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47
颗粒名称: 第八卷 水利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26
页码: 485-5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水利情况,分别记述了湖泊、水库、河区水系、河网整治、水闸、堰坝、农田治理等。
关键词: 横河镇 水利 湖泊

内容

第一章 湖泊 水库
  镇域山谷、盆地建有湖泊(水库),加之平原河网纵横,水域面积达6550亩(436.67公顷),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东汉时已有烛溪湖、东横河等水利设施。北宋以后,农业灌溉用水属烛溪湖水系,东至匡堰闸与上林湖水系为界,西至石堰、西闲堰、南湫堰与烛溪乡一都六里江潮灌荫水系交界。自宋至明、清,因海涂往北淤涨加快,涂地不断垦植为农田,烛溪湖水灌溉面积随之扩大,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人们为保障农业用水,“讼官禁垦湖田”,筑塘浚湖、疏掘河道、修建水闸、陡门等各朝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改善灌溉条件,50年代初兴建山塘、修掘河道、重修横河堰(人民闸)。1958年梅湖水库动工建造。60年代中期建设电灌站,改善灌溉条件。70年代平整土地,改土保墒。彭东乡邵岙水库建成后,形成梅湖、上林湖、邵岙湖灌区,使横河基本成为百日无雨不受旱,三天内降雨200毫米不遭涝的地区。旱涝保收田面积占镇域总耕地的85%以上。80~90年代,转入改造易涝低产畈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80年代中期以来,水资源污染严重,镇域仅南部沿山少部分河道为2~3级水质,近浒山、横河、彭桥一带,生活、工业废水排放比较集中的地区均为4~5级水质,河水常年又臭又黑,河中基本不能生长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凡水位到达的河床、河岸边不能生长各类草本植物。
  第一节 古湖泊
  横河境内的古代泻湖有烛溪湖、梅岙湖、乌戍湖,人工湖有寺湖、秦湖等。这些湖泊,千百年来都为横河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起到过重要作用。自清代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一批山塘水库的建造,蓄水湖(库)由平原移地山谷,由大泽浅蓄水改为高坝深蓄水,蓄水用地积面减少,而蓄水量大大增加,并将一批古湖泊逐年废湖为田。(有关古湖泊的详细情况,见第十九卷文物胜迹·古湖泊史迹。)
  第二节 梅湖水库(中型水库)梅湖水库位于烛溪湖江源头,总库容181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84万立方米,常年水域面积1786亩,集雨面积23平方公里,原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该水库与上林湖、邵岙水库联成一个灌区简称“梅、上、岙”灌区,灌溉着原横河区7.5万亩农田。1982年8月1日开始为横河水厂、石堰水厂提供水源,1987年7月为慈溪市第二水厂提供水源,供慈溪市西北原3个区205个村25.5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2002年底,横河水厂、慈溪市第二水厂在梅湖水库的取水规模达3万吨/日,已成为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用水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库。
