包裹收寄量激增。1979年7月扩大收寄台湾地区函件。1980年7月10日开办代发广告业务,恢复回执双重挂号有局候领业务。1981年5月1日起又恢复代收货价业务。7月1日起恢复邮件回执业务。1984年10月1日起恢复解放军战士免费邮寄平信规定。1986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邮件分类范围,国内包件按属性和规格标准确定业务种类,分为民包、商包。保价包裹或保价快递交寄,保价额每件以人民币5000元为限。调整印刷品准寄范围。1985年1月全国实行邮政编码,横河镇邮政编码为315318。1987年11月新办邮政快件业务。
  1990年7月31日起,对国内邮件业务种类和资费进行首次调整。其中平信20克本埠由4分调为1角,外埠由8分调为2角,挂号费每件为3角,函件航空费每10克或其零数为5角,包裹全部实行保价交寄。商包按调整后民包资费加50%计算。同时取消邮件回执、快递小包、代收货价及收件人兑付邮资和用户专用袋包裹。1993年1月开办EMS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96年12月1日第二次调整部分邮资,其中平常信函本埠由1角调为2角,外埠由2角调整为5角,挂号信每件邮费为1元。1998年7月1日取消邮政快件业务,1984年至1998年先后3次发行“儿童和残疾”、“赈灾”、“抗洪赈灾”附捐邮票。1999年3月1日第三次调整部分邮政资费,其中信函首重20克,本埠由2角调为6角,外埠由5角调整为8角,挂号信每件调为2元。2004年1月1日第四次调整部分邮政资费,挂号信由2元调整为3元。
  第四节 储汇业务
  汇兑
  民国15年(1926)6月始,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4月止。先后开设的彭桥、横河、石堰、乌山横街邮政代办所,均能代办小额汇兑到浒山或余姚支领。1955年5月1日起,横河邮电营业处所辖彭桥、石堰、横街代办所,均开办汇兑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横河办事处开立有邮政汇兑资金专户,以保证汇兑所需资金。当时汇票较少,兑付汇票对象主要是在外地谋生的固定用户。1956年横河成立邮电支局以后,彭桥乡、石堰乡的用户由当地代办所兑付,以汇兑日报单办理结账。1970年龙南、彭桥、石堰、横河均由所在地信用社开立邮政汇兑资金专户,由支局转拨汇兑协办款。
  1979年以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加快,汇兑业务不断上升。1990年支局及所属有办理汇兑邮政所8处,支局还办理电报汇款。2001年12月1日起普通汇款改为电子汇款,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在2小时以内可达兑付局,汇款全面提速。随着外来民工的激增,汇兑业务亦迅速上升。
  储蓄
  1987年5月28日,横河邮电支局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987年6月至1989年6月,支局出售有奖储蓄4次,收储余额16万元。1992年底储蓄余额181万元。1996年底储蓄余额1745万元。1998年6月储蓄余额4000万元。1998年9月邮电分营后,横河邮政支局开办代发养老金业务。1999年代理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2000年起办理国债业务。2001年6月代收小规模纳税户国税业务。2002年11月储蓄余额破亿元。
  第五节 报刊发行
  1949年前后订阅报刊很少,由报(刊)社自行发行。1950年2月13日起陆续将报刊征订投递交邮政局进行。横河仍有个体邮政代办所承接收订报刊业务。1952年10月开始执行年度报刊预订制度。1953年1月原由书店征订投递的杂志,亦交邮政局统一进行,报刊征订种类不断增多,投递量逐步上升。1954年为方便读者,实行报刊破月破季订阅。1955年横河设邮电营业处,全部收回个体邮政代办所报刊征订投递业务。1958年强调报刊订阅数量,提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订中共党报,报刊征订量大增。1961年出现纸张紧张,报刊的供需矛盾突出,实行定额发行。1964年国家经济形势好转,报刊发行量趋向回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大批报刊被停刊,只能发行订阅《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这两报一刊。报刊发行的规章制度,以“管、卡、压”的罪名受到批判。报刊发行订阅量再度下降。
  1978年以后,报刊订阅发行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报刊种类增多,报刊业务量迅速上升。1982年报刊杂志订阅累计为887953份。1990年省内“六报四刊”自办发行,年度各类报刊订阅数量累计861104份(自办发行除外),少于1982年的订阅数。1998年《宁波日报》、《慈溪日报》也自办发行,通过邮政的报刊发行量再度下降。2002年报刊订阅回升到895304份,其中征订的报纸281种,杂志810种。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