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4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养殖
分类号: S96
页数: 3
页码: 480-4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淡水鱼类产品及产量、放养面积、养殖方法改进等情况。
关键词: 横河镇 渔业 养殖

内容

淡水鱼类产品及产量
  60年代以前,以捕捞野生鱼类为主。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水污染加剧,野生鱼类日趋减少,淡水养殖则不断发展。
  80年代,淡水产品年产量在23万斤至53.5万斤之间(不包括梅湖水库的鱼产品)。1983年年产淡水产品23万斤,其中有养殖鱼15.4万斤,虾、蟹300斤,贝类1.8万斤。1984年淡水产品42.2万斤,其中鱼类15.2万斤。是年因江苏等珍珠养殖地区,前来横河收购河蚌27万斤。
  90年代淡水鱼类产品发展较快。至2002年淡水产品年产量423.9吨,其中鱼类375.8吨,虾、蟹类32吨,贝类2.2吨,其他13.9吨。
  放养面积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从杭州等地购入淡水鱼种、鱼苗,在河面、池塘有少量放养。1953年春,横河区在烛溪东湖放养鱼苗6万尾。60年代开始组织渔业队,养殖“花鲢、白鲢、青鱼、草鱼”四大鱼种,在梅湖水库下游自繁自育鱼苗。1972年各公社渔业队在东横河水系大面积投放鱼苗,其中石堰渔业队在人民闸以下江河内,放养鱼苗10.8万尾。1984年,横河水利站购中华绒螯蟹苗数百万只,在东横河放养。1987年、1990年,镇域养鱼分别为17.25万尾和22.1万尾(不包括梅湖水库)。横河淡水养殖面积,80年代年平均在3500亩上下,其中水库1700余亩。后因梅湖水库改为生活水源,河道受污染,养殖面积大幅度减少。1997年经普查渔业养殖总面积297亩(19.8公顷),其中池塘142.5亩(9.5公顷),湖泊40.5亩(2.7公顷),水库40.5亩(2.7公顷),河道73.5亩(4.9公顷)。
  养殖方法改进
  1985年农业产业改革开始,直至90年代,横河对其他养殖作过多种尝试。龙南乡湖东村筑堤围塘养蟹30亩;航渡村稻田养虾1亩;石堰乡稻田养鱼8亩;彭桥乡东头、桥上两村挖塘筑堤养鱼10余亩;梅湖水库坝外挖池养甲鱼2余亩。1985~1995年,彭桥100余亩(6.67公顷)稻田筑埂栽菱、种茭、养鱼,以养殖鲫鱼、黄鳝、泥鳅、黑鱼为主。其渔业收入加之红菱、茭白收入比水稻三熟制增长一倍多。为此,1994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10余人,专程到彭桥考察参观。2000年后因环境、市场、经济效益变化等原因,没有继续养殖。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