  梅湖水库于1957年10月筹建,由中共横河区委员会组织辖地农民建设,为民办公助性质。1958年元旦正式破土动工,至同年5月15日,大坝净高8米时,开始堵口蓄水。以后水库工程边建边蓄。历经4个冬春,1962年12月30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建库中,淹没土地830亩,拆迁民房346间,迁移137户,567人。投放劳力150余万工,完成土方47.5万立方米,石方9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和块石混凝土1.4万立方米。耗资11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85.1万元,区、乡(社)自筹31.9万元。
  水库大坝筑在原龙南乡境内狮子山与井头湾之间,谷口宽度145米,坝底长度167米,坝高21米,坝底高程6米,坝顶长252米,宽4米。大坝为斜心墙土坝,坝底宽度67米,内镇压层分两级,宽度42米;外镇压层也分两级,宽度42米。迎水坡干砌块石护坡,比降1∶2.5,北坡干砌块石护坡,比降1∶2.5,侧流式浆砌块石溢洪道建在大坝右坝头,堰顶高程22米,长度63米,最大过水深度4米,最大泄洪流量987立方米/秒。输水隧洞建在大坝左侧,拱形浆砌块石,进口底高程10.62米,出口底高程8米,洞长95米,最大过水断面6.2平方米,最大泄洪流量16.3立方米/秒,装置插门旋桨式启闭机3台。1960年建设大坝时,左坝头曾建有装机75千瓦水电站1座。1979年扩建,站址移狮子山脚,增加2台单机160千瓦发电机机组,装机总容量395千瓦,是全县最大的水电站。
  水库曾建自流灌溉干渠2条,长12.5公里。支渠4条,长5公里,设有分水涵洞,控制水闸4座,渡槽2座,涵洞1座,灌溉面积3万亩,包括龙南、彭桥、石堰3个乡。后因水量不足弃毁。目前有灌溉干渠1000米左右,自流灌溉面积420亩。
  1975~1978年,大坝曾出现几次滑坡和沉降,1979年以后采取如下保坝处理:
  1979年,完成溢洪道开挖石方24200立方米,修建溢洪道口交通桥一座,加抛内镇压层石方6.08万立方米。1981年建筑侧堰,完成埋石混凝土2060立方米。1982年增补外镇压层石碴7300立方米,宽度24米。坝面加土380立方米,上护坡砌石889立方米。1983年砌坎石方4000立方米。1984年增抛内镇压层石方1.2万立方米,修输水洞闸底。修输水洞下游坦水板和兴建两座分水闸。1987年进行大坝纵向裂缝处理和大坝防浪墙基础加固,完成土石方150立方米。
  上述保坝工程总投入劳力6050工,完成工程量:石方112439立方米,土方380立方米,混凝土2220立方米。经费25.7万元。
  1981年9月17日,水库管理处建立,设主任1人。体制改为县属集体事业单位。
  第三节 小(二)型水库
  牛头岙水库
  位于竹山村,1962年12月兴建。集雨面积0.4平方公里,大坝高度13米,坝顶长77米,坝顶宽11米。总库容2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50亩。
  梨头岙水库
  位于童岙村,1972年12月兴建。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大坝高度19米,坝顶长60米、宽3米。总库容15.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80亩。
  第四节 山塘
  自1956年开始至60年代,在横河南部丘陵中,兴建了一批山塘,为山区的“靠天田”提供灌溉水源。镇域原4个乡共建山塘41座,1994年大山村又建马羊山山塘1座,总计42座,蓄水量49.825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346亩(89.73公顷)。至2003年,因农业种植结构改变,山田水稻部分改成林地或改种经济作物,全镇已有15座山塘废弃。
  第二章 河区水系、河网整治
  第一节 历史上的河区水系
  横河历史上以东横河为主要泾流河道,境域极大部分江河之水汇集该河,自东向西再折向南流入姚江,属姚江水系。民国以前,南部翠屏山北麓的烛溪湖为当地主要水源,农业灌溉用水为烛溪湖支系。1958年梅湖水库兴建、上林湖水库加坝增蓄后,属横河区梅湖、上林湖灌区。1974年彭东乡邵岙水库建成,改“梅上岙”灌区,时大古塘建有节制闸(建于1964年前),自成灌区支系,调节河道水位。1979年,横河划归慈溪县后,调整了原来的河区水系,横河属慈溪市中河区水系。横河人民闸以东地区除河道闸上水位升至吴淞高程3.8米,闸下水位3.40米,可开启人民闸向姚江排水,内涝严重时经市(县)防汛指挥部批准可开启双河洋塘闸,向东北观城方向排水外,平常江河之水改成向北排放出海为主(石堰河网例外)。1987年罗墅闸拆废,1992年大古塘各节制闸拆废。
  第二节 中河区
  1979年9月,横河区划归慈溪县。根据水利现状,慈溪县划分为4个河区,横河区属中河区。
  中河区包括原横河区、逍林区、浒山区、浒山镇及庵东区东三乡。总面积343.7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83.5平方公里(包括石堰河网区面积)。境内有大小河流长度为1533.2公里,其中主要河流46条,长455.3公里,河网水面面积18平方公里,河网率6.3%。正常水位蓄水量1610.68万立方米。南部丘陵区建有中小(一)型水库3座,总设计库容429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905万立方米。沿海建有四灶浦海涂水库1座,设计库容34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59万立方米。还有3座小(二)型水库,库容46万立方米。河、库(包括山塘)总蓄水量4865.34万立方米。有出海排涝闸8座,27孔,总净孔径89米,现有排水流量163立方米/秒。平原地区高程一般为4.3~4.6米,南部横河区偏低,北部沿海棉区偏高。备塘闸10座,各类内河节制闸70座,其中河区节制闸12座,抗旱节制闸58座。堰坝16座,其中节制河区的10座,与抗旱节制闸结合的6座。
  第三节 石堰河网区
  石堰河网区是横河境内的独立河网区,包括人民闸下游的原石堰乡全境和原横河镇、龙南乡的一部分,面积为21.6平方公里(不含丘陵山地)。境内有南大河、北大江等大小河流,总长28.8公里,流经东横河(东江)注入姚江,河流水面面积0.5平方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59.44万立方米,加上14座山塘蓄水量25.22万立方米,合计蓄水量84.66万立方米。平原地面高程较低,一般为3.6~4米左右,最低地区仅3.3米,且外来客水多,是易涝地区。
  第四节 河流
  河流分布
  1998年横河镇水利站对镇域内河道情况调查结果:江、河、河漕总长134.7公里,水面面积高水位2平方公里,中水位1.8平方公里,低水位1.7平方公里,蓄水量高水位443.2万立方米,中水位374.8万立方米,低水位324.9万立方米。
  整治河流
  新中国成立后,镇域每年冬春都有计划地开展河道疏浚、砌坎、新掘等工程项目,其中较大的工程有1959年、1978年的东横河疏浚,1959年的梅湖江开掘,1983~1986年的浒山江疏浚和两岸砌石,1985~1986年的华陀殿江疏浚,1998~2003年镇域38条一、二类河道全面疏浚,总长87313米,共疏浚土方99.12万立方米,疏浚后平均河床高1.5米。
  东横河(又称东上河)
  该河人民闸下游称东江。西汉时已形成。发源于横河南部诸山。东起洋浦,西至余姚城区皇山桥入姚江,流经慈溪市桥头、匡堰、横河镇与余姚城区,全长30.1公里,境内段长13650米,其中人民闸下游段8100米,平均面宽35米,河底高程0.5米,人民闸上游段平均面宽22.5米,河底高程1.2米。自南宋迄今,在横河、石堰境内建有堰闸,以利蓄泄。光绪《余姚县志》云:东横河,水深一丈三尺,面阔十三丈。明嘉靖十五年(1536),余姚县丞金韶浚深东横河。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曾疏浚,1975~1976年再次疏浚,完成土方7万立方米,砌石坎长15000米。石坎断面高2.5~3米,底宽2米,顶宽0.6米。完成石方6.21万立方米。扩建桥梁21座。总投工30万工。投资12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0万元,区、乡、村自筹100万元。
  1978年冬,横河区发动挖掘东横河大江,自人民闸至洋塘闸,全长14500米,人工挖掘,完成土方13.5万立方米。1998年横河镇政府结合农田综合治理,自石堰至彭桥,用泥浆泵进行了疏浚。
  浒山江(又称宏桥江,古称罗墅港)
  浒山江起点大古塘,终点东横河,全长5950米。平均河面宽19米,河底高程1.2~1.7米。1983年8月至1986年12月,全面疏浚,两岸全线驳石砌坎,使河道在平常水位可通行40吨级船舶。90年代后期又作疏浚。
  小桥江
  起点人民闸,终点上泥桥闸,全长4560米,平均河面宽10.5米,河底高程1.4~1.7米。1985年疏浚,90年代后期又疏浚。
  上大河
  起点木桥头,向东傍山脚至湖清垫村西折向北,入东横河。全长4400米,河面宽12~20米,河底高程1.4~1.7米。1985年疏浚,90年代后期又疏浚。
  北大江
  马山闸至乌玉桥,全长4250米,平均河面宽17.5米,河底高程0.6~1.4米。1978年疏浚,90年代后期又疏浚。
  南大河
  自湖西门至陈山,全长5500米,平均河面宽12.5米,河底高程0.5~1.4米。1978年疏浚,90年代后期又疏浚。
  华陀殿江
  自东横河至浒山街道隆兴桥,全长1783米,平均河面宽14.5米,河底高程1.4~1.7米。1985~1986年疏浚,90年代后期又疏浚。
  梅湖江(烛溪湖江)
  自人民闸至梅湖水库,全长4500米,平均河面宽18.5米,平均河底高程1.3米。1988年配合公路修建、圩丘建设而疏浚,90年代后期又疏浚。
  第三章 水闸、堰坝
  第一节 内河节制闸
  石堰、横河等地,唐、北宋前期已筑土堰,有石堰、横河堰、小洋山堰、张沟堰、姚家堰、石堰陡门、烛溪湖陡门等,宋宣和元年(1119)增设陈堰、马堰、样堰、焦家陡门。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部分堰改置闸,建有匡堰闸、横河闸、石堰闸,节制东横河、烛溪湖、上林湖之水,溉农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增加河网蓄水量、减轻低洼地涝灾威胁,1952年2月,原横河3孔闸西移近50米,重建5孔大闸,改名为人民闸。1953年重建石堰闸。60年代,在慈溪、余姚接壤的大古塘一线,横河区建造季节性抗旱节制闸8座,其中镇境内为罗墅桥闸1座。为有利团结治水,慈溪、余姚两县成立大古塘闸管理委员会,并订立管理协议。
  今镇域兴建的各类内河节制闸列于下:
  人民闸宋为横河堰,横河堰桥为余姚10座古关梁之一(关梁地居水陆之冲,舟车辐辏)。1952年改建前为横河闸,3孔2坝,长约30米,宽3米。处烛溪湖江、东横河、小桥江三江口,南北向闸坝。闸身由块石砌筑,闸门柱槽用一式数吨重的大石条砌成,闸底下层为一片密集的松桩,桩上是用石灰、桐油、麻筋胶联的大石块,时为姚北水利枢纽。1952年2月,横河区水利委员会组织民工移建,预算投资48813.6万元(老人民币)。发动数百个工匠和民工,起早摸黑筹料施工,当年11月竣工。建成5孔2坝大闸,全长50米。其中南北桥带10米,桥面净长40米,宽4.5米,石桥桥面高程为6.3米,闸底高程1.35米,5孔闸门,每孔净宽3.5米,南车坝坝基宽6米,后拔坝坝基宽4米。桥墩用钢筋水泥浇制,闸板为砼梁板,原为螺杆手动式起闭,后改为电动式起闭。时为余姚县境内内河第一大闸。
  石堰闸 位于石堰村东横河上,节制石堰河网区与姚江之水位。清康熙《余姚县志》谓“石堰乃余姚东北方水道之咽喉”。光绪20年(1894)进行修建。
  民国20年(1931)冬,建立石堰移坝委员会,进行移坝工程,历时8个月竣工。1953年、1979年又重建。现为3孔闸门,净宽11米,砼梁板闸板,闸底高程0.6米。
  第二节 堰坝
  堰坝、船闸为节制河区之间水位与通行船只的水利设施。据旧志记载,在宋朝已建有堰坝,明、清以后逐渐增多。当时多为泥坝,分拔坝和车坝两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数泥坝改建为混凝土浆砌石坝,并将主要堰坝改建为船闸。
  人民闸堰人民闸堰坝前身为横河堰,北宋堰坝位置在孤山(今伍梅山)东北,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移建于小桥江东。1952年移建于小桥江西东横河上。人民闸南车坝与北拔坝为人民闸配套工程,用于节制中河区与石堰河网水位。其结构为石坝,南车坝堰顶高程3.8米,堰顶长3.3米,为人工转盘车坝,可使20吨左右的船车过坝。北拔坝堰顶高程4.1米,堰顶长2.5米,为2~3吨小船手拔坝。1952年与人民闸同时建成。
  马山坝 在石堰北大江马堰段。其结构为石坝,坝顶长3.5米。于1962年建成,1980年被废弃。
  新庄堰 位于新庄村西江,节制中河——石堰河网区之水。结构为石坝,堰顶高程3.8米,堰顶长3米,1979年建成,与闸结合。
  张沟堰 位于伍梅村张沟堰江。节制中河——石堰河网区之水。结构为石坝,堰顶高程3.8米,堰顶长3.8米。1963年建成,与闸结合。
  石堰 1958年前,是抵御咸潮倒灌的堰坝,为车坝。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坝存,仅抗旱节制时使用。1979年石堰船厢建成后,坝废。
  第四章 农田治理
  第一节 改造低洼畈
  石堰圩丘工程
  原石堰乡属横河下游的石堰河网区,地势较低,北岸永福庵至余姚五星村之间900亩面积,地面最低高程只有3.26米。降暴雨时,下游姚江水位上涨,排水不畅,上游东横河下泄涝水,故有“横河五洞拔(放),石堰要淹煞”之说。1980年前后余姚城北等地筑圩丘翻水,河道水位相应提高,常与地面相平,农田年年因涝灾而减产(一般每亩要减少稻谷100~200斤)。当地农民迫切要求兴建圩丘。
  圩丘工程自1982年初动工至1984年底结束,其主要工程有:
  (1)圩丘一条,从永福庵至庵跟,全长2207米,圩丘顶为吴淞高程4.5米,平均净高1米,面宽2米,底宽4米,平均断面土方3立方米,总土方6621立方米,外坡砌石;
  (2)建排涝泵站2座,配置流量0.44立方米/秒,排水泵2台;
  (3)修建桥梁及桥梁改建为节制闸各1座;
  (4)挖掘圩丘内侧排水沟1条,与圩丘同长,宽3米,深1.5米。
  总投工1.1万工,总投资9.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6626元,缺额有关村按受益面积负担。
  “四畈”治理工程
  1990年冬至1994年下半年,对石堰堰南畈、龙南东湖畈、横河和石堰西北畈的四畈低洼田进行了治理。总面积17500亩(1166.67公顷)。圩丘总长14570米,土方3.5万立方米,排涝站总装机13台,动力580千瓦。总投资327万元。
  人民闸下游低产畈改造工程
  工程地段全长4000米,受益面积7000亩(466.67公顷)。涉及伍梅、秦堰、石堰3个行政村。自2001年12月始至2002年4月结束。改造后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抗旱灌溉保证率达到80%。总投资469万元。主要工程:
  (1)建造上上江、秦湖江、水井江排涝泵闸3座;
  (2)人民闸至石堰船闸南岸建挡土墙全长3700米,砌石坎至吴淞高程4.5米,圩丘顶吴淞高程5.5米,累计土石方2.086万立方米。
  第二节 土地整理
  横河的土地平整自1958年开始,以生产队、生产大队为单位,普遍平整了一批高低不一的农田和坟堆、杂地。70年代为适应大面积机耕、机灌需要,实施了田成方,河、沟、渠、路配套的土地整治,达到了机耕路通到每块田头,灌水、排水分立门户,电动打稻机脱粒用低压电线立杆至田间200米内。90年代起主要以结合治理低产畈开展土地整理。
  镇西畈土地整理工程,自2002年3月开始至7月结束。涉及乌玉桥、子陵、石堰、马堰4个行政村,总面积5668亩(377.87公顷),总投资601万元。主要工程:
  (1)疏浚北大江、长石板桥江、陡门江和张山江4条河江,总长7130米;
  (2)新建宽4米,跨径3米桥梁2座;
  (3)新建拆建水泵6座;
  (4)平整土地,改造路、沟、渠等农田基本设施。
  工程基本改变原来地势高低不一,地块零碎,地貌复杂,河、沟、路、渠分布较乱的状况,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排灌分离”的标准化农田结构。
  第五章 机电排灌
  第一节 机灌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政府就重视试验推广农业排灌机械。1953年余姚县水利委员会用船机为相士地村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农田灌水,翌年改为自办抽水机埠灌溉农田。1954年7月,筹建余姚县第一个国营横河抽水机站。8月勘测设计,12月中旬全面施工,1955年4月5日竣工。站址设在龙南乡孙家境村西河东新庙,全站设6个固定机埠,1只机船,配无锡产“1200”型25马力柴油机组3台(套)、上海产“190”型12马力柴油机组3台(套)、宁波产“1105”型8马力柴油机船1只,计119马力(87.5千瓦),灌溉面积8000余亩。有职工19人,其中技术员2名,抽水机站有站房1座,机房6座,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渠道渡槽及泵站基础各6处,护岸1处,大斗门9道,其他附属建筑124处,干、支渠24条,计14.5公里。此后镇域各乡机灌发展迅速,到60年代初,农业灌溉基本实现机械化。
  1972年,横河抽水机站所属各机埠、机船都下放或折价出卖给受益公社、大队。站名更改为地方国营横河机电站,设农机具修理车间,负责横河全区的农机具维修、保养。站内开支经费除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外,主要靠经营收入。1974年10月,为扩大生产业务,站址从龙南迁至横河洋山岗,机电站从管理型转化为生产经营型,主要生产泥浆泵和挂浆机。1979年行政区域变更后,经慈溪县革委会批准改为慈溪县水利机械厂。
  第二节 电力排灌
  1966年余姚县电力公司,自白山头110千伏余姚变电所放低压线送横河开始大电网供电。石堰11台变压器计290千伏安,龙南2台变压器计70千伏安,横河1台变压器计20千伏安,共14台变压器计380千伏安,开始解决横河电力排灌。1967年开始,电力排灌迅速发展,到70年代,将原机械灌溉大多改装为电力灌溉。
  1965年,横河国营抽水机站在石堰王家畈机埠搞试点,做地下渠道1480米,用直径60、50、40厘米水泥瓦筒铺设,受益面积950亩。1967年彭桥联兴大队机埠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做地下渠道2500余米,受益面积1110亩。此做法节水省本,灌溉效益好,农民满意。现镇域基本上实现用地下渠道或渠道底、两侧用砖或水泥预制板砌筑的明渠灌溉农田。
  第六章 参加境外工程建设
  修筑大古塘 北宋庆历七年(1047)至元至正元年(1341),镇域居民为保护塘南不受海水侵袭,修筑大古塘,投工出资者众。
  参加姚江大闸兴建 1958年11月,抽调石堰、横河、龙南、梅湖、秦堰、乌山、胜利、彭桥8个大队民工1158人,随带2个月口粮、炊具、施工工具等,参加姚江大闸兴建。1959年3月,横河人民公社增加搬运民工168人,调集运输船只56只,完成大闸建设所需石方3万立方米搬运任务,挖掘装运慈城公社沿江一带土方3500立方米。
  参加四明湖水库建设 1958年至1959年,横河人民公社抽调民工600人,农船100只,自带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到梁弄参加四明湖水库建设。
  参加上林湖、邵岙湖水库建设 1957年11月,按灌区受益面积分摊,参加上林湖加坝扩容工程建设,至1960年竣工,兴利库容1240平方米,总投入247万工,投资80.2万元。1970年至1974年,参加邵岙湖水库建设,水库兴利库容510万立方米。镇域的投资、投工,占邵岙水库总投资210万元、总投工156.5万工的55%左右。
  参加水云浦北排工程建设 1991年10月,横河区六乡一镇(除石堰乡)组织民工参加水云浦北排工程建设,自带铺盖、工具、生活用品,投劳59263工,挖掘土方10.488万立方米。
  此外,合作化初期及横河人民公社还先后组织民工参加建设王潭水库、掘水云浦与丁家坝工程等。
  第七章 湖田开发
  第一节 烛溪西湖开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民国4年(1915),因下原灌区对西湖开田意见不一,几经周折后,得已废湖开成田。其中部分田作为公产(学田),出租收入奉献下原灌区8所小学,这8所小学取名西湖一校至西湖八校。1951年土地改革时,西湖田分给原龙南、石堰两乡农民。西湖畈共垦田1680亩左右,现分别约为童岙村700亩,大山村240亩,杨家岙村140亩,伍梅村40亩,秦堰村(湖西门、王家畈、秦堰桥)360亩,中间湖塘50亩,河流、道路150亩。
  第二节 烛溪东湖开垦
  1958年,烛溪东湖开垦跟梅湖水库的兴建同时进行。当时,横河区将库内移民的安置,开垦烛溪湖和筹建梅湖农场结合起来进行。参加东湖滩开垦的有航渡、伍梅、孙家境、横泾河、烛溪、湖东、祝家等村,开垦耕地为2808亩,道路、河流、村庄等占地面积约300亩,约计3108亩。对从库区迁出任家纸坊、祝家等村超面积退赔农田499.2亩。
  1959年,开掘烛溪湖江(梅湖江),自人民闸至梅湖水库坝外,全长4600米,河道平均宽18.5米,河底平均高程1.3米,水面面积(中水位)83250平方米,蓄水量(中水位)191475立方米。新掘三站江,从梅湖江至三站全长750米,宽11米。同时废湖开田,每畈田块南北朝向一致,每隔150米,建宽3米的东西向机耕路1条,路两边设深1米的排水沟。田畈中间有灌水渠道1条,配有放水陡门。
  第三节 梅湖农场
  1958年横河区梅湖农场建立,后改为横河人民公社梅湖农场,设3个水稻耕作站,祝家、航渡两村划为一站,湖东村为二站,伍梅山下建新村为三站。还建有畜牧场、蚕桑场和蔬菜组各1个。梅湖农场建场时为区属集体。农场人员从横河区8个乡抽调,集8个大队(管理区)的资金14万元(包括余姚县农林水利局投资5000元)投入梅湖农场建设。
  1961年底,一站、二站退出梅湖农场,改建为龙南人民公社下属祝家、航渡、东湖3个生产大队。
  畜牧场建在祝家村北山下,任家纸坊旧村建分场。生猪存栏高峰时达2800头。在梅湖水库东岸的黄潭,有养牛场1个,饲养黄牛80余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为保护牛场安全,将所有黄牛抵资给余姚县农林水利局。
  蚕桑场有桑园面积100亩。1977年桑园迁移到三站,后因经济效益不佳,改种橘子树。
  196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余姚县丈亭区梅溪公社杨家岙大队,以其农田被梅湖水库所淹未赔足为由,通过余姚县革命委员会调解,划去三站农田80亩。
  1976年,龙南公社(乡)建办种子场,公社在三站划出农田47亩。1980年种子场停办后,上述耕地,在修建横童公路时,抵给祝家、航渡桥和伍梅村公路用地。
  1977年,龙南区与龙南公社决定,将蚕桑场、畜牧场(此时已无畜牧饲养)迁并到三站。梅湖农场下放给龙南公社,改为梅湖大队,后为梅湖村。
  此时的梅湖大队尚存土地517亩。其中水田309亩,桑园(后改橘园)80亩,自留地23亩,住宅、仓库、晒场、杂地105亩。
  附:横河农民歌颂水利事业民谣
  横河地区梅湖、上林湖、邵岙3个水库建成后,当地7.5万亩水稻、棉花灌溉用水有了保障,农民编歌谣歌颂水利事业:
  1.上有天堂,下有梅上(指梅湖水库、上林湖水库),梅上赛天堂,全靠共产党。
  2.大河水满日日车,百日无雨保丰收。
  3.建库前
  南是荒山下稻田,山洪暴发冲良田;
  河浅堰漏难节水,有水也勿统一配;
  廿天无雨龙王求,一下大雨成涝灾;
  资、劳、水量浪费掉,年年产量无保障。
  建库后
  人民闸哎来造好,江河燥哎库水放;
  旱涝灾害消除掉,邻县邻区也有靠;
  百日无雨不受旱,劳力节省木佬佬;
  稳收高产农民笑。
  第八章 管理组织
  民国时,建有烛溪湖水利公会,协调管理烛溪湖灌区事项。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1951年6月,横河区水利委员会建立,区长兼任主任,配专职水利员1名。1956年已设置东上河(横河)灌区。1958年以后改称梅湖、上林湖灌区。1974年后邵岙水库建成又改称“梅、上、岙”灌区,均设置灌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水事。
  60~70年代末,为协调好灌区之间的用水管理,慈溪、余姚两县建立有县政府、水利局和当地灌区领导人参加的大古塘闸管理委员会。
  1980年10月,由各公社推荐,统一考试,招聘公社水利员1名。
  1984年3月,建立横河区水利站,徐涨钿任站长,配有水利员3名,后逐步增加到5名。
  1992年5月,区水利站并入中河区管理委员会,同时,横河镇建立横河镇水利站,配专职水利员4名,一直至今。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